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堂支架專項施工方案
一、什么是方案
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
二、滿堂支架專項施工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滿堂支架專項施工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滿堂支架專項施工方案1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長沙五凌路與新韶東路電力集團內墻施工,由長沙景安建筑器材承接腳手架搭投工程,用滿堂式腳手架搭設,最上面一層全部鋪滿腳踏板,外側用鋼管進行打剪刀撐,用扣件進行加固。保持整體腳手架搭設的穩(wěn)固性。
根據實際情況,以熟料庫為編制對象總高度為25米的外腳手架,密目網圍護。
二、腳手架搭設材料
1、搭設腳手架全部采用ф48mm,壁厚3.5mm的鋼管,懸挑型鋼采用16#工字鋼,其質量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規(guī)定。
2、腳手架鋼管的尺寸、橫向水平桿最大長度2.2m,其它桿最大長度為6.5 m,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小于25KG。
3、鋼管表面平直光滑,無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剌、壓痕和深的劃痕。
4、鋼管上嚴禁打孔,鋼管在便用前先涂刷防銹漆。
5、扣件材質必須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guī)定。
、傩驴奂哂猩a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按現(xiàn)行國家規(guī)定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規(guī)定抽樣檢測。對不合格品禁止使用。
、谂f扣件使用前,先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xiàn)滑絲的螺拴進行更換處理。
、坌、舊扣件均進行防銹處理。
6、腳手片用毛竹腳手片,無發(fā)霉、腐蝕。
7、密目式安全網必須有建設主管部門認證的產品。
三、地基與基礎
1、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原土或回填土必須事先進行夯實,(地基能承受0.8kg/c㎡的壓力)后用C20砼澆筑厚度大于10cm硬化,2m平面沿桿基礎周邊位置,基礎和能承受上澡結構荷載。
2、腳手架底面標高高于自然地坪50mm
3、立桿基礎外側設置截面20cm×20cm的排水溝。
四、腳手架設計尺寸
1、腳手架底步距為2m,其余每步為1.8m。
2、立桿縱距為1.5m,橫距為1.2m。
3、踢腳桿、防護桿從第二步起設置分別為0.3m和平共處2m,頂排防護欄不少于二道,高度分別為0.9m、1.3m。
4、剪刀撐設置為間距為9m(6跨)一排剪刀撐。
5、連墻桿件設置為豎向每層、水平向為四跨。
五、縱向、橫向水平桿、腳手板、防護欄桿、踢腳桿
1、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小于3跨?v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接頭設置相互錯開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大于縱距的1/3。
2、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1米,并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小于100mm。
3、縱向水平桿的各節(jié)點處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
4、橫向水平桿的各個節(jié)點處必須設置并采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
5、腳手片必須垂直于墻面橫向鋪設,滿鋪到位,不留空位。四角用18鐵絲雙股并聯(lián)綁扎,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無空頭板。
6、腳手片底層滿鋪,中間每隔三層,操作層的上下層頂層都必須滿鋪。
7、腳手片外側自第二步起必須設1.2m高同材質的防護欄和30cm高處的踢腳桿。
六、立桿
1、每根立桿垂直穩(wěn)放在墊板上。
2、腳手架里立桿距離墻體凈距為20cm,大于20cm處的須鋪鳳站人腳手片,并設置平穩(wěn)牢固。
3、腳手架怕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離底座上不大于200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伸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小于1m?窟吰律戏降牧U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小于500mm。
4、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
5、立桿接長除頂層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用①、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均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
