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德育心得體會范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德育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德育心得體會范文1
這次培訓在聽了夏曉蕓老師的主題班會課和德育教研員唐靜豐老師的德育講座后,對我這個新教師來說收獲良多。
唐靜豐老師首先和我們交流了人生與規劃,我們的一生思考很多問題,從自我認識、職業規劃、環境影響到職業目標,其中有些問題我從來沒有好好想過,這值得我反思,我在為了完成一個階段的目標而努力忙碌,達到目標之后就繼續朝著下一階段的目標前進,我沒有留下時間來認真思考我的人生與規劃。
就如唐老師所說:“人生是一場命運抉擇:一次重要的(正確的)抉擇勝過千百次的努力。”現在的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此刻我無法肯定地說這個選擇是正確的,但我想態度決定命運,至少我要做出努力,這樣將來哪怕我失望了,我也不至于會后悔今天的選擇。那么第一件事就是現在的我要好好規劃自己,目標決定前途,只有鎖定人生目標,你才能做贏家。我可以為自己制定日常目標、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總體目標、人生終極目標,總而言之就是不能讓自己過糊里糊涂的日子。
第二件事就是要找到一位人生教練,因為人生目標的實現需要導師。我的導師已經找到一位了,我會跟著她好好充實自己,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可以再找一位導師,從更多優秀的前輩身上吸取經驗。在目標的引領下,在導師的幫助下,我期待自己在不久的將來也能成為一位優秀的老師。
接下來,唐老師又和我們分享了怎樣上好一堂優秀的主題班會課,內容包括主題班會的類型、特征、功能、內容、設計與實施等等。
對此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首先要有主題,主題是班會的中心,只有選好主題,才能開好班會。比如像夏曉蕓老師的這節班會課的主題就是“寬容”,這個主題應該是挺大的,但是夏老師從我們同學身邊的事例出發,激發了學生的討論、思考、辯論的熱情。
2、明確活動目的。它不同于班會課,不能東講一點,西講一點,每節課只要一個目的,解決一個問題已經足夠,太多的目的只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夏老師在這堂課里主要通過讓學生說說被別人寬容和寬容別人的感受,重點解決如何寬容別人以及期間要遵循的原則,目的非常清晰明確。
3、活動準備。俗語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從班會的開始到結束的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夏老師在這節主題班會課之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比如做好樹葉形狀的綠色紙卡,花朵形狀的紅色紙卡,樹干形狀的紙卡等等,因為她必須在課堂最后在黑板上呈現一棵大樹的圖形,所以這一切環節都必須做好精密的設計。
4、活動步驟。在設計活動步驟時要做到方向正確,目的明確,講究實效,條理清楚。夏老師的課堂教學設計一個環節緊扣一個環節,銜接自然,課堂效果明顯。主題班會是師生同歡共樂、情感交流的場所,這次培訓對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教師德育心得體會范文2
德育工作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程,如何幫助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做法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對學生的未來成長十分重要。而教師從中扮演的應該是一個引導者。如何當好這個引導者,下面我根據現實工作來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加強養成教育,提升管理水平。
1、教師平時的做法舉止很重要,俗話說得好,教師應該為人師表,因為學生很喜歡模仿教師的言行,如果教師平時的言行舉止都不規范,那就談不上去教好學生。
2、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需要教師時常加以提醒,因為學生畢竟還是孩子,他們有的時候容易遺忘,所以需要教師給予及時的提醒,如我們平時的排隊吃飯不能插隊,不能在公共場所吃零食,教師講課的時候不能插嘴等。
3、可以把一些文明禮貌知識滲入到我們的課堂,當那些內容與所講的知識點有關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聯系現實說一說,如五年級的學習內容“文明只差一步”,就可以拓展出生活中我們要講究衛生。
4、批評與表揚并行,當學生屢教不改的時候,如排隊的時候總是講話,勾肩搭背等,可以適當批評,并讓他站到隊伍的最后面作為懲罰。對那些講文明、講禮貌的學生可開展適當表揚,并列為榜樣,讓其他學生學習。
5、學校要與家庭并行,教育子女不只是學校的事情,還需要家庭的教育,所以孩子生活中的家庭成員也應該樹立好榜樣,尤其是低齡兒童。
二)加強德育常規,重在實踐教育。
1、每個學期開學的第一、二周,都是學校的教學常規周。校少先隊大隊部要求各中隊組織學生學習貫徹《德育大綱》和《守則》《規范》以及我校規章制度,嚴格考核班級工作,每日一檢查,每周一小結。
