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精選8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 篇1
緣于一次考試,我認識了都安高中的9位體育教師。我知道了莫振高校長,了解到他的事跡。
我首先了解到的是,都安高中建設了一個游泳池,將要面向學生開設游泳課,所以他們派出了所有體育教師參加了20xx年首期游泳教練員的 培訓 與考核。基于此,我對他們的莫校長的第一印象是遠見卓識,敢于創先。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引領全體教師扎實地推進 素質教育 。
通過網絡,我了解到莫振高校長更多的先進事跡。
莫老師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雖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須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技術,我們培養的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學生,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他們跟上時代的步伐。”莫老師這種與時俱進的精神正是現在的我所缺乏的。其實,隨著時代發展,科學研究進步,知識網絡是不斷更新的,而知識應用體系的變化更是飛速前進,沒有拓展學習的我已經能感覺到教學內容的陳舊提不起學習學習興趣的現實。另外,教學對象的更新,學情的變化也讓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顯得蒼白無力。只有建立在學生實際學習水平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用當下最新發生發展的客觀存在來豐富教學內容,才是好的教學,才能讓學生樂于學習,學會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所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息息相關,從而更有動力去學習。
莫校長用微薄工資托起300名貧困生的學習夢的事跡,讓我感觸最深刻。莫校長在履行著一句承諾:再窮不能窮教育。堅持再貧困也不能貧困學校,學校教育設備一定要跟得上國家發展水平的工作理念。愛生如子的莫校長,是多么地深愛著他的事業。
教人做人,教人為真,教人為實。莫校長給我們做了榜樣。向莫校長致敬,向莫校長學習!
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 篇2
悲痛瞬間爆發,傳遍媒體、網絡、微信朋友圈,一天之內,整個都安縣城的花圈便告售罄。15日早晨,數千人從全國各地趕來送他最后一程。清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府,以各種方式向他致敬。
當看到這個新聞時,我很好奇,這是一位什么樣的校長呢?他的離世竟然讓這么多人為他送行!我趕緊上網查了一下莫振高校長生前的先進事跡。通過瀏覽網頁了解莫振高校長的事跡,我產生了許多思考。莫老師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多么樸實的一句話,但是又是那樣的鏗鏘有力。的確,沒有愛怎么可能會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石,愛是教育的源泉。對這個“愛”的解讀,我想到了兩個層面的含義。一個是老師對學生們的愛。一名老師,當他真的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的愛,那么他對孩子的期望也是切切實實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績,更是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一個老師只有真真正正的愛他的學生,他才會不遺余力的傾盡畢生所學,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因為,他更希望他的學生,他的孩子們有真正的學問,掌握真正的本領,而不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理論。另一個愛,是老師對教育事業的愛。教育作為一項職業,它有它的職業要求,所謂“干一行愛一行”,我想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是因為他愛教育,其次是因為他有很好的知識底蘊實施教育。
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通過對莫老師事跡的學習,我們也客觀的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可喜的是,我們也像莫老師一樣,用愛來教育,但是我們做的遠遠不夠。作為年輕老師,我們有對教育的想法,對孩子們的期望。可是,對教育的耐心缺少了一點點。雖然有愛,但是愛的還沒有莫老師那樣的深刻。莫老師是我們在教育路上的榜樣,我們要學習莫老師那種用愛來教育的精神,關心每一位學生,幫助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 篇3
“有的人活著,他卻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藏克家先生在紀念魯訊的一首詩《有的人》中這樣寫道。毛澤東同志也曾引用司馬遷的話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一直以來,我對這兩句話的內涵百思不得其解。一個普通校長的離世,為何引起如此大震動?一個平凡的崗位,又為何引發央媒競相關注?今天,當我讀了長篇通訊--《廣西數千人淚別校長爸爸》,一個高大、偉岸的形象躍然而上,一個心系學生,情系山區,傾其一生付出的好校長怎能不讓人懷念?一個視學生如己出,像傳說中的“愚公”一樣,肩扛萬斤重擔,甘為人梯的“好師長”、“好父親”又怎能讓人不牽掛?30多年的教育生涯里,莫振高用辛勤、汗水詮釋了教育工作者“傳道、受業、解惑”的真諦,樹立了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他更用責任和愛心鑄就了一面“豐碑”,樹立了一面鮮活的德育“旗幟”,永遠鐫刻在人民群眾的心間。