立桿上的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相互錯開,不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各接頭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
、凇⒋罱娱L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小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
七、連墻件
1、連墻件數量的設置,堅向間距為每層,橫向間距為4跨。
2、連墻件的布置;
、僖丝拷鞴(jié)點設置,偏離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趹獜牡讓拥谝徊娇v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
、垡藘(yōu)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④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連墻桿,連墻件的垂直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應大于4m(2步)。
、莶捎脛傂赃B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可采用Φ12鋼筋預埋或砼中,鋼筋與鋼管焊接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
八、門洞
腳手架北京時間洞宜采用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結構形式,鈄桿與地面的傾角a應在450~600之間。
門洞桁架的形式宜按下列要求確定:
、佼敳骄啵╤)小于縱距(La)時,應采用A型。
、诋敳骄啵╤)大于縱距(La)時,應采用B型,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保﹉=1.8m時,縱距不應大于1.5m:
。玻﹉=2m時,縱距不應大于1.2m:
九、剪刀撐、安全網
1、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6根(小于9m)。
。病⑴c地面的傾角宜在450~600之間。
。、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差上連接設置剪刀撐。
。、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兩根撐桿須交錯布置,同立桿的交錯相同。
。、剪刀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
。丁⒁蛔中、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中間宜每隔6跨設置一道。
。、腳手架外側必須用建設主管部門認證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封閉,且應將安全網固定在腳手架外立桿里側,應用18#鉛絲張持嚴密。
十、斜道
。、采用之字型斜道,宜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筑物設置。
2、人行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
3、拐彎處應設置平臺,其寬度不上于斜道寬度。
4、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踢腳桿,欄桿高度應為1.2m,踢腳桿高度僅為0.3m,內側應掛密目網封閉。
6、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m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20~30mm。
十一、避雷裝置
。、腳手架頂部高于2m,四角設置(長度大于35m,應中間設幾根)避雷針。
2、用16mm2黃綠雙色銅芯線作引下線,途中用磁瓶,導線綁扎。
3、接地裝置的接地線應采用三根導體,在不同點與接地體作電氣連接,垂直接地體應采用5×50角鋼、Φ48鋼管或Φ22圓鋼,長度2.2m,不得采用螺紋鋼,接地電阻不大于4Ω。
十二、腳手架搭設質量和安全要求
腳手架的搭設應將質量要求和安全要求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確保搭設過程以及以后的使用和拆除過程的安全與適用。
(一)、搭設前的準備工作
。、 搭設前,單位工程負責人應按腳手架搭拆方案的要求,對架子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義雙方履行簽字手續(xù)。
2、 熟悉圖紙和施工現(xiàn)場看,掌握建筑平面和立面的構造特點,環(huán)境條件,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中構造要求,決定腳手架步距等等,具體施搭設步驟。
3、 材料準備。對進場的鋼管、扣件、腳手架、安全網等進行檢查驗收。
4、 搭設場地準備。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與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JBJ202)做好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要求,堅實平整,不積水,砼硬化。經驗收合格后,按方案的要求放線定位。