2、加強學校文明崗的執勤力度。每天安排禮儀衛生、紀律、兩操、放學路隊的執勤隊員,檢查監督每個在校學生的行為表現,對校園內不文明行為給予及時糾正。使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3、加強執勤隊員行使管理、監督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少先隊、值勤崗的職能作用,值勤隊繼續參與學校班級日常工作的檢查評比,做好當日的情況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1、愛國主義教育
每一個學期我校堅持抓好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以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樹立正確的國家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意識。
2、安全法制教育
加強安全知識的宣講教育。持續抓好學生在校園內、外的安全工作,簽定有關責任書,規范制度,落實好各種措施。在每位教師和學生的腦海中樹立“安全無小事,責任重于山”的意識。
3、環保教育
配合學校的校本研訓,教育學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
4、文明禮貌教育
本學年,我校繼續加強了學生常規教育,特別是文明禮貌教育,以班級教育、自我教育為主,紅領巾督察隊為陣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主題活動
1、主題月活動
依托節慶日、紀念日等有意義的傳統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少先隊活動。如三月份:讓大地披上綠衣裳——環保主題教育月。四月份:民族精神代代傳——民族精神主題教育月。五月份:讓真情滿校園——感恩主體教育月。六月份:金色童年歡樂過——勤學善思學習月。七月份——八月份:(暑假實踐活動)。
2、特色活動
依托校園美文誦讀,書香墨香的特色,開展形式多樣的少先隊活動。
總之,學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每一個培養孩子的人去用心、細心、有恒心地去努力實踐。
教師德育心得體會范文3
學生朱進,本來成績不錯,操行尚可。但自從迷上電腦以后,成績直線下降。在家中想方設法騙錢,同學中到處借錢。他雖然在班級中盡管只是極少數,卻有著不可忽視的壞影響。矯正他的不良品德,不僅關系到這學生自身的成長,而且關系到對全體學生的思想教育,甚至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矯正行為不良學生,需要教師付出一定的心血,乃至長期、艱巨的努力工作。這種矯治工作具有相當的難度,但有難度并不是不能矯正,因為青少年學生的可塑性很大,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采取符合學生心理活動規律和特點的教育,學生的不良行為是完全可以矯正的。我總結了如下五種方法:
一、改變認知,轉化態度
認識是行為的基礎,一個人有了正確的認識和獨立的判斷能力,才能有正確的行為。否則,就不能正確地調節自己的行為。行為不良學生之所以會違反行為規范,產生不良行為,正是由于他們的無知,是非觀念不清,缺乏正確的行為導向能力。所以,矯正行為不良學生,就要設法改變他們原有的認識,使他們的態度發生轉化。這就要求教師向行為不良學生傳遞正確的信息,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向學生傳遞信息有兩條途徑:
一是教師直接向學生傳遞信息,即通過與學生談心、對話等傳遞信息。在這一直接的途徑中,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以贏得學生的信賴,這樣才能使學生樂于接受教師所傳遞的信息。
二是教師要采取各種形式的課內、課外活動,間接向行為不良學生傳遞信息。在這一途徑中,教師要精心組織、安排各種活動,有針對性地讓學生接受所傳遞的信息。當行為不良學生接受的新信息與原有因素不一致時,心理上便會產生不穩定狀態,導致原來不良認識的改變與態度的轉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評價能力,要經常進行評價的示范,使他們的知識不斷豐富和加深,評價能力逐漸由現象到本質、由別人到自己不斷得到提高。學生有了正確的自我評價能力,就會對他人及自己的行為進行分析和判斷,揚善棄惡,在實踐中采取合理的行為。
二、創設情境,感化引導
行為不良學生存在著自卑心理,認為老師和同學都看不起自己,往往以懷疑或粗暴無禮的態度對待別人,但他們的自尊心并沒有泯滅,他們特別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種既自卑又自尊的矛盾心理狀態,導致他們情緒的多變。要使他們擺脫消極的態度定勢,就必須創設良好的情境,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師應有"捧出一顆心來"的精神,主動改善與不良學生之間的師生關系,關心、愛護、尊重他們,用一顆愛心去感化他們,使他們感受到積極而深厚的情緒體驗,從而把老師當做可以信賴的知心人。這樣,他們才會克服消極的情感,增強積極的情感。教師還要教育學生集體正確對待和熱情幫助行為不良學生,使行為不良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消除與同學、與集體的對立情緒,增強對他人的信任感。當他們在集體中享有一定位置時,就能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和尊嚴,就會以新的集體中的一員的姿態參加集體活動。
三、鍛煉意志,培養習慣
