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1
精品課程的建設是我校創建上海市重點專業,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全校課程建設中起到龍頭和示范的作用。近年來我校堅持以融素質教育與業務培養為一體、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為一體、融教學與科研為一體的教學思想為指導,通過整合近幾年來課程建設的經驗,并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強課程開發與教學的緊密結合,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機制,建立一個以專業核心課為主,精心打造精品課程的教學研究項目,力爭在1~2年內建成2—3門在上海市內有一定影響的精品課程。
為了加快市重點專業建設的步伐,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金融教學部專門成立了金融事務專業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組,進行專業精品課程的研究與開發。為了更深入的了解精品課程建設的相關內容,從去年9月至今,先后多次參加了由浦東新區萬善正工作室組織的精品課程建設培訓班的培訓,有組織、有計劃的聽專家講座、進行校際交流,對精品課程的建設有了初步的認知,也形成了一整套打造我校金融事務專業精品課的建設思路,主要體會如下:
首先,對精品課程的建設有了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
在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今天,打造精品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精品課程是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建立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學條件、一流教學管理、一流教學質量的示范性課程,是體現學校教學質量的一個縮影。精品課程的主要功能是:專業教學信息的交流平臺;專業建設成果的展示窗口;優質教學資源的有效載體;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標志;上海市中職新三年質量工程中等專業品牌建設的縮影。
在精品課程建設的進程中必須具備以下基本理念:
1、精品課程必須符合上海深化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基本思路,符合學校本身的辦學定位,教育理念,校園文化、專業特色和學生的實際水平。
2、必須以專業教學需要為出發點,以教學實踐為基礎,具有成熟的實踐過程和成果積累。
3、必須充分整合優質課程資源,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匯集“做中學、學中做”典型教學范例,有利任務引領課程實施和資源共享。
4、必須與培訓“雙師型”教師團隊結合,與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創新教學模式結合,與優化實驗,實訓條件結合。
其次,通過培訓明確了精品課程建設涵蓋的主要內容。
1、教學文件建設:專業教學的實施方案、課程標準、課程計劃、授課計劃。
2、課程教材建設:省市編寫的優質規劃教材、一體化多媒體結合教材。
3、教學團隊建設:造就名師,培養領軍人物,形成“雙師型”團隊。
4、課程實施條件建設:實驗、實訓、開放實訓中心的先進性,通用性和典型性,體現“手腦并用、做學合一”,實現學習體系和工作體系相一致。
5、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實現職教應用性、實踐性強的特點,體現學生立體地位,突出“做中學、學中做”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恰好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和手段。編制教案,選取典型項目進行重點教學設計,示范性教學案例,進行示范教學。
6、教學模式建設:改變課堂和學校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按工作過程設計教學過程,強調工學結合。
7、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教學檔案,質務督導、監控、科學合理的課程考核評價標準和方法,進行成果展示。
第三,邊學習,邊實踐,精心打造我校金融事務專業精品課程。
我們在參加培訓班學習的同時,不僅在理論上對精品課程的建設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在不斷的探索精品課程的建設。我們總結了多年來的課程建設經驗及成果,對金融事務專業的核心課程進行系統的分析,將《銀行業務綜合實訓》作為我校金融事務專業的精品課程來進行打造。
(一)選好題。
隨著上海“兩個中心”建設的提出,學校金融事務專業的不斷發展,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該模擬銀行從軟件和硬件上都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尤其是隨著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金融事務專業教學標準的出臺,要求將個人業務、公司業務、結算業務和中間業務等業務進行整合,客觀上需要專門設立一門《銀行業務綜合實訓》課程。為此,學校在多次論證后于2009年9月正式開設該門課程,并通過建立上海市金融事務開放實訓中心在軟件和硬件上給該課程提供支持。
(二)確立本課程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定位。
《銀行業務綜合實訓》是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金融事務新專業教學標準中設立的一門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金融事務專業(銀行業方向)一門重要的專業主干課程。該課程是在學生已學習了一系列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對各課程中實訓環節的集中體現,強化學生實訓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三年來的學習成果做出有效的評價。該課程的功能在于通過在教學中運用銀行仿真模擬實訓系統,給學生提供一個高效的銀行仿真模擬實訓環境,較快地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強,符合銀行上崗要求的應用型人才,為以后從事銀行工作打下基礎,縮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角色轉換的過渡期。
(三)制訂了本課程的設計思路:本課程以就業為導向,以銀行課程業務操作流程為課程主線,根據業務操作的特點分成若干工作任務,給學生提供一個模擬環境,要求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個人業務、公司業務、結算業務、中間業務、綜合業務和銀行卡業務等操作。老師通過實訓軟件監控端查看數據掌握學生操作結果的正確性。學生通過設計的情景模擬、案例操作等訓練活動,基本具備金融事務專業銀行業方向適合中職生崗位的操作技能。
