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農技站工作總結

時間:2024-05-20 16:34:38 農技站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農技站工作總結

  農技站,全稱農業技術推廣站,是隸屬于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區公所一級的基層單位,主要服務于農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技站工作總結(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技站工作總結1

  今年,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農技站全體同志認真學習黨的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正確貫徹執行黨對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結合本站工作實際,靈活機動、扎實有效地做好了全市的農技推廣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為兗州市農業生產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將其全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政治和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全站同志進一步加強了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特別是對一月份頒布實施的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更是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始終在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過程中,全站同志嚴格按照市里局里的要求,結合我站工作實際,把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與我站的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做到“兩不誤、兩促進、兩提高”。同時我們注意更新知識,不斷學習農業新技術、新理論,使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不斷提高。

  二、做好全市農作物生產技術指導工作,當好領導參謀。

  農技站負責全市大田農作物的生產技術指導工作,為準確掌握農作物生長發育動態,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業生產,我們對大宗農作物進行定點考察,全市共選擇基點調查村39個,選擇不同類型、不同品種的地塊138塊,選擇有代表性的調查點326個,先后對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進行了14次技術考察,考察項目30余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及時向領導提出決策性建議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技術管理意見,較好的解決了生產中的技術難題,確保全市糧食產量持續穩定增長。針對去年秋種后氣溫一直較高,小麥進入越冬期時間比常年偏晚,冬前旺苗面積較大、苗量偏高,同時又遇到了多年未有的冷冬年,入春后氣溫回升慢,進入返青期的時間又比常年偏晚,造成部分麥田發生越冬期凍害的特點,我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應變技術措施,進行了科學管理,使今年小麥喜獲豐收。據考查統計,全市42萬畝小麥平均畝產479.6公斤。35萬畝夏玉米平均畝產630公斤,5.4萬畝花生平均畝產370公斤。

  三、積極承擔科研項目,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

  今年是國家四部委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第二年,加上國家繼續實施的糧食直補、良種補貼、降免農業稅等一系列好政策,使農民種糧生產成本降低,效益明顯提高,種糧積極性大增,更是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農技人員的工作熱情。我市作為黃淮海優質強筋小麥示范區,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玉米示范點,今年承擔了農業部“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標準糧田建設項目”、“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項目”。我站同志參與編寫了詳細的項目建設規劃設計、建設標準、施工方法、投入保障以及項目建成后的.運行管護等,保障了項目順利實施。由我站負責實施的濟寧市科技局下達的“無公害優質小麥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項目,今年通過了省級專家驗收鑒定,獲得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承擔實施的由兗州市科技局下達的“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20%甲多微乳劑的引進及應用推廣”和“農業專家遠程網絡診斷及咨詢技術研究”項目已圓滿完成,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站在積極承擔各級科研項目的同時,繼續加快對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力度。今年重點引進推廣了濟麥20號、濟南17號、濟麥21號、泰山23號、臨麥2號、濰麥7號、藁優9415等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重點推廣了小麥、玉米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氮素后移延衰高產栽培技術、秸稈雙還田技術等。結合農業部在我市實施的優質強筋小麥示范基地建設項目,今年秋種時,加大了統一供種力度,所選用的優質小麥品種全部統一供種,所供種子全部進行了種子包衣,基本做到了一村一品、一方一品,確保我市優質小麥生產向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目前,全市42.0萬畝小麥長勢良好,為明年夏糧豐收奠定了基礎。

  四、實施科教興農,提高農民素質

  結合實施國家農業部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圍繞提高農民科技素質,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科技培訓工作。一是組織本站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采取舉辦培訓班、廣播、田間技術指導等形式,培訓農民3000余人次;二是根據生產實際,及時制定了《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意見》、《優質小麥后期管理技術要點》、《夏玉米(花生)套種技術要點》、《夏秋作物管理技術意見》、《秋種技術指導意見》等切實可行的技術意見,并把這些技術資料印成明白紙,累計發放3000余份;三是開展技術咨詢、科技下鄉活動10余次,解答群眾疑難問題200余個;四是與電視臺合作,在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的生產關鍵環節,制作“科技興農”欄目12期,指導農戶進行科學管理。通過進村入戶等活動,既提高了我們的業務水平,又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質。

