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心得體會1
課程設計是每一個大學生在大學生涯中都不可或缺的,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實習又是對每一位大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的一種拓展手段,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不僅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增戰了自己的見識,也為我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我們走向以后走向工作崗位的奠基石。一、實習目的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管理軟件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針對于此,在經過相應的課程如《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等課程的系統學習之后,可以說對計算機網絡已經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關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我想我肯定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自認為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在這里只能成為空談。于是在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下,認為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應用于實際的網絡設計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這門知識。二、實習的過程
計算機網絡的設計是一個要求動手能力很強的一門實踐課程,在課程設計期間我努力將自己以前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課程設計期間能夠遵守紀律規章,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
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一共完成了11個實驗,分別是1.制作直通電纜和交叉UTP、2.交換機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3.交換機端口和常規配置、4.虛擬局域網VLAN配置、5.路由器Console口Telnet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6.路由器靜態路由配置、7單臂路由配置、8.動態路由協議配置、9.PPP協議配置、10路由器訪問控制表(ACL)、11.網絡地址轉換(NAT)。在制作直通電纜和交換UTP的實驗中,我起初不能完全按照要求來剪切電纜,導致連接不通,后來在同學的幫助下,終于將實驗完成。
在做到單臂路由配置和動態路由協議配置的實驗,由于自身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忘掉了一些理論知識,在重新翻閱課本和老師的指導之下,也成功的完成了試驗。
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豐富的實踐創造,細致的了解了計算機網絡連接的的全過程,認真學習了各種配置方法,并掌握了利用虛擬環境配置的方法,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完成實驗,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理論,學習網絡電纜的制作等知識,利用空余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實踐技能。
課程設計是培養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是對我們所學知識及綜合能力的一次考察。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也在不斷的變化發展當中,這就要求我們用相應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夯實基礎,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貢獻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心得體會2
課程設計是每一個大學生在大學生涯中都不可或缺的,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實習又是對每一位大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的一種拓展手段,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不僅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增戰了自己的見識,也為我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我們走向以后走向工作崗位的奠基石。一、實習目的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管理軟件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針對于此,在經過相應的課程如《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等課程的系統學習之后,可以說對計算機網絡已經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關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我想我肯定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自認為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在這里只能成為空談。于是在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下,認為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應用于實際的網絡設計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這門知識。二、實習的過程
計算機網絡的設計是一個要求動手能力很強的一門實踐課程,在課程設計期間我努力將自己以前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課程設計期間能夠遵守紀律規章,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
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一共完成了11個實驗,分別是1.制作直通電纜和交叉UTP、2.交換機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3.交換機端口和常規配置、4.虛擬局域網VLAN配置、5.路由器Console口Telnet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6.路由器靜態路由配置、7單臂路由配置、8.動態路由協議配置、9.PPP協議配置、10路由器訪問控制表(ACL)、11.網絡地址轉換(NAT)。
在制作直通電纜和交換UTP的'實驗中,我起初不能完全按照要求來剪切電纜,導致連接不通,后來在同學的幫助下,終于將實驗完成。
在做到單臂路由配置和動態路由協議配置的實驗,由于自身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忘掉了一些理論知識,在重新翻閱課本和老師的指導之下,也成功的完成了試驗。
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豐富的實踐創造,細致的了解了計算機網絡連接的的全過程,認真學習了各種配置方法,并掌握了利用虛擬環境配置的方法,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完成實驗,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理論,學習網絡電纜的制作等知識,利用空余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實踐技能。
課程設計是培養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是對我們所學知識及綜合能力的一次考察。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也在不斷的變化發展當中,這就要求我們用相應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夯實基礎,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貢獻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對計算機網絡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起初,我對于網絡尤其網頁的制作很感興趣,在經過一段時間網頁制作的學習后,終于自己能制作一個符合心意的網頁。
本學期的計算機網絡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局域網技術、TCP/IP協議、局域網組建、網絡互聯與廣域網、網絡操作系統與網絡服務、Internet基礎與應用、網頁制作與網絡安全。一般按網絡范圍劃分為:(1)局域網(LAN);(2)城域網(MAN);(3)廣域網(WAN)。例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局域網。按網絡的交換方式分類:(1)電路交換(2)報文交換(3)分組交換。除以上幾種分類外,還可以按所采用的拓撲結構將計算機網絡分為星星網、總線網、環形網、樹形網和網形網;按其所采用的傳輸介質分為雙絞線網、同軸電纜網、光纖網、無線網;按信道的帶寬分為窄帶網和寬帶網;按不同的途徑分為科研網、教育網、商業網、企業網、校園網等。總而言之,內容廣泛,豐富多彩!
老師講課條理清晰,結構明朗,對同學諄諄善誘,課上課下做的與同學及時交流,令我感動的是:連續四節課都在堅持給我們上課,好辛苦啊!打心眼里很感謝她。
21世紀已進入計算機網絡時代。計算機網絡極大普及,計算機應用已進入更高層次,計算機網絡成了計算機行業的一部分,網絡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統之中。
希望在以后的大學日子里好好學習一下計算機這方面的知識。現在是一個網絡發展的快速時代,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掌握好基礎知識,在信息時代有過硬的技術水平!
最后真心的感謝老師,你辛勤的汗水換回了我們收獲的喜悅,謝謝你!
【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課程設計心得體會06-11
微機課程設計心得體會01-21
彩燈課程設計的心得體會06-17
課程設計的心得體會范文06-16
EDA課程設計的心得體會06-16
軟件課程設計的心得體會04-24
化工課程設計心得體會02-06
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精選范文06-10
課程設計心得體會范例03-29
教師課程設計心得體會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