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區觀察記錄與反思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工區觀察記錄與反思(精選5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工區觀察記錄與反思1
觀察對象:
龐靜文
年齡:
xx歲
觀察日期:
20xx.10.29
觀察者:
吳清
觀察地點:
教室
觀察時間:
14:00—15:00
使用方法:
軼事記錄法、視頻記錄等。
觀察目的:
通過觀察分析了解幼兒在美工區玩橡皮泥的行為表現。
觀察記錄:
今天的美工區提供了橡皮泥,讓幼兒自由制作。龐靜文拿了自己的橡皮泥坐了下來,簡單的玩耍之后,她發現了自己盒子里的示范紙:制作西瓜。只見她邊看著圖示邊開始照著樣子開始制作,她先用白色、黑色、紅色和綠色團成大小不一樣的圓形,接著把綠色和白色搓成細條,然后用紅色制作西瓜果實,可是嘗試了好長時間也沒辦法拼成功。這是我適時進行指導,“是不是條條太長了呢?”很快,龐靜文就找到問題的所在,然后制作出一個非常可愛的小西瓜。
案例分析:
龐靜文是個個性安靜的孩子,平時有事都不愿意說,特別是在活動中,喜歡一個人去完成任務。并且,身為大班幼兒已經具備遇到困難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了,所以作為老師不能夠一味地插手,直截了當地幫起解決,但可以適時地給予語言上的提示,讓她更有自信地去制作。
采取措施:
1、區域材料的充實。
2、老師的適時指導。
觀察反思:
在自主性區角游戲中,教師要關注孩子,觀察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發揮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走在孩子的前面,給予適時的指導。教師簡單的言語提示去能引導孩子去大膽探索。
美工區觀察記錄與反思2
區角名稱:
美術區
觀察對象:
陳珮可、劉佳悅
觀察過程:
區角游戲開始了,陳珮可和劉佳悅選擇了美工區,她們進入區角后開始進行"裝飾畫"。陳珮可很熟練的拿起壓花機和彩色泡棉紙,運用對齊、按壓、交錯的技巧不一會就壓出五六朵愛心圖案,又換了幾個壓花機,用同樣的方法分別壓出小傘圖案、皇冠圖案和雪花圖案。接著拿出自己的繪畫作品,用壓出的圖案和雙面膠制作作品邊框,只見她撕、貼,粘,不一會兒,一幅加了邊框的作品呈現出來了。珮可欣賞了一下,感覺很滿意,把撕下來的雙面膠皮放在一個工具盒里,走向垃圾桶。她在整個創作過程中能將物品放回原位保持畫面整潔,操作熟練。在她一旁的劉佳悅情緒高漲,操作步驟也很有序,但由于劉佳悅對陳珮可說了句"你會給我的小熊做一個裙子嗎?幫幫我吧!"珮可思考了一下說:"給我,我會"。"你怎么弄得?教教我吧。"劉佳悅興奮又帶著祈求說。"你這樣就行了",黃瑋琪邊說邊用剩余的圖案給小熊進行粘貼。"給我也試試吧",劉佳悅說著就迫不及待的粘裙子,貼的沒有珮可快、好,但也貼出了一個裙子的基本模型,兩個人互相欣賞,快活極了。區角游戲結束音樂響起時,兩人有序整理材料,按標記收放。并將作品整齊的擺放在區角柜上。
行為分析:
1、孩子已具備基本的撕貼技能的能力,且已學會自己思考并想辦法解決遇到困難時的解決方法。在孩子進行思考時,教師"不參與",是為了給幼兒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機會,這樣有助于幼兒獨立性與自主性、合作性的培養。
2、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行為可以說是孩子日常活動的再現,積累孩子們一定的活動技能經驗,展現出她們養成的良好規則意識,充分體現了幼兒區域活動的規則性。
教育策略:
1、在活動中,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孩子們充分的獨立思考空間,這樣提高了孩子們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合作意識。在幼兒自主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盡量采用間接介入的方法來引導幼兒,并以此提高他們對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幼兒脫離教師的范例,靈活運用各種材料,發揮想象大膽創作。
2、幼兒的創作技能與語言表述能力、詞匯量及傾聽習慣的發展有很大偏差。教師應想辦法在講評活動中提高幼兒語言組織的完整性和表述的優美性、情節性。
效果及反思:
1、轉變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2、建構積極的師幼互動。
3、讓孩子真正成為區域活動的主人。
4、指導要得當、適時,有針對性
5、有效的抓住一切教育契機豐富幼兒的活動經驗。
美工區觀察記錄與反思3
觀察時間:
20xx.9.20
觀察對象:
陳秋豫,徐依冉
觀察教師:
劉曼
觀察目的:
觀察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幼兒行為記錄:
今天的區域活動時間,陳秋豫和徐依冉選擇了美工區的材料進行操作,她們不約而同地拿起彩紙。徐依冉首先拿了一張折紙,用彩紙折出一個的正方形,用彩紙折出正方形的印子反復調整把正方形的角對齊。而陳秋豫先折了長方形在手里折了半天依然是一個長方形。陳秋豫看了看徐依冉,徐依冉一步一步幫助了陳秋豫把正方形完整的折了出來。陳秋豫折好了正方形很激動的舉起了正方形倆個小朋友人非常高興臉上洋溢出甜美的笑容。
