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校本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校本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校本培訓心得體會1
我作為一名剛上任兩年的幼兒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無止境,我們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把吸收新知識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總而言之,我們一定要加強學習,來充實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德才兼備的,優秀的,有責任心的幼兒教師。而通過這次培訓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這次培訓真的讓我受益匪淺,在田老師和園長講課中,我了解了幼師教學過程,應該遵循的環節;導入——發現——分析整理——進一步探索——反思——采取行動。使我明白了我們幼兒教師要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對孩子們一視同仁。幼兒教師是幼兒生命中第一位老師,所以,幼兒老師也必須具備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純潔的心靈。并且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要,自己必須以身作則。對幼兒的行為習慣和文明禮貌都要重點培養。
在幼兒園,幼兒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引導和維護。為幼兒提供適應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幼兒教育熱愛孩子是第一位的,幼兒不同于小學,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為形成的最佳時期好模仿,是非觀念在萌芽時期等—————。所以我們幼兒教師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溫柔,可愛,要因可愛而美麗動人。我們即要做到母親一般的關愛,又要做到高于母親的教育,從思想上,品質上給予滲透影響,教育他們,使他們是非慨念清晰,引導他們能關愛別人,帶動他們積極樂觀開朗,實事求是,使他們誠實,幼兒教師要有;敬業,樂業,專業,創業的精神,要公正地愛每一個孩子,我們帶給他們的應該是最美好,最公正,最無私的愛。幼兒的學習主要是;玩中學,做中學,生活中學。我們要保證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運用多種溝通策略,通過靈活的方式,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協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孩子的成長更健康,溝通成為多贏。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總結。
雖然這次培訓不是很長的時間,卻讓我學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觀念,聽到了各位同行的經驗之談,我倍感榮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學習,加強自己的專業素養,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希望自己能學以致用,把這次學習的知識積極運用到教育教學中,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將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幼兒校本培訓心得體會2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
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語言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第一、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第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第三、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第四、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第五、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通過對《綱要》的語言教育目標的理解,可以把幼兒園語言教育總目標劃分為四個大方面,即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和早期閱讀,并且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幼兒實施教育。
1、傾聽方面: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傾聽是兒童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是幼兒語言學習和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且善于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語言的形式和語言運用的方式,掌握與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
2、表述方面: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一定的語言內容、語言形式以及語言運用方式表達和交流個人觀點的行為,是幼兒語言學習和語言發展的主要表現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別人表述自己的見解,并且具備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與人進行語言交際。
3、文學作品欣賞方面: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因此要盡可能地給幼兒創造學習各種文學作品的機會。
4、早期閱讀方面: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等感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法,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內容、途徑
內容:專門的語言教育內容和滲透的語言教育內容兩類結構。
(一)專門性語言教育:是指遵循語言教育規律來組織的學習活動,是實現語言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是組織和傳遞語言教育內容的實施環節,是落實語言教育任務的具體手段,是教幼兒學習語言知識,教幼兒學習語言形式,教幼兒學習語言運用技能的過程。
(二)專門性語言教育活動的類型
專門性語言教育活動的類型主要包括講述活動(看圖講述、動畫片講述)、聽說活動(語言游戲、談話活動)、文學活動(故事、詩歌、散文)和早期閱讀幾種形式。
(三)滲透性語言教育:1、在日常交往中指導兒童學習語言。2、通過常規主題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 3、通過區角活動發展幼兒的交往語言。
途徑:通過組織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進行語言教育,通過日常生活各個環節進行語言教育,通過游戲進行語言教育,以及在其他領域的教育活動中進行隨機的語言滲透教育等。下面針對專門性語言教育活動(語言課),談談如何設計與組織。
三、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設計
