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集錦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集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集錦1
班主任工作給我的最大的感受是:班主任不好當,而且是越來越不好當。但是,既然當了班主任就必須竭誠盡力,扮演好班主任這一平凡而又必不可少的角色。班主任的工作經歷,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自己的體會。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要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成績,就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從我做起。中學生正處在一個生理成長期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一個特殊的時期,作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和道德行為。因此,作為班主任,更應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修養,以感染和教育學生。例如,要求學生知錯就改,當我在工作中出現了失誤時,我也真誠地對學生說:“對不起,這件事是我沒查清楚,錯怪你了。”這樣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做錯了,能夠主動地找到跟我認錯。
二、發掘言行的閃光點
每個學生的背后,都有不少言行隱藏著許多可貴的.閃光點。班主任的責任就是要用愛心去發掘出言行中的閃光點,讓學生在教師的種種善意的期待和愛中,增強自信并走向成功。我班里有這樣一個女生,她平日里默默無聞,屬于那種走進學生堆里不容易找的學生,但她的字寫得不錯。我們班第一次辦班板報時,發愁沒人會寫板頭。我就找到她,說她的字寫得挺好,讓她試試,結果她寫得不錯。
在那個周的周記里,她說真的非常感謝老班讓我寫黑板報的板頭,以前,她想寫但從來沒試過,太感謝老師給我這個機會了。通過這件事她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大的潛力,極大地增強了自信心。每個學生都有值得津津稱道的優點,班主任應及時發現學生的具體優點,公開贊美。這樣,贊美將會成為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刻苦求學的巨大動力。
三、發揮班干部作用
班干部是老師的小助手,也是同學們的好朋友,能用好班級骨干是形成優秀集體的一個重要條件,使集體有一個“控制中心”,保證在統一的指揮下,能協調實現共同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通過班級工作實踐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如班長全面負責班級工作;學習委員專項負責組織每天和雙休日后作業的收發;文體委員主持班級各項的文體活動;生活委員堅持每周的生活。組長管好本組的事。在班上發生問題,班干部能主動解決糾紛,化解矛盾。班級的班干部和小組長在每周的周一聚在一起開班務會,對上個周班級中出現的情況進行總結,或者提出自己對小組管理的方法和困惑,并對本周的工作進行安排布署。在每天的晚飯時班長與值日班長開個碰頭會,交流一下當天的情況,然后由班長在班級進行晚點。這樣從班長到組長責任分明、各司其責。增強了他們的責任心,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使他們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掘,使我們班的常規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四、充分利用好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教育是種活動。班主任老師應帶領班級的學生積極、踴躍參加學校組織形式多樣的大型集體活動。通過集體活動,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將德育思想和目標,轉化為學生的行動,培養他們熱愛集體、關心他人的思想美德,做到入身入腦入心,不甘落后、團結拼搏的精神。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武裝學生,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對于參加的活動,無論是取得了成績還是以失敗告終,有活動就有總結,學生自己要總結,班主任要總結,使學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明辨是非,好的表揚,差的批評,這樣正氣會得到弘揚,歪風習氣會有效的遏制,對整個班風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有關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集錦2
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由一名兒童成長為一位少年,并已跨過了青春期的門檻,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開始產生加速的變化,那就要求教育者的思維方式和教育方法也要跟著變。我一直都是教高年級,教了多屆六年級,深深感受到六年級與四、五年級的不同。
一、儀表教育。
以我現在所教的班級為例,踏入六年級后,我越來越感受到同學們青春期的變化,某部分同學變化尤為明顯,最表面感受到的是外表穿著、發型、處事態度等的變化。對此,我沒有覺得突然,這是正常的現象,我要做的就是正確引導,不要讓其走入極端。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在活動的美好氣氛下讓大家明辨什么的穿著打扮才符合小學生的身份,整齊、樸素、大方才是美,然后經大家的同意,定下幾條儀表準則列入班規,很細致地明確了頭發如何梳整齊,衣服里面一件不能比外面長,外衣拉鏈到達什么位置,紐扣要扣上,不戴任何裝飾物,不能背奇異的掛包當書包等。由競賽小組長負責每天檢查,我也留意檢查,多以提醒、表揚為主,扣分為次。個別頑固分子我會與家長溝通,爭取他們的配合,并經常關注他們,以防他們的行為帶動其他同學效仿。
