《涼爽的秋天》教案
涼爽的秋天來了,天高云淡,秋風習習。大地穿上了一件黃色的毛衣,枯黃的楊樹葉和鮮艷的楓樹葉飄落下來,好像是幾只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涼爽的秋天》教案(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涼爽的秋天》教案1
設計意圖:
在主題活動“多彩的秋天”中,我們確定以“尋找秋天”為第一周主題活動的線索。幼兒除了發現秋天景色的變化,還感受到了秋天的一些氣候變化:秋天到了,天氣轉涼了,人們穿上了長袖衣服和外套。但是秋天早晚溫差大,孩子們往往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穿脫衣服。容易感冒生病。又因秋天氣候干燥,有的幼兒出現了流鼻血的情況,這就需要幼兒多喝水,這些都與幼兒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我覺得讓幼兒了解一些秋季的保健常識,引導幼兒主動關心、照顧自己非常必要。這個活動是對幼兒進行秋季保健教育的一個引子,幼兒健康行為的形或和鞏固非一朝一夕能實現,需要教師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抓住各種教育契機,有意識、有目的地加以引導,從而使幼兒懂得關心、照顧自己,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
目標:
1.觀察秋季人們的服飾變化,感知秋季早晚涼等氣候特征。
2.了解一些秋天的保健常識,知道要關心、照顧自己。
準備:
1.已完成《涼爽的秋天》的調查表,已了解一些與秋天相關的保健知識。
2.幼兒在夏季和秋季穿著不同服裝的照片。
3.有關幼兒秋季保健活動的錄像片段及秋季保健知識的PPT(演示文稿)。
過程:
一、觀察秋季人們的服飾變化,感知秋天的氣候變化
1.引導幼兒比較夏季、秋季時幼兒穿著不同服裝的照片,說說他們的服飾有什么不同。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自己穿的衣服,感知秋天到了,天氣變涼了。
3.小結: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變涼了,所以小朋友們都穿上了長袖衣服和外套。
二、了解秋季的保健常識
1.引導幼兒觀看錄像片段一,并討論交流。
師:小朋友為什么要脫外套?
(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什么時候要脫外套,什么時候要穿上外套,為什么。)
2.引導幼兒觀看錄像片段二,并討論交流。
師:小朋友拍球時做了什么?
師(小結):秋天到了,早晚天氣涼,所以小朋友要及時穿脫衣服,這樣就不容易生病了。
3.引導幼兒觀看錄像片段三、四,了解喝水、涂潤膚霜等秋季保健常識。
師:秋天天氣干燥。小朋友應該怎么做?
師(小結):秋天到了,天氣干燥,小朋友要多喝水,給身體補充水分;洗臉后要搽寶寶霜。讓皮膚不干燥。
4.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活動:擦潤膚霜;幫娃娃找出適合秋天穿的衣服。
三、提升關于秋季保健的經驗,懂得要關心、照顧自己
1.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交流其他關心、照顧自己的方式。
師:除了剛才我們說到的,在秋天小朋友還需要注意什么?
2.請保健老師從衣著、飲食、運動、疾病預防等四個方面。圖文并茂地介紹秋季保健常識,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3.請幼兒去喝水,結束活動。
《涼爽的秋天》教案2
教學目標:
1. 通過聽、說、讀、寫的綜合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 培養學生對秋天的感知能力,了解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3.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1. 學習秋天的相關詞匯和句型。
2. 學習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教學準備:
1. 課件或圖片展示秋天的景色和特點。
2. 課堂活動所需的材料,如卡片、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1:導入
1. 利用圖片或課件展示秋天的景色和特點,引起學生對秋天的興趣。
2. 師生對話,詢問學生對秋天的印象和感受。
2:學習秋天的詞匯和句型
1. 師生共同學習秋天相關的詞匯,如:樹葉、黃葉、紅葉、秋風、涼爽等。
2. 學習秋天的句型,如:秋天的樹葉變黃了。秋天的風很涼爽。
3:合作活動
1. 分組讓學生合作完成一幅秋天的畫作,可以使用卡片、繪畫工具等。
2.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秋天的印象和感受,自由發揮創作。
4:展示和分享
1. 讓每組學生展示他們的畫作,并向全班介紹他們畫作中所表達的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2. 全班共同欣賞和評論每個組的畫作。
5:鞏固和拓展
1. 利用秋天的詞匯和句型,進行語言游戲,如:猜詞游戲、句子填空等。
2. 鼓勵學生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描述自己最喜歡的秋天的景色和感受。
6:總結和評價
1. 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強調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2. 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如:你學到了什么?你喜歡這節課嗎?為什么?