要組織好語言教育活動,重要的是要設計語言教育活動方案。在設計方案時,教師要制定語言教育活動的目標,要選擇能實現目標的具體內容,要選擇考慮與內容相適應的活動方式等。因此,可以說,教師設計語言教育活動,就是將一定的目標、內容和活動方式轉化成一個個具體方案的過程,也是對幼兒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響的具體體現。它應遵循以下五個原則。
(一)設計原則
(1)注重幼兒獲得經驗的原則
設計任何一組或一個語言教育活動,教師都必須注重幼兒的語言經驗。只有以兒童語言經驗為出發點,才能保證設計出來的活動符合幼兒語言發展的需要,才能使設計的活動對兒童語言發展真正起到促進作用。
注重幼兒獲得經驗的原則包含以下兩層意思。
1、考慮教育對象現有的發展水平,即他們已經獲得的經驗。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兒已有的語言發展水平,設計的活動就可能成為無的放矢的活動。如組織小班幼兒進行情境談話“做客”,教師就需要觀察了解這個班幼兒已有的經驗,是否已掌握了一般做客時所用的禮貌語言等。
2、考慮根據幼兒原有經驗再為幼兒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經驗,這些新的語言學習經驗內容應當建立在幼兒已經獲得經驗的基礎上。如當幼兒參與情境談話“做客”這個活動時,教師可引導他們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語言運用方式,原有經驗和新的內容會引發幼兒較強烈的學習興趣。因此,新的語言學習經驗內容對參與活動的幼兒來說,是“跳一跳,夠得著”的果實,有一定的挑戰意味。當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時,他們可以通過學習,將這部分的經驗內容再次吸收轉化為已經獲得的經驗。
(2)教師與幼兒互相作用的原則
在設計語言教育活動時,教師要考慮幼兒主動活動與教師參與活動的比例關系。實際上,這也是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活動中主導作用的具體化問題。當然,幼兒和教師在活動中的主體和主導關系是相互作用的,會根據具體活動內容、活動要求而發生變化。當需要的時候,教師在活動中參與主導作用發揮得多一些;不需要時,教師參與主導作用就發揮得少一些。如何才能做到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發生適度的影響呢?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每一個幼兒(包括個別幼兒的特點在內)的發展水平。由此,教師決定自己在活動中參與組織成份的多少。
2、找出語言教育活動中出現的新的技能、新的語言要求。由此,教師策劃自己參與指導的重點和難點。
(3)活動內容與方式相適應的原則
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各種活動內容和方式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不同的活動內容可以選擇相同的活動方式;同一個活動內容也可以選擇不同的活動方式。因此,教師在設計語言教育活動時,應注意活動內容和方式相適應的問題。
1、根據具體的內容決定采取適當的活動方式。如學習童話《金色的房子》,教師可以考慮采用表演游戲的方式來幫助4~5歲幼兒理解童話內容,體會作品角色的情感心理。若是一首短小的兒歌或學習某個講述內容,就不能用表演方式進行了。
2、根據教育對象選擇活動方式。如有的故事內容很適宜進行表演,但表演對參加活動的某個年齡班幼兒有較大難度,這時教師應考慮改用其他活動方式來進行。
(4)不同領域相互滲透的原則
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幼兒學習吸收的主要是語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與語言有關的其他信息材料。如活動中除了有語言,還可能有音樂、美術、動作等不同發展領域活動因素并存。
作為語言活動的設計,應堅持從語言角度來設計活動。在設計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育活動的要求、內容和形式應從語言角度進行思考,為幼兒提供適宜其語言發展需要的學習機會。
2、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其他領域活動因素的參與(如什么時候要輔之以音樂或美術的活動手段),要根據活動內容的要求而定,要從如何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主動積極地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來定。
3、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從語言角度出發,經過其他方式、符號的共同參與,最后仍應回到語言上。既不要簡單盲目地把活動搞成語言、音樂、美術等的大拼盤,也不要忘記落實到語言教育的根本點上,不能喧賓奪主。
(5)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
在設計語言活動時,教師應具有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要使設計的活動既面向全體兒童,又重視個別差異。
面向全體幼兒,是指教師要了解全體參加活動兒童的需求,教師要站在教育對象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把握活動設計的尺度,使活動設計能照顧到面。如組織談話活動,教師應注意本班幼兒已有的談話經驗和他們可能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以及他們的語音、語義、語法和語用水平。如讓本班幼兒談論去商店買東西,將主題定在“買玩具”、“買食品”上,就比較適合孩子的普遍需要,也能較好地引發兒童的興趣和運用他們自身的經驗。
在面向全體的.同時,教師要注意個別幼兒的差異。教師對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動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動中出現困難的幼兒都要予以幫助,既要為能力強的幼兒準備發揮他的能力的機會,又要為能力較弱的幼兒或不具備這方面經驗的幼兒提供補償的機會。
(二)具體要求:
1、認真鉆研教材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近幾年來,新編《福建省幼兒園教師用書》,為基層教師提供了選擇性和操作性較強的領域和主題活動內容,對我們縣級幼兒園開展課改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使用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對教材內容順手拈來,對活動目標和活動建議全盤照搬,致使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應如何根據實際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創造性的分析、處理教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把《教師用書》用好用活?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研討的問題。
要想組織好一堂語言課,首先要備好課,而備課首先就是備教材,所以鉆研教材是教師進行上課前所必須進行的第一項工作。當我們拿到一個語言教材時,首先要想的是“應該教給幼兒什么”,也就是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其次教材中對幼兒學習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學重點);教材中幼兒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難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學難點)要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們必須認真鉆研教材,理解編寫意圖,挖掘內在價值,掌握教材特點,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在備課過程中還應結合課程標準,備幼兒、備方法、備過程、備資源,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手中有方法。只有做到這些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教師應怎樣鉆研教材呢?
