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優秀

時間:2023-03-02 20:09:45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優秀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優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優秀

關于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優秀1

  魏書生曾說過這么一句話:“走入學生的心靈中去,你就會發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我都會在那得到答案。”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認為與家長溝通,全方面的了解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關鍵。

  前幾天,丁剛的媽媽找到了我,“老師,怎么辦呀?我實在沒辦法了!”一見面這幾句沒頭沒腦的話把我給問暈了。要知道丁剛可是我們班里為數不多的機靈鬼。不過聰敏的丁剛常常是讓我喜憂參半,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課堂上只要他集中精力那一準有精彩的發言,可一旦興奮點一過,那他準又是做小動作、開小差,手里經常把弄一些諸如鉛筆或橡皮等等。后來他媽媽告訴我事情的原委,聽了他媽媽的話,我這才知道他會鉆大人空子,還敢與熟悉的親人不講道理、頂撞他們。我和丁剛的媽媽說:“丁剛在?墒且粋懂事的孩子,很多道理不用多說,他就明白,只是自控能力稍微差了些。今天聽了你的話,我這才發現他在家還有另一面。為什么你不早和我聯系呢?”丁剛媽媽說:“我們怕麻煩老師。再說孩子要面子,一聽說我們要找老師談談就認錯,還哀求我們,所以我們也就算了。今天實在感到沒辦法了才向您反映。”聽了她的話我為我工作的不細致感到慚愧,同時也感到家校聯系的重要。

  現在的孩子很喜歡表現,他們都愿意聽到贊揚聲,特別是在學校里,在班集體中,他們更愿意聽到老師的贊賞,看到同學們的羨慕。但在家中,他們是父母的中心,是長輩的太陽,于是他們就毫無顧及地為所欲為了。這確實需要家長和老師及時溝通、聯系,建立強大的家校聯合教育體系,使孩子保持家校的一致性。另外善用他們的表現欲和榮譽感,巧加獎罰,使其明理。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能著急,不能指望一朝一夕能有所獲,和孩子打交道要做好充分準備,打持久戰、打戰術戰略配合。要善于利用孩子心理,動之情,曉之理,必要時還要責之巧。

  經過對丁剛反差行為的細致分析,我給了他媽媽一些建議:首先我會找時間找丁剛談心,會在放學后家訪實地勘察。其次希望家長給孩子定一個放學回家后的規定,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做完作業,在規定時間內看電視,玩游戲。一定時間內孩子堅持做到了要給予表揚或獎勵,如在規定期沒有完成任務則可以不要他完成,書面寫出情況讓其交與老師,請老師裁定。再有當孩子在家出現錯誤后如不接受家長教育并改正的話,一定要及時與老師聯系,共同使勁幫助他及早認識、及早改正,不要總顧及面子。聽了我的話,丁剛媽媽不住點頭,決定配合我,一定要治好他的毛病。

  我覺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脫節現象,特別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手段和態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結合,學校與家庭之間分別進行教育,不能形成合力,達不到教育應有的效果。因此,盡快改變家庭和學校之間出現的教育配合失調,改善家庭和學校合作教育環境,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機制,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基礎。今天已經是信息化時代,不少學校建起了電子校園網,學校與家長的溝通更加方便,家長可以通過網絡了解自己子女的在校情況。學校的老師亦可借助留言信箱給家長寫信息,及時進行溝通,共同教育和培養學生。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

關于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優秀2

  在當今時代,許多國家采取種種形式溝通社會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家庭參與對中小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影響。家長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決定著學校教育的效果,1992年美國城市人壽保險公司所進行的調查,大部分教師認為,缺乏家長參與對學校教育是個“嚴重的威脅”,家校合作勢在必行,也理所當然。

  家校合作關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擺正學校領導、教師、家長各自的位置,因為他們在不同的事務中擔當著不同的角色,凡事絕不能以誰為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明確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應角色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一、家校合作中學校領導的角色定位

