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誠信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誠信的心得體會1
閱讀《甘地自傳》,看到他從誠信起步,讓我對一些問題又有了新的思考。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正如喬叟所說,“真誠是人生最高的美德”。的確,無論你高低貴賤,也無論你是任何人,都必須遵守信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建設誠信的校園》這一章節中的故事:“0分成績”。故事是這樣的:美國一所中學的多名學生在完成一項生物作業時從互聯網上抄襲了一些現成的材料,被任課老師發覺,判定為剽竊,并毫不客氣地判這些同學生物課的成績為0分。這位老師說,她在第一天上課時就和學生定下協議并由家長簽字認可,要求布置的作業都必須由學生獨立完成,欺騙或剽竊將導致作業失敗。支持他的人說:“教育學生成為一名誠實的公民比通過一門功課更重要”。這位老師果真給學生判了個“0分成績”,她深刻地詮釋了“不自欺,不欺人”的含義,這值得我們去深思。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就應該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班里做了一次模擬考試,結果我得了100分,心里美滋滋的。回到家后,我我自豪地拿給爸爸看,起初爸爸的臉上似乎有種掩蓋不住的喜悅。可漸漸地,爸爸的臉色沉了下來“媛媛,你過來一下”“嗯?”“你看,這道題目算錯了,按理說,應該扣掉一分的……”“我不要嘛,萬一扣掉一分的`話,那我就不是全班第一名了!再說,反正老師也不知道……”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睡,那兩個“紅圈圈”就像一雙尖銳的眼睛嘲笑著我,諷刺著我……第二天,盡管我很不情愿把試卷交給老師重新打分,但還是硬著頭皮向老師說明了情況,并重新打了分數。老師夸我是個誠實的孩子,我笑了。爸爸媽媽知道了這件事后,都很高興,豎起大拇指表揚了我。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照亮整個天空;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濺起整片海洋;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樹葉,可以傾倒整個季節……我們在人生的路途中行走,每一步都會留下一個腳印,這腳印不可能深淺一致,也不可能紋絲不亂,因為人總是難免犯錯,一旦犯錯,我們需要做的是努力改正錯誤而不是隱瞞,只有以利益實際行動來彌補過失,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誠實正直,有責任心而又能博得別人信任和喜愛的人。只有一路真誠,才能一路陽光。
誠信的心得體會2
誠信是一切道德之根本,對于一個國家或社會而言,“誠信”是國家取信于民,保持社會和諧安定的基本道德準則:對于每個社會成員而言,“誠信”則是立身之本,處世之道。那么對于我們這些即將邁入社會并將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的大學生而言,誠信則應該成為我們對國家,對社會,對自己做出的一份鄭重承諾。
考試是檢驗我們學習成果的手段之一。考風考紀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考試的質量,影響著競爭的公平、公正性。我們在考試中應該自覺遵守考場紀律,考出自己的真是水平。期末已經結束,同學們通過緊張的復習,都希望一個階段的播種能有一個滿意的收獲。但也有一些同學,仍然有著僥幸心理,希望通過作弊使考試及格,在他們看來,作弊只是個人問題,實無大礙,跟誠信也著實扯不上關系。可事實上,作弊嚴重違背了誠信原則。眾所周知,考試作弊是一種不文明、不道德、不誠信的行為,是一種違反學校紀律、有悖公平競爭的行為。同時,考試作弊也給作弊者帶來了沉痛的代價。有些同學因作弊丟掉了學位、學歷,離開了本可以孕育他成才的校園,改變了自己一生的生活軌跡。中國屬禮儀之邦,自古就崇尚誠信,晁說之說過:“不信不立,不誠不行。”一個沒有誠信的人就像一棵沒有根的樹,一幢沒有基礎的高樓。即使枝葉再繁茂,建筑再宏偉,因為他沒有立足的根基,他最終也無法立足于世上。而一個誠信的人,他必定是一個有品德的人,是一個心胸坦蕩的人,是一個正直的人。這種人在考試中能做到心無旁鶩,不會分開心神來想如何在考試中如何作弊。一個學生在考試中作弊,那么他就再不能用真實的自己來面對別人,面對社會。
大學里要學的不僅僅就是書本知識,我們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考試成績不能說明一切,一味地因追求高分而忽略道德,這不僅是對其他同學的不公平,更是對自己不自信和不負責任的表現。孟子曰:“車無轅而不行,人無信則不立。”樹立道德新風,立誠信之本,做文明公民,既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道德底線。而且考試并不是學校對學生的刁難,而是學校提供了一個讓學生檢驗自己在這段時間收獲多少的機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用自己真正的.能力去考試,就算不及格,也不應覺得怨恨;通過各種手段在考試中作弊,就算成績喜人也不應感到坦然。這樣的話,又何苦用作弊去追逐那虛假的高分呢?有人曾經說過:“考場失利是你學習上的問題,而考場作弊就是你做人上的問題。”學習不好可以再學,總有一天你可以拿到你通過努力后所理想的成績,人們也許會對你刮目相看。做人不好,會給你身邊的人們留下壞印象,你在他們的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為了我們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我們應該承擔起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考試做起。誠信問題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現實問題;是全世界的事,也是全民族的事;是國家的立國之本,也是個人的人性之美。作為學生,要對老師有誠信,做到誠信考試;對自己也要有誠信,要做到心口如一。不屈從自己內心的欲望,不屈從自己內心的恐懼,不掩飾自己的錯誤。所以說誠信也是一種才能,而且是一種不容易得到的才能。我們大家都應該要擁有它,無比珍視它,更要去努力維護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班風,優秀的學風,文明的校風,應當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打造誠信校園。作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學子,我們要時刻銘記“”的校訓,應該成為“樹道德新風、立誠信根基”的先鋒模范。同學們,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互相提醒、互相督促,抵制考試作弊;以誠實守信為榮,把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內化為自己的內心信念,外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舞弊遠離校園,讓誠信常駐心中。
誠信的心得體會3
在本年度師德師風學習教育活動中。學習的內容很多,有學校關于開展師德師風集中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有《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等相關資料,學校通過集中全體教師一起學習之外,也自學了《教育法》、《教師法》、《貴陽市教師職責》等許多有關師德師風教育的資料。
