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3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1
2007年1月,一場以向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感恩行動”在麗江市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張桂梅為何與"感恩”產生聯系,她的感恩情懷源自何處?記者從她的人生軌跡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于1957年的張桂梅,年輕時不僅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開朗,能歌善舞,對生活充滿憧憬。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雙雙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學教書。但正當夫妻倆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時,不幸卻突然降臨到他們的頭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癥。為了給丈夫治病,她東奔西走到處借錢,能夠借到錢的地方都借了,該花的錢都花了,但丈夫的病還是不見好轉。1995年,身患癌癥的.丈夫離她而去,張桂梅陷入極度的悲痛之中。后來,在同事的幫助下,她決心重新振作起來,為了擺脫令她觸景生情、傷感悲痛的環境,1996年8月,張桂梅從大理調到華坪,在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環境賦予了張桂梅新的生機。來到華坪民族中學后,她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政治課教學工作。她所教的班級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后院,她來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記了疲倦,享受著工作的快樂?删驮谶@時,不幸再次降臨到她的頭上。1997年4月,張桂梅感覺身體消瘦得特別快,臉也變得特別黑,但肚子卻越來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塊石頭,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結果嚇了她一跳,原來肚子里長了一個腫瘤。醫生要她馬上住院治療,否則后果就不堪設想。但是,想到承擔的4個畢業班的學生再過幾個月就要參加中考,在這個節骨眼上怎么能扔下他們不管呢!一邊是學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邊是自己的生命,怎么辦?
張桂梅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但這些磨難更加激勵起她對生活的愛和希望。想想那些學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緊牙關,回到學校把檢查結果鎖進抽屜。這一切,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一直堅持到把學生送進考場才住進了醫院。1997年7月,張桂梅做了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后,醫生要求她必須注意休息,最少要調養半年?墒菫榱藢W生,她在手術后的第24天,又走上了講臺。
張桂梅的事跡迅速傳遍華坪大地?h政協委員來學校視察,校長在匯報時,介紹了她的情況。聽了介紹以后,所有委員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并當場為她捐款6230元。縣里召開第八次婦代會,全體代表和縣領導都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對此,張桂梅眼淚奪眶而出:“病無情,人有情,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發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兩次磨難,使她想到,人與人之間是多么需要理解、幫助和支持呀!如果沒有華坪人民,她的生命將無法延續。她說,她的生命屬于華坪,把全部精力奉獻給華坪人民。正是由于這種感恩的心態和情懷,張桂梅把人間最偉大的母愛獻給了他的學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2
張桂梅作為千千萬萬基層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這三十年中也一直積極踐行這一人生追求。
作為一名教師,她心系困難群眾,始終相信群眾利益無小事,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投身教育扶貧行列,在她的努力下,華坪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持樹人先樹魂,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校之本。她長期拖著病體,堅守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自己卻甘守清貧。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張桂梅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家訪。張桂梅身體不好,但是她卻從來不讓學生家長來開家長會,自己拖著生病的身體進大山挨個對學生進行家訪。在遇到有輟學思想的學生時會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的給學生和家長做工作,不讓一個同學掉隊。就是這樣的家訪,張桂梅堅持了十年,幫助很多想輟學的孩子又重新走進了學校,坐在了課堂上學習。
拜讀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用生命點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制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著英雄的概念!睆埞鹈返木瘢且环N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張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自己的事業和學生上,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著追求。我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學習張桂梅的精神,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做無愧于時代的光榮教師。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3
2008年,我校教職工在上級部門的安排部署下,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的方式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學習之后,我為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而欽佩,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持在三尺講臺上而敬佩。
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于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的肝臟。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在講臺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不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依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么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拜讀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用生命點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制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著英雄的概念,這些英雄就生長在普通的生活中。
從張桂梅的事跡中,我聯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不能將心思放在講臺上,再對比張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讓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像張桂梅同志那樣為學、為人、為師,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事業需要更多像她那樣的教師。我們學習張桂梅,就是要學習她處處以共產黨員的先進標準要求自己,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的精神;學習她崇高師德、治學嚴謹,為追求學術鍥而不舍、求真務實的精神;學習她珍愛生命、堅忍不拔,為戰勝病魔而不屈不撓、積極樂觀的精神。她是當代知識分子學習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向張桂梅同志學習。
一、熱愛教育事業。
