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時間:2024-04-19 17:44:44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我要投稿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是中國教育部為了提升教師質量、改革教師教育體系而實施的一系列計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1

  本培養計劃旨在培養出色的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引領學生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并在教育領域展現出卓越的領導力和創新能力。

  一、培訓內容

  1.教學理論與方法:包括教學設計、課堂管理、學生評價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

  2.專業知識與能力:包括學科知識、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專業能力培養。

  3.教育領導力與創新能力:培養教師的領導力和創新能力,使其能夠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改革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4.個人素質與職業道德:培養教師的綜合素質,包括道德修養、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二、培訓方法

  1.理論學習:通過課堂講授、討論、案例分析等方式,傳授教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2.實踐教學:安排教師實習和觀摩課堂,提供實際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反思機會。

  3.輔導指導:配備專業導師,對教師進行個性化指導和輔導,幫助其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4.自主學習:鼓勵教師主動學習,參加學術研討會、教育培訓等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三、培訓評估

  1.課程評估:對每個培訓課程進行評估,收集教師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和改進培訓內容和方法。

  2.效果評估:定期對教師的教學成績和教育質量進行評估,檢驗培訓效果。

  3.滿意度調查:定期開展滿意度調查,了解教師對培訓計劃的滿意度和改進建議,為進一步改進提供參考。

  四、培訓成果

  通過本培養計劃的培訓,預期能夠培養出色的教師隊伍,他們將成為學校的骨干力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同時,他們也將成為教育領域的佼佼者,展現卓越的教學能力和領導力,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

  為了進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師培養的力度,使骨干教師迅速成長,根據學校教師培養的要求,以“讓教師與學校一起發展,讓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為培養目標,遵循骨干教師成長的規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徑的培養措施,建設一支具有現代教師素質和創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師隊伍,為學校教育教學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制定本學期骨干教師的培養計劃如下:

  一、培養目標:

  使其成為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具有合理知識結構、具有必須教育教學、科研潛力,在本校范圍內乃至全區具有指導、帶頭作用。

  二、培養目標:

  1、建設一支真才實學,德才兼備的骨干教師隊伍。

  2、使本來確定的學校骨干教師向高層次發展,如市級骨干教師或名教師,并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帶頭、示范作用。

  3、讓更多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而出,但做到寧缺勿濫,嚴格按學校《條例》規定執行

  三、培養方式:

  1、任職資格:

  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備專科學歷和中級以上教師職稱。

  學校教壇新秀:從事教師工作1—4年(含4年)的年輕教師中評選并培養。

  2、工作職責:

  ⑴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國家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勇于創新,出色地做好本職工作。

  ⑵系統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能,了解本學科國內外教育改革發展動態,自覺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努力構成個人風格,成為學科教學和教育科研的帶頭人。

  ⑶堅持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承擔示范課、觀摩課等公開教學任務,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⑷根據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任務,開展教改和課題研究,善于總結經驗,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水平。

  ⑸根據教師隊伍建設實際,承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參加各類教育科學研究活動,承擔支援教育相對落后地區或薄弱學校等工作任務。

  四、相應的待遇:

  為在培養范圍內的.教師帶給參加高層學術交流、高效培訓和外出學習、考察、研究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國際、國內先進的教育理論、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掌握學科教育發展的新動態、新知識、新技能。同時,各級各類的評先、評優、職稱晉升將優先思考培養對象。

  1、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每月津貼20元。每2年組織外出參觀學習考察1次。

  2、學校教壇新秀一次性獎勵200元。

  3、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推薦參加潤州區中青年骨干教師評選。

  五、培養措施及管理辦法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教師的政治學習與師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師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鼓勵教師愛崗敬業、勤奮工作、樂于奉獻,構成過硬的思想作風和師德修養。要創造條件讓他們在實踐中經受鍛煉,安排他們班主任、輔導員或行政管理工作,以提高組織、管理潛力,增長才干。

  2、加強校本培訓學習。學校是骨干教師培養的主陣地。校本培訓具有針對性強、實效性高、受訓面大等特點。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師培養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按照“研培結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過舉辦講座,上研究課、觀摩課,開展競賽活動、專題活動及常規教研活動,采取“實踐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開展培訓工作。

