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7篇)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精選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了孔融為家人讓梨,自己吃小的,給人家吃大的?兹谧尷娴墓适伦屛抑懒艘獔F結友愛,尊敬長輩。
我的同桌王澤亮有個雙胞胎哥哥叫王澤陽,他們在和父母吃早飯時,早飯不多,最后還剩一個生煎,父母要他們兩兄弟吃,他們互相推辭后,最后給了父母。這樣的家庭氣氛,多讓人感動呀,這兩兄弟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孔融嗎?他們尊敬長輩,因為父母要去工作,體力消耗大,容易饑餓。
我很喜歡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個故事:有兩只小羊,過獨木橋,誰也不讓誰,還互相斗毆,最終誰也沒有好果子吃,紛紛落入水中。這個故事與《孔融讓梨》形成了對比,孔融為家人讓梨的孝心讓后人們一直流傳至今,廣為流頌,而這兩只小羊過獨木橋的故事,雖也被人們流傳,但是卻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反面教材,人們經常用這個故事來諷刺那些不懂謙讓的人。
在生活中,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父母每次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小時候我將這些含“愛”的食物囫圇吞棗的吃進肚里,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而現在,有時還是這樣,認為父母就是應該給我的。可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實在是太羞愧難當了。從此之后,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會讓給父母。而且還感到,互相謙讓,還能增加生活氣氛,增強親密感,其樂融融。
我們都應該讓長輩與親人得到快樂,自己隨后。“百善孝為先”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人人都應該明白。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從點滴起,感恩父母,感恩長輩!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晚上我讀了《五子登科》的故事,故事中講到竇禹鈞年輕時,他沒學好,他家里很有錢,他還貪得無厭,盤剝窮人,后來他改邪歸正,不在做壞事,開始幫助窮人,他有了五個兒子后,對兒子嚴格要求,使他們一個個健康成長,都當了大官。
在這個故事中我學到了兩個成語:
貪得無厭:貪心很大,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改邪歸正:改正錯誤的行為,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指不再干壞事。
我還讀了《孔融讓梨》的故事,故事中講到孔融四歲的時候,一次有人送來一筐梨,他和幾位哥哥挑梨,他自己挑了一個最小的,他從小就知道禮讓,孝敬父母,尊敬兄長,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在這個故事中我學到了兩個詞組:
孝敬:對長輩孝順尊敬。
尊敬:重視而且恭敬的對待。恭敬:對長者或客人尊重而有禮貌。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我今天看了《孔融讓梨》的故事。
故事里面講孔融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秋天里鄰居給他們家送梨,孔融有七兄弟,他排第六,孔融從容地拿了一個小梨,他的那些哥哥一拿,就是大梨他們就很得意,大人們很好奇的問:“你為什么不拿大的,而拿小的?”他說:“因為哥哥都比我大,而我比他們都小,哥哥們長大了,還是我的長輩,而我是他們的小輩,所以我應拿小的。聽完這句話之后,哥哥們臉都紅了。”
自從他說完這句話,孔融讓梨的故事慢慢傳看開了,我想大家都應該跟孔融學學他的好處。向他那樣尊老愛幼的美德。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今天,當我再一次翻開《孔融讓梨》時,我的心在震撼!爸t讓”,一個簡單的詞,卻有著多么豐富的涵義。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在東漢末年有一位叫孔融的文學家,有五個哥哥和一個弟弟。
孔融四歲時,媽媽買了幾個梨子回來,父親讓孔融先挑。可是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父親見了,感到很納悶,就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呢?”孔融回答道:“大的留給哥哥吃!备赣H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還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是哥哥,所以弟弟要吃大的!甭犃丝兹诘脑挘蠹叶伎渌莻懂得謙讓的好孩子。
看完全文,我自慚形穢?兹谒臍q時就知道謙讓,而我呢?我已經上五年級了,可是我從來沒有真正的謙讓過。今天,我終于感悟,謙讓是多么的偉大啊!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我讀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后,覺得孔融不僅聰明能干,而且很懂得尊敬長輩,和哥哥姐姐團結友愛。爸爸要他分梨,他把最大的分給爸爸媽媽,而把最小的留給自己。
四歲的孔融知道這樣做,我們比他大多了,更加應該懂得講文明、禮貌。老師經常教我們要尊敬長輩,同學間要團結友愛,今后,我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孔融的行為。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6