對教育的熱愛主要來自于教師對教育在中華民族振興道路上地位與作用認識,我要以實際行為,扎根于中學教育,讓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叵雲⒓庸ぷ饕詠淼臍v程:從1997年9月,我就報著一顆對教育事業無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講臺,開始我平凡的事業。在這十三個春秋所走過的歷程中,我永不退縮,更不放棄,我為之努力著、奮斗著,當我取得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成績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光榮與自豪。
二、關愛學生。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教育的主體,只有把學生培養好,振興中華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要培養學生,就離不開對學生真摯的愛,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成為德、智、體、美諸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改革不斷更新的今天,過去的那種教書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了。現在的學生,比以前的學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響也更大,在提高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用什么手段來教育學生?我認為,要教育好學生,杜絕學生的逆反心里、厭學情緒,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這門學科,絕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應該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他們,孩子有時是淘氣,有時是一時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錯誤。我們應該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多理解理解他們,多跟他們談談心里話,走進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心聲,從而對不同的心聲進行因材施教。
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有新的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適應培養創新人材的需要,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重視學生的自我鍛煉和個性發展,使全體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優的發揮,使每名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只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在學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學和班級的管理。所以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了解國內外最新的教育動態,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為教學和班級管理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工作中我不斷向有經驗的教師和班主任請教,認真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經驗,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導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級管理工作不斷煥發新的.活力。
通過學習張桂梅同志用生命點滴寫就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個平凡教育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八且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睆埞鹈返木,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張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自己的事業和學生上,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著追求。我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學習張桂梅的精神,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做無愧于時代的光榮教師。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4
我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跡,我對她產生來強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們一樣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可她堅強的毅力卻是我所不能及的,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而欽佩。
她是與命運之神抗爭的典范。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臺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么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她是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天使。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繁重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卻非常突出,她說:“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臺上,長眠于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著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著,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她有著我們教師兩袖清風的高尚品質。張老師前后將國家獎勵給她的獎金50余萬元全部捐給貧苦地區的教育事業,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蠶,她像蠟燭,她更像光芒萬丈的太陽!
她是新時期教師的楷模。因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雖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跡,很有現實意義。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們要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要時時刻刻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師。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5
張桂梅覺得,貧困山區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質女孩一一低素質母親——低素質下一代”惡性循環。張桂梅認為,只要母親的素質高,孩子的素質就高。要解決偏遠山區的貧困問題,就必須從提高婦女素質入手。由此,她萌發了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夢想。2002年起,她就開始為這個看來“根本無法實現”的夢想而四處奔走。
“要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經病?”張桂梅的“宏偉藍圖”招來的是許多人的`質疑和辱罵。但張桂梅并沒有放棄,為此飽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為籌集資金辦學,張桂梅求過很多人。一次,張桂梅到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辦女子高中的構想說完,該企業的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見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很多工人還出來看笑話!笨粗还匪浩频难澩群土餮哪_,想著自己的委屈,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更多的時候,疲憊、無助至極的她坐在街頭,靠著墻根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2008年1月7號,姐姐從哈爾濱打來電話,說哥哥病危,一直喊著我的名字,盼著見我最后一面。”“恰好當時宣傳部通知我9號到中央電視臺錄制節目。我想北京離哈爾濱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電視臺后,熱情的編導找了個企業家和她對話,爭取幫她解決點女子高中的困難。一邊是山里的娃,一邊是彌留的兄,張桂梅艱難抉擇。當她把節目錄完,等來這位企業家承諾給女子高中50至100萬元資助的同時,也等來了哥哥已經火化的消息。那種錐心之痛,張桂梅至今難忘。