  3、在分配教學任務、承擔科研課題、安排參加學術活動和社會活動方面,應優先思考重點培養對象,為他們創造脫穎而出的條件,給他們壓擔子,提要求。

  4、結對帶徒,促進成長,為了加快學校培養骨干教師的力度,進一步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我校選派思想素質高、業務潛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與新參加工作的教師結對,指導他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聽課學習、觀摩研討、反思總結等教學活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潛力,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

  5、在培養過程中,應注意物色、選拔一批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并根據他們的實際水平和潛力,及時提升相應教師職稱或提拔到適宜的領導崗位上來,以適應我校師資隊伍建設和發展的需要。

  6、學校在骨干教師的培養期間,積極鼓勵他們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學習活動,積極鼓勵他們參加高一層次學歷進修。骨干教師進行進修、學習、科研等活動的經費由學校支付,學歷進修的費用按教育局相關文件執行外,學校還給予必須的補貼。

  7、學校定期召開骨干教師培養工作座談會和經驗交流會,并對做出較大貢獻的教師給予獎勵和表彰。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3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骨干教師隊伍建設,規范我校骨干教師的培訓、使用和管理,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特制定20xx-20xx三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

  一、我校骨干教師情況

  截止到20xx年1月,我校省級骨干教師1人(省級科研骨干教師);州級骨干教師2人(正在認定過程中);縣級骨干教師12人(地理、美術、心理健康各1人正在認定中)。

  二、培養對象

  州、縣兩級培訓部門將20xx、20xx年重新認定綜合考核合格的骨干教師、20xx年新認定的骨干教師以及校內達到骨干標準,正在發揮骨干作用的教師。

  三、指導思想

  以國家教育政策法規為依據,以省中小骨干教師培訓指導意見為依據,根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突出我國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點,不斷探索教師專業發展規律,著力提高骨干教師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形成一支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有高度責任感的科研型骨干教師隊伍。突出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實踐性和前瞻性,進一步探索培研結合的骨干教師培訓模式,開展優質,高效的培訓工作。

  四、培養目標

  通過培訓,使全校骨干教師能夠深入理解、自覺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加強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修養,更新教育觀念,在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明顯提高:增強創新精神和改革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發揮示范和輔射作用,為逐步成長為中學學科帶頭人和教育教學名人奠定基礎。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達到以下具體要求:

  1、了解國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動態和發展趨勢,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人才觀、質量觀、師生觀和課程觀。

  2、提高學科的專業素養,了解本學科及中小學課程發展動態,增強教育科研意識,掌握科研理論與方法,明確教師特點和價值,總結過去經驗、科研成果,從實際情況出發承擔實驗課題和專題研究。

  3、提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成為知識、思維、情感、技能等全面發展的創新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指導、輻射作用。

  4、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能適應信息化社會對中學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

  5、提高自我反思,自主發展能力,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形成鮮明的教學風格,在當地教育教學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6、增強質量意識,努力探索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與方法,探索指導學生主動求知、自主學習的途徑與方法。

  五、培養內容

  包括:教育理論與教學能力、教育教學實踐與考察、課題研究三大板塊。

  板塊一教育理論與教學能力

  本板塊主要內容:當代教育思想、基礎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趨勢、問題和對策,新課程標準、新教材與課改教學案例評析,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評價和學生評價,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特點和規律,教育科學研究及有關中外教育家著作等。

  以自學為主的研修,使骨干教師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具有高尚的師德,有較寬的教育視野,增長新知識,深入了解和掌握基礎教育改革的特點及發展趨勢,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增強實施素質教育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閱讀書目:(從下列書目中每學期選取一本教育理論的書籍、選取一本教學能力提高的書籍進行自修,各寫出5000字的讀書筆記和一篇有質量的讀書心得,讀書心得在全校教師中進行交流)。

  1、《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竇桂梅廣西教育

  2、《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于漪等江蘇教育出版社

  3、《新課程下中小學教師備課技能指導》歐陽芬中國出版集團

  4、《新課程下中小學教師講授指導》歐陽芬中國出版集團

  5、《新課程下中小學教師學法指導技能指導》歐陽芬中國出版集團

  6、《新課程下中小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指導》歐陽芬中國出版集團

  7、《新課程下中小學教師說課、聽課、評課技能指導》歐陽芬中國出版集團

  8、《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蘇]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學出版社

  9、《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教育科學出版社

  板塊二教育教學實踐與考察

  本板塊主要內容:骨干教師每學期上一節示范課,采取講教學設計、上課、自評(反思)、互評以及主管領導同學科點評等方式,教學案例評析,交流教學經驗。

  通過開展示范課、交流研討等活動,使骨干教師提高自我反思、自主發展的能力,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形成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提高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的能力和指導教育教學實踐的能力。