5、 架子工應持有效的特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證上崗作業(yè)。必須戴好安全帽、佩安全帶、必須穿鞋,嚴禁穿塑料底鞋,皮鞋等硬底易滑的鞋子登高作業(yè)。操作工具及小零件要放在工具袋內,扎緊衣袖口,領口以及褲腿口,以防鉤掛發(fā)生危險。
。ǘM堂腳手架搭設過程中的質量和安全要求
。薄⒖奂诫p排鋼管腳手架搭設一般順序是:里立桿→外立桿→小橫桿→大橫桿→掃地桿→腳手片→防護欄桿和踢腳桿→連墻桿→安全網
2、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保證搭設過程中和穩(wěn)定性。
3、腳手架搭設中累計誤差超過允許偏差,難經糾正,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按規(guī)定校步距、縱距、橫。
滿堂支架專項施工方案2
一、工程概況:
1.1總體概況
度假區(qū)起步區(qū)基礎設施-芷陽二路工程是西安臨潼國家旅游休閑度假區(qū)內驪山大環(huán)線南北連線之一。芷陽二路位于鳳凰池以東,連接北側鳳凰大道與南側驪山大道。本立交橋位于芷陽二路中部,鳳凰池東路以北,跨越區(qū)內的濕地公園及水系。本橋全長188.08m,橋梁起點樁號K0+997.67,橋梁終點樁號為K1+185.75。全橋共分為左右幅,道路40m,單幅橋面寬度19m。
擬建大橋位于芷陽二路跨越濕地的范圍內,地理位置在臨潼縣張xx。場地南高北低,成臺階狀,地面高程介于476.68~479.91。地貌單元屬黃土臺xx。
1.2氣象、氣候
臨潼區(qū)屬西安市轄區(qū),氣象資料參考西安市的氣象資料。
西安屬大陸性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溫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多雨,冬夏季特征氣候較長。年平均氣溫13.3℃,年最低氣溫在一月,年最高氣溫在七月,極端最低氣溫-21.3℃,極端最該氣溫41.7℃。一月平均最低氣溫0℃,七月平均氣溫26.9℃,降水量適中,年平均降水量為604毫米,降水多集中在7、8、9月三月,相對濕度0.7。風向多東北或西南風,多年平均風速為2.2米/秒,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10天。區(qū)域氣候條件良好,基本上全年均可施工,對工程實施無明顯制約。
1.3工程地質
1.3.1地質結構
據圖紙設計說明,場地內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人工填土()、上更新統(tǒng)風積()黃土、殘積()古土壤及中更新統(tǒng)積風()黃土、殘積()古土壤組成。
1.3.2不良地質
據圖紙設計說明,擬建場地未發(fā)現(xiàn)影響橋梁穩(wěn)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
1.3.3場地濕陷性
從現(xiàn)地面起算地基濕陷等級,在橋址區(qū)北端鉆孔為No1~No3場地為Ⅳ級,其余場地為Ⅲ級。
1.3.4地基承載力
據圖紙設計說明,綜合按《JTG D63-2007》規(guī)范確定各層土承載力基本容許值及鉆孔樁樁側土的摩阻力。
1.4水文
據圖紙設計說明,橋梁可不考慮地下水的影響。
1.5抗震
據圖紙設計說明,按《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設計地震分組屬第一組,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擬建橋址建筑場地類別為II類,場地土特征周期0.35秒。
1.6 主要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城市次干路I級
設計行車速度:40km/h
設計基準期:100年
設計安全等級:一級
橋梁橫斷布置:7.5m(人行道+非機動車道)+11m(機動車道)+0.5m(防撞護欄)+2m中央分隔段+0.5m(防撞護欄)+11m(機動車道)+7.5m(非機動車道+人行道)=40m;
平面線形:道路中心線位于直線、緩和曲線及圓曲線上;最小圓曲線半徑138.6m;
橋面橫坡:根據道路橫斷面布置,設置橋面超高;橋梁最大縱波:5.57%;
汽車荷載等級:公路I級;
人群荷載等級:3.5kN/3。
地震設防烈度:8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0g
二、編制依據
依據設計《西安曲江臨潼國家旅游休閑渡假區(qū)芷陽二路市政工程施工設計圖》之芷陽二路濕地橋梁工程分冊,相關招標答疑紀要和補遺書等。
國家和上級單位xxx有關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政策法令性文件和法規(guī)、規(guī)定。
施工現(xiàn)場的自然條件和具體情況。(水文地質、氣象環(huán)境、交通運輸、供水供電等)。
現(xiàn)行的國家有關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施工工藝操作規(guī)程等: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41-2000)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程》(JTJ130-2001)
《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50025-2004)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程》(JTJ076-9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實驗規(guī)程》(JTGE30-2005)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