  五、積極撰寫科研論文及農業信息,做好網站維護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站同志還根據生產實際,積極撰寫科研論文及各類農業信息,一年中共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6篇,其中省級刊物上12篇,在兗州農業信息網和山東農業信息網等網站編發各類農業致富信息、技術300余條,發布新聞100余條。兗州農業信息網是我市在互聯網上對外宣傳兗州“三農”的窗口,為做好網站的維護及信息的采集儲備工作,我站同志經常深入田間地頭,采集生產、技術、會議等數碼照片和影音資料,由于網站制作有特色、內容豐富、適合農村發展需求,因此訪問量一直走在濟寧市縣市區農業網站的前列。

  六、工作打算

  1、繼續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提高全體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2、搞好技術考察,加強技術指導,當好領導的參謀,確保大宗農作物豐產豐收。

  3、采取多種形式,利用多種渠道,實施好科教興農工程,做好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作,提高全市農民群眾的科技素質。

  4、認真實施和積極申報部、省、濟寧市、兗州市等各級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和科技協作項目,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5、結合農業生產實際需要,大力引進推廣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搞好農業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6、認真搞好各項試驗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解決好生產技術難題。

  農技站工作總結2

  一年來,在縣農業局、農技中心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藍田縣農技站以項目實施為重點,開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明確工作思路,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較好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一、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增強政治責任感

  我站以中心組織的思想政治學習為主,輔以新聞,報刊學習。在學習中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有心得。同志們撰寫心得體會兩篇,辦學習園地兩期。通過學習,提高了同志們的政治理論素質,了解了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增強了同志們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增添了工作的信心和動力。

  在加強思想政治學習的同時,從不放松同志們業務知識的學習和更新,號召大家學習農業新知識,新技術,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以適應今后的工作需要,更好的'為“三農”和新農村建設服務。

  二、同心協力,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1、完成農業部、省農業廳20xx-20xx年度“小麥高產創建活動”工作。

  為了提高小麥生產能力,并向優質高產化發展,實現小麥優質優價,省農業廳把我縣列入小麥高產創建活動縣。藍田縣小麥高產創建活動的任務是建立兩個萬畝示范片、兩個百畝攻關田,任務下達后,我站積極聯系在安村鄉和三里鎮分別建立一個萬畝示范片和一個百畝攻關田,總面積xx畝,統一種植小偃22和西農979。

  在活動實施中,我站派技術員進村入戶宣傳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組織、調運、補貼小偃22原種2500公斤,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免費發放配方肥10余噸,指導群眾做好田間管理和病蟲害綜合防治,發放藥劑500包,通過農技、土肥、植保三站聯合,形成合力,達到了小麥標準化生產的標準和目的。安村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508.4公斤,三里鎮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502.6;其中安村鄉新華村一組百畝攻關田平均畝產558.6公斤,三里鎮楊村五組百畝核心攻關田平均畝產553.2公斤,較全縣大田畝增產150公斤以上,順利的通過了上級部門的驗收。

  2、完成了20xx—20xx年西安市安排的“小麥高產競賽活動”項目。

  該活動下達后我們在焦岱鎮柳家灣村(562.2公斤)、史家寨田村(531.6公斤)分別建立了100畝小麥高產示范田,并給示范田補貼小偃22原種20xx公斤,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免費發放配方肥5噸,指導群眾做好田間管理和病蟲害綜合防治,發放藥劑500包,通過我站同志的努力,在5月進行的全市觀摩評比中,柳家灣示范點在全市10個區縣22個示范點中總成績第四名,被評為“西安市優質小麥高產創建優秀示范點”受到市農技中心的表彰和獎勵。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加快了我縣小麥生產的優質化、標準化發展進程,對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3、完成了農業部、省農業廳20xx年度“夏玉米高產創建活動”工作。