  板塊三課題研究

  本板塊主要內容:研究中學教育研究方法,課題開題準備(包括選題、收集資料、制定研究計劃、擬定研究提綱、填寫課題研究計劃書、開題報告等),確定研究課題,并在崗位上實施研究,撰寫課題研究報告、結題等。每位骨干教師必須參加一項科研課題的研究,每年寫出一篇有質量的教育日記或教學反思在縣以上刊物上發表。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使中小學骨干教師增強教育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善于對本學科的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提高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的自覺性和創新能力。

  六、培養形式

  骨干教師培訓主要采取:集中研修、自主研修、教學實踐、經驗總結交流等方式。

  1、集中研修

  集中應結合學科特點和骨干教師實際,主要采取專題或系列講座、專題研討、現場教學評析、經典案例分析等培訓方式進行。

  2、自主研修

  骨干教師在崗位上收集相關資料,查閱文獻書籍,緊密結合基礎教育改革實際和本學科的教學實際,認真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做讀書筆記,寫反思性和研究性文章。

  3、教學實踐

  組織骨干教師上主題實踐課(或示范課),通過集體備課、上課、聽課后互評、教后反思等形式提高骨干教師的教學能力。

  七、學時與學分

  骨干教師培訓周期為20xx-20xx年,總計120學時,其中集中培訓12學時,自主研修72學時,教學實踐16學時,教育教學講座20學時。每10學時記1學分,共計12學分。

  八、培養管理辦法

  骨干教師應是全校教師的楷模,在各項工作中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并接受上級培訓部門的動態管理。

  (一)骨干教師職責和任務

  骨干教師應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努力創新。

  1、骨干教師應在提高全校教育教學質量上起好表率和推動作用,積極提高教學效率,大力推動學校學科教學發展。

  2、骨干教師每年需分別在校級以上范圍內上高質量的研究課一節,在校級及以上范圍內作講座一次。

  3、積極參與學校課程改革,推動所在教研組建設。

  4、積極承擔和參與各級教學研究、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學交流活動,每年有研究課題或參與相關課題研究。

  5、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我修養。每年閱讀理論專著不少于一本,撰寫讀書筆記不少于一篇。每年至少撰寫一篇有一定學術水平的教育教學論文。

  6、完成師徒結對工作,在本校與青年教師結對子,以老帶新。

  7、積極配合上級行政、業務部門舉辦的送教下鄉活動。在各種教科研觀摩研討活動中積極承擔出課任務。

  (二)培養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2、在教師職務評聘以及各類評先評優中,對符合條件的骨干教師給予優先考慮。

  3、建立校級骨干教師數據庫,促進骨干教師的持續發展。并配合教師進修學校建立骨干教師數據庫。

  4、建立年度考核制度。每年對骨干教師的履職和成長情況組織考核和評估,對履職和成長情況不合格的,學校將推薦取消其骨干資格。

  5、對各層次骨干教師在科研立項、課題指導、進修學習、經驗研討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給予優先考慮。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4

  為了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推動我校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使一批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我校教育的骨干力量,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骨干教師培訓計劃。

  一、廣泛宣傳,統一認識

  認真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四川省跨世紀教師隊伍建設綱要》等上級文件,提高認識,明確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總體思想,總體目標,培養制度,培養方法,明確選拔條件,使廣大教職工積級投入到選拔活動中。

  二、落實對象

  按照骨干教師選拔條件,本著公開、公正原則,本人申請,民主決策,結合本校實際,下達骨干教師培訓指標,初中培養學科帶頭人為重點,小學以培養年級帶頭人為重點,具體培養對象如下:

  初中:

  小學:

  三、培養目標

  1、政治思想教育,具有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學生,教育育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有團結協作精神。

  2、業務能力,能熟練掌握中小學教育教學各環節技能,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教育教學業績突出,有一定的典范性。

  3、教研教改,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把握常規教育教學與教育科研結合起來,勤探索,教育教學規律,能承擔一定的科研課題。

  四、明確職責

  為了有效對中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學校落實責任分工培養:

  1、培養人:

  培養對象:

  2、培養人:

  培養對象:

  3、培養人:

  培養對象:

  4、培養人:

  培養對象:

  五、具體措施:

  按照骨干教師培訓要求加大培養力度,落實各項培養措施,

  1、在思想上加強教育,教育他們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具有良好師德,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2、在生活上關懷、關心,解決后顧之憂。

  3、在工作上,嚴格要求,大膽使用,悉心培養,通過搭梯子,指路子,在提高,指導備課、上課,研究教法,使其迅速成長。

  4、優生選送,參加各級各種業務培訓和學歷進修,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學時,取得相應的基本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在評職時優先。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5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培養一批具備高尚師德、先進教育理念、扎實專業知識、過硬教學技能、突出創新能力和廣闊國際視野的卓越教師,我們制定了這一“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一、培養原則

  1、師德為先:強調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確保教師具備高尚的師德。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教師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具備實際操作的能力。

  3、創新能力培養: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創新和研究創新,提高其創新能力。

  4、國際化視野:拓寬教師的國際視野,使其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培養內容

  1、師德培養:通過講座、研討會等形式,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教師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

  2、專業知識學習:系統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學科專業知識等,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3、教學技能訓練:通過教學實習、觀摩、研討等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管理和教學評價等能力。

  4、創新能力培養:鼓勵教師參與教學改革和課題研究,提高其創新意識和能力。

  5、國際化交流:組織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訪學等活動,拓寬其國際視野。

  三、實施步驟

  1、選拔階段:從現有教師隊伍中選拔具有潛力的教師進行培養。

  2、培養階段:根據培養內容制定詳細的培養計劃,并分階段實施。

  3、考核階段:定期對培養效果進行考核,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

  4、反饋與調整:根據考核結果和教師的反饋,及時調整培養計劃。

  四、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制定相關政策,為卓越教師的培養提供支持和保障。

  2、資金保障: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教師的培訓、交流和研究等活動。

  3、團隊建設:建立一支由資深教師和專家組成的導師團隊,為培養對象提供指導和幫助。

  4、激勵機制:對在培養過程中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

  五、預期成果

  通過這一培養計劃,我們期望能夠培養出一批具備高尚師德、先進教育理念、扎實專業知識、過硬教學技能、突出創新能力和廣闊國際視野的卓越教師,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六、總結與展望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培養模式和方法,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同時,我們也要展望未來,積極應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挑戰,為培養更多優秀的教師而努力。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6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培養出一批具有高尚師德、精湛教學技藝、深厚學科素養和較強創新能力的卓越教師,我們制定了本培養計劃。

  一、培養目標

  本培養計劃旨在培養具備以下特質的卓越教師:

  1. 熱愛教育事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 掌握扎實的學科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

  3. 具備出色的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

  4. 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5. 具備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夠引領教育改革和發展。

  二、培養內容

  1. 師德師風教育

  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培養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職業精神。通過舉辦師德講座、開展師德實踐活動等方式,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和職業觀,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 學科知識與教育理論學習

  組織教師系統學習學科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參加學術研討會、撰寫學術論文等方式,提升教師的學科素養和理論水平。

  3. 教學技能提升

  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技能培訓,包括教學設計、課堂管理、學生評價等方面的內容。組織教師進行教學觀摩、教學研討等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4. 創新能力培養

  鼓勵教師開展教育創新實踐,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設立教育創新基金,支持教師開展課題研究、開發課程資源等活動,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培養方式

  1. 導師制培養

  實行導師制培養,為每個教師配備一名經驗豐富的導師,負責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工作。導師和教師之間建立定期交流機制,共同制定培養計劃,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

  2. 校企合作培養

  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利用企業的資源和優勢,為教師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組織教師到企業參觀學習、參與企業項目研發等活動,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

  3. 國際交流與合作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組織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訪學交流等活動,拓寬教師的國際視野,提升教師的國際競爭力。

  四、培養周期與評估

  本培養計劃周期為三年,每年進行一次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評估內容包括教師的師德表現、教學能力、科研成果等方面。根據評估結果,對培養計劃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確保培養效果的最大化。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相關文章:

自動化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28

教師培養計劃06-09

教師培養計劃12-20

中小學卓越教師培養工程專家報告會學習體范文06-07

初中教師培養計劃03-01

關于語文教育理念對卓越教師計劃的啟示06-21

教師培養工作計劃08-21

青年教師培養計劃05-06

骨干教師培養計劃05-31

新教師培養計劃06-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 香蕉视观看在线a | 一级a一片久久免费 |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aⅴ | 日本私人免费观看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