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繡紅旗音樂課教案設計

時間:2022-01-07 16:17:11 繡紅旗音樂課教案設計 我要投稿

繡紅旗音樂課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繡紅旗音樂課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繡紅旗音樂課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緒特點,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和連音,用適當的力度處理歌曲。

  3、培養學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用輕快活潑、富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學難點:

  準確而巧妙的唱好休止符

  四、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請學生打開地圖冊,仔細觀察中國版圖,當看到“碧綠的平原”與“金黃的沙漠”兩種顏色時。

  師:如果人類不加節制地繼續砍伐森林,過度放牧,地圖上這兩種顏色會如何變化?

  生:地圖上“黃”色面積會越來越多,“綠”色會越來越少,干旱、沙漠化現象會加劇,耕地面積會減少,沙塵暴會更猛烈、更頻繁的發生。

  師:同學們該怎么做呢?

  生:植樹造林、保護大自然

  2、學唱歌曲《彩色的中國》

  (1)初聽音樂,回答問題

  師:碧綠的是什么,金黃的是什么,長長的是什么,彎彎的是什么,還有一座小船一樣的島是什么地方?(平原、沙漠、長江、黃河,臺灣島)

  (2)再聽音樂,體會歌曲的情緒?(輕松、愉悅地)

  (3)跟琴學唱歌曲

  (4)處理歌曲,房子2的第一句要漸強,最后一句要漸弱,有小眼睛的地方要延長一半的時值。

  (5)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拓展: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樂器

  (1)了解少數民族(壯族、侗族、瑤族、苗族、朝鮮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民俗風情。

  (2)結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欣賞,幫助學生熟悉這幾種民族樂器(蘆笙、伽椰琴、冬不拉、馬頭琴等)蘆笙是苗族、瑤族、侗族、壯族的;馬頭琴是蒙古族的;伽耶琴是朝鮮族的;冬不拉是哈薩克族的;巴烏是彝族的。

  (3)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準確的把握音樂作品的風格特征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游戲《小小雞》。

  二、活動準備

  1、情景課件。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游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只,音帶,錄音機。

  三、活動流程

  1、引出課題:聽小雞叫,問"誰來了?"幼兒回答,打開課件引出小雞及音樂。

  2、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①引導幼兒看小雞,模仿學做各種小雞的動作,激發幼兒的興趣。

  ②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并學做小小雞。

  四、聽歌曲,講解游戲規則。

  1、教師聽音樂,表演小小雞,讓幼兒模仿。

  2、引出雞媽媽。教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游戲規則)

  3、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游戲,游戲是有規則的。(幼兒表演小小雞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種動作,雞媽媽來找小雞,按音樂旋律進行游戲)

  五、幼兒游戲

  1、邊聽音樂,邊哼唱歌曲進行游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游戲規則,以此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2、在游戲中結束本次活動。

  六、活動反思

  《小小雞》是我們根據外國樂曲創編的一首幼兒歌曲。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游戲情景中學習。因此,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媽媽找小雞的游戲情節。在游戲中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復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了玩中樂,玩中學。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歌曲名稱,理解歌曲內容,并喜歡活潑可愛的小花貓。

  2、能聽著歌曲學做小花貓。

  3、喜歡聽老師歌曲。

  活動準備

  一只小花貓和一只用灰黑卡紙剪的小老鼠。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今天小花貓也來上幼兒園了,我們怎樣歡迎它?

  復習拍手動作。

  2、拍拍手和小花貓打打招呼吧!