(1)深刻理解教材
深刻理解語言教材是指對幼兒語言教材中所體現的思想內涵、教育價值、語言美感等的理解。如在開展閱讀活動前,教師必須自己先讀懂畫面和文字,把握圖畫書的真正內涵,理解作者的創作動機或思想脈絡,并分析作品的表現手法,以幫助幼兒理解圖畫書所要傳遞的重要價值。如《鳥窩里的樹》是一則充滿愛意的童話故事。樹的種子落在一個充滿愛意的鳥窩里,鳥窩里不僅平安地孵出了小鳥,小樹苗也在鳥窩旁茁壯成長。讓讀者充分感受到每一生命都如此寶貴,都值得珍惜。教師在理解了作品內涵的基礎上,抓住鳥窩里長出了小樹苗,小動物有什么反映?有什么辦法既保護鳥窩,又保護小樹苗?這個關鍵問題引導幼兒展開討論,體現了作品所表達的內涵。那就是對生命的愛和尊重。從后來鳥窩發生的變化和小樹苗發生的變化,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幅生機勃勃的動物與植物間和諧相處的畫面,更讓我們體會到愛的一種回報。有了這一層理解,教師在教授時就會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來引導幼兒,充分發揮它的教育價值。
(2)分析、處理教材。
傳統的幼兒語言教育重視知識技能的學習,特別是對語言教材的主要內容、重點詞句的復述和理解。而《新綱要》倡導幼兒語言教育要重視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愿意說的語言環境。根據這樣的方向,幼兒語言教育必須充分重視培養幼兒教師處理語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兒在熏陶中學會如何去感悟作品。
使用教材時,應提倡教師對教材做符合學情的處理,要把創造性地解讀教材和設計教學過程結合起來。如當我們面對一篇意境優美、詞匯豐富、篇幅較長的文學作品時,需要我們當回裁縫,斟酌取舍,裁剪掉多余部分,選擇最符合幼兒認知特點和最能發揮自身教育優勢的內容來實施教學,因為只有舍棄(忽略)了次要的那一部分,才能使應該在本篇中著重學習、感受的這一部分凸現出來。如:省編教材大班上期的《秋天的雨》,是一篇意境優美、篇幅較長的散文,它賦予秋天的雨以生命,把它比喻成一把鑰匙,以此來描述它給自然界帶來的變化。但就是這樣一篇優美的散文,卻讓許多教師在教學時束手無策。因為它既描述了秋天五彩的顏色,又提到了各種香味和聲音,既要讓幼兒用眼睛去發現秋天的美,又要讓幼兒用鼻子去聞、用耳朵去聽,還要理解什么叫比喻…短短一節課,教師往往是手忙腳亂,幼兒也常常是應接不暇,猶如云里霧里,雖然欣賞了好幾遍,但腦海中似乎只留下了“秋天的雨”。面對如此尷尬的教學效果,我認為教師事先必須學會“裁”如同一位裁縫師用一塊布料做成衣服,必須先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適合特定的身材。或重點讓幼兒欣賞秋雨帶給自然界的五顏六色,或注重引導幼兒聆聽秋雨帶給小動物過冬的消息…而其余部分可在幼兒充分理解、感受之后,在延伸活動中逐漸滲透學習。
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在于課前認真地鉆研教材,傾聽文本,對教學內容爛熟于心。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總是得益于教學目標的正確定位,教學重難點的準確把握,知識點和能力要點的落實到位。課堂教學思路清晰,課堂問題設計精妙,課堂引領得法,教學環節安排科學,課堂教學密度合理,也都得益于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磨刀不誤砍柴功”,只有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精彩有效。
2、制定活動目標
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制定,是語言教育活動設計中最重要的一環。訂得恰當與否,將對整個活動設計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包括影響活動設計的方向、范圍和程度。教育活動目標可分為終期目標、階段目標和活動目標三個層次。其中,活動目標(即具體的每次語言活動的目標)處于最具體的層次,也是最貼近教育實踐活動的目標。它是每一次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進行教學評價的依據。因此,教師要重視活動目標的制定,具體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活動目標要著眼于幼兒的發展,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是目標的制定要適應幼兒的需求、興趣與已有的發展水平,符合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其二是目標的制定應將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作為落腳點,也就是要落實到幼兒對語言內容、語言形式和語言技能的掌握上。
(2)活動目標的內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與終期目標、階段目標相一致。活動目標要為階段目標和終期目標服務,而終期目標和階段目標正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活動目標落實在每個幼兒身上。因此,在制定具體目標時,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展水平,注意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提出目標,使幼兒能從具體到抽象、從直接到間接地獲得語言經驗。
