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育人文學習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育人文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為期一周的語文錄像課以及學科大教研落下了帷幕,經過這一周的學習,老師們收獲頗多,最多的感觸就是要讓孩子學好語文,一定要讓孩子愛上語文,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的培養最好的途徑就是閱讀。
都說,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黃金塑造期,如果此時父母過于強調成績,極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天賦和創造力,但不少家長也犯難,自己當然知道閱讀的好處,但奈何不知道如何操作啊!
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是因為小學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的大腦成長的需求。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事實上,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因為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未來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這種損失到了初中就開始顯現出來,很多中學老師都知道一種奇怪現象:那些小學階段單單靠投入全部時間和精力獲得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績下降神速,這些孩子越學越累、越學越不會學了;恰恰是那些小學階段成績平平、但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們成績上升力量強大、后發制人、潛力無窮。
因此,小學階段一定要讓孩子們從容一些,不要過于追求分數的高低。做父母的為了孩子的長久發展和未來更大的成長力量,請不要過分在意孩子小學階段的成績,而應該把目標放在孩子的基礎發展和能力培養上,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讓孩子受益終生。
【愛育人文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淺談師德論文以愛育人06-12
用心教書,用愛育人 (人教版)12-06
用心工作,以愛育人教育隨筆02-02
師德師風以愛育人心得體會(通用24篇)05-31
特教的真習心得體會06-14
育人之道 以“愛”為本教學反思07-31
文學教育人學文化功能分析論文06-23
我愛文學作文03-23
我愛文學作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