  (學做拍手點頭動作)。

  二、復習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1、我們來唱首歌告訴小花貓,幼兒園里真快樂。

  齊唱歌曲。

  2、邊唱邊表演。

  三、欣賞歌曲《咪咪小花貓》。

  1、教師邊唱歌曲邊表演教具。

  (右手拿著小花貓,手拿著小老鼠并放在身后,邊唱邊按詞意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時,"

  小老鼠"放在小花貓的身體下面,表示被它吃完了。)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引導幼兒回憶歌詞。如:教師說"咪咪",幼兒接"小花貓";

  教師說"跑來跑去看見",幼兒接"小老鼠"等。

  教師再次邊演唱歌曲邊演示教具。

  3、教師演唱歌曲,邊和幼兒一起用雙手按詞意表演。

  (右手握空拳,翹起大拇指和小拇指扮"小花貓",左手握空拳,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相碰扮"小老鼠"。)

  4、教師演唱歌曲,邊與幼兒一起學做可愛的小花貓叫、走路、吃老鼠等動作,最后拍拍肚子表示吃完了。

  5、知道歌曲名稱,并集體說1~2遍。

  四、和小花貓到院子里去看看有沒有老鼠,在樂曲伴奏下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體驗與朋友合作的快樂。

  2、發展幼兒大膽表現的能力及感受力。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五張;音樂磁帶、錄音機。

  2、一次性碗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調動生活經驗,激發興趣。

  你們喜歡吃荷包蛋嗎?

  看過爸爸媽媽煎荷包蛋嗎?

  是怎樣煎的?

  二、請幼兒欣賞音樂第一遍。

  有個小朋友可喜歡吃荷包蛋了,我們仔細聽聽小朋友是怎樣煎蛋的?

  三、出示掛圖,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歌曲里唱了什么?是怎樣煎荷包蛋的?

  四、邊看圖片邊用動作表現歌詞內容。

  你們想不想自己學著煎荷包蛋?(在自己座位上邊唱邊表演)

  五、教師完整地表演給小朋友看。

  剛才看到小朋友煎得可香了,老師也想來煎一個。

  六、引導幼兒創編邀請別人吃荷包蛋的動作,集體表演一遍。

  荷包蛋煎好了,心情怎樣?

  你想請朋友來吃你的荷包蛋嗎?

  我們怎樣請朋友,用個很美的動作。

  七、集體表演煎荷包蛋。

  我們一起煎荷包蛋給自己的朋友和后面的老師吃好嗎?

  八、小結

  今天吃得真高興,你們也累了,我們回家休息吧。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喜歡音樂活動,對音樂活動感興趣。

  2、感受和體驗木偶跳舞的特點。

  3、能根據圖片,在音樂的伴奏下,較協調的做出相應的動作。

  4、知道與朋友互換,可以得到更多的本領。

  活動準備:

  人體圖;不同姿態{可以互相調換}的木偶圖若干;紅。黃手腕套{與幼兒人數相等};彩色筆;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受木偶人跳舞是怎樣的。

  1、“老師最喜歡跳舞,現在老師跳給你看。”教師隨音樂跳舞,“喜歡可以和我一起跳。“你有什么感覺?”

  2、“剛才老師跳的舞和我們平時跳舞有什么不一樣?”從動作上引導幼兒區分木偶和小朋友跳舞的不同。

  3、“木偶人跳舞哪會動?”結合幼兒的發言,教師在人體圖上作記錄。并豐富幼兒的知識:骨頭和骨頭連接的地方叫關節。

  4、“為什么木偶人只有關節在動?”告訴幼兒它沒有生命,是用木頭做的,而我們人有生命,挑起舞來就非常好看。

  5、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跳,“除了剛才做的,你還想做什么?”鼓勵幼兒做出不一樣的動作來。感受木偶跳舞的動作特點。

  二、進一步體驗木偶人跳舞,學習看圖做出相應的動作。

  1、“今天,我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他哪里有些特別?”引導幼兒發現木偶身上有兩種顏色,并請幼兒根據木偶的特點,給小木偶取名字。

  2、“小木偶要求你們也象它一樣,一邊紅,一邊黃。”請幼兒自己戴上手腕套,并和小木偶對比,是否一樣。并和老師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嘗試看圖做動作。

