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書籍《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書籍《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
當我第二次捧起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時,拿在手里的是20周年紀念版,李老師當年寫《愛心與教育》時還是個小伙子,如今已經退休了。20多年來,這本書一直是教育行業中的暢銷書,很多教師、家長、學生、學者都被感動過。之所以經久不衰,大都因為那個“愛”字,第一次讀《愛心與教育》中,曾努力理解何為教育之愛,在此不再贅述。重讀這本書,讓我了思考最多的是這樣一個問題:作為教師,我們能為學生留下怎樣的生命記憶?
李鎮西老師當班主任時,無論是優生楊嵩、程樺、王銅,還是普通學生寧瑋、伍建,甚至于問題學生萬同,以及從未謀面的楊守豐、馮珉娟,他們都把李老師當成了知心朋友,且常年保持著聯系,距離拉開了,心靈上卻越來越近了。為什么這些學生即使畢業、成家了還不忘當年的老師呢?為什么其他大多數老師沒有這樣的待遇呢?再次閱讀,我發現李老師真正把教育做成了心靈的藝術,陶行知曾經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李老師把每個學生看在眼里,讓每個學生能夠抬頭做人。他在伍建的心里種下了善良、勤奮、認真的種子;他在萬同的心里點燃了“我是一個好人”的愿望;他在楊嵩心中樹起不斷超越自我的信心;他在王桐的心里培養了謙虛、寬容、禮讓的格局。這些學生帶著李老師送的特殊禮物,為社會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李老師也欣慰不已。李老師曾多次在講座中,講他和學生的故事,每講一次,都會被幸福沖擊一次,因為他幸福著學生的幸福。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的孩子們上車時沒有什么行李,如果我們能在他們的行囊中留下美好的回憶,我會感到幸福。”作為一名教師,除了科學文化知識,我們能不能也像李老師一樣送給學生一份美好的回憶呢?我想,我們應熱愛每一個學生,永遠不放棄任何一個,以研究的心態看待每一個特殊的學生,以最真誠的內心與學生建立溝通的橋梁;放眼未來,培養他們優秀的道德品質,無論將來從事什么行業,都是最善良最努力最上進的那一個;教會學生自我教育,不斷改正缺點,真正認識自我,最終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也許我們不能像李老師一樣培養出那么多優秀的學生,但至少可以像李老師一樣培養出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學生;也許最終也不會有那么多學生始終牽掛著我們,但至少我們在他們的成長路上,灑下美麗的種子,他們一定會記得曾經有位教師用心做過、真正愛過。
李老師在《回望20年,重新審視愛》中這樣寫到:“希望再過20年,拙著《愛心與教育》不再暢銷,甚至無人問津。因為到那時愛已經是教育的常態,每一個教師的生活都是一部屬于自己的《愛心與教育》。”書寫自己的“愛心與教育”,就是書寫自己的教育故事,書寫和學生一起留下的生命印記,始終帶著“我能給學生留下什么”的思考,便會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書籍《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2
寒假期間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立刻被他的深邃和激情所打動。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震撼著我的心靈深處。這不是論文的長篇大論,不是講席上的高聲布道,而是充滿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
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思自身,反思自己與李鎮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我還進一步感悟到:教師應該善于把握那稍縱即逝的教育良機,追求“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境界。每個孩子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的學習現狀和接受能力肯定是不一樣的,如同一棵棵小樹苗,需要我們小心地呵護和扶持,方能茁壯成長。
在我眼里,一個教師“制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這么一問,羞愧無比!在萬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教師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出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教師。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心中只有裝滿愛學生、愛事業的情感,才能閃現智慧的光芒,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早上第一節是五一班的數學課,講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課堂上,同學們都爭先舉手上臺演板。這時,王斌大聲喊到:“老師,叫我。”我說:“你看你不舉手就大聲說話,而且聲音還那么大,你還是在練習本上做吧!”于是我叫了其他同學上臺做了。我心想:王斌,剛上課時你還和別的同學偷說話不認真聽講,才點名批評過又大聲喊叫,怎么會叫你上臺做題。這時,同學們都在練習本上做題,只有王斌在亂動。我便走過去說:“王斌,把本子拿過來讓老師檢查一下。”他把本子遞過來,果真寫的字歪歪扭扭,沒帶單位名稱,也沒有答。我讓他補上,他極不情愿地寫上了。我心想:真是沒救了。原來王斌是上學期從武術學校轉來的,紀律、學習一直都不好,而且還經常欺負班里的同學,老師們一提他直搖頭。隨著下課的鈴響,同學們的課堂作業都差不多寫完了,我說:“可以自由下課了。”我剛跨出教室,王斌飛似的跑到我面前說:“老師,這次我的課堂作業如果沒錯,你給我得個優吧!”我還沒來的及考慮回答,他便沒了蹤影。
下午我改作業時,打開王斌的本子,做了幾次作業,沒得過一次優。今天的作業又是拉拉抹抹,歪歪扭扭,怎么會得優呢?以前規定過:作業寫的又干凈又正確,才能得優。我又細細檢查了一遍,真是全對了,雖然看起來很臟,但每個字顯然是認真寫了,比原來的作業有所進步。給王斌的作業打個什么成績呢?我想:為了調動他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今后能好好學習,給他打一個“優”又何妨?于是我在他的作業本上鄭重寫了一個“優”字。
第二天,上課我一進教室。一眼看見王斌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臉上帶著笑容。這一節,他紀律很好,發言也很積極。這件事,讓我感觸很多。我們應該給所謂的后進生創造一次機會,多替他們著想,了解他們的內心需要,滿足他們的需求。例如:一次演板、作業得一個“優”等等,給他們一次機會,相信他們會努力做得更好。
《愛心與教育》讓我明白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們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風格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有愛才有教育”。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哺育萬物的陽光雨露,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
【書籍《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1-05
《愛的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09-06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04-29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04-28
愛心與教育的讀書心得體會06-17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2-22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09-13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6篇)08-26
幼兒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