翻開莫校長的一生,“責任”是其最為顯著的“烙印”。莫校長工作點――都安瑤族自治縣系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地處我國滇黔桂石漠化連片特困地區,這里“九分石頭一分地”,自然環境惡劣,山里貧窮。“越是貧窮、越是落后,就越是要重視教育,要通過教育改變窮困學子的命運”。30多年的教育生涯里,莫振高一直堅持秉承這種信念,積極呼吁、來回奔走,四處“化緣”,先后向慈善機構、企業和愛心人士求助,共募集3000多萬元善款,資助1.8萬多名貧困生圓夢。俗話說:做一件好事不難,難就難在能一輩子堅持做下去。莫振高用一生的堅持生動地解釋了什么是“責任”,怎樣來“擔當”。
觸及人們內心情愫的,在于莫校長有如山的“父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有多親”。對于這個九尺男兒來說,他有著如山般的“父愛”,既溫暖又厚重,既溫情又細膩。冬日太陽升起,他催著大家曬棉被;學生被雨淋濕,他早已準備好姜糖水祛寒;臨近高考,他叮囑食堂每天早上給學生個雞蛋。而即使在病重住院期間,他的心中還是學生,要求食堂為正在參加會考的高三學生免費煮湯圓……這些舉動看似細小,微不足道,但是,舉手投足間,一言一行中,見證著他為人處事的優良品質;將心比心、以情換情,莫校長用心、用愛贏得了學生、家長的尊敬和愛戴。
“斯人已去,精神長存”。莫校長的一生,讓人懷念和贊許。我們在感動之余,還需反思,將這種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躬行實踐、接力傳承,各行各業涌現出更多的“莫振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定會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 篇4
我閱讀了莫振高的先進事跡,一個高大、偉岸的形象躍然而上,一個心系學生,情系山區,傾其一生付出的好校長怎能不讓人懷念?一個視學生如己出,像傳說中的“愚公”一樣,肩扛萬斤重擔,甘為人梯的“好師長”、“好父親”又怎能讓人不牽掛?30多年的教育生涯里,莫振高用辛勤、汗水詮釋了教育工作者“傳道、受業、解惑”的真諦,樹立了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他更用責任和愛心鑄就了一面“豐碑”,樹立了一面鮮活的德育“旗幟”,永遠鐫刻在人民群眾的心間。
莫老師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雖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須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技術,我們培養的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學生,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他們跟上時代的步伐。”莫老師這種與時俱進的精神正是現在的我所缺乏的。特別是在帶了一輪完整的高中之后,我連續三年都執教高一,有時候覺得內容都很熟悉了,課本都倒背如流了,備課什么的已經沒有必要了。
其實,隨著時代發展,科學研究進步,知識網絡是不斷更新的,而知識應用體系的變化更是飛速前進。另外,教學對象的更新,學情的變化也讓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顯得蒼白無力。只有建立在學生實際學習水平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用當下最新發生發展的客觀存在來豐富教學內容,才是好的教學,才能讓學生樂于學習,學會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所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息息相關,從而更有動力去學習。
“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將教育家夏丏尊這段話記在心間,莫振高說:“我感受著孩子們的痛苦,也體會著他們的快樂。”
古人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莫振高從大石山區走來,為時代所接納、所推崇,只因他給予別人的是心靈的啟迪與人格的提升,是夢想的航向與人生的指引。
如暗夜里的一盞明燈,燃盡自己,用品格點亮學子的夢想——時代呼喚莫振高,時代需要莫振高式的教育家。
莫老師是我們在教育路上的榜樣,我們要學習莫老師那種用愛來教育的精神,關心每一位學生,幫助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 篇5
通過學習莫振高的先進事跡,我被他用微薄工資托起300名貧困生的學習夢的事跡與學生以自家創造的財富——青菜——感謝師恩的片斷感動著,但對我影響較大,讓我覺得必須學習的卻是莫老師堅持再貧困也不能貧困學校,學校教育裝備一定要跟得上國家發展水平的工作理念。
莫老師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入:"固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須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技術,我們培養的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學生,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他們跟上時代的步伐。"莫老師這類與時俱進的精神正是現在的我所缺少的。特別是在帶了一輪完全的高中以后,我連續三年都執教高一,有時候覺得內容都很熟習了,課本都倒背如流了,備課甚么的已沒有必要了。實在,隨著時代發展,科學研究進步,知識網絡是不斷更新的,而知識利用體系的變化更是飛速前進,沒有拓展學習的我已能感覺到教學內容的陳腐提不起學習學習愛好的現實。另外,教學對象的更新,學情的變化也讓原封不動的教學方式顯得蒼白無力。只有建立在學生實際學習水平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用當下最新發生發展的客觀存在來豐富教學內容,才是好的教學,才能讓學生樂于學習,學會學習,并在學習過程當中體會到所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息息相干,從而更有動力往學習。
莫老師教會我,我亦師亦生,我不能"死教書,教死書",必須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技術,讓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跟上時代的步伐,學會科研教學,堅持教研相長,才是進步教學教育水平的硬道理,是一位合格的教師的基本功。
莫老師精神永存。我以后要向莫老師學習,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
