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通用8篇)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 1
在防控新冠肺炎的斗爭中,成千上萬的醫務工作者響應黨的號召,頑強拼搏、日夜奮戰,展現了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面貌。這種壯舉是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人道主義精神的時代閃光,是醫德精神的時代閃光,也是紅醫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弘揚。
所謂紅醫精神,即“紅色醫生精神”,它是廣大醫務工作者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工作作風、專業技術等多維度的思想體系。它包括了政治堅定、對黨忠誠的理想信念;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意識;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技術優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他們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紅醫精神的本質內涵。
紅醫精神將繼續鼓舞新時代的紅醫傳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用他們無聲的行為深刻詮釋著紅醫精神的時代內涵。
無數醫務工作者的艱苦奮戰中,在人民生命安全的`危機時刻,紅醫精神依然映射出它固有的時代價值、精神力量。紅醫精神為戰勝疫情提供精神引領。紅醫精神所蘊涵的不怕犧牲,堅定理想,追求勝利的信念,是戰勝疫情的不竭動力和精神源泉。
紅醫精神為戰勝疫情提供道德支持。廣大醫務人員以人民為中心,堅守人道主義的初心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頑強拼搏,與時間賽跑,挽救人民的生命,維護人民健康的價值訴求,體現了弘毅精神,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道德內涵。紅醫精神為戰勝疫情提供精神動力。廣大醫務工作者汲取先輩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克服重重艱難險阻,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勇氣,激勵自己,努力拼搏,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竭盡全力,堅守在維護人民生命健康的戰疫一線,直到最后勝利。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廣大醫務人員的頑強阻擊下,病魔必將被降服,勝利不久將會到來。
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 2
疫情來得突然,疫情來得迅猛。在大災大難面前,總是有那些美麗的模樣浸濕著我們炙熱的雙眼,也觸碰著我們敏感的神經,更顫動著我們溫暖的心靈。
靠著這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召喚,一批批無名英雄們選擇逆風而行,把“小家”放在心里、把“大家”扛在肩上。有84歲高齡、兩度與病毒作戰的鐘南山院士,是他的“疫”無反顧讓我們看到了希望,鼓舞了信心,增進了斗志,在他的精確研判和分析下,病情正得到及時有效地抑制;有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院長,是他的'“疫”無反顧讓我們看到了即便自己身體狀態不好,卻毅然戰斗在抗擊疫情、救治病人最前線的那份擔當和責任;有夜以繼日揮汗如雨的火神山建筑工人們,是他們的“疫”無反顧讓我們在這場與疫魔競速的較量中取得最終勝利,讓世界見證了“基建狂魔”式的中國速度。
“我們在救死扶傷這件事上可能發揮不了什么大作用,但是宣傳防控知識、入村摸底排查,我們最適合不過了!”這就是基層黨員在面對嚴峻疫情后的第一反應。他們沖鋒在前,“疫”無反顧遞交必勝“請戰書”,入村入戶開展工作,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無論是“霸氣喊話”“溫柔勸返”這樣“花式”的防疫措施,還是“地毯式”搜索、“網格化”排查這樣“接地氣”的防疫舉措,體現的是“共赴時艱”的初心使命,綻放的是“我將無我”的信仰力量,凝聚的是戰“疫”斗爭的必勝決心。即便他們沒有專業的隔離衣、救援服、“N95”,但卻依然立志于守好家門口“最后一米”的疫情防線,“疫”無反顧地甘為“孺子牛”,讓我們看到最美“守門人”的樣子。