《橋梁工程施工技術規(guī)程》(DBJ01-46-2004)
《鋼管滿堂支架預壓技術規(guī)程》(JGJ/T194-2009)
《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50025-2004)
2.1、編制原則
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a、保證重點,統(tǒng)籌安排,遵守承諾。
b、依據工程項目的內容,本著“適用、安全、經濟、合理、先進”、實事求是的原則,科學地安排施工程序,合理組織施工,確保各項施工活動相互促進,緊密銜接,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
c、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合理選擇施工流程方案,xxx質量體系并使之有效運行,確保安全生產和提高工程質量。
“嚴格貫徹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原則。
d、充分挖掘和利用機械設備潛力,提高機械化程度,減輕勞動強度和提高勞動生產率。
e、堅持優(yōu)化技術方案和推廣應用“四新”成果的原則,在施工中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以科技為先導,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積極尋求為建設單位節(jié)約投資的合理化建議,對技術方案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
2.2、編制目的
在滿足各項要求條件的前提下,確保工程施工安全、質量達到預期目標,力爭施工工期提前,把施工對周邊環(huán)境破壞和干擾控制在規(guī)定、要求范圍內。
三、施工計劃
施工進度計劃后附--施工施工進度圖。
四、施工工藝技術
4.1、地基處理
滿堂支架選用碗扣式鋼管支架,為避免支架不均勻沉陷,地基滿足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在搭設支架前,先平整場地,然后用素土回填碾壓機碾壓,碾壓寬度為44m,長為192.08m,然后用C15混凝土進行場地硬化加固處理,場地硬化厚度為15cm、寬度為42m、長度為190.08m。地基處理好以后需報監(jiān)理通過《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2002)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4.2、做好原地面排水,防止支架地基被水浸泡
橋下地面整平并設2%的橫坡排水,同時在兩側設置排水溝,防止積水使地基軟化而引起支架不均勻下沉。場地詳細排水方案見場地排水專項施工方案。
4.3、腳手架搭設的材料
a、鋼管架料
、黉摴。鋼管采用直縫電焊鋼管,外徑48mm、壁厚3.5mm。用于大橫桿和各支撐桿(斜撐、剪刀撐、拋撐)的長度控制在5m之內,小橫桿所用鋼管的最大長度不得超過2.2m,每根鋼管的重量控制在25kg之內,鋼管兩端應平整,嚴禁打孔、開口。對新進場的鋼管先除銹然后內外壁涂刷防銹漆和面漆各一道。
b、扣件。均符合規(guī)范要求,對接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xxm不得發(fā)生破壞不得小于40Nxxm而發(fā)生破壞。
扣件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管支架扣件》(GB15831)的規(guī)定選用,且與鋼管管徑相配套的可鍛鑄鐵扣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扣件。新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當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管支架扣件》(GB15831)的規(guī)定抽樣檢測。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銹蝕的嚴禁使用,出現(xiàn)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
4.4、支架搭設
支架采用XXXXX48mmXXXXX3.5的碗扣式鋼管支架,容許荷載為30KN設計值。支架布置縱橫向間距根據計算滿堂支架底板下立桿縱向間距90cm,橫向間距60cm,距支座250cm范圍以內以及跨中200cm范圍內,橫桿步距為60cm;其余部位立桿間距90cm,橫桿步距為120cm。立桿頂端包括自由托伸長度不得大于60cm。并在墩頂橫隔梁xx,以及縱向中橫隔梁xx加密布置。因水平桿長度的局限,支架與孔長度不一致處孔與孔之間用鋼管和扣件連接。
支架底模鋪設后,測放箱梁xx模中心及底模邊角位置和梁體橫斷面定位。底模標高=設計梁xx+支架的變形+(XXXXX前期施工誤差的調整量),來控制底模立模。底模標高和線形調整結束,經監(jiān)理檢查合格后,立側模和翼板底模,測設翼板的平面位置和模底標高(底模立模標高計算及確定方式類同箱梁xx板)。
鋼管支架由底座、立桿、縱橫向掃地桿、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支撐、頂托及剪刀撐組成。各部分組成、作用及搭設要點如下:
a、底座:采用標準件。
b、立桿:用直徑XXXXX48mm,壁厚3.5mm的鋼管組成。立桿高度隨梁的高度變化而決定,采用1.2m, 1.8m,2.4m,3.0m,的鋼管選擇組合而成,作用主要是用來承受垂直荷載,即混凝土、模板、鋼筋等的重量以及施工垂直荷載,開始搭設時,應每隔5m設置一根拋撐,起臨時固定的作用,待基本固定后方可拆除。立桿在搭設過程中應用垂球隨時檢查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1/200。