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 篇6
今天學習了優秀教師莫振高校長的先進事跡,他那只為教育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我,震撼著我,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工作中,莫振高積極進取,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詮釋一個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我也是一名教師,盡管我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奉獻、鉆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將在先進教師先進事跡啟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為此,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一、端正態度
一要端正工作態度。態度決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課,能不能讓課堂呈現出更多的亮點,教學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再強,水平再高,缺少一個端正的教學態度,課堂也是很難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態度,把教育作為事業來做,把教學作為藝術來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質量的課,才能讓課堂亮點不斷閃現。不枉教師的光榮使命。
二、練好基本功
要教給孩子一滴水那么多知識,教師就要具有濤濤流不盡的泉水那么多的知識。所以,白天,我們不僅在學校上課,批改作業,處理一些班務,搞教研活動,還要抓緊業余時間外出聽課學習,晚上回家還得備課,看書學習,查閱資料等,當別人在與家人聊天,朋友聚會,吃喝娛樂,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閑的時候,我們還在為明天的的上課做準備,還在為某個學生的個體行為傷腦筋,還在為寫一篇論文而冥思苦想。是呀,可當我們看到學生的一丁點進步時,有家長向我們道謝時,自己課堂教學閃現出一丁點火花時,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肯定時,那種興奮與激動是難以言表的。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雖然漫長,可記憶力和精力最黃金的時期卻是有限的,現在的我倍感歲月的不饒人,眼看人生的黃金時間匆匆從腳下流過,如果還不努力學習,不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淀下一些經驗的話,可能確實就要來不及了,所以,我想:現在辛苦點,累點,雖然會失去一些娛樂時間,但我會得到一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解惑授業的經驗。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會收獲豐碩的成果,哪怕一顆青澀的小果,我也要為之努力奮斗,心里也覺得很甜。
三、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對待別人的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當我們希望別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時,就一定得怎么教別人的孩子。當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手上的時候,他們對我們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們要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真誠的愛他們,用積極的情感去感染他們,扣擊他們的心扉,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這是一種責任。我們要象慈母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孩子身體不適時,我們應該噓寒問暖;孩子有缺點或不足時,不歧視,不挖苦,不嘲笑,應該有顆包容之心,要想到:他們是孩子,擁有犯錯誤的權利;當孩子的優點或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加以肯定和鼓勵,總而言之,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才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都說人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對老師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讓自己的腳步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了祖國的明天,甘愿做一根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 篇7
莫振高用一生踐行了"三嚴三實",在修身用權律己上當標桿,在謀事創業做人上做榜樣。他是模范踐行"三嚴三實"的好黨員、好干部。他沒有轟轟烈烈的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只有四十三年如一日在教育崗位上默默奉獻,激情燃燒,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正是這樣平凡的堅守,造就了他的崇高,彰顯了他的力量,展現了一個生命高貴而奪目的光彩。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向莫振高學習,用平凡和堅守成就一個師者的夢想。
20:30直播開始了。報告會上,莫振高的家人、學生、同事共同講述了莫振高幫助一代代瑤鄉山里娃走出大山圓了大學夢的故事。老師們靜靜地聆聽著,從老師們飽滿淚花的眼框中可知道全體與會人員從莫振高感人的故事中撞擊出心靈的共振,產生了共鳴;直播過程中,會場中還不時地傳出老師們發出內心的熱烈的掌聲,以表達老師們對莫振高的崇高敬意!
