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時間:2023-04-12 16:05:56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習慣養成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1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我認為有以下幾點要做好。

  一、興趣的培養要體現于每個教育環節

  首先,新頒布的課程標準識字量要求下降,有利于各種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養成。教師要認真地落實課標要求,精心設計教學,讓學生在入學不久就喜歡漢字,做到自主識字。

  二是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識字。比如,學生入學不久可以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做一個可以有圖畫等裝飾的姓名卡片。上學后,在課間或課下鼓勵同學之間互相交換,互相認識。學生會很容易、愉快地認識許多字,并激發一定的認字興趣。語文學習和社會生活是緊密相關的,學校的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都可以作為識字的途徑,作為學生識字的'課堂。如指導學生把平時閱讀、生活中認識的字剪下來或寫,粘貼制成自己的識字樂園。比如說,每天上學經過的商店、路牌、廣告、書店都有自己的名稱;人民幣上面的漢字,這些都是學生識字的好機會,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能讓學生喜歡識字。

  三是在課堂識字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培養學生識字的愿望。還可以利用游戲、競賽、表演等形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在進行識字單元教學的時候,為學生創設比賽情境,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競爭的欲望。在識字教學過程還要關注學生個性化的識字策略。

  四是不同的識字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要選擇合適的識字方法來教學。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識字方法。教科書所要求會認、會寫的字,是最基本的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盡可能完成。但是應該給那些已達到基本要求的學生提供一些空間和機會,體現差異性。當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讓語文因生活而精彩,讓識字因閱讀而豐富,讓我們的學生更加喜歡我們的語文課。

  二、保持好寫字的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首先,語文老師要寫一筆好字,要具備這種指導學生寫字的基本技能。然后把寫字教育和書法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去。

  二是不僅僅是語文老師,其他學科的老師,如果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寫得非常精彩的字的話,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引領、引導和影響。因此,所有學科的老師都要練字,我們大家來享受書法藝術的熏陶,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三是通過教師的感染與示范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認認真真寫好字。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做到在黑板上板演、范寫,注重筆順,注重間架結構,同時讓學生在老師范寫的時候認真看,用心記,模仿寫,這樣做的話,寫字教學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文化。學生寫字的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非常重要,這不僅僅關系到寫字的質量,還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

  四是在寫字的評價方面,一定要以鼓勵學生為主,形式要活潑。在布置寫作業時,作業量要適中,作業形式要多樣化,可以讓學生把同偏旁的字寫在卡片上,把卡片剪成水果狀在全班交流,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把卡片貼上去等。識字評價要激勵學生識字的興趣,展示學生識字的成果,不要讓寫字成為學生的負擔。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2

  人們渴望上天賦予自己高智商,盼望擁有大智慧,卻往往忽略了最大的智慧——習慣。

  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盧致新在談到成功的人們似乎永遠在成功,失敗的人們似乎永遠在失敗的原因時說:“習慣兩個字在起作用,一個人習慣懶惰,他就會無所事事地到處溜達,一個人習慣于勤奮,他就會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

  可見,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在《培根論人生》一書中,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曾專門論述了習慣與命運的關系。他深刻地指出:“人們的行動,多半取決于習慣。一切天性和諾言,即使是人們賭咒、發誓、打包票,都沒有多大用,都不如習慣有力。”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

  “是在幼兒園。”

  “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

  “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最主要的東西就是這些。”

  這段對話是頗讓人深思的,從幼兒園學到的最基礎的東西,直到老年時還記憶猶新,說明從小養成的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時時處處起作用。

  有這樣一首小詩:

  丟了一顆釘子,壞了一只蹄鐵;

  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戰匹馬,傷了一位騎土;

  傷了一位騎土,輸了一場戰斗;

  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國家。

  這首小詩,它雄辯地說明了一顆釘子與一個國家的關系,細細品味,就可以看出小詩里寓含著一個大哲理,那就是:要想成功,必須有良好的習慣,而這種良好的習慣就是要從小事做起,誠如教育家蒙臺梭利所說:“三歲決定一生。”因此從小就應該養成好習慣。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3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認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可見培養習慣的重要性。好的習慣能讓人一生受益,壞的習慣有時會毀掉一個人的一切。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就結合筆者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要及早開始培養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學入學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計劃的注意培養,否則,當不良習慣養成后再糾正就困難了。筆者從抓課堂常規入手,因為課堂常規是正常教學的保證,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小學生課堂常規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學習用品放置的位置。應培養學生到校后就按當天課程表將書包里的教科書和作業本一一取出放在一定的位置,每節課后要準備好下一節課的學習用品,上課時不能削鉛筆打墨水借學習用品等。

  2、坐、站的姿勢要正確。坐的姿勢:頭要正,眼睛看前方,兩肩要平,背要挺直,兩腿并攏,雙手放在膝上或自然下垂;站的姿勢:向左或向右側跨出一步,呈立正姿勢。課前向老師行禮,課上發言都要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

  3、課前發言要舉手,不隨便插嘴。一般舉左手,舉起手時五指并攏,肘關節與肩平。老師指定某一同學發言后,其他同學將手放下。

  4、聽到預備鈴聲立即不再講話,以最快的速度跑進教室,入座后靜候老師到來。通過這樣的常規訓練,班上一般都能形成較好的教學秩序。

  二、循序漸進,逐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養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養成,它有一個由簡單到復雜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體,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增多,到小學高年級,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更高要求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勇于創新習慣等。那種不遵循習慣形成規律,幻想一朝一夕就養成某種學習習慣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也是極其有害的。