二、心理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的巨大變化,伴隨而來的就是心理上的巨大變化和不安,經歷著從依附向獨立的脫變,因而被稱為處于“心理斷乳期”,也是發展和教育的“關鍵期”。青春期的孩子在處事和行動上具有較強的“反抗性”,會對教育者的管束很反感,即是平常說的“駁嘴”。對此,進入六年級后,我加大了與家長溝通的力量,經常沒什么事也會主動地打電話與家長交流,主要是詢問孩子在在家的表現,家長們不約而同都提到一個共同的困惑:孩子不聽話,總是頂嘴。我就會與他們交換我的看法,探討孩子青春期的年齡特點,安慰他們說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只要掌握他們的特點,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多溝通就會順利過渡這一時期,并建議他們買相關的書籍來學習。就是這樣,我會很關注學生的這些變化。在校內呢,我也很注意與大家的溝通方式,盡量避免板著臉孔的大道理式說教,對于違反校規和班規的學生,也不會當眾指責,或以罰站、罰抄、罰掃地等的簡單方式處理,多以私底下的面談為主,談話時我也不會直接批評:你做錯了什么或你這樣做如何如何的不對等,我通常會引導學生自己說做了什么,對自己這樣做有何感受,打算如何處理自己。一般情況下,學生都會說得很好,最后,我略作小結一二句話,絕對不會多說,還要表揚其勇于承認錯誤,會承擔后果,這樣他便會心悅誠服、甚至有點感激地離開(因為他犯錯了,老師還表揚他呢)我呢,基本上不費唇舌地處理了一個同學,而且體現了不是老師的主觀強加意志,而是他自己咎由自取,這樣的教育方式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會讓其比較心平氣和地接受,而且他能體會到做錯事是要自己承擔后果的,不是老師要處罰。這樣避免了其多次犯錯的可能性。可能這樣的緣故,學生們都比較聽我的教育,所以經常有家長說:我的孩子只是聽老師你的話,你幫我跟他說吧。
三、活動熏陶。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自由,追求獨立,渴望理解,他們有他們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場所,他們編織著“七彩夢”,他們要求實踐和感受青春期的浪漫等等,對同學的關系,尤其是異性變得敏感神秘了。對此,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幫他們建立正確健康的交往意識,鼓勵他們多融入有意義的集體活動中,在活動中培養合作并互相學習的能力。因此我會經常引導全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游戲活動、競賽活動、主題活動等等。例如今年的慶元旦主題活動,整個活動過程全由大家商量策劃。首先是讓全班分組討論如何開展,堂上各各組代表發言本組意見,然后由班長綜合大家共同的意見制定出具體的計劃,再向大家公布,沒異議后,分組準備。當天,班委會組織同學布置了教室,相當有氣氛,小主持人充滿詩意的.說話把每一個環節串聯得恰到好處,有文藝表演、游戲活動、自帶食物的大食會,大家玩得不亦樂乎。又例如,本學期第九課的課文《走向生活》,講一名初出茅蘆的記者一次采訪的難忘經歷。以此為契機,我也開展了“我當小記者”的語文實踐活動。采訪對象是學校的三位校長和一部分任課老師,在我的指導下,以各競賽小組為一個單位采訪一位老師,接到任務后,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忙開了,收集資料,精心準備相關問題,怎樣設計開場白,儀態禮貌如何注意,最后小組演練等,可以說充分調動了每一位同學的積極性,大家興致勃勃地準備好,之后在我定的時間里正式采訪了,回來后寫了采訪日記,并以各小組為單位自行設計展示本次的采訪園地(張貼在教室后干墻上)很多同學在日記中都流露了自己的真實感情,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活動,感覺很緊張又很興奮,收獲很多,面對面地與校長和老師交談,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位老師與站在講臺上的感受是不同,都覺得我們的老師很親切、隨和、幽默。并在活動中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與合作。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好的活動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我非常認同。我會努力創造機會讓我的學生在我所教的幾年中感受活動的魅力。學生參與活動多了,自我表現機會多了,從而大大促進他們各方面的發展。
教育是藝術,探索之路無止境,但只要走好每一步便無愧于心。
有關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集錦3
今年我擔任一年級1班的班主任工作,作為一年級班主任,我覺得是忙碌,是辛苦,但也有快樂與收獲。我注重班風班貌地建設,我的目標是努力營造一個積極向上,有凝聚力的班集體。一年級是學生走向小學生活的第一步,如何引導學生邁好第一步,其重要性顯而易見。在此,我來談談自己工作中的認識與想法
一、做好學前的教育
一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同時又剛從幼兒園升上來,過慣了有吃有玩的生活,一下子要他們適應學校的制度和習慣較為困難,所以開學第一周,我給學生做了充分的入學教育。如文明禮貌、課堂常規、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校園安全、課間紀律和隊列訓練等等。我要求學生上課前把文具盒,書本放在桌角上,桌椅擺放整齊,抬頭挺胸,腰板挺直,兩腳并攏,雙手平放……時時提醒,刻刻監督,并堅持把這種教育貫穿在整個學期。通過對學生的教育,多數學生很快適應了學校生活,使我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中都能更加得心應手。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