籌建學校的日子,張桂梅非常艱難、身心疲憊,但她始終義無反顧,矢志不渝,在省、市、縣各級黨委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下,她的辦學夢想最終實現了。2008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建成。9月1日,來自麗江市華坪、永勝、寧蒗等深度貧困縣的94名貧困女孩走進了女子高中的校園。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6
為了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保山市永昌小學積極響應上級部門的號召,11月1日下午,學校黨支部組織全體教職工在五樓報告廳集中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學習她愛崗敬業、履職盡責、為人師表、像紅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奉獻精神。
初心不改、使命不棄。張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點燃了無數貧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誠愛心托起了無數困難學子的人生夢想,用自己真情摯愛,詮釋了什么是大愛無疆、大愛無私、大愛無聲。她以勇者無畏、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續寫著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張桂梅同志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張桂梅同志對黨和人民的無比熱愛和無限忠誠,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為了人民的為民情懷和堅定信仰。其事跡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凈化了我們的心靈,深化了我們的情感,真可謂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肅然起敬。
黨支部書記、校長輝春梅同志要求,全校教職員要認真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學習她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心系群眾的高尚品德;學習她注重學習、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態度;學習她厲行節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淡泊名利、牢記宗旨、忠誠于黨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敢闖敢干、敢為人先、敢于擔當的開拓精神;學習她堅定信念、執著堅定、無怨無悔的人生追求。
在當前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要把向張桂梅同志學習作為重要載體,全體教職工廣泛深入學、聯系實際學、結合工作學。讓每個黨員清楚知道作為一名普通基層黨員,應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守初心、擔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立足崗位,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在工作點滴中提升自我、服務人民、實現價值,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跡。要把張桂梅同志作為一面鏡子,認真開展自我剖析,及時整改落實,真正心系學生,努力成為一名新時代“四有”好教師。
家訪中,車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穩,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訪回來,張桂梅都要重病一次。對于62歲、身體長期有病的張桂梅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次的“長征”。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7
清晨5點15分,張桂梅和往常一樣,從女生宿舍的鋼架床上爬起,坐著宿管員的電摩來到教學樓,在學生到來前,把每層樓的燈一一打開。清晨5點15分,張桂梅和往常一樣,從女生宿舍的鋼架床上爬起,坐著宿管員的電摩來到教學樓,在學生到來前,把每層樓的燈一一打開。
10多年來,張桂梅每個上學日都堅持著這個頗具儀式感的習慣。“姑娘們怕黑,提前把燈打開讓她們更安心!彼f。
愛人早年病故,張桂梅膝下沒有兒女,她把母愛奉獻給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時間去學生家中挨個家訪。10多年來,她的足跡遍布麗江市一區四縣,行程超過10萬公里。
有年寒假,張桂梅到華坪縣榮將鎮家訪。在街頭,張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學生山啟燕正在路邊賣甘蔗。“都要高考了,不好好在家看書,咋跑來賣甘蔗?”張桂梅生氣地問。
了解到山啟燕父親患病、家庭困難,張桂梅經常偷偷給她塞生活費,直到她順利考上大學。如今,大學畢業的山啟燕已成為一名幼師。
張桂梅名下幾乎沒有任何財產,她沒有房、沒有車,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學生們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18年初,張桂梅病危入院,華坪縣縣長到醫院看望她。躺在病床上的張桂梅拉住縣長的`手說:“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著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
我將無我,讓信仰的力量傳遞
9月5日,華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場上,聆聽入學后的第一堂“校課”。每周“校課”,小到學習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張桂梅都親自授課。
如今,這堂課讓張桂梅愈發感覺吃力。63歲的她站在教學樓前,身形有些佝僂,手指、胳膊、頸背上貼滿了止痛膏藥!霸缟掀鸫矔r,腳疼得不敢著地。有時我真想不干了,可看著你們,我告訴自己必須堅持!睆埞鹈穼W生說。
看到有學生抽泣,張桂梅連忙說:“不哭不哭,我答應你們,我會好好的,陪你們讀完這三年……”話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張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薄=逃堪l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活動。麗江市專門設立了“張桂梅教育基金”,所籌集資金將用于支持華坪女高發展、補助貧困學生。
讓張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接過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許多華坪女高的學生大學畢業后,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選擇投身艱苦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
周云麗是華坪女高第一屆畢業生。從小窮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賺大錢”,但女高改變了她的想法。2015年大學畢業后,周云麗考取了寧蒗縣城的中學教師崗位。聽說女高缺數學老師后,她毫不猶豫放棄了縣城工作、放棄了正式編制,來到女高做代課老師,一年后才轉正。
“老師老了,我們長大了。”周云麗說,“我們要繼續她未竟的事業。”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8
“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這是“感動中國”給予張桂梅校長的頒獎詞,她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讓我在感動之余,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張桂梅校長扎根貧困地區四十多年,致力于教育扶貧,傾盡全力、奉獻所有,幫助無數貧困山區女孩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為那些原本可能早早輟學、陷入貧困循環的女孩們點亮了希望之光。
在觀看她的`事跡時,我被她的執著與堅韌所震撼。面對重重困難和阻力,她沒有絲毫退縮,為了籌集辦學資金,四處奔走、募捐,遭受了無數的冷眼和誤解,但她從未放棄。為了讓學生們有更好的學習條件,她省吃儉用,生活極其簡樸,自己身患多種疾病卻無暇顧及,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了學生身上。
從張桂梅校長的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意義。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改變人生、改變社會的重要途徑。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不惜一切代價。
同時,她的精神也激勵著我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勇敢面對困難,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標。每當我遇到挫折想要放棄時,就會想起張桂梅校長那瘦弱卻堅毅的身影,她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下都能堅持下來,我又有什么理由退縮呢?