  為加快糧食核心區建設,進一步提升我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糧食增產,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省農業廳糧食高產創建辦公室將我縣列為20xx年度糧食高產創建項目實施縣。在項目實施中,我站始終把技術宣傳培訓放在工作首位,聯合植保和土肥站,在示范區共召開技術培訓會5場次,培訓近1100余人,發放技術材料1100余份,在示范區顯著位置張貼夏玉米“四改一增一晚”技術圖譜,并向50個重點示范戶發放技術圖譜,為各項關鍵技術的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百畝攻關田建設中,農技站落實面積800畝,實行“五統一”,對攻關田免費提供玉米良種20xx公斤,組織機械對攻關田進行統一播種;由土肥站對田塊進行取土化驗,測定攻關田土壤養分,向示范戶發放配方施肥建議卡,免費提供配方肥10噸;植保站對土壤進行了統一藥劑處理和病蟲害綜合防治。

  20xx年9月19日西安市專家組對我縣“夏玉米高產創建活動”進行測產驗收,兩個萬畝示范片和兩個百畝攻關田順利通過驗收。其中三里鎮萬畝示范片產量638.2公斤/畝,賈溝百畝攻關田產量702.7公斤/畝;藍關鎮萬畝示范片產量607.3公斤/畝,新寨百畝攻關田畝產700.7公斤/畝

  4、完成農業部、省農業廳20xx-20xx年度整鄉制推進“小麥高產創建活動”前期播種及配方肥發放工作。

  為了保證糧食生產安全,提高糧食產量,繼續做好整鄉制推進“小麥高產創建活動”我站積極聯系,在三里鎮建立萬畝示范片,該示范片面積xx畝,轄16個行政村。同時建立楊村、柴寨、陶溝、賈溝四個百畝攻關田。在活動實施中,我們聯系縣種子公司給萬畝示范片補貼小麥良種20噸,同時給四個百畝攻關田免費發放小麥原種8000公斤,配方肥40000公斤。為了保證播種質量我站聯合縣農機站對示范區農機手進行了統一播種培訓,在示范村進行了4場次技術培訓會,發放、張貼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施肥建議卡等資料,并在10月14—18日先后為四個百畝攻關田進行免費播種,據我站11月初進行的調查,小麥長勢良好。

  5、實施省農業廳、西安市農技中心安排的“超噸糧”村建設項目任務。

  為了保證糧食生產安全,提高糧食產量,該項目選在我縣地理條件優越,農業生產條件較好的6個鄉鎮的6個村實施,實施總面積6500畝,通過實地調查、走訪座談,我站制定了“超噸糧”村建設實施方案和技術措施,派專人抓點,進行品種優化和技術指導,6個超噸糧示范村小麥平均畝產424.5公斤,夏玉米平均畝產602.4公斤,全年兩料合計1026.9公斤,達到噸糧村示范標準。

  6、完成、實施各類試驗、示范項目。

 、磐瓿20xx年—20xx年度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項目。

  該項目在焦岱鎮柳家灣村實施,面積1畝,試驗品種8個,通過試驗選育出適宜我縣種植的小麥品種2個分別是豫農949、小偃216。

 、茖嵤20xx年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新品種比較試驗項目。

  春播玉米在藍關鎮東場村實施,面積1畝,參試品種8個。經試驗分析篩選適宜我縣春播玉米品種有北墾5號和金城508兩個。

  夏播試驗在焦岱鎮柳家灣村實施,面積1畝,參試品種8個。經試驗分析篩選適宜我縣夏播玉米品種潞單13號、長單46號。

 、峭瓿20xx-20xx年土肥3414小麥試驗。

  該項目由中心安排后,我站立即安排人員,在柳家灣村落實試驗地3畝,試驗設置N、P、K3個因素,4個施肥水平,14個小區三次重復在小麥試驗。經試驗分析篩選適宜我縣小麥栽培上適用的最佳施肥方案是N14+P5+K10。

