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23 星期一 多云
“20分鐘重要” “一分鐘更重要”
片段一
學習《一分鐘》。
“上課。”“起立。”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師生問候。
我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一分鐘=20分鐘。剛一寫完,學生就嚷嚷起來:老師,錯了!錯了!一分鐘怎么能等于20分鐘呢?
是啊,一分鐘怎么能等于20分鐘呢?我重復著孩子們的話。并在等號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我接著說:要弄明白這個問題,請大家打開課本,到第七課《一分鐘》里去尋找答案。孩子們迅速地嘩嘩地翻著書,讀了起來。
不一會兒,教室熱鬧起來了,有的說元元想多睡一分鐘;有的說元元遲到了20分鐘。這時,彭海波站起來說:“因為元元貪睡了一分鐘,結果導致遲到20分鐘,他很后悔。”一語中的,孩子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是今早我備課時,反復讀課文,突然產生的想法,何不利用題目“一分鐘”和遲到“20分鐘”這兩個數字來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果然,當板書“一分鐘=20分鐘”時,孩子們不樂意了,問題來了,興趣被一下子調動起來,讀書自然專注投入,很快讀懂了課文。
片段二
于永正老師說過:讀懂了只是第一步;讀懂了還得記住。因此,必須把課文讀得滾瓜爛熟才行。
于是,我進行了第二次引導。
剛才,我們通過讀書弄懂了課文。下面我們多讀幾遍,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看看大家能否從字里行間悟出點什么來。
學生立即“哇哇”地讀起來。幾分鐘后,司仁宇說:“我從李老師說的話中(元元,今天你遲到了20分鐘。)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珍惜時間。”接下來,教室里變得安靜了,竟沒有一個孩子舉手。看來,孩子們遇到了難題,好像沒有讀出什么感受、體會。
這時,我問道:“元元為什么非常后悔?仔細讀讀第二、三、四三個自然段。”
學生立即讀起來。一會兒,有人說他遲到了20分鐘,所以很后悔。有人說從他“紅著臉,低著頭,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也可以看出他十分后悔。
又是彭海波同學:“從‘他嘆了口氣,說’,能看出十分后悔。不然,他不會無故嘆氣的。”好。誰來讀讀?一連讀了幾個,不是過分夸張,就是體現不出后悔。我問,大家平時有過后悔的事嗎?
這樣一問,學生聯系生活,果然,再讀,“后悔”多了。
劉宇航說:“我從‘他又嘆了口氣’知道他更加后悔不該貪睡一分鐘,而遲到20分鐘。”
是啊,兩次嘆氣,說明元元因不該多睡一分鐘而十分后悔。
“時間十分重要,哪怕是一分一秒。”陳維淼答道。對,我們就應該“分秒必爭”。只有抓住了分分秒秒,才不會坐失良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這時,錢小雨接腔道:“老師,我覺得20分鐘重要,一分鐘更重要。”
細細一想,這句話還蠻有哲理的。我帶頭鼓起掌。
這一環節,得益于學生多讀書,體現“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一環節,得益于老師適時引導。二年級學生畢竟還小,在讀書過程中需要扶一扶,逐漸提高閱讀能力。
[20分鐘重要一分鐘更重要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2.音樂教師隨筆
3.歷史教師隨筆
4.教師數學隨筆
5.教師工作隨筆
6.美術教師隨筆
7.教師隨筆感悟
8.有關路過教師隨筆
9.教師生活隨筆
10.美術教師工作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