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中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精選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1
教案目標:
1. 了解寒露節氣的含義和特點。
2. 培養幼兒對寒露節氣的認知和體驗能力。
3. 培養幼兒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理解能力。
4.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內容:
1. 寒露節氣的含義和特點。
2. 寒露節氣的氣候特征和自然界的變化。
3. 寒露節氣的傳統習俗和食物。
教學準備:
1. 圖片、圖片卡片或實物:秋天的水果、蔬菜、動物等。
2. 寒露節氣相關的圖片或卡片。
3. 寒露節氣相關的手工材料。
教學步驟:
引入活動:
1. 通過展示圖片或實物,引導幼兒回憶秋天的特點和變化。
2. 引導幼兒思考,秋天過去了,進入了什么季節?
探究活動:
1. 展示寒露節氣的圖片或卡片,引導幼兒觀察、描述和猜測。
2. 通過圖片或實物,介紹寒露節氣的氣候特征和自然界的變化,如天氣變冷、風吹葉落等。
3. 通過圖片或實物,介紹寒露節氣的傳統習俗和食物,如喝白露茶、吃柿子等。
操作活動:
1. 分發相關的手工材料,引導幼兒制作寒露節氣主題的手工作品,如寒露節氣的小動物、水果等。
2. 引導幼兒合作完成手工作品,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
總結活動:
1. 通過展示幼兒制作的手工作品,讓幼兒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成果。
2. 引導幼兒回顧寒露節氣的特點和習俗,鞏固他們的學習成果。
教學延伸:
1. 可以組織幼兒觀察校園或家庭周圍的自然變化,記錄并分享他們的觀察結果。
2. 可以組織幼兒參觀農田或果園,了解寒露節氣對農作物的影響。
教學評價:
1. 觀察幼兒在課堂中的表現,包括參與度、合作意識、動手能力等。
2. 觀察幼兒對寒露節氣的認知和理解程度,包括對寒露節氣特點、氣候變化和習俗的描述和解釋能力。
3. 評價幼兒制作的手工作品的創意和完成度。
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寒露節氣的含義和特點;
2.了解寒露節氣的氣候特點和農事活動;
3.培養學生對自然節氣的觀察和感知能力;
4.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創造力。
教學準備:
1.圖片、視頻等相關資料;
2.小組活動所需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1.播放相關視頻或展示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
2.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寒露節氣嗎?它有什么特點?
二、講解寒露節氣(10分鐘)
1.寒露節氣的含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代表著秋天進一步深入,天氣逐漸寒冷;
2.寒露節氣的特點:溫度逐漸下降,露水凝結成冰,植物開始凋零。
三、寒露節氣的氣候特點(10分鐘)
1.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增大;
2.降水:逐漸減少,但早晨會有露水;
3.風向:北風逐漸增強。
四、寒露節氣的農事活動(10分鐘)
1.播放相關視頻或展示圖片,介紹寒露節氣的農事活動,如收割、晾曬糧食等;
2.讓學生討論并補充其他的農事活動。
五、小組活動(15分鐘)
1.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4-5人;
2.每組選擇一個農事活動,設計一個小游戲或手工制作,展示給全班;
3.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可以使用圖片、模型等輔助材料。
六、總結(5分鐘)
1.請學生回答問題:你們通過本節課學到了什么?你們對寒露節氣有什么新的認識?
