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3-06-01 09:22:50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心得體會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心得體會1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穩定,關系到民族的興旺和國家的前途。因此,教育和保護好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中學教育尤其是中學生安全教育的成敗直接關系到一個人將來是否成為人才。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形形色色的網吧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個城鎮應運而生。它們中有一些是正規掛牌網吧,但多數是一些無牌的地下黑色網吧,這些黑色網吧瞄準的市場就是青少年學生。一些學生迷上網絡游戲后,便欺騙家長和老師,設法籌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上網。有許許多多原先是優秀的'學生,因誤入黑色網吧,整日沉迷于虛幻世界之中,學習之類則拋之腦后,并且身體健康狀況日下。黑色網吧不僅有學生幾天幾夜也打不“出關”的游戲,更有不健康、不宜中學生觀看的黃色網頁。

  抓好中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與管理,保障中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突出課題。

  針對這種情況,一是要與學生家長配合管好自己的學生,二是向有關執法部門反映,端掉這些黑色網吧,三是加強網絡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提高中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在思想上形成一道能抵御外來反動、邪惡侵蝕的“防火墻”。四是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讓中學生參與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中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的有效途徑。最后,爭取相關部門協作,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優化育人環境。

  學校在加大對校園安全保衛力量的投入、提高保衛人員素質和學校安全教育水平的同時,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公安機關的支持,嚴厲打擊危害學校及中學生安全的不法行為,切實改善校園周邊治安狀況,優化育人環境。對校門口的一些攤點,校園附近的一些黑色網吧,對中學生存有安全隱患的一切問題,該取締的取締,該打擊的打擊,該解決的盡快解決。對校內發生的治安事件或安全事故,要依法處理,及時通報。對違反安全規章的學生應予以批評教育,甚至必要的紀律處分,對已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此創造一個安全、文明的育人環境,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心得體會2

  當今,互聯網已成為青少年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溝通、娛樂休閑的重要方式和途徑。近年的調查表明,10至19歲以下的上網人員占總上網人員的26%,超過了四分之一;而各類學生占總上網人數的29.9%。現在初中的學科里就已經有了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很多學生都對這門課感興趣;很多學生也有自己的QQ,可能會在家里用QQ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家庭作業;有的學生在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時,已經開始上網尋找答案了。而到了高中,有的老師已經通過電子郵件給大家發復習提綱。在互聯網的百度帖吧中,就有我縣海安高級中學、海陵中學、紫石中學的帖吧,一些學生在帖吧上交流學校一些感興趣的事情。這一切都說明,至少在我們華東地區,在校學生使用和運用互聯網已經不是一種少見的情況了。

  必須看到,互聯網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信息來源和娛樂天地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其中有些問題就涉及到青少年。但如果因為互聯網帶來了一些新問題就禁止青少年上網,這其實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盡管國家有法規規定網吧不得接納未成年人,但其實不少學生的家里都有寬帶,在節假日,可能還會和家長爭著上網。在這個信息時代,要求青少年與互聯網絕緣,是一件既沒必要也不可能的事。關鍵是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如何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互聯網,合理使用互聯網,讓互聯網成為青少年學習和生活的良師益友,讓青少年在信息時代和網絡環境中健康成長。

  那么,怎樣才是正確、合理地使用互聯網呢,我們認為應當給青少年學生們提四條建議:依法有序而不違規;文明交流而不低俗;科學利用而不沉迷;謹慎運用而不依賴。下面分別談談這四點。

  一、依法有序而不違規。

  我們把目前的時代稱為信息時代,由于互聯網是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所以有時候也叫做互聯網時代。但不要忘記,現代社會也是一個法治時代,只要參與社會活動,就要遵紀守法,上網也不例外。由于上網的時候,每個人都會使用自己注冊的網名,絕大多數情況下,從網名上難以知道這個網名背后真正的那個人是誰,于是有極少數人就動了邪念,利用網絡做一些違法的事。就在上個月,個別網民在網上發布消息,說什么“軍車進京,北京出事”,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影響。對此,公安機關及時介入開展調查,李某、唐某等六名網民因為編造謠言被拘留,16家造謠、傳謠、疏于管理的網站被關閉。為響應上級號召,我縣互聯網文化協會也召集我縣各主要網站管理員、版主、網民代表,向全縣上網人員發出倡議:堅持依法辦網、文明辦網;秉持社會責任,強化主流聲音;自覺抵制網絡謠言;自覺接受各界監督。

