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思探究教學論心得體會

時間:2020-12-03 09:08:05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誘思探究教學論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誘思探究教學論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誘思探究教學論心得體會

  張熊飛教授的“誘思探究教學論”以理論上的完善性,應用上的可操作性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架設起一座切實可行的橋梁。我校成為張熊飛教授“誘思探究教學論”的骨干實驗基地,我有幸成為第一批骨干實驗教師。認真學習,仔細體會張熊飛教授“誘思探究教學論”之后,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碰到的諸多問題似乎一下子都有了答案。雖然,這答案還不甚明了,但仍有“開竅通關”之感。現將學習心得羅列如下,以供參考:

  “誘”為基礎

  教的作用在于——“誘”。

  “誘思探究教學論”并不否認教師的作用,并不排斥教師的地位。相反,更加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突出了教師的引導作用——“誘”。施教之功,貴在誘導。“誘”雖是外因,但外因是催化劑,是酶,是點燃“思”的.火花。因此,變教為誘,是誘思探究教學的精髓,也是我們教師制定各種教學策略的前提。

  教師的追求在于——“善誘”。

  善誘則通,善誘則達。“善誘”就是要在實踐中找到某節課,某一教學內容的誘思點。牽一發而動全身,綱舉而目張。“善誘”就是要找到校正思維的方法,導正思維的航標。做到誘使之生疑,導使之釋疑。

  “思”為根本

  學的根本在于——“思”。

  僅僅有教師的“誘”是不可能達到教學目標的,因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陶行知提出對學生的“六大解放”,核心是“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張熊飛提出學生的“七動”,核心是“動腦思”。都表明教學的內因是學生的“思”。因此,學生的“學”是教學的根本,“思”才是學生學習的根本。要讓學生“思”,實踐中就要改變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模式,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多邊信息交流和多向思維撞擊上來。通俗地說就是讓全體學生,全部過程都在積極思考,而不是僅僅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全體師生互動,而不是教師和個別學生的活動。

  學生學習的目標在于——“善思”。

  “善書者,不擇筆也。”因為不同的筆只是書者不同的工具形式而已。“善思者,不擇題也”,因為不同的問題只是思考者面對的不同形式而已。我們的學生總是在解決新問題時無從下手,歸根到底是思維能力的問題。所謂“功夫在書外”說的應該是這個意思。實踐中要培養學生的“思”,讓他們達到“善思”。唯一的辦法是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經常去磨煉,使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生疑,善于釋疑。

  “達”是關鍵

  教的作用在于——“誘”,學的根本在于——“思”,教學的精髓在于——“達”。以誘達思,才能全面發展。“達”是連接“誘”和“思”的橋梁和紐帶,“達”就是把“誘”調諧到“思”的頻率上,使“誘”與“思”發生諧振。因此,“達”是關鍵,“達”是難點。

  了解學情是“達”的基礎。“思”是學生的活動,“思”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力水平,思維水平,才可能做到“達”。否則,只能“誘而不思”,“誘不達思”。

  “善誘”是“達”的根本。“誘”是教師的活動。“善誘”就是找準關鍵的誘思點,就是找準“思”的頻率。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一定會有不同誘思點。因此,教學實踐中尋找誘思點就成了教師思考的關鍵,找準誘思點就成了教師追求的目標。

  只要我們堅持“誘為基礎,思為根本,達是關鍵”的理念,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很好地應用“誘思探究教學論”,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同時,使自己成為真正的“善教之師”。

【誘思探究教學論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靜夜思教學反思課件10-04

靜夜思教學反思15篇04-01

《靜夜思》教學反思【5篇】03-17

《靜夜思》教學反思(五篇)03-17

《靜夜思》教學反思五篇03-17

《靜夜思》教學反思三篇03-17

靜夜思教學設計(5篇)03-29

初中地理探究教學設計5篇12-28

關于資產評估教學改革探究11-22

《靜夜思》教學設計(集合15篇)04-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 日韩五月天AV电影在线 | 久久一本大到香蕉精品 | 日韩中字幕波波 | 日韩噜噜噜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