 、韧瓿闪20xx—20xx年度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項目的前期播種工作。

  該項目實施在三里鎮賈溝村,面積1畝,參試品種9個,于10月17日人工開溝播種,10月26日出苗,出苗率95%,畝基本苗17.5萬/畝,冬前長勢良好。

 、赏瓿闪20xx—20xx年度小麥高產創建活動安排的小麥新品種展示前期播種工作。

  該示范實施在三里鎮賈溝村,面積10畝,于10月16日播種,10月26日出苗,出苗率95%,畝基本苗18.1萬/畝,冬前長勢良好。

 、释瓿闪20xx—20xx年度省農業廳、市農技中心按排的“優質小麥標準化生產示范工程”項目核心示范區小麥前期播種工作。

  該項目示范區實施在焦岱鎮柳家灣村,史家寨田村、侯家村,藍關鎮新寨村,總面積1000畝,種植品種小偃22號原種,四個示范村分別于10月10—18日播種,10月25日后相繼出苗,出苗率95%。

  ⑺完成了市農技中心安排的番茄無土栽培試驗,該試驗設在普華鎮楸樹苗。通過前期的基質堆嘔處理,于10月23日定苗,目前長勢良好。

 、掏瓿闪诵←湆挿シN展示前期播種工作,該示范設在三里鎮楊村,面積10畝,于10月18日播種,10月25日出苗,出苗率95%,畝基本苗19.8萬,目前長勢良好。

  在以上各項目實施中,我站做到項目專人負責,實施前先制定實施方案,技術措施,落實地點;再進行技術宣傳、培訓,做好田間管理、田間紀錄,對試驗,示范項目做好室內拷種、評價工作。認真做到事前有方案、有措施,事中有指導、有記錄,事后有總結,有成果,保證了各項目任務順利實施和完成。

  8、完成的其他工作

 、僮龊眯←湣⒂筒、玉米、大豆等作物的苗情,產量調查工作,根據作物生長時期及時提出田管意見,指導農民科學生產,確保豐產豐收,全年苗情調查產量核查15次,編寫報告10余篇,印發管理意見200余份。

 、诮M織召開各類技術培訓會10余場次培訓兩千余人,發放技術資料兩千余份,編發《農業科技信息》10期1000份,使《農業信息》成為政府部門了解、掌握農技推廣工作的窗口和橋梁,農民朋友獲取農業信息、農業知識的助手和平臺。

  9、完成中心交辦的其他工作

  ①“溫飽工程”包鄉工作。今年我站包抓4個鄉鎮的“溫飽工程”,完成面積落實,協助鄉鎮搞好物資供應和技術指導工作。并完成農業局和中心安排的各鄉鎮地膜玉米面積核查工作。

 、凇耙淮逡黄贰笔痉洞褰ㄔO項目包村工作,兩名同志負責兩個村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設任務,工作中,協助村上制定方案,落實產業,搞好技術服務。

 、弁瓿芍行牡目萍枷锣l,植樹,以及辦公樓的衛生值周工作。

 、芊e極在報刊、互聯網上宣傳農業新技術,累計發表各種宣傳資料30多篇。

  三、存在不足

  我站雖然干了一些工作,但還存在不足。大家的學習抓的不緊,知識老化,缺乏更新,組織紀律性還須加強,缺少工作中的創新力和創造性,主動意識較差。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改進的。

  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是可以改進和解決的,我們農技站有信心、有決心干好今后的工作。

  四、20xx年工作計劃

  20xx年在以實施、申報項目的基礎上,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同志們的思想政治和業務學習,提高大家的政治覺悟水平和業務素質,增強服務“三農”能力。

  2、繼續做好農業部、省農業廳下達的小麥、玉米“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工作。

  3、做好小麥、玉米、菜豆、馬鈴薯等作物的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

  4、做好農情調查和科技宣傳培訓工作。

  5、加大項目申報力度,爭取更多項目。

  6、完成上級業務部門及中心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農技站工作總結3

  過去的一年里,農技站在鄉政府的領導和廣大農民朋友的支持下,圍繞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F將本年度農技站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回顧

  1、專業化病蟲害防治

  本年度,農技站針對病蟲害的嚴重情況,積極實施專業化防治。通過購置機動噴霧機等設備,完成了2000多畝農田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效遏制了病蟲害的蔓延,保障了農作物的健康生長。

  2、新品種、新技術推廣

  為了提升農業生產效益,農技站積極引進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進行試驗、示范和推廣。推廣了豫薯88等優質紅薯品種,種植面積達3000畝,成為當地主要紅薯品種之一。同時,還開展了多項新技術的試驗和推廣工作,為農民提供了科學、實用的種植技術。

