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

時間:2024-08-16 09:03:25 先進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民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范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材料了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跡材料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跡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跡的材料。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事跡材料感到非?鄲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民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民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范文

農民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范文1

  董軍,男,漢族,1954年3月出生于黑龍江省富裕縣,現任山東省青島市雙融篷布責任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島市誠信工藝品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董軍年輕時就在生產隊任過隊長,在村小學當過民辦教師、教導處主任。由于家庭人口多,家境貧寒,在學校工資低,生活極為困難,他天性好強能吃苦耐勞,始終有一種不服輸的韌勁,于是,他毅然決然地帶著年幼的孩子外出打拼。1994年,董軍一家來到了山東青島膠州李哥莊,最初是給單位或企業打零工,當過保安、包過醫院食堂、開過飯店,什么活都干。后來有很多家外企在這里落戶辦企,他又到企業找活干。他勤奮好學、善于思考,短短的時間內就摸索出了做副食生意的門道。經過幾年的努力,個人手頭上有了一些積蓄,通過自籌,在XX年5月他開辦了一處首飾加工廠,自己單獨開始經營企業。經營的過程中,他逐步摸出了兩條制勝之道:一是注重商品質量,絕不經營假冒偽劣商品,保證所售貨物貨真價實;二是誠信經營、禮貌待人,從不坑蒙欺騙,堅持誠信第一的原則。由于他經營有方,管理到位,商品貨真價實,他的商品總是能贏得顧客的信賴,生意十分紅火。隨著生意的做大,他又于XX年在山東青島注冊了誠信工藝品有限公司。面對全新的領域,他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他認為,開公司、辦企業,就不能像以前開加工點那樣,只要誠信經營,雇傭三、四個人就行了。要把企業辦好一定要真正的會經營、會管理。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效益、管理促發展。在注重借鑒傳統管理經驗的'同時,他不斷創新經營方式。在實踐中他摒棄了一些舊的用人做法,堅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的用人原則,全面推行多勞多得、工效掛鉤的工薪制度,大大增強了員工的緊迫感、危機感和競爭意識,把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內容納入規范之中,全方位、高標準地規范全體員工的思想、道德和工作行為。他不惜重金,高薪聘請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實行聘任制,嚴格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操作。經過不斷磨合與充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量化考核,形成了環環相扣的管理鏈,使全體員工由他律到自律,進而潛化為自覺的發展過程,主動參與管理之中,形成了一種值得借鑒的企業管理文化。

  創業的征程無疑是艱辛的,董軍一步一步、堅定不移的邁向自己的奮斗目標。從XX年創辦企業開始,他在山東青島已擁有2處固定資產達500萬元的工藝品加工企業,在山東菏澤一處。20xx年,他在青島膠州李哥莊又注冊了青島雙融篷布責任有限公司。董軍善于掌握市場信息,虛心向同行學習,看準了篷布生產市場,大膽地干起了篷布加工企業,F如今,生意紅火,銷售市場暢通,年平均效益可達200萬元。

  短短幾年之內,董軍從一個打工仔發展到擁有幾家公司的大企業家。取得這樣的成就無不與他的務實肯干、敢干敢闖、平易近人、秉公守法、誠實守信密不可分。無論是賣貨還是做企業,他始終堅持誠信經營、依法納稅,從未借故不繳或少繳稅款,更未弄虛作假,偷逃稅款。作為一個依靠自己雙手先富的致富者,他始終不忘回報社會、回報家鄉、始終惦記著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愛護員工,關心他們的生活。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上,只要他們遇到因難,他都及時去幫助解決。員工和老鄉家中有婚喪嫁娶等大事小情,只要他知道必定到場。在工作中理解員工的疾苦,在待遇上向苦、臟、累崗位傾斜,盡最大可能改善勞動條件,營造和平共處工作環境,滿足員工勞動保護的要求。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和全體員工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員工中享有很高威望。

  董軍的經營之路向人們昭示著一種經營管理理念的成熟和成功,也向人們證明了一個創業者艱辛的奮斗歷程。對于56歲的董軍而言,前行的路依然漫漫,荊棘與光明同在,機遇和挑戰共存,但是有理由相信,他會一步步走得更好、更平穩,從而在經營管理中取得更好的發展,做的事業會像青松一樣四季常青!

農民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范文2

  20xx年10月,巨豐種豬專業合作社在路陽鎮文武村正式掛牌成立。老板付小軍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小伙,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年初回到家鄉創業,他希望通過創業開啟致富之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帶動父老鄉親致富,為自己的家鄉做出一點貢獻。

  目前,巨豐種豬專業合作社投資額已達600余萬,占地6700平方米,先后招納30余人到合作社工作,主要對象是返鄉農民工。養殖場主要引進沃爾多原種豬,年出欄種豬3000頭。在經營過程中,付小軍面臨許多問題,他講道在場地建設方面還有待加強,除了常規圈舍,在綠化方面,由于樹種、草源的缺乏導致綠化覆蓋面還不夠;在管理上還缺乏經驗,從一個普通的打工者到自己辦企業,身份的轉換可能在一時間還適應不了,在經營理念上還有待學習;由于養殖廠規模大,引進的原種豬價格貴,到目前,付小軍已經投入600余萬元資金,資金周轉存在不小的困難。面對這些問題,付小軍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在自身努力和路陽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幫助下,逐步解決了這些困難。

  付小軍曾經也是一名打工者,知道打工者最看重什么,所以養殖場在勞動用工方面特別注重。養豬場從四方面來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一是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保障勞資雙方的權利;二是勞動強度與工資成正比,保障員工應有的工資待遇;三是經常開展業余文化活動,營造一個快樂、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四是開展知識講座,提高員工的技能水平。