學習中,又要上課,又要學習,雖然很辛苦,但苦中有樂。因為學習之后,身上涌動著一股以前從未有過的激情,認識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謹性,不可馬虎,認真地學習師德師風后,才認識到,我們教師的責任重大,背負著培養建設祖國的花朵的重任。所以教師要堅持以熱愛學生、教書為核心,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準則。
古人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要傳授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人道;授業,就是要教育學生建設祖國的知識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創新,培養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所以說,教師的職業是光榮而神圣的,人稱是"人類的工程師"。我們只有認真工作,全心教導學生,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明、有紀律的新世紀人才,才對得起這個光榮的稱號,不負人民重望。
這段時間里,本人時刻在反省自己,以所學到的理論、看到的事例來鞭策自己。在工作中依法執教、愛崗敬業,認真貫徹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要做一個讓人民稱贊的教師,首先要加強師德修養,要志存高遠、愛國愛教,要始終牢記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愛國、愛人民,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以培育人才、發展先進文化和推進社會進步為已任,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
一名好老師應當堅持教書育人,應當使自己成為學生心靈中真善美的播種者和培育者,自當老師以來,我是這樣認識的,也是這樣實踐的。為做好學生的表率,我時時處處注意規范自己的言行,既做道理規范的宣傳人,更做道德規范的實踐者。我一直堅持: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我先做到舉止文明、團結同事、尊重學生;要求學生認真對待學習,作業要工整規范,我堅持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板書工整,演示認真規范“我努力地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學生的言行,以自己的人格來塑造學生的人格。曾經有位學生對我說:“老師,我好喜歡你的言行舉止,你是我的榜樣。”她的話讓我感到欣慰,這不是教師真善美的種子在學生的'心田萌芽開花的結果。
要熱愛學生,教書育人,堅持以人為本,尊重關心、愛護全體學生。要做學生的榜樣,今天的時代已經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化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育學、心理學也有很大的發展,對學生成長的規律也有了新的認識。教師要不斷學習,在工作中要不斷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教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要掌握它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斷的鉆研。上課時要先備課、備學生,堅持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教學上要勇于創新、不斷進取。
學習師德師風是每位教師必須做的事,只有學習、深知后,我們舊的教育觀念才得以更新。重新認識自己的職責所在,也充實了自己的業務知識,明確了如何做一個新時代的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孜孜不倦、銳意進取、鉆研業務、更新知識,樹立優良教風做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誠信的心得體會4
通過系統學習師德師風建設,讓我受益匪淺,我校“愛心、耐心、理智、寬容”八字育人情懷更是一直以來師德師風建設的精神內涵。本次學習有以下幾點感悟:
第一,嚴以律己,提高個人內在素養。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初來覺得帶有貶義,而后就感覺話粗理不粗。因為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想讓孩子們在良好的氛圍和充滿正能量的環境下快樂健康的成長,那我們就必須提高自身內在素養規范自己的行為,在日常教育教學和生活中對自己嚴格要求才能給孩子們做好示范和引領的`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就是這個理嘛!
第二,精益求精,提高自身專業能力。
在社會信息化、生活全球化、價值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要勇敢的面對新的挑戰,不遺余力的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來滿足孩子們對知識的訴求。八13班有個孩子從七年級開始就喜歡看世界歷史,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經濟大危機到美國羅斯福新政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遇到問題就會與我一起探討,而我為了能夠很好解答,特意將世界史和全球通史仔細研究一番,探討之后他總會十分開心,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偵探能挖掘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而后就會特別有成就感。最近他又開始了解自由經濟、計劃經濟以及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史一直是我的短板,還是好好的看書研究吧,不然就糗大了。不過這倒也促進我不斷進步,就應該就是教學相長吧,唯有嚴謹認真,與時俱進才能教好孩子。
第三,求同存異,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尊重和愛護孩子,公平公正對待他們是和諧師生關系的前提。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培養自信,多一點耐心。很多同學可能在心智上成熟的要慢一些,成長起來相對較慢一些,這樣我們“喚醒”他們所需要的時間也就多一些,對待他們請不要大聲呵斥,用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理性對待孩子們學習和成長中的問題,多溝通交流,冷靜處理,營造和諧的氛圍,共同發展。
【誠信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有關誠信的心得體會06-16
誠信應考的心得體會09-28
誠信建設心得體會01-19
誠信的心得體會作文03-28
誠信貸心得體會03-28
誠信考試心得體會04-20
誠信獎心得體會04-10
-關于誠信的心得體會04-10
誠信的心得體會范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