  3、“你們的后面也有許多的小木偶,去找一個做好朋友吧。”請幼兒看自己的圖片做動作,并互相學習。

  4、“小木偶還會變身呢。”請幼兒和身邊的小木偶變身,并做動作,告訴幼兒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換,可以學到更多的動作。

  三、“小木偶累了,我們輕輕把它請下來,好嗎?”幼兒再次和老師一起跳舞,離開活動室。

  活動后的反思:

  活動體現了學科的整合,它能給幼兒綜合整體的知識,從“小木偶”動態的東西進入,把肢體語言,區分左右手,習慣的培養。非常自然的整合進去,體現了師生互動,克服了以往模仿和跟著老師做的模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愿意親自嘗試,幫助幼兒在活動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5

  游戲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時的不同強弱力度。

  2、大膽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3、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游戲準備:

  1、觀察過下大雨、下小雨的情形。

  2、掛圖第16號。音樂磁帶。

  游戲規則:

  幼兒用動作表現下大雨和下小雨時的狀態,如揮舞雙臂、雙腳跳躍等表示大雨,手指輕微擺動表示下小雨等等。

  簡譜:

  大雨和小雨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體驗和同伴、教師一起玩 pee pee poo poo 音樂游戲的

  2.嘗試用身體動作及道具隨音樂模擬如廁的生活情景。

  3.理解音樂的內容,克服恐懼心理,提高及時如廁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大膽用身體動作、道具等表現音樂內容。

  難點:分組合作,自由表現音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參與過音樂游戲,有合作游戲的.經驗。

  2. 物質準備:

  pee pee poo poo 音樂、軟墊道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圓圈舞》熱身,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己的方式邀請客人老師共舞。

  引導語:“你可以用什么方式邀請客人老師呢?”

  二、進行部分

  1.播放音樂,幼兒初步感知欣賞。

  引導語:“在剛才的音樂里,你都聽到了什么?”幼兒自由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憶、表達、表現肚子疼時的引導語:“你們肚子疼的時候什么樣?”誰來學一學。

  再次欣賞音樂,師幼一起用身體動作模擬音樂情景。引導語:“請小朋友們聽著音樂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做。”

  3.聽音樂四散游走,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

  引導語:“肚子疼是不是很著急啊?現在我們走動起來小馬桶吧!”

  4.添加軟墊道具,鼓勵幼兒跟隨音樂表現音樂內容。

  5. 引導幼兒嘗試分組合作,自由表現音樂。

  引導語:“請一半小朋友扮演小馬桶,一半小朋友扮演

  后,兩組互換角色。三、結束部分

  幼兒聽音樂收放軟墊,教師小結活動內容。

  引導語:“小朋友,當你肚子不舒服應該怎么做呢?”

  四、延伸活動

  pee pee poo poo 的音樂投放在區域里,供幼兒表演。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源于小班幼兒真實的生活經驗,有很多孩子不在幼兒園及其他公共場所大便。《綱要》中指出,要培養幼兒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習如廁,養成定時大便、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本節活動我選擇了 peepoo 這首歌歌詞中還有很多有趣的疊詞,激發幼兒跟隨音樂模仿如廁的樂游戲中感受如廁的樂趣。

  活動的成功之處在于喚起幼兒的情感體驗,激發了幼兒和主動性,無論是《圓圈舞》熱身環節,還是在活動過程中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借助道具表演,及與同伴合作表演等們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感受和傾聽音樂,并大膽的表快的動作、興奮的說唱,與老師積極的互動表明他們對歌曲愛。此外,活動中幼兒還表現出了良好的音樂常規,從自己圓、收椅子,主動與客人打招呼,用不同的方式邀請客人跳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自主性。

  本次活動較好的完成了預定的目標,活動環節層層遞進角色配合,游戲情境凸顯。嘗試用身體動作及道具跟隨音樂情景,在玩 pee pee poo poo 音樂游戲中知道生活中不憋尿尋找小馬桶及時如廁,幼兒的原有經驗得到了提升。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聲音歌唱。

  2、鼓勵幼兒邊唱邊根據詞意自由動作。

  3、鼓勵幼兒參與歌唱活動并體驗與別人一起唱歌的歡樂。

  (二)活動準備:

  1、布娃娃一個

  2、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激發幼兒想上幼兒園的愿望。

  (三)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

  T:“看!誰來了?她要和我們一起學本領呢!”(教師出示布娃娃,讓幼兒抱抱、親親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兒園了!”