  三、加強訓練,密切配合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并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只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復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對做得好的個人或小組給予語言鼓勵或授予小紅星,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于課堂教學之中。同時在反復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老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與班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

  四、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在班上多表揚上課認真聽講、開動腦筋、獨立完成作業、作業本整潔、認真檢查的學生,舉辦優秀作業展覽會。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怎樣持之以恒、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才的重要影響,從而自覺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發揮“主導”與“主體”的和諧作用在培養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要發揮巨大的作用,必須要靠教師正確的、合理的、及時的引導。在學生學習行為出現異常時,及時與之探討互商對策,并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不是一味的“講”“灌”“壓”。只要師生關系融洽了,“主導”與“主體”的作用也就體現了,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教師要以一個參與者、指導者、監督者的身份來教育影響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使“主導”與“主體”之間達到和諧統一,從而取得最佳的培養效果。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永久性的話題,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隨著社會的變革,培養的策略也要與時俱進。要適應21世紀的教育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不斷總結。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4

  小時候媽媽就對我說,人人都要從小就養成好習慣,因為這對以后的成長大有裨益。從小學開始,每冊語文書都有兩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可見,養成好習慣確實很重要。而我也確實從小學便有了許多好習慣。

  剛上小學時,媽媽讓我每天回家先把當天的課程復習一遍,復習完之后再寫作業,最后再預習次日的課程。我雖然不明白這是為什么,可還是照做了。剛開始我也非常不習慣,因為我的寫字速度很慢,而這樣做又很費時間,所以我每天完成任務都會很晚。但不管怎樣,媽媽還是堅持讓我每天這樣,對我說要養成這樣的'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當我習慣了這樣時,我對當天學習的課程了解愈來愈深,寫作業的速度也愈來愈快,學習成績也漸漸上升。這時,我不禁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同時更明白了好習慣對成長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愛讀書。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便喜歡上了閱讀,像《湯姆·索亞歷險記》、《昆蟲記》等都是我的最愛。讀書讀得多了、久了,我便漸漸了解了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我不僅拓寬了視野,陶冶了情操,更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這個好習慣很多次都幫了我大忙,使得我的成長更加美好。

  諸如此類,我還有一些好習慣,都使我不斷進步,離成功越來越近。朋友,養成好習慣對你的一生都大有裨益,它會使你更快的走向成功,養成一些好習慣吧!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5

各位老師們、家長們:

  大家好!我是145班謝一生的家長。在此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教育的觀念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應施于不同的教育方法。假若我的觀念與大家的觀念有分歧,誠懇的希望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提出批評指導意見,我將萬分感激!下面,我就開始把本人的一點淺顯的體會和大家同探討。

  教育孩子之前,先了解孩子。我家的孩子對鋼性教育有抵抗情緒,通俗的說就是吃軟不吃硬,我就讓孩子的媽媽來主導教育,我就打下手,偶爾唱一下白臉。

  觀念一:慈母為主導教育,嚴父為輔導教育。

  遵循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的天性,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愛做作業的。如何孩子愛上做作業?方法一:言教不如身教,陪同孩子一塊寫作業。方法二:讓孩子體會到做作業的樂趣并喜歡上它。第二個方法最好,可惜本人對孩子的教育水平有限,還沒做到這一點。

  觀念二:言教不如身教,讓孩子的身邊有個學習榜樣!

  家長要學會如何愛孩子。在這個問題上家長要注意:過度的縱容,使孩子對人無情;過度的保護,使孩子做事無膽;過度的溺愛,使孩子對人無愛;過度的挑剔,使孩子無路可走;過度的超量加壓,使孩子精神崩潰;過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無能;過度的強制,使孩子被動無志。愛孩子的宗旨就是一“度”字。本人的感覺是,把握這個“度”很難!原因是:教育的觀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我認為要嚴厲時,孩子的媽媽可能會持有不同看法。

  觀念三:給孩子適宜的愛,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家長給孩子愛的“度”數也要不斷調控!

  孩子的良好習慣要從小就培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環境。父母的.個性特點、教養觀念和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作為孩子的首任老師,應加強對孩子的傳統教育,及時糾正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氣,讓他們養成許多優秀品質。小孩子就好比小樹苗,小樹苗小時候是歪著成長的,大了必然是顆歪樹!觀念四:小孩子的不良習氣要及時糾正!當孩子長大了,性格已定型,你想扳正也很難啦!

  小孩子上學之后,家長的主導的地位會逐步被老師代替。有句話是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孩子有時不愿聽家長的意見,但老師的意見會被首先采納。原因是教師是學生最直接、最權威的榜樣!觀念五:術業有專攻,要相信老師的科學教學!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隨筆:習慣的養成06-12

習慣養成總結02-15

養成良好的習慣02-07

養成習慣的作文06-06

習慣養成作文01-27

習慣的養成作文12-03

養成好習慣01-30

習慣的養成作文12-24

養成好習慣02-13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03-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 | 在线高清免费不卡dvd | 揄拍手机视频在线 | 专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AV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