這個故事,恐怕是無人不知,無所不曉的,我也很早就知道這個故事。然而,當我今天重新重溫這個我已聽了無數遍的故事時,我卻思緒萬千。
《三字經》里說:“融四歲能讓梨”無疑,這是件小事,但在我4歲時,我讓過梨嗎?11年來,我讓過梨嗎?沒有。因為小時候總覺得沒事么。4歲的'孔融就是我的榜樣,教我們“孝”和“德”,或許因為這個,《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才流傳至今吧。
當今社會,在小時候,恐怕已經沒有人知道父母的艱辛,都只有在為人父,為人母后,才明白當年做父母的痛處。父愛和母愛是世上付出得最多,但回報得卻是最少的。有時,哪怕是一句話,一封信,一個禮物,都會讓父母異常感動,甚至眼淚奪眶而出。
好好的孝順父母吧,哪怕是一句問候的話,一張滿分的試卷,一張節日的賀卡,或是像孔融那樣讓梨……
所以,從現在開始,好好孝順父母吧!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中的一則故事,名字叫《孔融讓梨》。
書里講的是孔融小時侯的事,他小時候聰明又懂事。有一次,他家桌子上有些梨,孔融叫哥哥姐姐來吃,父親讓孔融來分梨,他把最大的,最好的分給父母,然后依次分給哥哥姐姐們,自己要最小的,父親說,你為什么要小的,孔融說因為我最小。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不管在家還是在外面,分東西的時候,先把最好的,最大的分給長輩,然后再分給兄弟姐妹,最后把剩下的給自己。做到尊敬老人,愛護比自小的孩子。我還知道了,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在家里我也要尊敬長輩,愛護比自己小的孩子。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今天我讀了《孔融讓梨》,孔融四歲時,媽媽讓他給大家分梨?兹诎汛罄孀尳o了別人,把小梨留給了自己。媽媽問他為什么不拿大的,他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
說起《孔融讓梨》的故事我想起了一個詞——謙讓。謙讓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F在,我們的生活比過去富裕了很多,但又有多少小朋友想到謙讓和關心別人呢?我們的父母給我們買了一些好吃的零食,可我們只顧自己吃,壓根兒沒想到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懂事的,尊老愛幼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今天我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孔融兄弟七人,排行第六。在家孔融孝敬長輩,尊重兄長,講究禮讓?兹谒臍q那年,一位客人帶來一筐梨子,父母叫孔融給他們弟兄幾個分梨。
孔融把又大又好的梨分給了幾個哥哥,將最小的留給了自己。家人不解,孔融就說:“哥哥年齡比我大,應該吃大的,我是弟弟,應該吃小的。大家都夸他是個懂事的孩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朋友要從小尊重長輩,團結同學,有愛他人,只有這樣長大后才能成為一個有修養有素質的人。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說到讀書感想,讓我想起了以前讀過的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是說:東漢時代有個聰明的孩子叫孔融,他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爸爸讓孔融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就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孔融:“你還有個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讓給弟弟吃!彼赣H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起有一回:爸爸正在看新聞聯播,我愛看的《機甲獸神》動畫片開始了,我就和爸爸爭了起來。當然是爸爸就到了其他房間去看,我現在想起來,我覺得自己和孔融相比,太自私了。以后,要像孔融那樣,知道尊敬長輩。還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的大娘做了一盤香噴噴的紅燒肉,我和哥哥都想第一個先嘗,結果他壓著我的筷子,我壓著他的筷子,都不肯相讓,F在想起,我應該學孔融那樣讓哥哥先嘗。我們應該象孔融一樣,做一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和諧,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美德,我們做什么要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生活才可以更加美好。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我讀過很多遍孔融仁立的故事,但我始終不明白。今天,我終于明白了這個故事的深層含義。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到他四歲時,他已受過良好的教育。一天,鄰居給孔融一家帶來一盤梨。他的兄弟姐妹們爭先恐后地去搶又大又好的梨?兹趨s站在一旁不搶。這里寫的是孔融很懂事,會謙恭地讓他的兄弟姐妹們,讓他們先選擇,再吃剩下的食物。
父親看到這混亂的場面非常生氣。他讓站在他旁邊的孔融分享梨。孔融先把兩個大的給了爸爸媽媽,然后把好的給了哥哥,姐姐,哥哥,最小的給了自己。父親問孔融為什么把最小的留給自己。孔融回答說:“哥哥,姐姐比我大,應該吃大的,哥哥比我小,我應該讓他,所以我選擇了最小的一個。”父親很滿意,稱贊孔融的謙虛和禮貌。在這一點上,孔融又是非常明智的。
孔融長大后,成了北海的臺守。他善良又善良,交朋友,待人和善,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孔融不僅教育了他的兄弟姐妹,而且為世界樹立了榜樣。從孔融的成長中,我也認識到,在我年輕的時候,我不僅要學習文化,還要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成長是一個人的能力和美德。