2.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教學延伸:
1.可以組織學生到戶外觀察寒露節氣的特點,如溫度變化、植物凋零等;
2.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農田,了解農事活動的實際情況。
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3
教學目標:
1. 了解寒露節氣的含義和特點。
2. 學習與寒露節氣相關的傳統習俗和食物。
3. 培養學生對自然節氣的敬畏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
1. PPT或圖片資料:寒露節氣的介紹、相關習俗和食物。
2. 寒露節氣的食材和制作工具:如柿子、葡萄、蘋果、制作柿餅的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1. 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學習的白露節氣,詢問他們對白露節氣的了解。
2. 通過圖片或PPT展示寒露節氣的特點和含義,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寒露節氣的介紹(10分鐘)
1. 通過圖片或PPT介紹寒露節氣的含義和特點,包括氣候變化、農事活動等。
2. 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寒露節氣的意義,如農民收獲的重要性等。
三、寒露節氣的習俗(15分鐘)
1. 通過圖片或PPT介紹寒露節氣的傳統習俗,如賞秋、曬柿子、吃葡萄等。
2. 引導學生討論這些習俗的由來和意義,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寒露節氣的食物(15分鐘)
1. 通過圖片或PPT介紹寒露節氣的食物,如柿餅、葡萄、蘋果等。
2. 分發寒露節氣的食材,讓學生觀察、品嘗,并討論這些食物的特點和營養價值。
五、制作柿餅活動(20分鐘)
1. 分發制作柿餅的材料和工具,引導學生按照步驟制作柿餅。
2. 老師和助教幫助學生操作,并解答他們的問題。
3. 學生制作完成后,品嘗柿餅,并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感受。
六、總結和展示(5分鐘)
1.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總結寒露節氣的特點、習俗和食物。
2. 鼓勵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柿餅,并分享自己對寒露節氣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延伸:
1. 鼓勵學生在家中和家人一起慶祝寒露節氣,參與相關的習俗和食物制作。
2. 組織學生進行寒露節氣的觀察和記錄,記錄天氣變化和自然界的變化。
教學評價:
1. 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和表現,如回答問題、討論、制作柿餅的過程等。
2. 收集學生的作品和反饋,如柿餅的制作成果、學生的總結和感受等。
教學反思:
1.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2. 在制作柿餅的活動中,要確保學生的安全和協助學生完成制作過程。
3. 鼓勵學生多與家人交流和參與寒露節氣相關的活動,擴展他們的學習和體驗范圍。
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4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寒露節氣后,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干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寒露過后,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天寒露重,望君珍重。
活動一:帶著孩子閱讀小書·寒露
【活動方式】
父母帶領孩子閱讀小書,可根據孩子的興趣,在這3天里反復閱讀。
【活動目的】
1、讓孩子了解“寒露”這個節氣,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2、幫助孩子語言的發展。
活動二:誦讀詩歌——《秋詞》
【活動方式】
父母為孩子朗讀詩歌,可根據孩子的興趣,在這3天里帶孩子反復朗讀。
【活動目的】
1、讓孩子了解詩歌這種文學表達形式。
2、通過這種有韻律的語言,幫助孩子語言的發展。
池上·褭褭涼風動
——(唐)白居易
褭褭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白居易的這首《池上》,不但生動描繪了寒露時節花草與動物的形態,更從這些如畫的詩句中表現出一種淡泊平和、閑逸悠然的情調。
活動三:制作寒露美食—太子參麥冬燉瘦肉
【節氣美食】
一款很適合秋末冬日給孩子飲用下火的湯品。麥冬清熱,太子參補氣但不燥,每周1~2次,不會寒涼。很多人說太子參有泥味,孩子會不喜歡,如果提前浸泡一下,把泡藥材的水倒掉,口感就會比較好了。
【活動目的】
1、讓孩子通過動手參與美食的制作,了解中國的這種美食文化。
2、讓孩子通過感官的體驗,感受每一種食物特有的氣味。
太子參麥冬燉瘦肉
食材:麥冬15g、太子參15g、無花果2-3粒、姜2片、瘦肉剁碎一小塊、蓮子適量
調料:鹽適量
工藝:燉
圖文教程來自網絡。
活動四:寒露習俗
九月節,寒露、霜降、重陽到。最美夕陽紅,過去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四大祭祖節日,嶺南部分地方流行重陽 “拜太公山”,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祭祖掃墓的日子。
《呂氏春秋·季秋紀》有收錄“九月豐收之時要求祭天地、祭祖以謝恩賜”。此外亦有季秋時節拜祭火神的風俗。
《易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在傳統文化中,季秋“大火”退隱,處在乾坤轉變之中,乾德剛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備,乃吉象。季秋時節,“大火”(心宿二)退隱,因此人們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登高“辭青”也是季秋九月風俗之一,季秋九月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登山“辭青”與在陽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對應。
寒露過后,涼意漸起,大朋友們和小朋友們記得添衣保暖哦!
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5
目標
(一)幫助兒童了解寒露節氣的地理知識;
。ǘ┝私夂豆潥獾奈锖蛱攸c;
。ㄈ┱J識寒露節氣的代表民俗活動;
。ㄋ模⿲W習寒露農事歌。
內容
。ㄒ唬┑乩碇R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每年的10月7—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時,寒露就到來了。寒露與白露節氣時相比氣溫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為凍露,因而稱為寒露。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寒露節氣后,白天漸短,黑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隨著天氣變冷,晝夜溫差大,地面上的露水也快要凝結成冰。如果這個時候選擇出門,可以仔細觀察看看地面上露水的變化哦!