(3)目標的內容應包括認知、情感態度和能力三個方面。
(1)知識概念的學習,包括所獲知識的數量和種類,以及操作這些知識的技能和能力。如要幼兒掌握多少詞匯、句式,以及懂得在什么樣的語言情境上運用這些詞匯和句式。
(2)情感態度的學習,包括興趣、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變化。如形成幼兒耐心而有禮貌地傾聽別人說話的態度,產生樂意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經歷的事和圖片內容的興趣,懂得并遵守語言交往中的一般規則。
(3)能力的學習,包括組詞成句的能力和在具體語言情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如能根據不同的聽者和不同的情境,恰當地運用有關的詞匯、語法和語調;能用連貫的語句說清楚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也能聽懂別人所表達的意思。
幼兒校本培訓心得體會3
全縣教育系統開展師德學習活動,這是加強我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切實規范教師從教行為,增強廣大教師教育育人、為人師表的自覺性,大力培養教師的師德意識和人格品質,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高標準的完成育人使命。xx鎮中心幼兒園自8月24日學習以來,幼兒園教師面貌大為改觀,職業道德、從教行為、言談舉止都得到了改善,現將本次師德學習總結如下:
一、領導垂范,組織健全
師德師風學習活動受到了幼兒園領導的高度重視,幼兒園在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園務會議,統籌全局,制訂了詳細、可執行的實施方案,并向教育局上報。在隨后召開的動員大會上明確了學習任務、學習意義,確定了學習的地點、時間、內容、形式,準備了專門的學習筆記本、學習資料等。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幼兒園領導率先垂范,每位班子成員負責一個小組的學習與討論,全園的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果顯著。學習后的心得體會,均能根據學習內容和和工作實踐談出自己的體會。同時,成立師德教育領導小組。組長:馮婷聰,副組長:劉珍珍,成員:鄔麗敏,馮敏玉、洪亞、胡姍姍。領導組統一部署師德教育活動,每項活動做到心中有數,指導到位。
二、精心組織,具體落實
(一)、學習主要內容:
1、班主任工作學習,認真學習《愛滿天下》的內容和本園08學年優秀班主任典型事跡。
2、師德先進典型學習。認真學習徐立科同志的先進事跡。
3、師德規范和規章制度學習。
4、負面案例反思。
5、教師宣言。
(二)、學習形式:
本次師德學習的形式靈活多樣,通過自學、專題講座、師德建設討論、觀看網上視頻、撰寫反思材料等形式,開展園本培訓。
三、認真學習,受益甚多
通過這次學習,使廣大教師從思想到行動都得到了一次凈化。
(一)、尋找不足,提高業務水平
教師思想素質明顯提高,通過師德師風學習活動,大家從根源上找出自已的不足,端正了學習態度,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聽大家談談各自的學習體會,看到她們在崗位上的工作成績,更看到了她們思想上進步和業務上的提高。
(二)關心幼兒,走進幼兒生活
通過學習和分組討論,教師們在尊重幼兒、關心幼兒方面取得了共識,大家一致認為:熱愛幼兒、關心幼兒、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前提。所以,在暑期培訓期間,教師們利用空余時間走進了幼兒家庭,與家長交流教育思想,了解幼兒狀況,把老師的愛送到了每個幼兒家中。
(三)、關注教師,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師德學習活動推動了我園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領導關心下屬,同事間和睦相處,班級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良好風氣。
師德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抓好師德師風建設,為使我園教育教學再上一個臺階而努力。
幼兒校本培訓心得體會4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一個月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謝各位園長和老師給我提供的這次機會。