讀完這篇文章,我明白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學會了謙虛,我們之間就不會有矛盾,矛盾不存在,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社會和諧,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文明的社會;社會文明,經濟騰飛,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好。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我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深受啟發。
孔融有五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孔融是這幾個兄弟中最聰明的一個?兹谒臍q時,母親買了一些梨,梨有大有小,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開始吃了起來。父親好奇就問:“孔融,你為什么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因為我的哥哥們比我大,我比他們小,所以我要拿一個最小的梨吃!笨兹诨卮鸬馈8赣H有好奇地問:“你還有一個弟弟,最小的因該是他吃才對呀?你為什么要吃最小的梨?”“因為弟弟比我小,我要讓著他,所以我拿了一個最小的梨。”“恩”父親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個故事讓我得到了一個啟示:孔融四歲的時候時就學會了讓梨,而我們現在還是不理解父母的苦心。難道不應該反思一下嗎?四歲的孔融把最大梨給他哥哥們和他的弟弟。在我們看來是理所當然的,拿來就吃,可是孔融卻把梨給了自己的哥哥,說自己小要吃小的,F在時代是變了但是我們卻不能忘記我們先祖們的美德,我們要在發展的同時也要保留一些祖先們傳下的東西,美德是藏在心里的我們要發掘它們把它們用到生活中去,那才能讓它體現出它那寶貴的價值。
所以我們做人要懂得謙讓,不要老是斤斤計較,這樣的日子會很無趣。如果你懂得謙讓,你會覺得生活是那么的歡樂。我們還要向孔融學習,尊老愛幼,尊長的好習慣。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我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從中知道了我們中國許多具有優秀美德的故事。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孔融在六歲那年,他媽媽買回來一些大大的甜滋滋、水靈靈的梨,洗的干干凈凈后讓孔融分給他的哥哥和姐妹們,而孔融卻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媽媽十分不明,“孔融,你為什么留下一個最小的梨給自己呢?”孔融笑了笑說:“夫子說過,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所以大的就留給他們吃吧!”媽媽聽了之后,連忙點了點頭,說:“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
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關心別人,令我萬分敬佩,F在有不少孩子被父母當做心肝寶貝,十分的寵愛,所以孩子根本不知道關心父母,關心他人,什么只想到自己,以自己為中心。其實我也犯過這樣的錯。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看見冰箱里有一大瓶果汁,我一打開,“咕嚕,咕嚕”地把果汁全喝完了。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打開冰箱看見果汁沒有了就問我,我說“全喝完了!”爸爸媽媽沒說什么,但是我感到十分愧疚!
我從孔融身上學到了關心別人的優秀品質,我也認識到自己以前犯了好多的錯誤,我一定要改正這些錯誤,
我真的很希望所用像我一樣犯過這種錯誤的同學,都能像我一樣,知錯就改,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美德在生活中可以說是枚不勝舉。但在《孔融讓梨》這篇短小精煉的歷史故事中,僅有5歲的小孔融竟知道要尊老愛幼,小小年紀的孔融讓梨這件事,讓我深有感觸。
在古代的一天,孔融的父親從集市上買回三個梨子,分發給孔融、妹妹還有哥哥?兹诜值搅艘粋最大的梨子,一看就知道味道很甜。但他讓給了哥哥,父親問他為什么這樣做,孔融回答道:“大的就應該給大的人吃!钡诙危兹诜值搅艘粋比較大的梨子,但又讓給了妹妹。爸爸又問他了,他回答:“妹妹比我小,應該吃一個大一點的。”最后,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但爸爸夸獎了他。
故事中的孔融尊老愛幼,繼承了我們中華民族美德中最重要的一點。但想想我,平日里調皮搗蛋,沒少給媽媽添麻煩,害的媽媽不但沒有省心,還倒多添了幾根白頭發。有一次,媽媽做了五個獅子頭放在青菜里煮,自己沒舍得吃一個,我不但沒有謝謝媽媽,還抱怨她沒有多做幾個。還有那次在小姨家,我和表弟爭著玩電腦游戲,我竟生生地把表弟推倒在地板上,害得他哭了好一會兒。想想,平日生活里的我竟然連一個五歲的兒童都不如?兹谧尩碾m只是一個梨子,但在美德道路上,他卻跨越了一大步。所以《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才會家喻戶曉,一直流傳至今。以后,我也要學會謙讓,孝敬自己的長輩們,愛護比我小的孩子們。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一天,我在讀《三字經》,當讀到“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時,這章節里有一段關于“孔融讓梨”的小故事。這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春秋魯國,一位名叫孔融的四歲小孩非常懂事聰明。一次母親端上一盤梨子來,叫孔融先拿來吃,而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津津有味吃了起來。父親問他為什么這樣做,孔融說:“哥哥比我大,大的梨應該給哥哥吃!