在網上,你肯定被這樣的畫面所感動:女護士的雙手被消毒液、滑石粉傷得滿是血口子;醫生的鼻梁被護目鏡、口罩磨得掉皮出血;無數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在支援武漢的“請戰書”上按下手印……這一幅幅令人心疼的畫面,定格了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的諸多付出。他們加班加點、輪番作戰、24小時待命,以滿腔赤誠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戰“疫”中,誓言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他們用“堅守”為我們守一方平安,彰顯了扶危渡厄的醫者擔當,也彰顯了舍小我救大我的奉獻精神,讓我們看到當之無愧的新時代最可愛的樣子。
當然還有無數的華夏兒女們,即便“宅在家要長蘑菇了”也不出家門半步,人人不信謠不傳謠,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抗擊疫情,用愛與勇氣直面困難,用信心與責任心共克時艱。我堅信,待春暖花開時,風是甜的,陽光是溫暖的,萬象更新,陰霾當愈,我們攜手,繁花與共。
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 3
在疫情期間,我看到了很多感人的瞬間。郭華娟、王勇是一對夫妻,同時也是第一批請戰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1月26日,大年初二一大早,郭華娟的丈夫就是其中的一員。而此時。郭華娟也毫不猶豫的在“請戰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趕往湖北。兩人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已經請戰,但都做出了同樣的.決定。這種舍小家,保大家的情懷讓我很感動。
還有這樣一個人,她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護士——單霞。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節約穿防護服的時間。在工作前,她棄光了及腰的長發,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光頭”。試問:哪一個女生不愛美?單霞說:“頭發沒有了可以再長,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盡量幫助更多的人。”
在抗疫的戰爭中,不僅是上面的這些醫護人員值得我們去致敬,還有我們身邊的許許多多普通人,像我們小區的安保人員每天都為進出的居民測量體溫;保潔阿姨每天都給小區噴灑消毒水等等。大家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戰斗,這些人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我相信,在我們國家每個人共同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早點結束這寒冷的冬天,迎來春暖花開的季節。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 4
天空有廣闊的藍,烈火有絢爛的紅,一場“新冠”疫情席卷中華大地,醫護前赴后繼奔赴戰場,不論生死,不計報酬,才發現這世上最美的顏色,是這一抹白色…
疫情開始之初就和主任說過,我把老婆孩子已經送回家,我自己了無牽掛,可以上一線,后來接到醫院通知,抽調我作為首批第一梯隊支援華北油田總醫院傳染病院的醫生,內心早已有了準備,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又是科里年輕的醫生,在國家需要,醫院需要的時候,我理當一往無前。接到通知后,害怕家人擔心,并沒有通知家里人,自己收拾了行囊來到醫院報道,后來家人還是從別人發的照片才得知我來到了一線,沒有埋怨,只有一句做好防護,以你為驕傲,等你回來…
進入工作崗位的第一天,就進入了污染區,第一次穿隔離服,第一次取鼻咽拭子,第一次收治病人,面對從未出現過的新型疾病,說不緊張是騙人的,可是看著患者渴望的眼神,我們也不能表現出緊張,只能安撫患者的情緒,給他們鼓勁加油!看著同事們每次工作半天從污染區出來之后濕透的衣服,滿臉的勒痕,再看到患者癥狀減輕,胸部CT病灶吸收好轉,患者一句謝謝你們,辛苦你們了!真的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再累再辛苦也不能退!一定要打贏這場仗!
為什么說最美的`顏色是這一抹白色,因為這是代表無數不計生死前赴后繼奮戰在一線的醫護的顏色!是圣潔的顏色!借一段網絡上比較火的文字,希望疫情早日消退,己亥末,庚子春,荊楚大疫,染者數萬計,眾惶恐,舉國防,神州皆閉戶,南山鎮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數萬抗之,且九州一心,月餘,疫盡去,國泰民安!