  3、蔬菜基地建設

  本年度,農技站積極參與蔬菜基地建設,引進四位老板發展蘿卜、辣椒等蔬菜種植。已建成冷庫2個,占地面積798平方米,蘿卜基地面積2000畝,辣椒、茄子面積800畝。作為農技部門,我站為種植戶提供了農資、技術服務,目前蔬菜長勢穩健,畝產有望超過1200斤。

  4、農民培訓與技術服務

  為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能和科學管理水平,農技站積極開展農民培訓和技術服務工作。本年度共培訓農民3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600多份,出黑板報四期,病蟲害防治意見四期。全站工作人員分片負責,每人負責四個村,實行業務工作責任制。通過培訓和指導,農民的種植技能得到了提高,科學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5、農業標準化生產

  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農技站積極組織轄區內的農業標準化生產工作。協助有關部門抓好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推動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生產。同時,建立了基本農田耕地質量檔案,指導農民科學配方施肥,協助有關單位做好轄區內耕地質量管理工作。

  6、農技服務體系建設

  為完善農技服務體系,農技站建立了區域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種植大戶、科技示范戶、農資經營戶檔案。通過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信息,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同時,還引導農民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服務協會,并對其進行指導和服務,建立了村級農技推廣服務網絡。

  二、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1、農技人員工作量較大,需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針對此問題,我們將加強內部管理,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部分農技人員知識結構單一,技術更新慢。針對此問題,我們將加強農技人員的培訓和學習,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

  3、農技服務手段滯后,基礎條件較差。針對此問題,我們將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和資金投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農技服務手段。

  回顧過去的一年,農技站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進取,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農技站工作總結4

  在過去的一年中,農技站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認真履行職責,積極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F將本年度農技站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顧

  1、發揮技術優勢,做好技術指導

  我們緊緊圍繞各項惠農項目的實施,按照縣、場規定,深入領會文件精神,確保技術服務到位。在科技入戶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中,我們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指導科技示范戶,要求每個示范戶輻射帶動20個農戶,共同落實技術措施,促進了生產水平的提升,產量得到了逐步提高。

  根據小麥良補和高產攻關布置,我們重點推廣了四大技術,玉米振興計劃則重點推廣了一增四改技術。這些技術的推廣,有效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我們還積極推進配方施肥工作,小麥施肥面積達到3萬畝,玉米達到6000畝,這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深受農戶的歡迎。

  2、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

  我們積極引進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進行試驗、示范和推廣,通過組織實施新技術、新成果的試驗、示范及應用,為農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種植選擇。

  3、開展技術咨詢、宣傳和培訓工作

  我們開辦了技術咨詢服務窗口,為農民提供農業科技和信息服務。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多場農民培訓會議,成功培訓了100余名農民,提升了他們的種植技能和科學管理水平。

  4、加強農業行政執法和監管工作

  我們向農民進行了農業政策、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宣傳,并協助農業行政執法單位搞好轄區內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同時,我們還積極組織農作物病蟲、動物疫病監測和防治工作,確保了農作物的健康生長。

  5、建立和完善服務體系

  我們組織轄區內的農業標準化生產,并協助有關部門抓好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推動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生產。同時,我們還建立了區域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種植大戶、科技示范戶、農資經營戶檔案,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信息,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二、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盡管我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例如,農技人員大部分時間忙于政府的行政工作,導致無時間、無精力從事農技推廣與服務;農技人員知識結構單一,不能滿足當前農村種養結構調整、發展效益農業的新需求;農技服務手段滯后,基礎條件較差,推廣經費不足等。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1、建立農技推廣專項資金,多渠道籌集農技推廣經費,加強鄉鎮農技站基礎建設,提高農技服務的實力和活力。

  2、加強鄉鎮農技站隊伍建設,通過培訓、引進等方式,提高農技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3、加強鄉鎮農技站制度建設,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規范鄉站行為,確保農技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回顧過去,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展望未來,我們仍需繼續努力。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繼續做好農技推廣工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貢獻。