  互聯網是沒有國界的,但是國家是有法律的,不能因為在網上披上了馬甲,就以為做了違法的事不會被發現,天網恢恢,疏而不漏。xx年,一名云南的青少年,通過黑客手段控制了海安的一所學校的服務器,并在服務器上傳播違法內容,海安公安機關經過慎密偵察,奔赴云南,在其家中將他抓獲。這件事,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欄目,曾經作了專門報道。

  青少年正處于求知欲非常強烈的時期,對各種新生事物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同時也有著很強的學習能力。然而,由于年齡和閱歷的原因,對于什么樣的網上行為是合法,什么樣的網上行為是違法,可能還有模糊認識,對于普通上網行為和涉嫌違法的上網行為之間的界限可能不是很清楚。在這里,建議青少年學生們在上網的時候,抽時間搜索一下互聯網法規,仔細看看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如果對法規的理解有困難可以向老師、向家長請教,當然也可以向民警咨詢。

  二、文明交流而不低俗。

  互聯網不但是信息來源,也是文明的成果,當青少年在享受人類文明帶來的成果的同時,也要用文明的方式去參與網上活動。早在2001年,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全國青聯、全國少工委、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向社會公布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之所以上面七個部委聯合發出這樣的倡議,就是因為有少數青少年在上網的時候瀏覽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在與網友交流時不文明、不誠信、不負責任。這些時常出現的不文明內容和少數網友不文明的行為,污染了網絡環境,破壞了互聯網純潔、健康的氛圍。

  互聯網是全人類文明的成果,這些成果需要大家一起去珍惜愛護。由于歷史和文化不同,在少數網站上會有一些不健康的內容,也有極少數違法犯罪人員通過互聯網傳播違法信息,多年來,公安機關從未停止過對這類違法行為的打擊。我應當告訴青少年學生在上網的時候,多關注多學習我們國家和世界的優秀文明成果,不要被網上不健康的東西所迷惑,將寶貴的時間多用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從而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科學利用而不沉迷。

  可能有不少青少年學生在使用電腦以及上網的時候會被游戲所吸引,有些同學們還會相互討論玩游戲的心得。必須指出,在此前有一段時間,少數青少年沉迷于網絡和電腦游戲,這是一個全社會都在關注的的一個話題,一些老師和家長在談到少數學生荒廢學業、沉迷網絡游戲時都感到非常痛心。在青少年這個人生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完全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也還比較弱,一些學生容易被網絡虛擬社會的一些形態所吸引,網絡游戲中的一些虛擬成就感可能會被一些同學所看重,并且產生一種依賴感,這就是所謂的“網癮”。要讓青少年真正從根源上戒除網癮,不僅需要進行教育和心理疏導,還必須通過全社會的綜合治理,而不是靠單純地治理網吧。網絡游戲只是互聯網各種應用中的一個方面,本質上是一種娛樂活動。任何一種娛樂活動都有一個度,適度參與可以放松緊張的情緒,過度沉迷必然會給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學習之余,青少年應當在家長、老師的指導下參加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假期還可以跟隨父母去領略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而不應將精力放在玩網絡游戲或者沉迷于虛擬世界中。現實中不止一次有報道個別青少年因為沉迷網絡游戲而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學生們要認真吸取別人的深刻教訓,多從事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盡量不要把時間花費在這種對學習沒有幫助的游戲上,更不能沉迷于網絡和游戲,時刻要銘記古人的教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四、謹慎運用而不依賴。

