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十要十不準
一、什么是師德
師德準確地說應該是教師公德,是教師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共道德。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師勞動所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
二、師德師風“十要”
1、要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模范的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執教,忠實履職。
2、要愛崗敬業。樹立崇高的理想,專注教育事業,志存高遠,淡泊名利,勤勉敬業,樂于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工作認真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自習。
3、要面向全體。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尊嚴,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4、要保護學生。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確保學生安全;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平和向上的良好心態。
5、要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堅持育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品行,發揮學生興趣特長,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6、要為人師表。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秉持職業操守,誠實守信,知榮明恥,立德樹人,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
7、要關心集體,樹立大局觀念,維護集體榮譽,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向上的同事關系、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家長,凝聚各方合力,團結協作,共同搞好教育教學工作。
8、要廉潔從教。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嚴于律己,恪盡職守,樹立人民教師清廉自守的良好形象。
9、要自我調節。善于自我調節心態和情緒,樂觀向上,熱情開朗,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無私的愛心、細心、和耐心,以個人的性格親和力以及人格和學識魅力感染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10、要終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三、師德師風“十不準”
1、不準使用不文明語言。
2、不準在學校公共場合吸煙、在工作期間飲酒。
3、不準濃妝艷抹、奇裝異服進入學校和課堂。
4、不準曠工、曠課、遲到、早退、擅自調課及無準備、無教案上課。
5、不準把個人的不良情緒帶進課堂。
6、不準在教室接打電話和收發短信。
7、不準由學生家長、學生干部代批代改作業和代寫學生操行評語。
8、不準以分數和名次對學生進行排隊,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9、不準漠視學生中出現的學習、生活、心理、情感等問題。
10、不準組織學生參加商業性慶典和迎來送往活動。
四、師德師風“十禁止”
1、禁止宣講、傳播和擴散違背黨的教育方針、國家法律法規和危害學生身心健康、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言論。
2、禁止參與賭博、傳銷和各類非法宗教、封建迷信活動。
3、禁止對各類安全事故遲報瞞報、對各種安全隱患麻痹大意。
4、禁止在工作期間瀏覽不健康網頁、沉溺電子游戲、上網炒股、上網購物、涉足休閑娛樂場所以及做其他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
5、禁止歧視、諷刺、挖苦、侮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以及怠慢、指責、訓斥、威脅學生家長。
6、禁止隨意對違紀學生停課、勸退、開除和強制學生中途轉學。
7、禁止私自給學生征訂教輔材料、強迫學生到指定場所購買教輔材料或向學生推銷其它商品。
8、禁止開辦各類盈利性的補習班、補課班、家庭作業輔導班等,不允許到各種辦學機構兼職、不允許從事有償家教或強制學生利用節假日參加由自己或合伙人組織舉辦的各類補課及特長培訓活動。
9、禁止接受家長宴請,委托家長代辦私事,收受學生或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及有價證券。對于學生攜帶的影響學習的物品,要及時轉交家長保管。
10、禁止以各種手段抄襲、剽竊和侵占他人的學術成果,在招生考試、評優評模、晉級晉職等工作中不得弄虛作假。
【師德師風十要十不準】相關文章:
1.保密守則十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