通過學習,涼州區第一幼兒園我了解了蒙氏教育的基本概況和發展前景,了解了如何對學生進行管理,了解了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他還將自己成功的經驗與我們每為新教師分享,讓我體會到我們教師自身需要不斷充實和提高,給孩子一碗水,自己就要準備一桶水這樣一個道理。我深切感受到了涼州區第一幼兒園的教育和領導對教育事業的關懷和執著敬業的精神。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幼兒教師是教育的先導,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都知道,最初的教育對孩子的將來有深遠的影響。我們是明天花朵的培育者。我一定會本著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的辦園宗旨,去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想教好學生,新教師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然后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第一,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的做好教學工作。根據我們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展水平去教育,引導他們,使他們不但健康成長,還能健康成人。第二,要不斷學習。學習對于我們這些年輕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最重要的是怎么把學習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去。我們不僅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每位教師的優秀品質和實踐經驗。在以后的教學中有好的經驗和好的教學方法,要和其他的教師去分享。在教學中我們要選擇更好更簡潔的教育方法,從和其他教師的合作中找到快樂。創新對與我們新教師來說是很困難的,在教育領域里我們一面舉著教育基礎的旗幟,一面舉著創新改革的旗幟。對我們年輕的新教師來說,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甸甸的。這充分的體現了對我們新教師職業道德的具體表現和期望。師德中要求我們教師為人師表,敬業愛崗,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太多的經驗我是沒有的,只是一點學習后的個人自我體會。我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會努力學習的,經驗是在實踐生活中慢慢增長的,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的。
幼兒校本培訓心得體會5
我深深體會到了老師的艱辛,尤其是我們幼兒教師們在一日活動中從早到晚一時不停地扮演多樣角色,引導孩子,讓他們感到幼兒園里溫暖快樂,體會到集體的溫馨,讓他們在老師關愛的氛圍里健康成長。
幼兒教育是人的啟蒙教育,奠定以生發展的教育,是第一開智者,是幼兒如何做人的先行者,幼兒園的工作是繁瑣的,細小的,而作為教師,我們付出的愛卻同樣是深沉的,我總是堅持以幼兒為主體,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采取不同的關愛方式。抱抱他們,親親他們,這簡單的身體動作,一下子讓孩子和我親了起來,雖然有時他們像小跟屁蟲似的時時跟著我,可是我一點也不介意,因為我知道,孩子們已經給了我充分的信任,我給了他們安全感。我要求自己要給予每個孩子的愛都是平等的,所以對于那些乖巧可愛的孩子,我從不溺愛他們,而是創造更多的機會提高他們的領導能力、辦事能力及抗挫能力,培養他們誠實謙虛的品德,促使他們獲得更全面的發展。而對于那些頑皮的、不聰明的孩子,我也從不歧視或忽視他們,反而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悉心地去觀察和了解他們,努力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再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教育引導他們,從而也使這些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獲得進步。
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遷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因此從事幼兒教育這個行業,就要用心懈去做。幼兒教育是有高度責任性的勞動,不能有絲毫的滿足和懈怠。幼兒教育事業就意味著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幼兒教師他就像古話中說“文武雙全。”我們在工作中就要發揚學而不厭,學海無涯的精神,勤奮學習,提高自身素養。為幼兒教育事業奉獻一切。懈怠。我們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更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這樣才有本錢去教育好我們的學生,我想這才是對孩子最直接最樸實的愛。
【幼兒校本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相關文章: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10篇】02-21
幼兒園校本培訓學習總結范文02-13
教師校本培訓方案08-08
校本培訓思想總結02-06
小學校本研修培訓心得體會02-21
學校暑期校本培訓方案08-07
教師暑期校本培訓方案08-07
關于校本培訓計劃范文02-14
校本培訓計劃書01-19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十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