7:作業布置
1. 布置寫一篇關于秋天的短文,描述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2. 鼓勵學生使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學生能夠了解秋天的特點和變化,并能夠用簡單的句子進行描述。通過合作活動和展示分享,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在鞏固和拓展環節,學生通過語言游戲和自由發揮,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并能夠靈活運用。整節課的設計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和學習效果。
《涼爽的秋天》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秋天的特點和景色。
2. 學習描述秋天的詞匯和句子。
3.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1. 秋天的特點和景色。
2. 描述秋天的詞匯和句子。
三、教學難點:
1. 描述秋天的句子的使用。
2. 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
四、教學準備:
1. 課件或圖片展示秋天的景色。
2. 黑板和白板筆。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利用圖片或課件展示秋天的景色,讓學生觀察并描述秋天的特點。
2. 學習詞匯:利用圖片或課件展示秋天的詞匯,如樹葉、金黃、涼爽等,教授詞匯的發音和意思。
3. 學習句子:教授描述秋天的句子,如“秋天的樹葉變成了金黃色!、“秋天的天氣很涼爽。”等,讓學生模仿并練習。
4. 操練:讓學生分組進行對話練習,描述自己喜歡的.秋天景色,并展示給全班。
5. 拓展:讓學生自由發揮,描述秋天的其他特點和景色,并進行小組討論和展示。
6. 總結:復習學過的詞匯和句子,并總結秋天的特點和景色。
7. 作業:布置作業,讓學生寫一篇關于秋天的短文,并展示給全班。
六、教學延伸:
1. 可以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秋游,觀察秋天的景色并進行實地描述。
2. 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秋天的手工制作活動,制作秋天的樹葉、秋天的風箏等。
《涼爽的秋天》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閱讀課文《涼爽的秋天》,使學生了解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2. 學會運用課文中的詞匯和句型,描述秋天的景色和感受。
3. 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1. 學習秋天的詞匯和句型。
2. 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準備:
1. 課文《涼爽的秋天》的復印件。
2. 黑板、彩色粉筆。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通過展示秋天的圖片和播放秋天的音樂,引起學生對秋天的興趣。
2. 閱讀課文: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涼爽的秋天》,并標出不理解的詞匯和句子。
3. 解讀課文:教師解釋學生不理解的詞匯和句子,并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
4. 操練課文:讓學生分組進行課文朗讀,并模仿課文中的句型,描述秋天的景色和感受。
5. 聽力訓練:播放錄音,讓學生聽錄音并回答問題,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6. 小結復習:教師總結課文的內容和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對秋天的興趣和熱愛。
五、教學延伸:
1. 給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秋天的短文,描述秋天的景色和感受。
2. 組織學生進行秋天的實地考察活動,讓學生親自感受秋天的變化和美麗。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秋天的特點和變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學會了描述秋天的詞匯和句型。同時,通過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但是,教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學生對生詞和句子理解困難的情況,教師需要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涼爽的秋天》教案5
教學目標:
1. 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使學生掌握關于秋天的基本詞匯和句型。
2. 培養學生觀察和感知秋天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秋天的熱愛和欣賞。
3. 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
1. 秋天的基本詞匯和句型。
2. 學生對秋天的觀察和感知。
教學難點:
1. 學生對秋天的感知和表達。
2. 學生的聽說能力的提高。
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課件、圖片等教具。
2. 學生準備筆記本和鉛筆。
教學過程:
1:導入
1. 教師出示一張秋天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的內容,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季節?”