c、縱橫向水平桿:其作用是約束立桿,使支架形成一個整體空間結構,也承受一定的水平力。水平桿間距按計算的立桿間距確定。
d、縱橫向掃地桿:連接立桿下端,距底座上端20cm處設置縱橫向水平鋼管,用扣件與立桿連接,起到約束立桿下端在縱橫向發(fā)生位移的作用。
e、縱橫向支撐(剪刀撐):采用標準鋼管制成,長度可根據需要用扣件接長,起到增強支架的縱橫向剛度,提高支架的承載能力的作用。經計算順橋向設置6道通長的剪刀撐,分別為支架兩側和腹板下。剪刀撐縱向桿距5m,如果剪刀撐中間鋼管搭接則接長度不小于120cm剪刀撐必須與地面牢固接觸,設置45XXXXX有困難時可調整為60XXXXX,水平剪刀撐根據具體情況布置。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宜在4-5個節(jié)點之間。
f、頂托:由可調螺桿組成,主要是用來調整底模的高度和以后方便拆模。為便于在支架上部作業(yè),保證施工安全,可在地面上大致調好頂托伸出量,再運至支架頂安裝。根據梁xx高程變化決定橫橋向控制斷面間距,順橋向xx、中、右三個控制點,精確調出頂托標高。然后用明顯的標記標明頂托伸出量,以便校驗。最后再用拉線內插方法,依次調出每個頂托的標高,頂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內為宜。
五、環(huán)境保護措施
5.1、環(huán)境保護目標
認真落實有關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具體要求,樹立全員環(huán)保意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對大氣、噪音、廢棄物污染,合理使用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影響,營造文明、和諧、安全、環(huán)保的施工環(huán)境。
5.2、環(huán)境保護保證體系
項目經理部成立文明施工領導小組,專門指派一名負責人主抓環(huán)境保護工作,并實行責任承包制,將環(huán)境保護與各作業(yè)班組和管理人員工資考核掛鉤,建立完整有效的環(huán)境保護管理體系。
環(huán)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項目部必須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法令,在施工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對施工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進行保護。
六、滿堂支架施工要點
6.1、地基處理
本項目所處地形條件較好,支架搭設前應進行排水溝設置,原地面雜物清除及軟弱段加固處理,處理好后需經監(jiān)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6.2、安放底座
安放底座時應拉線和拉尺,按照規(guī)定間距尺寸擺放后加以固定。
6.3、桿件搭設
按照規(guī)定的構造方案和尺寸進行搭設,并注意桿件的搭設順序。及時采用臨時支xx,以確保搭設過程的安全。按照要求擰緊構件,搭設工人必須配掛安全帶。隨時校正桿件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過大。沒有完成的腳手架,在每日收工前應采取穩(wěn)定措施,以免發(fā)生意外。支架搭設順序為:
安放立桿底座或立桿可調底座 豎立桿、安防掃地桿 安放底層橫桿 安裝斜桿 接頭銷緊 鋪放腳手架 安裝上層立桿 安裝橫桿 設置連接件 設置剪刀撐 掛設安全網。操作時,一般由1---2遞送材料,另外2人配合組裝。
6.4、扣件安裝
開口朝向:用于連接橫桿的連接扣件,開口應朝架子內側,螺栓向上,避免開口朝上,以防雨水進入。
擰緊程度:裝螺栓時應注意將根部放正和保持適當的擰緊程度,這對于腳手架的承載能力、穩(wěn)定性和安全影響很大。螺栓擰緊程度應適中,扭力控制在39~49N?m,最大不超過59N?m。
6.5、腳手架拆除
劃出工作區(qū)標志,禁止行人進入。嚴格遵守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一般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而后拆橫桿、立桿等。統(tǒng)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xié)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告知對方,以防墜落。材料工具采用滑輪和繩索運送,不得亂扔。
局部腳手架如需保留時,應有專項技術措施,經上一級的技術負責人批準,安全部門驗收,辦理簽字手續(xù)后方可使用。拆除到地面的構配件應及時清理、維護并分類堆放,以便運輸和保管。
6.6、支架預壓和卸載
支架預壓采用砂袋,預壓范圍為箱梁xx部,要求用不小于箱梁總重1.2倍的重量進行充分的支架預壓,要求消除地基及支架的彈性變形及非彈性變形,保證箱梁整體線形,尤其要對主墩附近的支架進行加固,以防張拉預應力梁體時支架垮塌。為減少雨天對支架預壓的影響,現(xiàn)場準備彩條布,雨天時加蓋。
6.7、預壓加載方法
分三級加載,第一、二次分別加載總質量的30%,第三次加總質量的40%,加載要按照箱梁腹板、底板重量比值布置,確保預壓荷載布置與實際箱梁的荷載分布相接近。
6.8、預壓觀測