分析:
陳秋豫和徐依冉都是比較聰明、語言表達能力強、動手能力較強的孩子,在整個自主區域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對折紙的制作活動特別的感興趣,會根據之前的經驗以及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識進行操作。徐依冉很喜歡這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對于區域活動的興趣性很高。
改進措施:
及時讓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這不僅對幼兒本人是一種激勵作用,對其他幼兒來說,也是互相學習的機會。
美工區觀察記錄與反思4
觀察對象:
施玥瑤8歲
鏡頭一
你拉著晨晨的小手,來到了美工區,小臉面帶笑容地說:“今天,我們就用紙筒和扭扭繩來變個魔術吧!”你來到玩具柜旁,輕輕端起小盒子,又拿來了三個絲瓜瓤和兩個紙筒,欣欣然地對晨晨說:“我們今天來比賽,比比誰玩得又快又好。”你一邊轉著扭扭繩,一邊說道:“我先來做一個‘人’吧”。你用藍色的扭扭繩放到了紙筒的最上面,樂呵呵地說:“這是小娃娃的頭發,我再來做一個娃娃的手和腳吧。”一旁的晨晨開始不停地嘆氣:“唉,這個怎么弄哦!”你轉過頭去望了一眼,說道:“晨晨,你有點兒耐心吧。”可晨晨完全沒有抬頭,也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你自顧自地念叨:“慢慢來吧。”接著,你拍著小手說道:“我的‘娃娃’腳應該做什么顏色的呢?就用個淡藍吧。”做完“娃娃”的你又自言自語著:“或許我該給他做個椅子和桌子。”說著,你又忙活起來了。
鏡頭二
你做好了“娃娃”、“桌子”、“椅子”,盯著自己的娃娃說:“如果你餓了、渴了該怎么辦呢?哦,我來給他做點兒‘燒烤’吧。”你拿著絲瓜瓤和扭扭繩,穿過來,穿過去,不一會兒,你的“燒烤、飲料”就完成了。你一只手扶著“娃娃”坐在“小椅子”上,一只小手接過“燒烤”,咧著嘴開心地笑著:“乖,你吃點兒‘燒烤’,渴嗎?我再給你拿點兒‘飲料’吧。”說著,你又拿起“飲料”,將吸管送到“娃娃”的嘴巴里。
孩子,你學會了……
孩子,你語言表達能力實在是太出色了。你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愿望與想法,與此同時,你還能夠適當地引導自己的小伙伴,鼓勵晨晨與你一起進行游戲創作活動。
其次,你想象力豐富,總有著與眾不同的想法。能夠用最簡單的材料:扭扭繩、紙筒、絲瓜瓤等,開展了一系列的游戲。
再者,老師也發現你是一個有耐心,愿意幫助別人的孩子。
孩子,我能為你做……
在游戲區域里多提供一些游戲材料,游戲點評時鼓勵你向同伴表達自己的想法,介紹自己的作品。
閱讀活動時,引導你講述故事,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美工區觀察記錄與反思5
觀察目標
1.幼兒是否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大體畫出自己想畫的人或事物。
2.能否涂涂畫畫,粘粘帖帖并樂在其中。
情景實錄
今天的美工活動是涂色“小花傘”,糖糖小朋友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拿起天藍色的油畫棒就開始涂,沒過一會就聽見糖糖的聲音:“老師,快看,我的傘好看嗎?”看著她那渴望的眼神,我立馬回應:“好看,糖糖真厲害!”糖糖又繼續和我說道:“我媽媽帶我去海邊玩了,大海就是這種顏色的,我可喜歡了!”說完以后,只見糖糖一臉滿足的樣子。
分析評價
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糖糖對色彩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在她的眼里海洋的顏色就是美麗的,所以他在選擇顏色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天藍色,她還愿意將自己看到的和成人進行交流,糖糖達到了《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兒能用簡單的色彩畫出自己想畫的事物,并且在美術活動中樂在其中的目標。
調整策略
1.讓幼兒多接觸大自然,感受和欣賞美麗的景色;
2.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特征,感受和欣賞美;
3.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
【美工區觀察記錄與反思】相關文章:
《紫藤蘿瀑布》聽課記錄與反思07-22
廣東高考作文真題:用心觀察與記錄05-08
大班剪紙活動觀察記錄02-18
美與同情閱讀答案 美與同情豐子愷閱讀12-18
大班剪紙活動的觀察記錄02-17
顯微鏡觀察記錄作文11-24
《觀察一種動物》教學設計與反思12-17
幼兒園觀察幼兒故事記錄10-05
觀察物體三聽課記錄07-21
幼兒教師觀察記錄的指導意見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