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經典誦讀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經典誦讀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經典誦讀心得體會1
我有幸參加了xx小學舉行的全市新經典誦教學觀摩課,聽了呂老師教學的《觀滄海》,我感受頗深。
在這次活動中,聽了呂敏老師執教的一節古詩誦讀課,讓我真正的明白了小學語文選入適量的古詩文的意義所在。同時也懂得了學古詩文,重在吟誦。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反復朗誦,體會古詩文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通過聽課學習,我總結出學習古詩文的最基本的方法:首先,要結合圖體會“意境”。其次能夠有感情朗讀詩文理解古詩文的含義。
聽了呂敏老師經驗交流,我明白了:今天,我們為什么要誦讀經典,知道了學習經典誦讀的最佳年齡。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在心靈純凈的童年時期記誦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長大之后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運用出來。至于成年后再來讀這些書,因為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猶如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便面對川盛的美食,也難以吸收其營養了”。因此,學習經典誦讀的最佳年齡是4—12歲的孩子。這個時段的孩子,直感能力強,記憶力也強,若以唱歌和游戲及說故事的方法教孩子們學古詩,他們不僅很快就可以熟記成誦,而且會產生很大興趣。若老師善加引導,他們還可以在學古詩文的同時,學到很多有關歷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類知識,可以使他們終身受益無窮。
其實,古詩文中所表現的既是詩人對宇宙萬物關懷的感情,也表現了詩人的品格、修養和抱負。如果老師能把詩歌中感人的.力量傳述出來,對于孩子們的品格素質一定有著重大意義。讓孩子背誦古詩文不是要讓他們學習很多知識,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
經典古詩文不但是漢語言文字的典范和精華,而且更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發的深厚土壤,對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著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總之,小學階段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小學階段進行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學生品德形成和智力發展的有效載體。由此可見,小學階段誦讀詩文一定能為孩子營造快樂的童年、詩意般的人生。
小學生經典誦讀心得體會2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由歷史而積淀下來的這些經典文化,不僅是民族智慧的凝結,更是我們的道德規范、價值取向、行為準則的集中體現。
延綿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這不僅僅是民族的驕傲,更是要我們將其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提高全民文化素養、構建和諧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易經、史、子、集諸類典籍為載體,由孔孟、老莊等諸子百家傳承下來,這是華夏兒女成長所必須的營養,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我們唯有閱讀、傳誦經典,才能更好的傳承炎黃子孫的血脈,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在喧囂與浮躁的現代社會中堅守住自己心靈的.家園。
經典教育無論是對幼兒園的綺夢,還是對小學生以及學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學生朋友們也會從中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和熏陶。通過誦讀領悟經典文化能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自己的獨特生活感受與體驗與神賢進行心靈交流,并在交流中吸取知識、提高能力、升華精神、形成個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中國人的文化性格和行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歷史基礎,而且對人類文明的也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博大精深、底蘊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高尚品質、文明準則、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中華民族的脊梁與血脈,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與家園。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要努力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者。
讓我們傳播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精神,促使我們通曉事理、明白處世、修身養性、健全人格,以承擔起繼往開來、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
小學生經典誦讀心得體會3
偉大的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這里孕育著文明,傳承著經典,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經典猶如一顆顆晶瑩璀璨的明珠,光彩奪目、熠熠生輝,散發著彌久不散的幽香。從古至今那些文學經典被人們代代相傳,在書寫和吟誦中滋潤了無數心靈,使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得到升華。
我,一名普通的小學生,在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以來,我從一個懼怕語文課、作文能力爛得一塌糊涂的后進生逐漸成長為一名喜歡語文,摯愛文學的優等生,而在經典誦讀學習過程中的經歷也是我永遠難以忘懷的。
在我上四年級的時候學校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要求各個年級根據同學的不同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學習和誦讀的經典內容,利用早讀書和課外活動的時間進行學習誦讀。老師為我們找來《論語》《三字經》《唐詩三百首》等經典書籍,從中節選通俗易懂的內容教我們誦讀。一開始同學們對這個活動還蠻有興趣,能夠認真跟著老師抑揚頓挫地朗誦,然而幾天下來后,整天都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一開始整齊劃一的瑯瑯讀書聲變得稀稀瀝瀝、松松散散,誦讀時我們的思想開始游離于經典之外了。