矯正行為不良學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學生改變舊的不良行為習慣,養成新的優良的行為和習慣。學生在由壞習慣向好習慣的轉化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舊病復發"的情況,這是由于他們本身意志薄弱,不能抵制外部不良誘因而引起的。因此,要使行為不良學生轉化為優良學生,就必須使他們能夠有效地抵制外部不良影響,鍛煉與外界不良誘因決裂乃至斗爭的意志力,培養、鞏固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增強他們在各種不良環境下能不受影響、戰勝不良的個人欲望和需求而堅持正確方向的能力。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給予他們與誘因接近的機會,以鍛煉其與誘因決裂和斗爭的意志力,鞏固新的行為習慣。
例如:讓曾犯過破壞公共財物錯誤的學生去管理班級財物;讓曾違反過校規校紀的學生去維持班級秩序;讓犯有偷竊錯誤的學生經手班級經費收支等。這種考驗,可以使行為不良學生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信任,產生一種尊嚴感,使新的高尚的動機戰勝舊的不良動機,達到鍛煉和增強其意志力的目的。在鍛煉他們的意志力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必要的引導和強化,以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如:教師交給行為不良學生某項任務,怎樣才能使之完成得好?這就需要引導。當他們完成了任務,做出了成績,教師就要及時給予他們表揚、鼓勵。行為不良學生原來受到的批評、指責較多,一旦受到表揚,會產生更大的激勵作用,從而激發起他們迫切要求進步的心理渴望,使之增強與不良誘因決裂和斗爭的意志力,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便會在與不良誘因決裂、斗爭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強化,逐步形成。
四、針對個性,因材施"矯"
矯正行為不良學生,要針對其個性特點進行。這是因為他們的不良行為表現不同、個性不同,如他們的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各異,所受的家庭教育及社會交往都各有特點。因此,要做好矯正工作,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其個性心理特征及不良行為表現,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于有過錯時間較長的學生,要以疏導思想為主,使其逐步在行為上改變;對于犯錯誤時間不長的學生,可以要求其迅速改變行為,伴之以思想教育;對于性格外向的學生,要直截了當地進行批評教育,督促其行為的改變;而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則要循循善誘,調動其改正過錯的內部動力;對于獨立性較強的學生,要從提高其認識水平入手,進而改變其原有態度,再改變其不良行為;對于順從型的學生,可以運用教師的威嚴和集體的力量及規章制度的制約,迫使其改變不良行為,與此同時,對其進行正面教育,最后達到學生認識上的徹底轉變。
矯正行為不良學生,是一個靈魂的再塑造過程。因此,教師僅有良好的愿望和努力工作的精神是不夠的,還必須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摸索、掌握矯正技巧,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一,要善于尋找突破口。在矯正品德不良學生的態度時,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內心深處的"閃光點",改變他們的心理狀態,發揮他們在某一方面的興趣、特長,重新喚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揚善棄惡,揚長避短,打開一條通向學生心靈的通路,使之產生改錯的內部動力。
其二,要善于抓住轉化的時機。當學生開始在行動上有改正錯誤的表現時,他們對教師的態度特別敏感,甚至對教師的一個眼神都特別注意。這就要求教師抓住這種時機,給予學生贊許的目光、信任的微笑,或給予表揚、鼓勵,進一步激發他們要求進步的熱情。
其三,要善于對待轉化過程中的反復。行為不良學生在轉化過程中一旦出現反復,自己心理上就會矛盾不安,思想上有壓力。教師絕不能在此時表現出厭煩情緒,而必須及時消除他們的心理負擔,分析他們出現反復的原因,并在其反復中尋找積極因素,引導他們戰勝消極因素,使他們今后不再出現反復和動搖,堅定前進的信心和步伐,逐漸鞏固良好的品德習慣,并在生活實踐中經受考驗,立志脫胎換骨。
隨著教育的深入,朱進同學有了很大的轉變。大家一致認為,與以前相比,簡直換了一個人。初三畢業后,順利進入高一級學校。
教師德育心得體會范文4
20xx年3月19-20日,很高興在學校主任的帶隊下,參加了新時期“班級管理的科學與德育工作的藝術”班主任專題培訓班。總結這兩天的學習,我有以下心得體會:
一、踏踏實實的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報告中運用許多生動、感人的.案例,深刻剖析了學生成長教育中存在的種種不良現象。在報告中她強調,教育是情感的付出,是科學的創新,是藝術的創造;教育是愛的傳遞,其責任、義務、使命是永恒的,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的觀念必須更新,教育的方法必須改變,教育的途徑必須拓寬。
老師睿智的話語、充滿激情的演講、發人深省的案例,充分展示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性,使我們這些一線老師學到了許多許多。周紅五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積極的、科學的態度看待自己的人生經歷,才能成為財富。