  學校領導首先是鼓勵士氣的組織者,他要對家校合作進行大力宣傳,指導,支持和鼓勵,使學校教職員工對家校合作充滿信心和熱情,并以積極的姿態主動參與家庭的合作,營造出學校與家庭通力合作的育人氛圍。其次是家校合作的策劃人,他要帶頭參與家校合作的學校整體計劃的制訂,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動。最后是家;顒拥膶嵤┱撸献髦杏泻椭C的,也有矛盾的方面,學校領導通過自身人格魅力和個人能力能夠機智地處理家校間的矛盾。總之,學校領導有責任激勵教師加強與家長的參與活動,同時也可以通過協調、管理、資金支持以及對家長參與活動表示贊賞等方式來幫助學校。

  二、家校合作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教師是家校合作過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動的具體策劃人,組織者和參與者;他是家長的朋友,學生的知心人;他是活動資源的開發人。教師進行一次家訪,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開一個家長會,要布置會場,請家長發言,請學生代表發言,讓一部分學生作好服務工作,教師準備匯報材料等,所以無論是教師走出去,還是家長請進來都需要教師去組織實施。

  在家校合作中,教師與家長必須是平等的關系,教師不應該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嚴,去影響孩子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長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教師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告訴家長,讓家長感到榮幸,教師也要幫助孩子在心中樹立起父母的偉大和無私,教師是家長和孩子聯系的紐帶,是家長的朋友,學生的知心人。

  教師的工作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隨時隨地因人而宜,許多活動在活動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例如:一個學生數學競賽得了獎,如何告知家長,是打電話?發短信?帶口信?如果把喜報寄給社區或單位領導再轉交給家長,或許效果會更好。教師用真誠去對待家校合作,一定會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活動來。

  三、家校合作中家長的角色定位。

  美國學者蘭根布倫納和素恩伯格把參與學校教育過程中家長角色分為三類

  1、作為支持者和學習者。有關研究發現,當家長的這種角色參與學校教育時,他們能成為其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者,家長的自信心以及家長對其孩子和自身的教育期望都能隨著參與有所提高。

  2、作為學;顒幼栽竻⑴c者,自愿為學校提供無償服務。家長可作為班主任的輔助人員幫助教育學生,可就某門學科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可就自身經歷給學生做非正式報告等。

  3、作為學校教育決策的參與者。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決策的全過程,即決策形成、決策執行和決策監督。

  蘭根布倫納和素恩伯格只是把參與學校教育過程中家長分成上述三種角色的。我認為我國現階段家長應該承擔的角色是:

  1、學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責者。學校教育在改革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挫折,一旦出現問題,家長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責,為教育的健康發展出謀劃策。

  2、學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觀察者。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參與,要用智慧,用真誠來支持教育,很多家長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實質上的參與者,成了一名觀察員。

  3、學校教育的鼓勵者而不是批評家。學校教育的發展還需要家長的鼓勵和宣傳,特別是在領導崗位上的家長的積極參與,友情配合。

  四、家校合作關系建立的關鍵

  在學校管理者、家長、教師這三者中,他們之間的角色轉換,換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關鍵之一,大家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想,可以彼此諒解,達成共識。

  關鍵之二是創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氣氛。營造合作氣氛的因素有兩個:一是積極的態度,學校教職員工積極主動地接納家長為合作伙伴。教職員工度量要大,要能接納家長,有時教師會受到家長的批評,責怪,威脅。和家長的合作不是很愉快,我們還是要把家長看作是我們的上帝,彼此信任,消除隔閡,要以積極的態度接納家長,成為合作伙伴,那么一定會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二是實際的行動,能夠讓家長真正介入學校事務的合作中來。

  關鍵之三是與家長合作離不開語言的交流,老師要有誠心和富有愛心,講話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揚孩子的長處和進步,下列幾種方式能更好地與家長溝通:

  1、認真聽對方講話,體會其中所表達的情感和內涵。

  2、全神貫注于對方,與對方進行視力接觸,通過相應的身體語言(如身體前傾,面露微笑,點頭,握手)表明你的注意力和興趣,都集中在對方所講的內容上。

  3、用開放式的陳述句對對方所表達的意見和情感作反應。

  4、尊重對方,承認對方的意見對解決問題的至關重要。

  五、家校合作的途徑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須教師要深入到學生家庭中去,同樣家長要參與到學校管理和改革中來,實現真正的溝通與互動,下面介紹幾種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徑和方法。