效果:通過模擬銀行業務的強化訓練操作,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獨立完成銀行事件操作,全面掌握銀行業務的具體運作程序,包括個人業務、公司業務、結算業務、中間業務、綜合業務和銀行卡業務等,以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四)制定課程目標:通過實訓,以科學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教學形式,發揮獲取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能力和情商的多重功能,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煉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協同工作的團隊精神。使學生能在一個仿真的.環境中掌握銀行與個人、企業之間普遍使用的業務操作流程,并能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全面、系統、規范的掌握、提高從事銀行業務主要操作流程的能力,養成熱情真誠、誠實守信、善于溝通與合作的品格,為上崗做好準備。
課程的建設目標:將《銀行業務綜合實訓》課程建設為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特點的,在上海市內具有領先地位和示范作用的區級精品課程。
(五)組建了一支務實能干的專業教師隊伍。整合現有的師資力量,明確各教師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的角色,進一步推進教師的科研水平提高,積極引進具有實踐經驗的行業人員成為本課程的專業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六)對系列實訓課程進行優化組合,整合資源,綜合相關課程《銀行柜面業務處理》、《銀行卡業務處理》、《銀行后臺柜員業務處理》、《銀行結算業務處理》、《國際結算業務處理》、《銀行中間業務處理》、《銀行客戶服務技巧運用》的理論知識與銀行實際案例結合,對課程建設的各項要素進行整理。
(七)進一步優化實訓中心的實訓設施、實訓管理,根據實際業務和教學情況對實訓軟件進行升級,并探索開發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實訓軟件。通過整合各種實訓手段,使有限的實訓教學資源發揮最大的規模效益,為課程建設服務。
通過培訓和實踐,我們在精品課建設上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今后的教學改革的進程中,我們將在精品課程建設的細節上下功夫,力爭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精品課程網絡視頻的制作,形成網絡教學資源。
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2
20xx年8月15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黔東南州小學科學學科培訓活動,在這10天的培訓活動中收獲很多,獲益匪淺。回首培訓的足跡,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感悟,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疑問得到了啟發解決……
作為一位科學老師和實驗管理員,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更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使我對心目中的理想課堂又有了新的認識,激發了我以后學習的動力。
在這次科學學科課程培訓過程中經授課專家形象而又深入的解析,讓我對科學課的特點、理念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更深入的認識,授課專家豐富的知識經驗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質的變化,曾經在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決。
通過培訓使我感受到對科學研究的理解是漸進的,需要我們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才能逐漸獲得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敢想、敢說、敢做的“三敢”精神。
一、要樹立“三敢”的意識
“敢想”是要求學生敢于推測、敢于設計、敢于懷疑、敢于想象;“敢說”是要求學生敢于探究、敢于實踐、敢于示眾、敢于創造。這里突出的一個“敢”字,因為只有“敢”才有可能創新。我認為兒童在上學前敢想、敢問,提出的問題最多,上學后提的問題就越來越少,甚至不問或不敢問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專家們分析: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慢慢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教師所扮演的“權威”角色使學生逐漸習慣于“認真聽講”了!這種狀況,決不是素質教育所期望的,更不是創新教育所期望的,必須徹底予以改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必須竭盡全力幫助學生樹立“三敢意識。
二、要營造發展“三敢”的環境
學習需要寬松、民主的環境,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堂科學課,要使學生活躍在寬松、民主的環境里,使他們有“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與“權威”角色決裂,像學生一樣參與他們學習的全過程。
(2)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有結構”的實驗材料。
(3)保障學生自行探究的時間。
(4)傾聽、觀察并鼓勵,決不輕視任何一個學生。
(5)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能根據學生活動情況靈活調整教學。
用心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學生們無拘無束,大膽發言。如果把每個學生的創新精神比作種子的話,那么這樣寬松的環境便是它們破土而出的條件。
三、要給予表現“三敢”的機會
只要教師鼓勵學生或推測、或設計、或懷疑、或想象、或發問、或辯論,進而引導他們去探究、去發現,他們一定能在探究、研討中恍然大悟,從而實現或表達、或舉例、或示眾的愿望。
四、要突出落實“三敢”的環節
例如教(磁鐵的性質),設計競賽活動讓學生探究磁鐵的性質,鼓勵學生利用器材(小磁鐵、小汽車等)大膽地設計實驗,動手玩磁鐵,比一比誰玩得最開心、玩法最新穎、探究的知識(性質)最準確。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無拘無束地玩磁鐵。活動中的現象緊緊地吸引著學生反復做、仔細看、認真想,最后學生從探究中歸納出“磁鐵能指南北方向;同極互相排斥,異極互相吸引”的性質,實踐證明:“指導學生自行探究”是個性發揮、思維發散、創新表現的重要環節。開放教學、讓學生大膽探究,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又能使他們主動獲取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而且能增強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
【最新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高中教師新課程培訓方案08-09
求學者如何選擇合適的IT培訓課程11-06
幼兒園老師培訓心得體會最新02-15
幼兒園藝術特色課程的培訓方案08-07
培訓課程邀請函相關范文02-07
最新職場培訓充電06-25
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的總結范文01-07
最新師德師風培訓心得體會精選范文4篇02-24
酒店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大綱08-06
關于新課程改革的心得體會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