  農技站工作總結5

  我自大學畢業20xx年2月份分配到平襄鎮人民政府農技站工作以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服從領導、團結同志、認真學習、扎實工作”為準則,牢記組織和領導的重托,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立足基層、磨煉意志,扎扎實實做事、干干凈凈為人,勤奮敬業、銳意進取,自身的政治素養、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較好地完成了組織領導安排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任務。現將3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注重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提高。

  堅持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馬列主義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加強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上級農技工作推廣會議精神,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加以貫徹,保證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通過扎實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為自己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注重更新知識結構,重點加強業務和政策法規知識的學習,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精益求精,不斷探索,使自己更加勝任本職工作。

  二、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普及推廣優良品種和成熟農業實用技術。

  在基層一線工作的三年時間里,我先后參加過優良小麥、蔬菜等多種作物生產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參與實施農業新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兩項次,其中:多項優質新品種、增產新技術和高效新模式已大面積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過實踐探索,使我對全鎮主要農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都有了新的領悟和提高,讓我積累了大量的農技推廣和基層工作經驗。

  三、進行農業科技培訓,注重實效實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年來,根據縣局和鎮站的要求,赴我鎮行政村進行農技推廣培訓工作,認真準備了雙壟全覆膜玉米栽培技術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方面的講講解和現場實際操作演示。由農民提問的方式,農民需要什么講什么,注重了實際和實用。特別是在我鎮川區雙壟全覆膜玉米栽培、蔬菜種植、常見病蟲害的防治等技術已被大部分群眾所接受,并且從中受益。

  雖然這兩年來自己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提高,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自己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所做的工作離組織和上級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在工作上思想不夠解放,創新精神不夠。二是在發展農業科技上辦法少、措施少,工作力度不大。三是在發展農業科技的信心不足。這些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改進,總結經驗,尋找差距,更好的做好今后的工作,為我鎮農業科技和經濟的超常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農技站工作總結6

  20xx年,xx鎮農技站在上級部門和鎮黨委、政府的關懷指導下,順利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全力抓好本鎮轄區的病蟲防治工作

  今年來,我站在農作物病蟲防治方面主要抓好水稻、柑橘、楊梅、油菜等為主體病蟲防治工作。全年共印發病蟲防治資料18期2500余份,張貼病蟲情報通知2期。病蟲高發期,分別組織農民群眾開展病蟲防治戰役3次。使得今年病蟲爆發大災之年無大災。讓群眾能及時進行病蟲防治,并大大降低了防治成本,到達了豐產增收的效果。

  二、用心引進超級兩系稻推廣

  1、完成水稻種植推廣兩優系列、豐優系列等4500余畝,占總面積的51%以上。

  2、推廣柑桔大果實蠅控防新藥劑、新防治技術1000畝。

  3、完成推廣南方黑條矮縮病防治技術、藥劑4000畝。

  4、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稻、柑桔、楊梅、油菜等作物栽培)2萬余畝。

  三、抓好產業發展、糧食生產播面,國家惠農良種補貼工作的落實

  1、歷時一個月與中南設計院托口電站協調指揮部,完成了托口庫區十六個村,兩個街道的產業發展規劃布局。

  2、發展東魁楊梅種植6000余畝,生姜500畝,黃桃350畝。

  3、完成糧食生產播面8308.44畝,春秋玉米播面共3435.8畝,油菜播面1570.6畝。

  4、落實國家惠農補貼(水稻)8308.44畝、補貼資金124626.6元。

  四、抓好我鎮農技推廣與科技知識的普及

  今年協助市農技推廣中心開展了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班2期,培訓人數380余人,培訓對象為楊梅、生姜、黃桃、水稻、柑橘等科技示范戶或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員。其中選送各4名果樹、蔬菜專業戶去硤洲職業中專學習。

【農技站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農技站工作總結05-23

農技站工作總結05-23

鄉鎮農技站工作總結10-14

鎮農技站工作總結08-13

鎮農技站工作總結05-23

鎮農技站工作總結08-11

鎮農技站工作總結05-23

農技站個人工作總結07-26

農技站工作總結報告09-16

鎮農技站工作總結范文07-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久在线视频 | 综合专区亚洲无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综合色婷婷在线播放 | 色婷婷六月亚洲6月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