觀看結束后,張偉定校長作了總結發言。他說:通過觀看一個多小時的直播,我和大家一樣深深地感受到了莫振高用堅守精神譜寫的時代贊歌,閃耀著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永恒光芒。莫振高被稱為"化緣校長",連續30多年用微薄的工資資助近300名貧困生,讓他們進入大學;先后籌集3000多萬元善款,資助1.8萬名貧困生圓了大學夢。他沒有漂亮的語言,卻有贏得人們尊重與充滿敬意的行動。他是在用行動實踐,甚至是用生命的實踐來詮釋如何拋掉"小我"成為"大我",展現了他對教育事業的大愛、對黨與人民的忠誠。因此,我們深刻地感受身上的時代使命感,深知肩上的工作責任感,能夠讓我們以鏡子作用不斷對照、反思自己與先進人物的思想差距、行動差距,進而鞭策自我,能夠讓我們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以光芒的照耀煥發務實堅守崗位、為民奉獻的精神。當前,正在開展"三嚴三實"專項教育活動。
"三嚴三實"需要從時代楷模與身邊先進人物的學習開始,從正能量感染與傳遞開始。我們知道,教師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作為一名教師,莫振高做到了!學習他的事跡,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感動上,更應該將他那種愛崗敬業、心系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真正用到我們自己的工作上來。面對著好奇心、求知欲極強的學生們,我們要有更寬廣的視野,博大的胸襟去真正關心和幫助孩子們,在與同學們的相處中,盡好教育責任,做好思想引領,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努力將同學們培養為國家所需的棟梁之才,無愧于社會的期望和時代的重托。
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 篇8
機關同志觀看了"莫振高同志先進事跡主題情景報告會"的電視直播,通過視頻資料以及莫振高同志的同事及學生們對他生前的情景描述,這位來自都安瑤族自治縣的校長,用生命踐行"三嚴三實",幫助了無數的貧困學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記著學校的學生們。感人的情景仿佛歷歷在目,會議現場的同志們都被莫振高同志的無私和崇高感動得淚眼模糊。
通過觀看報告會,我們要向這位"三嚴三實"的典范人物學習:
一是學習莫振高同志獻身教育,充滿激情的人生追求。
從本職工作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努力在實現自我價值中升華人生境界,推動各項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二是學習莫振高同志恪盡職守,勤勉敬業的實干作風。
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勤勉敬業、苦干實干的工作態度,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干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
三是學習莫振高同志愛生如子,愛校如家的崇高師德。
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切實增強群眾意識,時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盡心盡力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樹立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是學習莫振高同志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善于用創新的理念謀劃全局,用創新的思路推進工作,用創新的辦法破解難題,使各項事業始終充滿蓬勃生機和活力。
五是學習莫振高同志凝聚人心,謀求發展的團隊精神。
以實際行動踐行"雄心征服千層嶺,壯志壓倒萬重山"的精神。
目前,南寧市林業和園林局正迅速掀起向莫振高同志學習活動的熱潮,把向莫振高同志學習激發出來的熱情和干勁,自覺轉化為推動發展、謀求跨越的強大動力,進一步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凝心聚力、務實大干,為林園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習莫振高事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莫振高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1-24
莫振高事跡觀后感09-17
學習莫振高先進事跡心得體會范文12-23
教師學習莫振高先進事跡心得感言09-10
廣西莫振高事跡觀后感09-17
有關莫振高先進事跡觀后感01-06
莫振高先進事跡視頻觀后感09-17
學習莫振高校長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1-19
高考作文素材:“化緣校長”莫振高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