二、多做好材料的積累工作
陳老師的報告就像是平日的說話一樣,語調親切,說著我們身邊再熟悉不過的事情。記憶最深刻的是全班的孩子幫他過生日的場景。陳老師的報告讓我知道了材料的積累讓人很佩服。以后我也要好好的學著做。
三、要學會信任、愛自己的學生
聽了陳老師這句話(當學生吧信任交給你,越要珍惜這份厚重的信任,當學生視你為知己的時候,更要善待這份心靈的托付,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教育的美麗與尊嚴)后更加的知道了孩子愛你、信任你才會對你說出真實的自己。
四、做一個幸福的班主任
看到了這段話,幸福來源于改變,如先改變自己,對方也會改變;對方有了改變,心境也會改變;心境有了改變,言辭也會改變;言辭一有改變,態度就會改變;態度一有改變,習慣就會改變;習慣一有改變,運氣就會改變;運氣一有改變,人生隨之改變!讓我感觸到事實如此。
要獲得幸福感,途徑有很多,如:每天一次微笑的問候、每周一次關心的交流。提高管理班級的水平,關愛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把班級建設成優秀班集體,成為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
教師德育心得體會范文5
臨近期末結束,我從以下兩方面對自己的工作簡要做以總結:
一、班主任工作:
做為班主任,我深深明白五年級是小學的一個重要階段,對人格的塑造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未來。所以不僅能在知識方面傳道,更要在學生的處事德行方面傳道。我將班主任工作總結為“三心”:虛心、耐心、恒心。
虛心向別人學習管理方法,允許學生犯錯,但要知錯就改。古話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為師者要學會寬容、體貼、引導學生、愛之其中,使學生沐浴春風后踏入坦途,給孩子改錯機會,使問題生變得問題越來越少,反而成為優秀學生。
耐心,引導學生、教育學生要有耐心,可能暫時不被學生理解,但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諄諄教誨、循循善誘,對于問題生、學困生,與家長耐心溝通,形成合力,幫助孩子糾正錯誤想法,對學困生要優生輔導、老師輔導,不能將學困生、問題生一棍子“打死”,要因材施教,用適合不同學生的教育方法耐心教育,使之有不同的發展。
恒心,做事情要持之以恒,要有恒心,始終不渝,方得始終,才能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實施科學教育。要教育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育,放下架子,學會尊重和理解學生,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用平等的地位和心態與他們交流,這樣我們的教育目的很容易達到。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其潛能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調動他們各方面的積極性,使班級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二、教學方面:
在教學中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教法,寓教于樂,盡可能使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堅持課前認真備課,做到因材施教,力爭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1、對于學困生降低起點,設置小臺階、帶著學生慢慢往上攀,把每節課內容分成幾個層次,由淺入深,使其日有所思、學有所得,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2、對于大腦靈活反應快、好勝心強、愛動貪玩、粗心、注意力很難集中的學生,課堂上對他們多提問、多關注,使其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3、查漏補缺,鋪路搭橋。每次測試后,根據具體情況有層次的輔導學生,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使他們能接受新知,跟上新的學習進度,不僅使他們“學會”,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自己“會學”。
4、對于作業的布置要少而精,盡可能減少學生的作業負擔,對于每次的作業堅持做到“學生做——老師改——師生互評——學生訂正——老師再批”,確保每個知識點學生都能學好、學透。
5、做好培優補差工作。通過課堂教學、檢測、作業反饋等,發現問題,及時講解,安排優生當小老師,與學困生結對子,互幫互學,得到提高。
當然,工作中也有不足之處,如:培優補差效果不明顯,導致優生拔尖工作不突出,學困生輔導缺乏耐心與細心,今后工作中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師德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師德育心得體會04-29
教師德育的心得體會01-01
初中教師德育心得體會06-08
初中教師德育心得體會05-01
教師德育的心得體會范文11-29
關于教師德育心得體會04-06
教師德育培訓心得體會03-14
教師德育建設心得體會03-29
教師德育心得體會范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