  何昌元是文武村1組的村民,也是養殖場的.一名員工。47歲的何昌元有一位82歲高齡的父親,還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妻子和兩個在讀的孩子。他家在當地屬于特別貧困的家庭,也被納入農村低保戶中,但是補助金對于這個家庭來講無疑是杯水車薪,根本改變不了現狀。付小軍在了解何昌元家庭后,主動安排了何昌元和他的妻子朱文銀在養殖場工作,考慮到朱文銀的身體狀況,特別給她安排了一份相對輕松的工作。何昌元和妻子都在家鄉工作,不僅照顧到了年邁的父親,也掙到了兩個孩子的學雜費,雖然何昌元一家并沒有過上富裕的生活,但是通過路陽鎮黨委政府和付小軍的幫助,他們一家不再像從前那樣窮困潦倒,家徒四壁。何昌元一家都十分感謝路陽鎮黨委政府和付小軍,在工作中表現特別積極,臟活苦活都是第一個搶著去做。養殖場的員工和鄉親們都十分喜愛這位老板,在付小軍幫助何昌元一家這件事上,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年輕小伙對父老鄉親的熱愛,也看到了未來企業家的影子。

農民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范文3

  翟玉軍,男,漢族,今年43歲,高中學歷,家住佛坪縣袁家莊鎮黃家灣村。20xx年10月,他帶頭創立了佛坪鑫農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食用菌、木耳、香菇、平菇、猴頭菇、天麻、豬苓和脫毒魔芋的制種、人工栽培及技術推廣。20xx年被漢中市農業局、漢中市科協授予“漢中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稱號,20xx年被省農業廳認定為陜西省高級職業農民。

  立足農村、尋找發展新模式

  翟玉軍高中畢業后,因家里經濟情況較差,便毅然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回到祖祖輩輩生存的鄉村里務農。他從1992年就開始從事食用菌生產,并在自家地里試驗栽培,技術日益成熟。魔芋、香菇產業在當地發展很快,但由于缺乏技術時常腐爛、減產,給農戶造成損失。20xx年,翟玉軍趕赴湖北學習魔芋組培育種、高效栽培、病蟲害防控等先進技術,并和恩施州魔芋研究所達成協議,在本縣上沙窩村建成140畝魔芋良種繁育基地,帶頭推廣試點新品種、新技術大獲豐收,栽培猴頭菇試驗也獲得成功,當年10月又注冊成立了鑫之塬魔芋專業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科學發展。20xx年投資改造了現代化魔芋組培室一個,連棟溫室720平方米、年產60萬袋食用菌菌種廠一個、60噸保鮮庫一個,建成全縣最大的魔芋和食用菌研發、培育、生產、銷售基地,推動當地特色產業增量提質,個人年創收30多萬元,帶動當地群眾科技致富,他領辦的合作社也榮膺“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

  注重學習、帶動農村發展

  20xx年翟玉軍通過培訓考核被認定為漢中市中級職業農民。為幫助他堅定投資信心、增強投資能力,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營水平,縣政府制定出臺具體的激勵措施和扶持政策;縣農業局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加大對合作社發展的扶持力度;縣培育辦建立包抓幫扶機制,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對他的生產進行跟蹤服務指導,幫助解決生產難題、提升產業效益。同年,翟玉軍參加了省農廣校組織的高級職業農民培訓。通過系統的技能崗位學習和經營管理知識學習,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提升了境界,樹立了現代大農業的理念。積累了更多寶貴的知識財富,理論知識、實踐經驗都有了進一步提高,更進一步增強了他帶動一方百姓共同致富的才干。在培訓學習的'同時,結交了許多創業青年朋友,利用QQ群和微信進行交流,互通信息、資源共享,拓寬了發展空間。

  做一個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是翟玉軍內心堅定的信念。20xx年他所在的合作社發展魔芋栽培1000多畝,承擔了佛坪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15.4萬斤的魔芋良種供應任務。20xx年,他領辦的合作社現已發展會員300余戶,合作社年產香菇10余噸、豬苓種子30萬斤、魔芋1000萬斤,在西安蔬菜批發市場和漢中市風景路蔬菜批發市場共設立3個直銷點,實現年產值600多萬元。通過自己的基地廠房和冷庫優勢,對產品統一收購包裝進行反季節銷售,大大提高了農民經濟收入。同年11月成立佛坪縣康之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魔芋良種繁育、魔芋種植、食用菌、藥用菌技術推廣與銷售。作為中國魔芋協會會員單位,以科技創新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思路,圍繞全縣魔芋產業發展,引進中國科學院老專家技術中心富硒魔芋栽培技術進行千畝示范種植,努力將魔芋產業打造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產業,全面促進佛坪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為當好群眾致富的“領頭雁”,他為自己設定了更高的發展目標:一是建成一條年產100噸的魔芋深加工生產線,解決當地農戶社員魔芋的銷路,豐富市場農產品種類。二是打造佛坪地道農副產品山貨品牌,統籌當地特色山貨農副產品資源,構建電子交易平臺,實現農戶足不出戶的銷售渠道。

【農民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農民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1-11

消防先進典型人物的事跡材料(通用5篇)11-08

普通農民先進事跡材料04-20

醫院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通用20篇)07-27

農民創業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0篇)03-29

醫院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范文(通用7篇)12-27

教師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范文(精選7篇)11-16

優秀農民工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0篇)02-04

鄉村農民道德模范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9-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日本乱码伦电影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午夜精品高潮影院 | 亚洲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Ⅴ片综合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