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心得

時間:2021-04-27 14:11:32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三國演義》讀后心得800字

  《三國演義》是一部章回體小說,記錄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社會動蕩和蜀漢、曹魏、東吳三個政治集團的戰爭紛爭。

《三國演義》讀后心得800字

  我想對幾個主要人物進行簡單點評。

  劉備:創立蜀漢時具有雄才大略,重用賢才,如諸葛亮、關羽、張飛等,有三顧茅廬為證。但是最后不該因私仇而舉兵伐吳,導致蜀漢與東吳的聯盟決裂,并將蜀漢的強大基業付之一炬。

  諸葛亮:他雖然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和,隱居山林,但被劉備請出了山。從此他對蜀漢忠心耿耿,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出師表》)為證。但是他不該六次北伐,終究耗盡蜀國人力、財力。他自己也操勞過度,病死在五丈原。就像清代趙藩所寫成都武侯祠“攻心”聯所說“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關羽:他同劉備一樣有雄才大略,重情義。他被曹操留在軍中時,仍然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思想。他時不時也有一兩條奇計,如水淹七軍。但最后沒有執行諸葛亮“北據曹操,東和孫權”的`策略,結果導致荊州失守,他自己也命喪黃泉。

  張飛:同關羽一樣重情義,但是為人粗魯,好酗酒。不過,他也有“張飛穿針”的時候,比如“智擒嚴顏”。不過他也因酗酒傷了自己是性命。

  曹操:以奸相成名。他野心勃勃,陰險狡詐。在三國勢力里扮演邪惡者的角色。他同劉備一樣,重用賢才,手下人才濟濟。他善于聽取他人建議,但是有時也容易輕敵,如赤壁之戰。不過有時他也十分小心謹慎,打了很多勝仗,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北方長久的戰亂。這是他的歷史功績。不過他多疑猜忌,以至于害死了華佗。

  司馬懿:比曹操更陰險狡詐,但是也像諸葛亮一樣,前期對魏國忠心耿耿。在蜀漢的多次北伐中,他與諸葛亮斗智斗勇,平分秋色,但最后還是以司馬懿的勝利而告終。他也有謙虛謹慎的時候,看到諸葛亮的八卦陣,諸葛裝神,以及諸葛亮的條條奇計,他自嘆不如。他最善于防守,最擅長等待。

  總之,三國人物,有陰險有忠厚,有奸詐有忠義,有勇將有謀臣……各種性格的人物風云際會,應有盡有。因此,讀一次《三國演義》,就讓人大飽一次眼福。

【《三國演義》讀后心得】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心得06-06

三國演義讀后心得體會11-03

關于三國演義的讀后心得體會范文10-20

《三國演義》讀后心得體會十五篇10-02

名著《三國演義》讀后心得體會10篇04-11

《童年》讀后心得06-21

《珍珠》讀后心得07-09

《茶館》讀后心得05-25

《哈姆雷特》讀后心得06-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日本精品区视频 | 日本一本区免费高清视频 | 偷怕自怕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黑人 | 在线免费看网站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