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拾級而上,找尋教育的味道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材料了吧,事跡材料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那么事跡材料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巾幗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拾級而上,找尋教育的味道,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教育的路上,我們也許會晚到,但是我們從不會缺席,對待教育事業,我們要有一顆虔誠的心,做好一切關于教育的工作,在教育路上,涌現了一批批優秀教師,正是有他們,才有我們今天教育的前行。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巾幗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拾級而上,找尋教育的味道。
十七年來,一個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攜著一顆樸素的心,微笑而淡然地行走在教書育人的路途上,執著地找尋著眸間心上那屬于教育的風景和味道。她,就是xx第一中學的xx老師。
“教育的味道,一定是生命成長的味道。”教育專家李政濤如是說。在xx老師看來,真正的教育是素面朝天、循序漸進的教育;而教育的味道應是充滿著陽光質感的豐潤,釋放和吸納于每一個學生的一呼一吸之中。于是為了尋得那一縷久存于心的氣息,她開始了漫長的征程。
一、堅毅起步:以樂觀的心態,品嘗自我成長的味道
1999年,她大學畢業,滿懷憧憬來到xx一中。這是一所剛剛開始高中四軌制的農村完中校,設備陳舊,條件惡劣。全校僅有2名高中物理教師,學校甚至不能給她安排一個可以帶她的教學師傅。沒有怨天尤人的牢騷,沒有知難而退的畏縮,沒有專業受阻的懈怠,而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認真地學習,反復地揣摩,精心地備課,熱情地上課。這一年她如同勤奮上進的學生一樣主動地而不知疲倦地補習著在她看來欠缺的各種知識,不斷地行走在教育教學知識的積累和運用之間。
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需要業務精湛的領路人,更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作為學校的骨干教師,她被推薦參加各類好課比賽,工作十七年先后參加了四屆雙優課的比賽,從區級二等獎終于拿到了國家一等獎。在一次次的比賽中讓她結識了天津市物理教研室主任高杰,物理特級教師張世云、宋金萍等等并和他們成為朋友。與名師為伍她的眼界開闊了,遇上問題尋求幫助的途徑多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多了。這些同行前輩的耐心指導,讓她把沉重的壓力化作成奮力前行的不竭動力。
負重的過程固然是艱辛異常的,但負重的結果卻是讓人歡欣雀躍的,它使李老師的生命在常態下之迸發出驚人的潛力。她先后獲得多個市區級獎項,曾經的“學生”成了許多青年教師的“師傅”,津南區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
二、奮力前行:與科研相伴,親吻高效課堂的味道
“不是捶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真正的教育是水的載歌載舞,輕柔、舒適而又不露痕跡。李老師的理想高效課堂是水樣無痕的,它有序而不呆板,充實而不忙亂,活潑而不散漫,開放而不失靈性,它追求學生的多維發展,是能散發生長氣息的'課堂。
她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深入鉆研教材教法,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先后探索和運用了“分層次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導學式目標結構教學法”等教學模式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承擔過區級研究課題《運用教學反思提升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調查研究》、《分層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均已結題并被評定為A類成果,現承擔了市級十三五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高中物理微課的設計與開發》的研究工作。
她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關注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鍛煉自身的能力,努力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她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和風格設計了高中物理規律課的實驗導學教學模式,開設了互動實驗課堂,取得了良好得教學效果。學生喜歡這種高效輕松的物理課堂,思維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時心靈得以濡養浸潤。“比我的學生早走了幾步我成為他們的老師,我的腳步還要早走幾步才能引領好學生的腳步。”她經常這樣說。
三、且行且思:讓教育的味道在溫情的細節中彌漫
教育是對靈魂的喚醒,亦是對生命的保護。日常教育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也都會因為它的自然和真實,而透射出教育者行為背后內隱卻自覺的教育思考、教育智慧和教育觀念。
在李老師看來,師愛是一種神奇而偉大的力量,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師愛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巨大的內動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讓這個時代的學生親近你、信任你需要的不僅僅是為師的技巧,更是一顆真誠友善的愛心,做班主任的她在用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詮釋著她對師愛的理解。
愛他們就走進他們的生活,做他們的朋友,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員。做班主任她善于打造敢打敢拼、永不言敗的集體,讓每一個學生愛上這個班級,真正成為這個班級的一員。四十幾個學生習慣不同、性格迥異,有李老師喜歡的類型直爽、熱情、講義氣……,也有李老師不喜歡的類型自私、冷漠、愛矯情……。李老師說不管他是什么類型,他就是我的愛人,愛他沒商量。越是自己不喜歡的,李老師投入的精力和感情也越多,李老師堅信沒有“追不到手”的學生,只有不想追的老師。事實證明,越是這些問題生,他們越容易被“追到手”。因為一直以來,他們不被老師們關注,他們的性格、習慣讓他們與老師們格格不入、不易溝通,老師們自熱而然的放棄了這些難以溝通的孩子。“事實上他們比起那些性格開朗被愛包圍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因此只要真誠付出讓這些學生圍繞在身邊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李老師這樣說。
走進他們、愛上他們不代表包庇他們的不足,為了讓他們健康成長,在愛的基礎上要幫助他們開展一系列的療傷工作。讓自私的感受到付出的收獲與快樂,讓冷漠的享受別人溫暖的同時也嘗試去照亮他人……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學生也在慢慢朝著李老師所期望的方向轉變。
走進他們中間,李老師讓自己的心理年齡回到了17歲,她會“寵”著每一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她的溫暖;她會和學生們一起瘋,學生們的游戲她都會參與,沒有代溝;她會記下每一個學生的生日,然后去班級博客,為每個人寫下長篇的生日祝福;她會在她發完脾氣后向學生們道歉,學生們也就自然原諒了這個大他們很多的“同齡人”;……她們班的學生始終說她們班有一個特殊的編外人員,她就是李老師。
回首自己的成長歷程,xx說她是幸運的,更是快樂的。在短暫的十七年時間里,她由剛出校門的新教師迅速成長,一方面xx一中給了她最為寬松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與她的努力付出密不可分。
相信,在教育行走中尋覓,在尋覓中思考,在一路的思考、辨析中,李老師定會沉淀和釀造屬于自己的教育味道。祈愿溢香的味道能夠綿延久遠,永遠飄揚于李老師的教育之路上,伴其一生!
【巾幗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拾級而上,找尋教育的味道】相關文章:
巾幗標兵先進事跡材料06-18
巾幗建功先進事跡材料03-02
巾幗標兵崗先進事跡材料11-20
巾幗標兵先進事跡材料6篇06-18
巾幗標兵先進事跡材料(6篇)06-18
“巾幗建功”標兵先進事跡材料(精彩)09-22
物業巾幗展風采先進事跡材料11-28
巾幗標兵先進事跡材料15篇11-29
巾幗標兵先進事跡材料(15篇)11-29
巾幗志愿者先進事跡材料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