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梳理教材的心得體會
20XX年12月8日,我參加了武瓊老師教材梳理的培訓。雖然只有一天的時間,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懵懵懂懂之間已在教學這條路上走了七八年,似乎成長了很多,又似乎無所長進。回顧這幾年,我問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教師嗎?原來,我只是一個教教材的“教書匠”。注重的一直是“怎么做”如何設計教案、設計什么問題更巧妙。聆聽了武老師對教材的分析,自己才對我手中的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原來,每一篇課文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都有它編在教科書里的原因,只有站在一個高的角度,才能看得遠,把握的準。這次的教材梳理,正如一場及時雨,她給了我們具體的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教材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教材的編寫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圖文并茂,版式多樣,風格活潑,色彩明麗,能夠吸引學生閱讀,激發學習興趣。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該理解教學目標,明白把握教材編排的意圖和特點,選用恰當的手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
一、課標告訴我們是“為什么”的問題,編者為何要這樣編寫,每一冊教材又要提升學生哪些能力。“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要拋棄了“師道尊嚴”,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師生之間共同學習,平等交流。課堂要 1
呈現出勃勃生機、師生互動、生生交流,使課堂變得活躍。
二、我們手中的“文本”是在解決“做什么”的問題。每一冊教材、每一組課文、每一篇文章都有背后所隱藏的“知識、能力、思維、策略、習慣、情感”。而我們所做的`正是明確這些東西,并有效地傳授給學生,不僅僅是滿是問問題的課堂。中年級“泡泡句”給我們很好的方向,高年級單元導讀里又明確了很多。幾乎每一則單元導讀都會說道: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或思想感情亦或者體會文章含義。其實她不正是告訴我們要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嗎?教了這幾年書卻在今天才明白到底在說什么,其實我特別慚愧。武老師,特別強調在概括課文時,不支持用填空的方式完成,否則就不是鍛煉學生能力的提升,而是完成任務。想想的確如此,可我們平時不正犯這些錯誤嗎?低年級要重視拼音的復習和鞏固,增強趣味性,積累語言。了解到每課都安排了意境優美的情境圖,把學習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這樣學生不僅鞏固拼音,培養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語言,還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我還認識到教材有機地把學習拼音和識漢字結合起來,由易到難編排,音——字——詞——句,所有音節都可以由兒童自己讀只有學生自己發出來的才是最正確、最美的,一個“a”或者“o”絕非老師示范出來的。這樣學生才真正體會到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的快樂。
三、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教學時注意抓難點;字母教學不要過分強調發音部位,應以模仿為主;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語言實際,進行漢語拼音教學;順應學生的天性,增強教學的情趣(比如創設情境,編兒歌,動手做做,活動與游戲) ;注意發揮教材的優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進行簡單的組詞練習。口語交際教學應該 2
注意:要人人參與,互動起來;重視情境的重視:有的需要提前做些布置,重視在各種語文實際活動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此次的培訓,我受益非淺。
【關于梳理教材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關于中考考點文學常識梳理03-08
關于課文種子的教材分析12-25
關于課文我喜歡的教材理解12-11
關于課文找駱駝的教材理解12-11
關于課文神筆馬良的教材理解12-11
關于沁園春課文教材11-17
《觀潮》知識梳理11-17
關于電子測量技術教材的課件設計05-10
關于課文陶罐和鐵罐的教材理解12-11
關于《題西林壁》教材理解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