老師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那天特地組織大家召開了一個特別的班會,主題就叫“我愛經典誦讀”。在班會上,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史,讓我們懂得了誦讀經典的意義,并為我們展示了全國各地小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的優秀視頻,老師告訴我們:“這些經典著作都是古代的學者用盡畢生的精力完成的,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有很深的含意,只有認真閱讀,仔細領會才會品味出它的.意蘊,讀到妙處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即使背得滾瓜爛熟,卻并不理解其中含義,又有什么意義?”通過這次班會,我們對經典誦讀有了更深的認識,知道只有用心去讀,認真揣摩,才會領會經典中的精髓。
從那開始,瑯瑯的誦讀聲又開始響徹教室,而這次我們不僅限于無意義地機械記憶,我們在老師的幫助下成立了“小小智囊團”,通過圖書查閱和網絡搜尋,專門負責幫助同學們查找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成立了“詩韻小舞臺”,由班里的文藝骨干帶領大家把古詩詞用演唱和舞蹈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大家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了;我們還成立了“新芽”文學小組,經常開展同題作文、作文互評、作文比賽等活動,讓大家把經典誦讀的感受寫出來,共同分享。從此經典誦讀不再是枯燥的功課,而是我們最喜愛的學習活動,我們在朝陽初升的清晨里用清脆的聲音朗讀那悠長的韻律;我們在操場的樹蔭下共同分享那一本本圖文并茂的《詩詞賞析》,我們在課外活動的興趣小組里自由交流與探討經典誦讀的精妙,我們在學校組織的經典誦讀展示舞臺上放聲吟誦,盡展班級魅力。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作文水平也越來越高,特別是我自從成為“新芽”文學小組的組長后,每天負責收集同學們的上報稿件,組織同學開展作文比賽和作文評析,我們還把好的作品打印成電子稿上傳到博客里和全國各地的同學進行交流,并試著向各種刊物投稿。也獲得了一些小小的榮譽:參加全國紀念《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實施十周年征文評選,我的作品《美麗的語言,神奇的文字》榮獲二等獎,參加全市國防征文比賽,我的征文《心中那一抹生命之綠》榮獲一等獎,在學校組織的國防演講比賽中榮獲三等獎,班里很多同學的作文也都陸續在各種報刊發表。經典誦讀活動開闊了我的視野,增長了我的學識,使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傳統美德、優秀文化的熏陶,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準則。現在我在班里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在家里是人人稱贊的好孩子,這一切都來自于經典誦讀。
感謝經典誦讀讓我的少年時光如此豐盈,感謝經典誦讀讓我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我愛經典誦讀!
小學生經典誦讀心得體會4
我有幸參加了在xx舉行的“全國首屆小學語文經典詩文誦讀研討觀摩會”,會議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天一實驗小學詩文誦讀成果匯報;二是全國語文屆幾位特級教師出授經典詩詞觀摩課;三是專家講座。置身于這片沉淀著豐厚文化底蘊和古詩詞靈氣的江南水鄉,人好像在情不自禁中也會被融入一份詩情畫意中。
xx市天一實驗小學創辦于1912年,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浪潮使這所經歷了百年風雨的老校再次煥發了青春。現代化的開放大氣和江南水鄉的靈秀細巧在天一融合,百年文化的沉淀和陽光少年的靈動跳躍在天一交匯。學校在20xx年提出了“為學生生命美奠基”的教育理想,追求“天人合一,天下唯一”的教育境界,從藝術教育研究到學校文化構件,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同時,學校從文化建設的角度提出了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成長根基的辦學新思路,繼續致力于文化校園和書香校園的建設,并嘗試把中國傳統教育的精華———詩文誦讀融于學校課程改革的實踐,通過有序的詩文誦讀活動,進一步為學生全面和諧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教育,為學生構筑了堅實的人文根基。
一個活動的持續開展和取得實效,必須建立在廣泛發動、精心策劃、氛圍營造的基礎上;
一、大力宣傳經典詩文誦讀的意義,使教師和家長學生達到共識。
二、周密論證開展了經典詩文誦讀活動的策略,制定活動實施方案。
三、因地制宜優化校園環境,讓校園呈現出濃厚的詩文誦讀氛圍。
在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的實施階段,天一實驗小學根據活動的指導意見和實施計劃拓展著詩文誦讀的時空,從學校、年級、班級、個人四個層面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誦讀活動。活動猶如一縷縷春風,滋潤著每一個孩子心田。20xx年3月開始,學校開始實行詩文晨讀,每天利用10分鐘的時間誦讀詩文,開始是老師管著學生誦讀,漸漸德,學生把這10分鐘的早讀實踐從老師手里要了過來,策劃組織多樣的誦讀活動,如誦讀表演、知識競賽、詩文接龍等,孩子們徜徉在經典詩文的海洋里吟唱著誦讀著,成了校園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實驗小學把中華詩文誦讀活動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校本課程研究中來。他們提出了詩文誦讀研究課的概念,每周有一個年級提供一節研究課例:低中年級的研究課強調教師的詩文誦讀的示范,著重研究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把使溫度的有情有韻有味。追求量的積累和讀的質量,淡化詩文意思的理解。高年級的研究課澤在誦讀的基礎上加入詩文評析賞讀的嘗試,主要在選材、立意、構篇、遣詞等方面進行評價,學生在于教師和文本的對話過程中提高對詩文情感意境的體驗能力,增強朦朧理解。
一年來,天一實驗小學的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在不斷的嘗試積累中積蓄著成功的經驗,從最初的之內逐漸走向了成熟,進入了穩步發展的軌道。這或多或少給與會的全國各地的語文同仁以啟發。當然在經典詩文的誦讀活動中也會面臨許多新的問題,但正如一顆種子必須沖破中重阻力而茁壯成長一樣,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小學生經典誦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生經典誦讀心得體會09-13
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心得體會范文04-25
2023年小學生經典誦讀心得體會03-23
小學生經典誦讀散文03-30
小學生經典誦讀課件03-30
小學生誦讀體會08-31
經典誦讀的心得體會05-06
經典誦讀心得體會08-23
小學生經典詩歌誦讀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