2. 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秋天的特點和感受。
2:新詞學習
1. 教師出示秋天的基本詞匯,如“樹葉、落葉、金黃、涼爽、秋風”等,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2. 教師讀出詞匯,學生跟讀并記下詞義。
3:聽力訓練
1.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秋天的錄音,學生聽錄音并嘗試回答問題:“錄音中提到了哪些秋天的特點?”
2. 學生回答后,教師播放錄音,學生跟讀錄音并模仿語音語調。
4:口語練習
1. 教師出示幾幅秋天的圖片,學生分組討論并描述圖片中的內容和感受。
2. 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口語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并糾正學生的發音和語法錯誤。
5:閱讀訓練
1. 教師發放一篇關于秋天的短文,學生閱讀短文并回答問題:“短文中提到了哪些秋天的景象?”
2. 學生回答后,教師幫助學生理解短文的內容和結構,并引導學生復述短文。
6:寫作練習
1. 教師提供一些關于秋天的提示詞,學生根據提示詞寫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和喜愛。
2.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和幫助,并糾正學生的語法和拼寫錯誤。
7:總結和展示
1. 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重點。
2. 學生展示自己的寫作成果,教師給予鼓勵和評價。
8:作業布置
1. 教師布置作業:讓學生寫一篇關于秋天的作文,字數不少于100字。
2. 學生記錄作業并整理課堂筆記。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聽、說、讀、寫等多種方式,使學生全面了解秋天的特點和景象,并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感知能力。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但部分學生在寫作環節還存在一些語法和拼寫錯誤,需要加強練習和指導。下節課可以通過更多的口語練習和寫作訓練來鞏固學生的語言能力。
《涼爽的秋天》教案6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涼爽的秋天》,使學生了解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2. 培養學生對秋天的喜愛和欣賞能力;
3. 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 掌握《涼爽的秋天》的詞語和句子;
2. 了解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教學難點:
1. 學生對秋天的感受和描述。
教學準備:
1. 《涼爽的秋天》的課文;
2. 課件和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 引導學生回憶夏天和冬天的特點和變化,讓他們對季節的變化有初步的了解。
2. 出示秋天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描述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2:學習課文
1. 出示課文《涼爽的秋天》,讓學生跟讀課文。
2. 分段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每一段的內容。
3. 教師解釋課文中生詞和重點句子,讓學生掌握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和用法。
3:理解課文
1. 分組討論,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的內容。
2. 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檢查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4:語言表達
1.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描述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和觀察。
2. 學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5:鞏固練習
1. 出示秋天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描述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2. 學生分組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秋天的樂趣和活動。
6:拓展延伸
1. 學生自由發揮,用自己的話編寫一篇關于秋天的短文。
2. 學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7:課堂總結
1. 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并強調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2. 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檢查他們對秋天的理解程度。
8:作業布置
1. 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觀察秋天的變化,并寫一篇關于秋天的作文。
2. 下節課檢查作業。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了解了秋天的特點和變化,培養了對秋天的喜愛和欣賞能力。同時,通過語言表達的練習,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動活動,讓學生更加積極參與課堂。
【《涼爽的秋天》教案】相關文章:
涼爽的秋天作文03-02
涼爽的秋天作文03-02
涼爽的秋天作文03-02
涼爽的秋天作文03-02
涼爽的秋天作文04-07
涼爽的秋天作文03-20
作文:涼爽的秋天01-28
涼爽的秋天作文11-01
涼爽的秋天作文04-07
涼爽的秋天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