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心得體會:書香潤人心,閱讀伴成長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更應該注重學生們的讀書情況,讓學生在書香中明理,在閱讀中成長。
初中生的語文課更多地是以講授新課為主,其次就是做大量的習題,搞題海戰術,通過量的累計達到質的飛躍。這種教學方式忽略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不同。所以,語文教學中閱讀的重要性漸漸被老師和學生們所遺忘。有人可能會說,學習的內容要以提高成績為主,那些不能提高語文成績的內容可以不學習。難道讀書不能提高語文成績嗎?事實并不是如此!六年前我也曾是一名初中生,面臨著中考,想要成為眾多考生中的佼佼者,也為提高成績費盡腦汁,在那個時候我就發現,班級里語文成績名列前茅的同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愛讀書。他們的閱讀量讓他們在做閱讀題時很輕松的.理解文章,寫作文時也能夠提筆便寫,語文考試對他們來說從來都不是難事。
雖然多讀書有助于語文學習,但是讀書卻不能帶著這種功利的目的去讀。讀書最重要的是提升人的素養,在閱讀中獲得快樂。初中是學生正確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他們身處學校,對社會所知甚少,那么精神上的培養至關重要。讀書是在學校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三觀的可行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他們知書答禮,頗有風度。同時讀書也是一種休閑,一種娛樂的方式。讓學生們在緊張疲憊的學習環境中放松下來,由此可見,多讀書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那么怎么才能更有效的讀書?首先便是讀好書。選一本內容高雅的書籍閱讀才會有收獲,讀低俗的內容百害無一利。我認為初中生可以讀一些與課本有關的書籍,譬如說,我在講《回憶魯迅先生》時會向他們推薦魯迅和蕭紅的書籍,他們可以利用休息時間自己閱讀。其次,每一段文字都有它所蘊含的情感,讀書一定要做筆記,不論是簡短的隨筆,還是深刻的感悟,總之是要寫一寫的,這樣才不白讀。為了能讓我的學生多讀書,多受書香的熏陶,我打算把每周的自習課變成閱讀課,讓他們在讀書中受益。
【教學心得體會:書香潤人心,閱讀伴成長】相關文章:
姑姑伴著我成長作文模板11-28
書香伴我成長作文范文02-20
《伴性遺傳》教學設計02-27
書香伴我成長演講稿05-25
書香伴我成長作文三篇02-18
在書香中成長作文精選10-25
初中作文書香伴我成長10-21
書香伴我成長初三作文12-21
伴性遺傳教學設計04-03
我在書香中成長的作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