  (一)家訪。家訪是學校和家長聯系的重要渠道,初中三年內教師對每位學生要家訪一次,班主任每年對學生要家訪一次,家訪過程中要作好家訪記錄,要求家長簽字,面對面分析問題,總結經驗,不埋怨、不指責、不批評,切實尋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發展,同時,家訪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員結構,家訪過程中要有禮有節,不能告狀式家訪,家訪時,一定要讓孩子在場,教師要有誠心和愛心要多表揚孩子的進步,真正起到教師、學生、家長之間建立合作關系。

 。ǘ┘议L會。家長會是爭取家長配合的有效途徑,形式可以由家長進校舉行家長會,家長會每學期舉行兩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級組長主持,班主任了解學生情況,匯報學生成績,指出學生問題,介紹班級現狀,溝通家長意見。

  (三)家長參與教育。請家長進校參與學校教育活動,以了解學校,認識學校與學校保持一致。每個年級都要建立家長理事會,作為家長代表參與學校方針、政策的制定,參與學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隨時讓家長進教室聽課,家長與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學更透明。

  (四)密切親子關系,為家庭教育創造良好的條件。學校安排學生做“三個一”即:幫家長洗一次腳、做一次飯、說一句悄悄話。家長安排子女為教師也做“三個一”即:幫教師做一張賀卡、打掃一次辦公室、提一條意見,通過學生這個紐帶把家長和學校聯系起來。

 。ㄎ澹┩ㄟ^家校聯系卡、電話、短信、電子郵件等及時將學生學習、思想品德、體育健康、獲獎處分、重大活動、調整作息時間、臨時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給家長,同時也可以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

  一個深刻、全面和真實的教育,必須是教師要了解家庭,作好與家長合作的心理準備,并且要積極鼓勵家長成為學校的密切伙伴;家長要承擔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積極參與學校事務,本著對教育的負責,用積極的態度成為學校的智囊,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關于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優秀3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家校合力,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我做了如下的工作:

  1、在開學初,舉行了學期初家長會,跟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

  2、利用剛開學的兩個周的時間成立了班級家長委員會,并進行了詳細的分工。

  3、時刻與家長溝通孩子在校情況。經常定期的與家長通過家訪、電話、微信、短信等形式進行溝通交流,使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比如在階段性檢測后,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家長會,跟家長匯報孩子階段的表現情況。

關于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優秀4

  多渠道溝通拉近家校距離

  信息化通信手段發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傳統的溝通、交流方式,在與學校合作的過程中,接觸做多的應該是班主任老師,而我們的溝通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就傳統方式而言,我們更夠在接送孩子上學的過程中與老師當面交談,了解孩子的狀態、情況。家長會上通過老師細致的`講解,我們能夠得到更多孩子和班級的信息,能夠找準教育方向。

  現代化的溝通現在主要是利用微信,學校建立的班級微信群,相比傳統的溝通方式,微信更具有時效性,老師能夠隨時通過網絡,發布通知、信息,也能在微信上分享教育心得,通告班級情況、幫家長們答疑解惑。我們作為家長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情況,第一時間給予老師信息的反饋,這樣促進了家校之間的密切溝通。

  不管通過何種形式的溝通,最終達到了合作的目的,溝通是橋梁,連接著家庭與學校,通過多渠道溝通拉近家校距離,也更有益于教育工作的開展。

【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優秀】相關文章:

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11-15

家校合作教育心得體會11-16

家校合作講座的心得體會11-30

幼兒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11-30

家校合作心得體會(精選21篇)11-14

家校合作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11-14

聽完家校合作講座心得體會12-01

家校合作心得體會(精選8篇)08-31

家校合作的總結(精選5篇)11-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日本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 黑人巨大亚州宗合在线 | 曰韩欧美亚洲美日更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