寒露節氣北方與南方的氣候特點差異較大。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干燥,而北方的東北、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二)寒露物候
中國古人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鴻雁大概是24節氣中出現最多的物候了,中國古人對大雁寄托了許多情思!傍櫻銇碣e”,意思是說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寒露時節,恰恰是最后一批大雁大舉南遷,大雁南來為賓,古人細心留意,隨時準備盡賓客之禮。
“雀入大水為蛤”,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草木皆在陽氣漸盛的時候發芽抽枝、結蕾開花,獨獨只有菊花,在陰氣漸重的時候開放。因為這樣的特性,菊花被賦予了很多獨特的內涵,比如,它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歷經風霜,成為一種高尚人格的象征。
(三)寒露傳統
寒露節氣北方已呈深秋景象,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這樣的日子尤其適合人們出門活動。在這個節氣里,有著許多有趣的民俗活動。
1、上香山,賞紅葉:寒露時節,很多地方有賞楓葉的習俗,“霜葉紅于二月花”說的就是這個季節。不過,適合寒露觀紅葉的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對于不能身臨其境的上海小朋友們,家長可以為孩子搜索一些視頻或圖片觀看。
2、吃花糕:寒露時節,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古人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制作教學可作為延伸活動)
3、飲菊花酒: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此外,由于接近重陽節,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稱“菊花節”。(畫菊花可作為延伸活動)
4、吃芝麻: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于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5、秋釣:在寒露節氣期間,溫度下降快,日照無法充足地照射到水深的地方,因此魚兒都會在溫度較高的淺水區活動,這一節氣適合在淺水區釣魚。小朋友們不妨和爸爸媽媽一起出門,來一場“秋釣”比賽,看看誰釣到魚又大又多!
(四)寒露農事歌
寒露時節,在天氣影響下,北方應播種完小麥,不宜再遲,以免減產。南方應適時播油菜、種蠶豆等。那下面,老師就要教大家一首寒露農事歌,通過這首農事歌我們可以知道在寒露這個節氣后會發生哪些農事活動,接下來就跟著老師一起念一念吧。
農事歌
寒露時節天漸寒,農夫天天不停閑。
小麥播種尚紅火,晚稻收割搶時間。
留種地瓜怕凍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黃煙花生也該收,晴朗天氣忙摘棉。
貪青晚熟棉花地,藥劑催熟莫怠慢。
大棚黃瓜搞嫁接,保溫保濕是關鍵。
紫紅山楂摘下來,鮮紅石榴酸又甜。
果品卸完就管樹,施肥噴藥把地翻。
采集樹種好時機,鄉土種源是重點。
畜禽喂養講技術,懷孕母畜細心管。
越冬魚種須育肥,起捕成魚采藕芡。
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6
活動目標
知道寒露節氣天氣變寒冷的氣候特點。
初步了解寒露節氣“鴻雁來賓”、“菊有黃華”的物候特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對寒露節氣有一定了解。
2.活動前,教師可開展《我們的祖國真大》這一活動,引導幼兒了解我國的南北差異。
課件準備:“露水”圖片;《寒露》故事視頻及圖片;“菊花”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露水”,激發幼兒興趣。小朋友們,你們有見過露水嗎?是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時候看到的?
小結:清晨的時候,如果你用心觀察,可以發現植物上有許多露水噢。
播放故事視頻及圖片《寒露》第一段,引導幼兒了解寒露時氣溫下降、露水變冰冷的氣候特點。今天一早,爸爸就帶著熊貓奇奇和熊貓妙妙出門爬山了,他們在山里會發現露水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露水冰冰的、冷冷的,是哪個節氣到啦?(寒露)寒露時,為什么露水會變冰冷呢?這時的氣溫怎么樣?
小結: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秋天的第五個節氣。寒露到了,氣溫下降,露水也變得冰冷,都快結成霜了,因此人們常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播放故事視頻及圖片《寒露》第二段,引導幼兒了解寒露時“鴻雁來賓”的物候特點。
爬到了半山腰,奇奇和妙妙遇見了誰?(大雁)這些大雁要飛去哪里呢?(大雁們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過冬)爸爸說這是最后一批從北方往南飛的大雁,爸爸是怎么知道的?(寒露節氣有個說法,寒露一到,最后一批大雁就開始從北方往南飛)最后一批到達南方的大雁被人們稱作主人還是客人呢?(客人)那主人是誰呢?(早到的大雁)
小結:從早些時候的白露節氣開始,大雁們就會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過冬。到了寒露節氣,最后一批大雁也開始從北方往南飛了。
等這些大雁到了南方,早到的大雁會像主人迎接客人一樣歡迎它們,這便是寒露節氣特有的`“鴻雁來賓”。
出示組圖“菊花”:
1.出示組圖“菊花”,引導幼兒欣賞、觀察菊花造型。寒露時菊花都開了,真漂亮!奇奇和妙妙拍了好多照片,小朋友們一起欣賞吧。這些菊花都有哪些顏色呢?菊花的花瓣、花桿、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2.播放《寒露》手勢舞,讓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動起來吧!