  T:“你們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師讓布娃娃做各種歡快的動作,幼兒能說出布娃娃上幼兒園很高興)

  2、學新歌

  T:“聽!”(教師邊用布娃娃邊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興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師帶領幼兒根據伴奏說歌詞)

  T:“那我們和布娃娃一起來唱歌吧!”(教師用布娃娃演示帶領幼兒用琴聲歌唱,學會一句一句演唱歌曲,聽教師的演唱,教師放慢演唱的速度,讓幼兒更好的學習)

  T:“我們用好聽的聲音演唱一遍!”(幼兒隨教師的琴聲演唱一遍)

  3幼兒能隨教師的琴聲用自然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分集體和個別幼兒兩種形式演唱)

  4、引導幼兒自由地創編動作

  T:“爸爸媽媽都是怎樣上班的呢?”(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其他歌詞也同樣的方法)

  T;“我們一起上幼兒園吧!“(教師綜合幼兒的動作,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T:“你上幼兒園的時候最想和誰一起去啊?”(教師引導幼兒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們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們應該對好朋友怎么說呢?”“(教師鼓勵幼兒主動邀請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為同伴進行喝彩,在學會結伴表演后,鼓勵幼兒邀請沒有朋友的幼兒,并一起表演)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學習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夠主動和同伴擁抱,體驗相親相愛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兩種顏色的小鳥各一個,兩種顏色的小鳥頭飾卡兩張。

  2.《兩只小鳥》音樂。

  3.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樹和小鳥導入。

  1.認識兩只小鳥,知道他們的名字。

  2.和小鳥一起做律動。

  一、出示手偶,激發幼兒興趣,學習歌詞。

  1.教師將兩只小鳥的手偶套好藏在背后,分別出示兩只手偶,像小朋友介紹紅色的是"丁丁"和藍色的"冬冬",他們是相親相愛的好朋友。

  2.教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一遍。

  二、聽音樂,會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1.教師把自己當成大樹,兩只手帶著手偶,邊唱歌邊用手偶做動作,引導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唱。

  2.詢問幼兒它們在玩什么游戲?什么游戲要多起來呢?(捉迷藏)

  三、集體玩捉迷藏的游戲。

  1.分組女孩扮演丁丁,男孩扮演冬冬,教師來當大樹,手上戴著手偶,給幼兒以指示。

  2.幼兒自由選擇扮演丁丁,冬冬,并帶上頭飾,游戲再次進行,提醒幼兒主動和同伴擁抱,體驗相親相愛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的節奏,了解歌詞的內容。

  2.能演唱歌曲,并根據歌詞的內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參加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鴨子頭飾4個、音樂CD、PPT。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以魔術形式變出一只小鴨子,跟幼兒打招呼。

  2.出示七只小鴨子圖片,教師帶上小鴨子頭飾。

  師:大家好,我是一只小鴨子,今天天氣真好,我和我的朋友們一起出去玩,請你們看看我有幾個好朋友?(和幼兒一起數一數圖片上的鴨子)--1、2、3、4、5、6、7。

  師:原來,今天我有7個好朋友和我一起出去玩,我們玩的真高興呀!可是走了一會兒,我和朋友們走散了,那可怎么辦呀?

  3.小結:引導幼兒安慰它、幫助小鴨子找到朋友。

  4.出示只有草叢的圖片。

  師:我的朋友們不見了,你們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嗎?