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 5
不忘初心,奮戰在最前線。
倏然瘟疫致,號角響蒼穹。
白羽集神將,輕裝稱椿庭。
寒風吹畫角,暮色耀飛旌。
但看春芳綠,魔清世太平。
春節期間隨著疫情加重,我院也加強了針對疫情防控的教育和準備。1月28日xx市人民醫院微信群里發出了“自愿報名進入一線發熱門診工作”的通知。看到這個消息后我首先想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應當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義無反顧沖上疫情防治的第一線。便立即請纓報名參加。隨后便將決定和想法告訴了父母和妻子,已經從醫療戰線退休多年的父母當即給予了肯定,并囑:“當今疫情嚴重,作為醫務人員進入一線工作義不容辭,應盡自己所學,報效國家,服務人民。”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也給予了充分的.支持。
隨后經過醫院規范培訓后我終于來到了發熱門診一線,戰斗就這樣悄然打響。疫情當頭,本著“不漏掉一個接觸者,不漏掉一個疑似病患,不放棄一個確診病人”的中心思想。全市所有發熱患者均到本院發熱門診進行檢查。每個患者都要逐一測量體溫,詢問病史,書寫病例。還要進行CT,試子及血常規檢查。同時還要為這些擔心自己患病的求診者樹立信心,給他們積極鼓勵,詳盡講解,耐心勸說,寬慰其心,每個患者少則數分鐘,多則半個多小時,強度之大超乎想象。
憑借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為祖國人民奉獻的決心,我每次上崗前都只吃幾塊糖,為的是能堅持十小時以上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并創造我院發熱門診連續工作十四個多小時的記錄,只為給國家和醫院盡量多的節省一些防護裝備。在那密不透風的隔離服中為了能和患者充分溝通,只能不斷提高說話的聲音,短時間內就會出現口干、嗓子嘶啞,只有呼氣在口罩里結成小水珠,匯聚起來流到口角,滋潤干枯的嘴唇。十幾個小時工作結束后,全身被汗水濕透,手腳因汗水長時間浸泡而發白破皮,面部因長時間被防護設備擠壓而變形,鼻梁出現壓瘡,兩面頰被勒出水泡,但憑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我絲毫未曾退縮。
隨著本周期一線工作圓滿完成,這一次的經歷也成為我人生中精彩難忘的篇章。并且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支持下,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必將能取得疫情殲滅戰的最終勝利。
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 6
看了今日的"在疫情中成長”,我陷入了沉思。此刻病毒爆發越來越嚴重,奮斗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筑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應對疫情,他們毫不退縮。他們只顧別人回家,自我卻忘了。為了不讓醫護人員多一份負擔,我們應當待在家里盡量不要外出,勤洗手,多通風,出門戴口罩。這是我們對防疫能做的最大貢獻了。
妹妹問我,姐姐你明白人們回家要做什么嗎?我聽她這么一說,到想起了爸爸和媽媽。爸爸媽媽也是醫護人員,前天我還聽說,爸爸在門診接到了一個疑似病例的人。昨日確認,那個人正好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直到此刻,才留意到父母回家時會怎樣做。
每當爸爸媽媽快回來時,會讓我們幫他們準備衣服。等他們回來時,會把外套脫在外面,拿專用酒精消毒液來洗手;并立刻讓我們待在房間里不要出來,直到洗完澡之后才讓我們出來。
我們應當在戰役中成長起來,更好的應對疫情。
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 7
2020年,本該是一個完美的一年,可是卻被一種叫‘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入侵了我們的世界。
那為什么這個病毒叫這個名稱呢?首先我們來說這個‘冠狀’冠狀它是指這個病毒像花冠一樣,身上長滿觸角。‘新型’又是指什么呢?科學家證明這個病毒是我們最近研究出來的一種病毒,所以叫‘新型’。
