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通用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事跡吧,借助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跡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1
秀秀生于1997年,是河南省洛陽嵩縣紙房鎮朱王嶺村人。2019年7月畢業后就職于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第三醫院內科ICU病房護理工作。22歲時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她堅韌、頑強、有責任、有擔當。2020年1月24日,報名參加該院馳援醫療隊,投身武漢抗疫工作中。
她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說:“救人嘛,本來我們醫護人員就有這樣的使命和責任。”在武漢工作期間,由于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期間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圍顯得烏青。由于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品和接觸消毒用品,她的`臉上長出了很多濕疹,并且往外滲血。從這些畫面不難看出在武漢的20多天里,她的內心經歷了什么樣的考驗的挑戰。
疫情洶涌而來,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確診,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這些數字變換的背后,是一個個家庭的悲喜劇。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2
波波,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師。
2020年1月28日23時50分,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戰十幾天的.波波醫生,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時年58歲。
據悉,在1月15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8年的蔣醫生就主動請纓上一線,成為了流行病學調查組的一員,因為單位只有一名專職司機,蔣醫生還自愿擔任兼職司機,和同事深入火車站、汽車站、各高速路口設卡點、大型商場等進行防疫指導。從1月15日到28日,蔣醫生沒有申請過休息,在28日下鄉完成消殺工作后,倒在家中。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3
29歲的.思思是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住院醫師。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歲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發現異常。
當天,思思剛下夜班,交接班后準備回家,臨時接到任務,便通知丈夫改變行程,折回醫院參與救治,協調專家會診、檢查。隨后幾天,思思擔心老人病情,主動留在病房。盡管有做防護,沒想到還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發起高燒,經檢查,發現肺部CT磨玻璃影改變,高度疑似,便在協和江北醫院隔離治療。曾與丈夫商量康復后一起上一線。“剛開始病情比較平穩,我們還商量,等她好了,我倆一起上一線。”思思的丈夫、武漢市普愛醫院骨科醫生吳石磊哽咽著說。2月7日半夜,思思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驟停,醫院連夜組織搶救,命雖然保住,但人一直處于昏迷狀態。
專家組決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馬轉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ICU,思思病情、血壓波動大,各大醫院專家都在為其想辦法。無奈,2月23日凌晨6:30分,搶救無效離世。夏醫生,一路走好!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4
2003年“非典”肆虐,在北京進修的敏敏毅然留在主戰場,整整鏖戰了59天。如今時隔17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橫行肆虐。年近50的敏敏,換了陣地仍和她的伙伴們一起投入新戰役。
出身于感染性疾病科,有著二十幾年的臨床經驗。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斗中,她曾經的同事是這場戰斗的主力軍之一,而她的角色卻發生了變化,從一名直面病患的一線醫生,變成了一名醫務管理者。
“這是一場戰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17年前,我是臨床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職責,今天,我是一名醫務管理者,溝通、協調、調度、督導就是我的職責。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才能贏得這場戰斗。”敏敏說道。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5
市第二醫院內三科以診療呼吸系統及內分泌、代謝疾病為專業特色,如今在白麗艷主任領導下,正以精湛的技術、嶄新的風貌、優質的服務履行著白衣天使的圣神職責,服務于患者,服務于社會。
作為科室發展的領頭人,白麗艷科主任常常說:“一個好醫生,不僅要有一顆仁慈、能體恤病人疾苦的心,更重要的是要有過硬的技術”,所以她一直以來帶領科室人員堅持專研業務,注重知識更新,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在科室內定期組織專業學習,請行業內知名專家來科室會診、講學。在全國大型學術會議也常常見到內三科醫生的身影,在她的帶領下,科室積極推廣應用動態血糖監測、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提高了患者達標率和患者滿意度,從科室最初僅有2臺胰島素泵又常常閑置的狀態,發展至目前已有16臺胰島素泵還常常供不應求,同時帶動了醫院相關科室的發展。外科、骨科等科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因早期強化治療而長期受益,科室積極開展了糖尿病早期并發癥篩查,不斷更新治療理念,對糖尿病病人進行全程管理,患者受益,同時提高了科室效益,也提高了社會效益。針對呼吸領域科室開展了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技術,提高了呼吸衰竭病人的'搶救成功率,降鈣素原檢測的開展,提高了對感染病人的評估。肺功能檢測的開展,使得呼吸功能障礙的病人得到了及時的診治。
技術的精湛加上良好的醫德醫風,造就了良好的醫患關系,在患者心中如潤澤的甘霖,和煦的春風。現在低保患者多,很多“三無”患者常常無人照料,其中不乏合并終末并發癥的患者,生活自理面臨極大困難,對待這樣特殊的患者,科主任帶領下全體醫護人員盡可能給予特殊的關愛;精湛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使慕名而來的患者越來越多,但他們不驕不躁,對待患者無論財富地位,均一視同仁,依然耐心細致的給病人診治,撫慰了無數患者的心。
內三科團隊在白主任的帶領下又是一個敬業的團隊,白主任工作近30年從未休過工齡假,帶病堅持工作更是家常便飯,她一周常常是七天工作日,在她的影響下,科室每位醫生都能以科室為家,她們不能按時吃飯、不能準時下班;不能按時接送孩子上學、下學、不能忙家務、照顧家人......但他們從不抱怨,節假日不能與家人團聚是常有的事兒,工作中,他們不知付出了多少令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與努力,常常“輕傷不下火線”。曾經,超負荷的工作使白主任原本需要臥床的腰間盤突出越發加重,但她沒有臥床,而是強忍疼痛堅持工作,為了科室工作不受影響沒有請假1天;曾經,有醫生夜班時為搶救患者不慎導致足部骨折,但仍忍著足部腫痛堅持值完夜班,站好最后一班崗;曾經有醫生發熱39℃亦沒有請假,忍著病痛,一邊靜脈輸液一邊堅持在臨床一線。今年夏季出現罕見的高熱,在辦公室室溫達35.3℃環境中,他們克服困難與不適,依舊堅持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相似的場景不勝枚舉,醫生團隊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就這樣不分晝夜默默奮斗在搶救病人生命的`戰線上,但大家毫無怨言,他們的護理隊伍亦是長春市優秀護理團隊,醫護共同營造了一個技術過硬、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團隊。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在科主任帶領下,醫生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在平凡而又細微的工作中,看到一個個虛弱的病體變得健康、看到一幅幅痛苦的表情逐漸舒展出笑容,只覺得一切艱辛付出都值了,正因如此,他們也取得了比較優秀的工作成績,科室收到表揚信多封、錦旗多面,白麗艷主任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曾榮獲“白求恩精神獎”、“優秀共產黨員”、長春市衛生系統“優質服務崗位明星”等多種榮譽稱號;白主任領導下的醫生團隊,多次在院內臨床技能操作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科室多名醫生在全院病歷書寫大賽以及長春市衛計委舉辦的醫療機構病歷質量綜合評比中亦取得良好成績并獲獎。
內三科規范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務,贏得了患者的充分信任和社會廣泛好評,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這個團隊必將在白麗艷主任帶領下繼續砥礪前行、厚德精業、敦行至善!
【院感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院感科主任個人述職報告06-28
院感科主任個人述職報告06-28
院感科主任述職報告05-27
養老院院長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3-22
院感科主任個人述職報告(通用10篇)08-25
院感科主任個人總結范文(通用23篇)12-13
醫院科主任先進事跡材料(精選28篇)10-31
醫院科主任先進事跡材料范文(精選17篇)10-16
鄉鎮衛生院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6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