觀測位置設置在跨中彎矩最大處一般設置每跨的1/2L、1/4L及墩部處,每組分左、中、右三個點,在點位處固定觀測桿,以便于沉降觀測。觀測采用水準儀進行,布設好觀測桿后,加載前測定出其桿頂高度,沉降觀測過程中,每一次觀測均找測量工程師抽檢,并將觀測結果報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同意,第一次加載后,每兩小時觀測一次,連續(xù)兩次觀測沉降量不超過3mm,且沉降量為零時進行第二次加載,按此步驟直到第三級荷載加載完畢,第三級荷載沉降穩(wěn)定后繼續(xù)觀察,到最后兩天預壓沉降量累計不超過2mm,報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后才可卸載。
6.9、卸載
卸載可采用汽車吊或塔式起重機來卸除沙袋。注意卸載過程中要均勻卸載,不能先集中卸除某個點然后再卸除其它點,根據測量記錄,整理出預壓沉降結果,并根據結果調整底模標高和預拱度設置。
七、滿堂腳手架應急措施
7.1、嚴禁施工
禁止任意改變構架結構及其尺寸;禁止架體傾斜或連接點松馳;禁止不按規(guī)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搭設和拆除作業(yè);搭拆作業(yè)中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設置防護和使用防護用品;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輸送管等固定在支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7.2、高處墜落造成原因
1、架子工操作時不按規(guī)定系安全帶;
2、大型腳手架、立網、隨層平網、間隔平網封閉不嚴;
3、被蹬踏物材質強不夠,突然斷裂;
4、高處作業(yè)移動位置時xx、失穩(wěn);
5、高處作業(yè)時,由于站立不當或操作失誤被移動的物體中碰撞墜落等。
主要原因:
、僮鳂I(yè)人員缺乏高處作業(yè)的安全技術知識;
②防高處墜落的安全設施、設備不健全。
7.3、物體打擊造成原因
1、在高空作業(yè)中,由于工具零件、木塊等物體從高處墜落傷人;
2 、人為亂扔廢物、雜物傷人;
3 、拆除腳手架作業(yè),如扣件、鋼管掉落傷人。
7.4、腳手架坍塌事故造成原因
1、腳手架重心偏移,基礎松軟沒夯實,沒按照要求墊木墊,整體失穩(wěn)而倒塌。
2 、腳手架與建筑物拉接數量不足,超面積或拉結不牢。
3 、施工前未進行安全技術設計,設計有缺陷或未按設計方案施工和使用。
4 、高層建筑架子架體過高、過大,附加荷載加大,搭設完畢后的檢查不認真。
7.5、安全技術防護措施
1、施工作業(yè)人員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戴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帽帶,高處作業(yè)帶安全帶,高掛低用,嚴禁酒后上崗。
2、腳手架四周扎好防護欄桿和封閉的 安全網,扎好隨層平網。
3、大型腳手架的拉接桿點,錨固點的布置要求符合規(guī)范標準和設計要求,并沿架高設置拉結桿,確保腳手架的穩(wěn)定。
4、要落實責任和日常檢查維護,重點檢查架體變化,各種支撐及與結構聯(lián)結的受力情況。
5、在支搭與拆除作業(yè)過程中要嚴格按規(guī)定的工作順利進行,不得擅自改變施工方案和工作順序,必須變動的應報請技術部門審批。
6、腳手搭設完畢后要分層分段申請驗收,未得驗收,不得交付使用。
7、認真執(zhí)行大型腳手架拆除順序,拆除前后向項目部申請,經項目部審批后,派技術人員到現(xiàn)場監(jiān)督拆除,先劃分作業(yè)區(qū),周圍設圍欄或豎立警示標志,地面應有專人指揮 ,嚴禁非專業(yè)人員入內。
8、拆除腳手架高處作業(yè) 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
9、腳手架拆除順序應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的先拆的原則,即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斜撐,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按一步一清的原則依次進行,要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
10、鋼管支架在架設的使用期間要嚴防與帶電體接觸,否則應在架設和使用期間應斷電或拆除電源,如不能拆除,應采取可靠的絕緣措施。鋼管支架應作接地處理,設一接地極,接地極入土深度為2-2.5m。夜間施工照明線通過鋼管時,電線應與鋼管隔離,有條件時應使用低壓照明。
避雷針:設在架體四角的鋼管腳手立桿上,高度不小于1m,可采用直徑為25-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鍍鋅鋼管。 接地極:按支架連續(xù)長度不超過50m設置一處,埋入地下最高點應在地面以下不淺于50cm,埋接地極時,應將新填土夯實,接地極不得埋在干燥土層中。垂直接地極可用長度為1.5-2.5m,直徑為25-50mm的鋼管,壁厚不小于2.5mm。 接地線:優(yōu)先采用直徑8mm以上的圓鋼或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鋼,接地線之間采 用搭接焊或螺栓連接,搭接長度≥5d,應保證接觸可靠。接地線與接地極的連接宜采用焊接,焊接點長度應為接地線直徑的6倍或扁鋼寬度的2倍以上。接地線裝置宜布置在人們不易走到的地方,同時應注意與其它金屬物體或電纜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接地裝置安設完畢后應及時用電阻表測定是否符合要求。雷雨天氣,鋼管支架上的操作人員應立即離開。
【滿堂支架專項施工方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