出門必須必須要戴口罩,每一天勤洗手,還要定時清潔,通風,每一天宅在家,多無聊,可能這是有些人的想法,但我可不是這樣,我有宅在家的‘宅’計劃。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嗎?那是肯定不會有的,還是得合理的安排時間,勞逸結合。像我就是合理的安排時間,學一會我會有一個健康運動的`打卡,除了學習,其次就是運動啦!做運動呀!我的計劃是1個小時,不多不少,200個跳繩,40個深蹲跳。除了這些,愛勞動的小朋友還能夠幫著大人做家務呢!把該做的事做完啦,剩下的時間我能夠自由的支配時間,比如看看課外書,累啦能夠躺在床上休息一會。
每個家庭都要有必備的些清潔用品:口罩,手套,84消毒液,說到84消毒液他會腐蝕我們的皮膚,84消毒液加上潔廁靈能夠更好的殺菌。
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 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還是一如既往的到來了,可今年的新年又是那么不一樣,我國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武漢先先傳染開來,它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能讓武漢封城,北京所有廟會取消,賀歲電影全部下架,全國戒備百城空巷,疫情必須嚴重。武漢封城,這座城市雖然生病了,但它絕對不是一座孤城。我們都在行動,我們一向都在。截止到今日為止,我國已有數千人被感染,多人死亡,即使這樣,也有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毅然決然的沖向戰場。為了更好地進行救援更方便地穿戴防護服,她們剪去長發;為了緩解疫情抗擊疫情,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光甚至為了不讓家人擔心瞞著家人戰斗在第一線;為了不讓病毒更快的傳染開,他們一刻不緩在年三十年初一上演最美逆行。展現了他們作為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甘于奉獻”的職業精神。生死之間,他們毫不猶豫地把生的期望留給老百姓,死的危險留給自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一張張請戰書,震撼人心!
這場疫情絕不是武漢一個城市在戰斗。我們都在行動,我們一向都在。
在濮陽經開區濮水辦前漳消村一位老人騎著三輪車來到村口,正當值守人員準備對老人進行例行勸退時,老人顫顫巍巍地從車上搬下兩箱方便面送給夜里堅守值班的防疫人員。老人對值守人員說:“我年紀大了,出不了體力,也只能給你們送點吃的。你們晚上值班冷,別餓著,還需要啥跟我說,我再給你們送。”簡單一句話帶給防疫人員的則是深深的暖意。像老人這樣主動請纓的村民不在少數。有些村民自愿組成防疫志愿隊伍;還有的村民主動打電話勸阻親朋好友不要串門,待在家里;還有的村民主動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那個以往在非典時期說“把最嚴重的病人都送到我那里來”的鐘南山院士,再一次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不顧高齡奮斗在救療的第一線,不止是國內人民,甚至在國外的游子,也在為祖國抗擊疫情獻出他們的一份力量。我們不是獨自在戰斗,是與國內外人民共同攜手抗擊疫情。
2020的春節注定不一樣尋常。我們都在行動,我們一向都在。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傳謠!不信謠!不恐慌!在這個特殊時期,人們被焦慮感所包圍,所做的僅有不停的刷手機,無差別地吸收各種來源的最新資訊。所以,我們更不能因為一些不實的謠言而恐慌,我們要相信所有的'醫護人員,他們決不會放任病毒的傳染,決不會不顧每一天被病毒感染的死者。還有我們都要避免去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出門戴口罩,盡量待在家里,勤洗手,不參加串門拜年活動,親情不會因為少一次拜年而斷掉,這樣做是保護自我保護他人最直接的方法。不管是一個月還是兩個月,還是半年,疫情總有過去的一天,武漢的夏天總是來的很早,等待天氣變暖。來年我們再去武漢吃熱干面,看櫻花。
原先沉睡在銀河臂彎里的星星都是你的笑容,再堅持一下下,等好了,我們就一齊去星球上玩吧。
抗擊疫情我們始終在一齊,我們一向在行動。加油中國!
【醫務工作者抗疫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抗疫醫務工作者個人總結12-17
醫務工作者抗疫心得體會(精選15篇)05-10
抗疫醫務工作者個人總結(精選12篇)05-09
抗疫的簡報05-16
抗疫醫護心得體會07-18
防疫抗疫心得體會11-15
高校抗疫心得體會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