  人們常常把互聯網稱作是一個虛擬社會,一方面,現實社會的許多形態,在互聯網上都有相對應的應用,比如說現在很多人都通過網絡購買各種商品,通過QQ進行交流甚至確定一些商業合同,通過網上銀行支付貨款;可以在互聯網上尋找書店里買不到的書,下載喜歡的音樂與電影;也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論壇上發帖交流。但要提醒青少年的是:與現實社會一樣,虛擬社會也有灰暗的一面。網絡上也經常會有詐騙,就在我們海安縣,近年來就發生過幾起,有收到中獎信息而上當的,有買東西匯了錢卻沒收到貨的,有被騙子冒充好友“借錢”的,在其他地方還發生了輕信網上騙子,以為能找到工作而被騙甚至拐賣的。現實社會中的騙子利用網絡行起騙來,手段更隱蔽、追查更困難。從去年年底開始,全國有多家大型網站如網易郵箱、天涯論壇等網站的網民注冊用戶信息被黑客盜取,造成了成千上萬的'用戶數據泄露,給廣大網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盡管公安機關已經破獲這一案件,但這次泄密造成的影響將長期存在。同樣是在去年,我們海安公安局的偵察人員破獲了一起盜取他人QQ詐騙案件,一個廣西的騙子盜用了幾百個別人的QQ,向這些QQ的好友“借錢”,其中就有我們海安的人上當受騙。我們要給青少年學生提個醒,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社會,虛擬社會中人也可能是居心不良,在上網交流時務必要提高警惕,提高防范意識,不要輕易在網上將自己的身份信息、聯系方式告訴別人,也不要因為某個QQ是自己的好友就輕易相信,以避免人身和財產的損失。在網上涉及個人信息和錢財往來的時候,多問問自己的家長和老師,多通過其他更可靠的方式進行確認,最大限度避免上當受騙。

  互聯網歸根到底是一個工具,作為一個工具就有它的局限性。盡管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不少便利,但它同時還是有著一些缺陷,那就是你無法確認在網上和你交往的這個人的真實情況,甚至連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這樣現實中一眼就能判斷的情況,在互聯網上也是難以確定的,因此,要建議青少年在使用互聯網的時候,只能是將其作為一個輔助性的工具,而不能什么都依賴互聯網,更不能染上網癮,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

  同樣,前面也提到過,互聯網上的其他信息也是有真有假,有虛有實的。前面所說的那個謠言,有圖片有文字,簡單一看就可能信以為真,但它卻是別人出于不良目的制造的謠言。在某些網站上,也有一些所謂的歷史真相,比如有這樣一個帖子,說是在xx年的9月31日,南海發生了一次海上戰爭。然而,簡單地想一下就知道,9月是沒有31日的,這個所謂的“歷史紀實”從頭到尾就是一個謊言。但如果沒有豐富的閱歷和嚴謹的思維,就可能會信以為真,從而讓虛偽的認識在自己的頭腦中生根發芽。

  互聯網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已經相互滲透,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之間的聯系也越來緊密。無論是今天還是今后,我們都會繼續接觸和使用互聯網。互聯網不是毒瘤,它有著很多值得我們研究和利用的方面;互聯網也不是靈丹妙藥,它還存在著一系列需要我們認真解決的問題;互聯網不是生活的全部,家人、老師、同學就真真實實地在青少年學生身邊,更值得去交流。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美好未來等待著他們去建設,我們要從各種途徑為青少年提供健康、文明、有序的網絡環境,同時也要教育、引導青少年科學地使用好互聯網。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青少年安全教育心得體會04-07

青少年校園安全教育心得體會05-18

青少年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精選28篇)06-14

青少年網絡安全知識內容11-21

最新青少年校園安全教育心得體會06-21

青少年網絡素養公開課心得體會400字08-01

青少年網絡素養公開課心得體會通用04-24

網絡安全教育心得體會04-24

網絡安全教育心得體會10-19

網絡暴力對青少年的影響作文(精選37篇)10-0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 中文字幕少妇激情在线看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久久久理论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