  (教師念歌曲前半段: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誰愿意做我的好朋友?舉手我來看一看。(幼兒舉手)師:原來你們都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啊,我來看一看(教師邊數邊念歌曲后半段:在這里,在這里,我的朋友在這里,并輕輕摸一摸舉手幼兒的頭)

  5.師:這么多小朋友愿意做我的朋友,我真開心,我要唱首歌給大家聽(教師彈琴完整演唱歌曲)

  6.師:你們想不想學一學這首歌?用這首歌找朋友?

  二、學唱歌曲《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師帶領幼兒學念歌詞。

  2.幼兒分段演唱這首歌1到2遍,然后連起來唱。

  3師:我找朋友啦!你們和我一起唱,等唱到:"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時候,請你們舉起小手,我看看誰想和我做朋友。

  (教師幼兒一起跟音樂CD唱歌,唱到"朋友在哪里"時幼兒舉手,教師邊唱邊摸一摸幼兒的頭)

  4.師:該你們找朋友了,誰想做小鴨子來找朋友?

  (將頭飾戴在幼兒頭上,請1-3個幼兒做小鴨子找朋友)幼兒邊唱,邊摸一摸舉手的幼兒的頭。

  三:結束游戲,總結。

  1、師:今天我們幫小鴨子找了朋友,除了可以輕輕的摸摸它的頭,還可以怎么做?引導幼兒做(握手、擁抱、拉鉤)

  2、今天,我們幫小鴨子找到了好朋友,現在,我們一起來找好朋友。

  當你找到你身邊的好朋友時,你們可以互相摸一摸對方的頭,或者是握握手(教師播放音樂CD,幼兒跟著音樂找朋友)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0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處于懵懂時期,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探索世界不妨從幼兒自身開始。身體是每個孩子都有的,卻很少有機會去仔細觀察它,創設這樣的機會讓孩子們感受,在游戲中萌發對身體的初步探索興趣。

  在活動形式安排上,我考慮到了幼兒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行動"的特點,通過看、說、摸、跳等形式,讓孩子們在寬松的氛圍中充分地感知、體驗、表達,在發展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獲得保護身體的粗淺知識。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初步了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2.運用身體各部位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身體的重要性。

  3.體驗游戲的樂趣,萌發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已有初步的認識人體的經驗。

  物質材料準備:10個呼啦圈,一塊大布,每人一張拼圖,三首奧爾夫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韻律導入,認知身體"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身體有哪些部位嗎?"(有腳、頭、肩膀……)"讓我們一起再來認識一下它們,從頭開始吧!"

  二、摸摸猜猜,學說兒歌過渡:"小朋友真棒,身體的各個部位:頭、手、腳都協調地動起來了。現在先請小朋友坐下,我們來玩個猜猜看的游戲。"

  1.幼兒觸摸,進一步認識身體。"這塊大布下藏著一個人,我們來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體的哪個部位。"

  2.揭示人體部位名稱,學說"我的xx"。

  3.完整說兒歌。

  三、呼啦圈游戲,協調動作"現在,老師想和小朋友玩一個呼啦圈游戲。"

  1.介紹游戲規則。

  2.聽音樂(奧爾夫--開始、停止的音樂。)玩游戲,適當增加難度。

  四、模仿想象,遷移經驗過渡:我們認識了身體的這么多部位,好能干啊!你的身體平時都干些什么事,誰能表演一下?(洗臉、刷牙、打電話……)

  1.模仿生活動作。

  2.歸納提升保護身體的辦法,升華愛惜身體、珍愛生命的情感。

【繡紅旗音樂課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紅旗飄飄作文12-31

正紅旗下老舍03-25

老舍正紅旗下03-25

我學會了繡十字繡優秀作文03-05

作文音樂課06-26

支教音樂課件設計05-03

放牧音樂課件設計05-08

對鮮花音樂課件05-07

鐘聲小學音樂課件05-06

歡樂的音樂課09-0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五月婷久久综合狠狠爱97 | 久久午夜国产精品 | 最新国产精品第二页 | 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