張桂梅校長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懂得了奉獻、堅持和愛的價值。她的故事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激勵著我們為了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斗,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懈拼搏,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9
張桂梅,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名字,在觀看了她的事跡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被她那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堅定的堅守所深深感動。
她身處貧困山區,卻看到了教育對于改變當地女孩命運的關鍵作用。于是,她不顧自己身體的病痛和生活的艱辛,毅然決然地投身于教育事業,創辦免費女子高中,只為讓更多的女孩有機會走出大山,去追尋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
在這個過程中,她面臨著諸多難以想象的困難。辦學資金的短缺、師資力量的薄弱、學生家庭的貧困以及社會上的種種質疑和壓力,都如一座座大山般壓在她的身上。但她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而是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一步步艱難地前行。
她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陪伴學生們學習、生活,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自己那簡陋的住所。她對學生們的關懷無微不至,不僅關心她們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她們的品德和意志。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學生們,只要努力奮斗,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張桂梅校長的堅守,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就能夠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她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為了那些貧困山區的女孩們,更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公平與進步。
她的事跡也讓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我們生活在相對優越的環境中,卻常常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抱怨、放棄,與張桂梅校長相比,我們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我們應該學習她的精神,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不畏艱難險阻,用自己的行動去傳遞愛與溫暖,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份美好的力量。
張桂梅校長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楷模,她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書寫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10
觀看張桂梅校長的事跡后,我深受觸動,她宛如一位堅毅的戰士,在教育的戰場上,用愛與堅韌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傳奇。
張桂梅校長的人生充滿了坎坷與磨難,但她從未向命運低頭。早年,她失去了摯愛之人,又身患多種疾病,然而這些挫折并未將她擊垮,反而讓她更加堅定了為教育事業奉獻的決心。她來到華坪縣,這里貧困的現狀和女孩們受教育程度低的現實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于是,她決心創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更多的女孩能夠走進校園,接受知識的洗禮。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不辭辛勞地四處奔走,籌集資金。面對他人的不理解和質疑,她默默忍受;面對貧困山區艱苦的生活條件和簡陋的教學設施,她毫無怨言。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生身上,每天督促學生們早起讀書,夜晚等學生們入睡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
在教學上,她嚴格要求學生,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了如指掌,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她不僅傳授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意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學生們,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走出大山,去擁抱更廣闊的世界。
張桂梅校長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情懷。她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用無私的愛去關懷、呵護他們。她的愛是那么的深沉、那么的純粹,不求任何回報。在她的努力下,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高成立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從這里畢業,走向了全國各地的高校,開啟了全新的人生。
張桂梅校長的事跡讓我明白,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它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甚至改變一個家庭、一個地區的未來。她的堅韌和奉獻精神也將激勵著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力量去傳遞愛與希望,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11
張桂梅校長的事跡,如同一股強大的暖流,流淌在我的心間,讓我對她充滿了深深的敬意和欽佩。
她扎根貧困山區,用自己的雙手為那些渴望知識的女孩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在那個貧瘠的土地上,教育資源匱乏,人們的觀念也相對落后,女孩們讀書的機會少之又少。但張桂梅校長不信命,她堅信教育能夠改變一切,于是,她傾盡全力創辦了華坪女高,只為給女孩們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辦學之路充滿了艱辛,資金不足、師資短缺、招生困難等問題接踵而至。但張桂梅校長沒有退縮,她親自去家訪,勸說那些家長讓女孩們上學。她翻山越嶺,走過崎嶇的山路,不知磨破了多少雙鞋,只為了讓更多的女孩走進校園。面對社會上的種種質疑和壓力,她選擇了默默承受,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學校的建設和學生的培養中。