對任何人來說,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都非常重要,好習慣一生受益。一年級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更是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習慣的好壞,不但影響孩子的生活、性格、行為等,還直接關系到學習和工作的成功與否,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將來。
(1)文明禮貌時提醒。注重培養孩子道德品質,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講文明,懂禮貌。時時從細微處入手,為養成學生的文明行為,要求做到課間不吵鬧,不推別班的門,室內不亂喊亂叫,不隨便撕紙,放學路隊要走整齊等。
(2)常抓學習好習慣。低年級學生的一般學習習慣包括:上課習慣、課前準備習慣、作業習慣、預習和復習習慣以及文具的整理習慣和使用習慣等。對班中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行為訓練。
(3)勞動習慣不忘記。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更是要從點滴做起,有時候教室不是很臟,可我還是讓學生照常做值日,一天也不落下。因為做任何事情都是貴在持之以恒,做好值日的習慣也更要天天堅持,現在我班每個學生值日都很勤快,放學關門窗,打掃衛生是習慣。雖然與大孩子的值日水平不能相比,可是最重要的是他們已經養成了講衛生,愛勞動的好習慣。
三、鍛煉孩子的管理能力
在班級管理中,我努力發現每個孩子的特點。給孩子表現的機會,鍛煉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讓孩子參加班級的管理,培養小助手,小老師。如:讓孩子收發本子,查作業,管紀律、管衛生,負責門窗的開關,帶路隊等。盡可能多的給孩子各種鍛煉的機會,各盡所能。培養一批班級管理尖子,面向全體,發揮每個孩子的長處,鍛煉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如:學習小班長王夢煥,每天早晨到校都帶領學生讀書,完成老師不值得讀書任務。紀律小班長杜欣茹,每天老師不到她都認真負責配合學習班長管理學生讀書;這一點贏得了所有老師的認可。
四、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及健康工作
每周班會課上,我都會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人身安全,不下河溜冰,不到危險地帶玩耍,上下樓梯不擁擠,集體活動有秩序,注意食品衛生,冬季防煤煙中毒等,并做好甲型H1NI病的預防工作。建議學生不走親戚串門。還交給學生正確的測量體溫的方法。每天做到晨檢、午檢及時,認真填寫相關的資料,有感冒的就及時與家長聯系。
五、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
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跟孩子的學習成績成正比。一年級有部分家長對學生的家庭教育存在過于溺愛的傾向,為此,我與各位家長共同探討教育的有效方法并開通了班級飛信,經常發短信布置作業,把學生學習情況發給家長,多方面的與家長進行分析、探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飛信開通率達到了80%,取得了家長的積極配合,實效明顯。一年級老師就要做到嘴勤,腿勤,手勤,心細。
通過一學期的管理工作,我發現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本班學生的整體學習素質不高,后進生較多;班級的紀律還有待于提高,同時班干的能力不強。自己班級管理反思沒有及時記錄和整理,很多很好的案例不記錄很容易忘記。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作為班主任不僅要作到心中有數,最好還是能形成文字,不僅是記錄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作為尋找科學教育方法的事實依據,對自己的工作更是一筆寶貴財富。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定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在教學中成長,使班級管理工作能更上一層樓。
【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_班主任工作心得03-08
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_班主任工作總結03-08
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范文_班主任工作心得03-08
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班主任工作之點滴07-15
對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06-15
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03-17
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08-19
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06-15
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12-27
班主任的工作心得體會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