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7
學習目標
1.了解寒露節氣的特點和氣候特征;
2.了解寒露節氣的養生知識;
3.會背一些有關寒露的諺語和古詩詞。
學習重點:
寒露節氣的基本知識和養生之道。
學習難點:
有關寒露的古詩詞和諺語
學習過程
1、師:寒露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從每年的陽歷十月8日或9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開始。此時天氣漸冷、露氣凝結。本節課我們將了解到寒露節氣的基本知識。
2、學生自學《寒露》。
3、小組討論:
(1)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寒露節氣的時間。
每年的十月八日或九日。
。3)寒露的氣候特點。
晝暖夜涼,露水增多,秋高氣爽,比較干燥。
(4)有哪些古詩詞講的是寒露?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5)你知道寒露的諺語嗎?比一比,誰知道的多。
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寒露畜不閑,晝夜加班趕,抓緊種小麥,再晚大減產。
寒露節到天氣涼,相同魚種要并塘。
。6)寒露期間的衣食住行
衣: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秋天早晚要多穿些衣服,秋季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食:秋季神經興奮,食欲驟增,要防止過量飲食,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熱飲和熱軟食物。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等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住: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防止房勞傷腎。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行: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但秋高氣爽遍地金黃另有一番動人景象。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秋游也一種好的活動形式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
4、學生展示,教師點撥。
5、教師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寒露的有關知識。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歷10月8日或9日左右,寒露節氣含有天氣漸冷、露氣凝結的意思,是秋季的倒數第二個節氣。寒露時節,氣候干燥,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所以,同學們要好好鍛煉身體,注意飲食,適當添衣,防止生病。
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8
教學目標:
1. 讓幼兒了解寒露節氣的特點和意義。
2. 培養幼兒對寒露節氣的認知和感受。
3.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1. 寒露節氣的圖片、視頻或相關資料。
2. 寒露節氣相關的手工材料,如紙、剪刀、顏料等。
3. 寒露節氣相關的食材或食物模型,如柿子、葡萄等。
4. 寒露節氣的歌曲或音樂。
教學活動:
活動一:寒露節氣的介紹
1. 教師通過圖片、視頻或相關資料向幼兒介紹寒露節氣的特點和意義,如天氣轉涼、露水凝結等。
2. 與幼兒一起討論寒露節氣的特點和幼兒在這個節氣中的感受。
活動二:寒露節氣的手工制作
1. 教師向幼兒展示寒露節氣相關的手工制作樣品,如紙貼柿子、葡萄串等。
2. 指導幼兒使用剪刀、顏料等材料制作寒露節氣的手工作品。
3. 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創意進行手工制作。
活動三:寒露節氣的食物品嘗
1. 教師向幼兒展示寒露節氣的食材或食物模型,如柿子、葡萄等。
2. 與幼兒一起品嘗寒露節氣的食物,讓幼兒感受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3. 引導幼兒討論寒露節氣的食物與其他季節的食物有何不同。
活動四:寒露節氣的歌曲或音樂
1. 教師向幼兒播放寒露節氣的歌曲或音樂,讓幼兒感受節氣的音樂氛圍。
2. 與幼兒一起唱歌或跳舞,表達對寒露節氣的喜愛和祝福。
拓展活動:
1. 室外觀察:帶領幼兒到室外觀察寒露節氣的自然現象,如露水、秋葉等。
2. 科學實驗:進行簡單的科學實驗,讓幼兒探索寒露節氣的特點,如觀察水在不同溫度下的變化。
3. 繪畫創作:引導幼兒用繪畫表達對寒露節氣的感受,可以畫出自己喜歡的秋天景色或寒露節氣的特征。
評估:
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和表現,了解他們對寒露節氣的認知和感受。
【幼兒園寒露節氣教案】相關文章:
寒露節氣教案11-14
寒露節氣的句子10-06
寒露節氣文案02-21
寒露節氣的文案01-08
寒露節氣說說02-06
寒露節氣祝福11-26
寒露節氣的祝福12-05
寒露節氣的含義01-27
寒露節氣的詩句10-08
寒露節氣的句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