在學校里,張桂梅校長既是校長,又是老師,還是學生們的“媽媽”。她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和學生們一起出操、上課、吃飯、晚自習,直到深夜才休息。她對學生們的要求非常嚴格,督促她們努力學習,同時,她也給予學生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當學生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她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她們身邊,鼓勵她們堅強面對。
張桂梅校長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教育的真諦,那就是無私的奉獻和無盡的關愛。她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讓那些原本可能被命運束縛的女孩們看到了希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的精神不僅僅是一種榜樣的力量,更是一種激勵我們前行的.動力。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向張桂梅校長學習,學習她的堅定信念、無私奉獻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知識和技能,將來用自己的所學去幫助更多的人,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我們一起向張桂梅校長致敬,傳承她的精神,讓愛與希望在更多的地方綻放光芒。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12
觀看張桂梅的事跡后,我被她的精神深深震撼,內心涌起一股強烈的情感浪潮,久久難以平息。
張桂梅校長就像一位執著的拓荒者,在貧困山區的教育荒蕪之地,開辟出了一片希望的綠洲。她所面臨的環境之艱苦,是我們難以想象的。破舊的校舍、匱乏的教學資源、貧困的家庭以及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都成為了她辦學路上的重重障礙。然而,她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反而以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向自己的目標。
她四處募捐,為了籌集辦學資金,放下了自己的尊嚴和面子,遭受了無數的拒絕和冷眼,但她從未放棄。她用自己的堅持和真誠,打動了越來越多的人,為學校的建設爭取到了寶貴的資源。在教學方面,她更是一絲不茍,每天陪著學生們早起晚睡,認真批改每一份作業,耐心輔導每一個學生。她對學生們的期望不僅僅是考上大學,更是希望她們能夠成為獨立、堅強、有擔當的女性,能夠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為社會做出貢獻。
張桂梅校長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她患有多種疾病,但她從未因此而停下腳步。她把自己的藥放在辦公室的抽屜里,常常因為忙碌而忘記吃藥。她的心里裝的全是學生,唯獨沒有她自己。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不禁熱淚盈眶。
從她的身上,我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東西。在學習上,我們應該像她一樣,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愛心,為社會傳遞正能量。張桂梅校長用她的一生告訴我們,一個人可以平凡,但絕不可以平庸,只要我們懷揣著夢想,并為之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張桂梅校長的事跡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成為我前進道路上的一座燈塔,照亮我前行的方向,激勵我不斷追求卓越,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13
張桂梅校長的故事,如同一部感人至深的史詩,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每一個細節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
她身處大山深處,那里的貧困和落后沒有讓她退縮,反而激發了她改變現狀的決心。她看到了山區女孩們眼中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于是,她決定用自己的力量為她們搭建一座通向外面世界的橋梁。創辦華坪女高的過程充滿了艱辛,資金的短缺、師資的匱乏、社會的質疑,每一個問題都像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但張桂梅校長憑借著她那鋼鐵般的意志,一步一步地攀登,一點一點地克服。
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她節衣縮食,生活極其簡樸。她的衣服總是縫縫補補,飲食也非常簡單,所有的節省都是為了學校能夠多一點資源,學生們能夠多一些機會。她對學生的關愛無微不至,學生們親切地稱她為“張媽媽”。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她們的品德和意志。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學生們,只要努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
在教學上,張桂梅校長嚴格要求學生,每天陪著她們早起晚睡,督促她們學習。她認真批改每一份作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在她的努力下,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從華坪女高畢業,走進了大學的校門,開啟了全新的人生。
張桂梅校長的精神是一種無私奉獻、堅韌不拔、關愛學生的精神。她是教育界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讓我明白了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改變人生、塑造靈魂。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以張桂梅校長為榜樣,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將來也能夠像她一樣,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愛與溫暖,讓更多的夢想在努力中綻放光芒。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心得體會07-20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心得體會范文通用06-12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學習心得感悟06-12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事跡材料(精選11篇)06-08
學習感動中國張桂梅事跡心得感悟11-06
贊美張桂梅的經典句子06-28
感動中國張桂梅人物事跡觀后感06-25
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