讀完之后,一種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樣懂事,他的一舉一動,機靈巧妙的回答深深吸引了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孔融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慚愧。想到有一天晚上,爸爸和媽媽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劇。我看了看鐘快7點了,糟糕!我愛看的動畫片就要開始了,于是,我連忙拿起遙控器換了臺,爸爸媽媽見了很生氣,狠狠地批評了我,我還生氣得跑回房間,不理他們。還有一次,我的表妹和阿姨來我家玩,媽媽端上來一盤水果,我見了連忙拿起一個最大蘋果就大口地吃了起來。媽媽見了,很生氣地對我說:“你這孩子真不懂禮貌,你應該把大的蘋果讓給妹妹,你怎么反而把大蘋果自已先吃了呢?”現在想起這些事來,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和四歲的孔融相比,真是羞愧極了。
《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了我應該學習孔融尊老愛幼、謙虛禮讓。讓我想到,在生活中要學會尊重別人,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也要學會謙讓別人,這樣才能夠得到更多人的理解,這是我們小學生應該具備的傳統美德。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中國自古以來,就傳承著禮讓兄弟姐妹的美德。
一天,我在讀《三字經》,當讀到“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睍r,發現這個章節里,有一段關于“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春秋魯國,一位名叫孔融的四歲小孩,十分懂事聰明。一次母親端上一盤梨來,叫孔融先拿來吃,俄日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母親問他為什么這樣做,孔融說:“哥哥比我大,大的梨應當給哥哥吃。”
讀完之后,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樣懂事,他的一舉一動,機靈的、巧妙的回答深深吸引了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孔融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慚愧?兹谑亲钚〉囊粋,現代社會中,長輩有好的,有大的東西,總會毫不猶豫的給最小的孩子,無比溺愛他,無比呵護她。
想到一天晚上,爸爸媽媽正在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劇。我看了看表,快七點了。糟糕!我最愛看的歷史記錄片快開始了,于是,我連忙拿起遙控器換了臺,爸爸媽媽見了很生氣,狠狠地批評了我,我還生氣的跑回了房間。此刻想想真是不應當呀,怎樣能這樣呢?
此刻想起這些事來,心里真不是滋味,《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我應當尊老愛幼,謙虛禮讓。讓我想到在生活中應當尊重別人,這讓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也要學會謙讓別人,這樣才能夠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是我們小學生應當具備的傳統美德。
養成這樣良好的禮讓習慣與美德,你才會受益終身。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一天,我讀了《孔融讓梨》這故事。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春秋魯國,一位名叫孔融的四歲小孩十分懂事、聰明。一次母親端上一盤梨子來,叫孔融先拿。而孔融拿了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么這樣做,孔融說:“哥哥比我大,大的梨應當給他吃!
讀完之后,一種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么懂事,他的一舉一動,機靈巧妙的回答深深迷住了我,實在令人印象深刻。簡樸的語句中,洋溢著可貴的尊老愛幼品質,蘊藏著那種謙讓的美德,孔融與童年的我比起來簡直天壤之別,一件令人慚愧的事又在腦海中飄蕩著。那事發生在我五歲的時候,一天,弟弟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動畫片,我看了看鐘,糟糕!電視劇大結局呀。我立即拿起遙控器換了臺。弟弟一下子變了眼色,跑過來與我爭吵。聞聲驚動了奶奶,奶奶從一樓上來,了解了情景后,就說:“杰仔,做哥哥的讓下弟弟,并且是弟弟先看的,你還能夠下一樓看啊,干嘛必須要在這看!蔽艺f:“就不!”“聽話!”奶奶說道。我瞪了奶奶一眼,就氣沖沖地回房間了。晚上,趁奶奶在看電視,我刻意在電視機前左擺右擺,拳打腳踢,奶奶叫我別擋著,我假裝沒聽見。最終奶奶也沒說什么,就出去了。
讀了《孔融讓梨》這個小故事后,我明白了做人要尊老愛幼。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04-29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04-04
孔融讓梨的讀書筆記04-04
孔融讓梨的優秀讀書筆記04-11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感悟與體會09-24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精選33篇)05-31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精選14篇)11-22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200字03-22
孔融讓梨讀書筆記(精選15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