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高三語文第二輪復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注重策略,狠抓落實,重點突出,全面提高。
二、具體要求
鞏固語基,加強古詩文和文學作品閱讀,全面提高審題寫作能力。
三、時間安排
20xx年4月上旬——20xx年5月中旬
四、一輪復習學情、教情分析
學情總結:
1、學生語文基礎較差,底子較薄,通過一輪復習,在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方面有了不小的提高,但學生的錯點比較分散,且每個學生的錯點也不集中,特別是文理語文單科優生較少,語文薄弱的較多。
2、學生的自學能力偏弱,依靠老師較多,現代文閱讀普遍得分較低,通過考試分析,發現主要表現是:(1)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不強;(2)審題不清,題意理解能力較差;(3)篩選信息的能力較差;(4)概括表達能力不行。因而,二輪復習的重點便是現代文閱讀。
3、學生古詩文的基礎較為薄弱,知識遷移整合能力不強,知識點漏洞較多,文言翻譯、讀懂詩歌、規范表述是二輪復習的重點。
4、作文方面,通過一輪復習,學生在結構和語言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分析認識事物的能力較差,導致作文審題不準,偏離題意的現象比較突出。同時,學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不強,觀點闡述往往缺乏深度和高度,因此,二輪復習,審題立意仍是重點,并要同步強化語段的思辨與表達訓練。
教情反思:
1、老師本身未能吃透文本,只憑“參考答案”上課,講解問題捉襟見肘;
2、組織調動學生不夠,學生參與發言面狹窄,生生互動缺失,課堂變成老師與某一同學的單邊對話,其他同學都變成了聽眾和看客;
3、提問成為形式,討論成為過場,老師在簡單提問了一兩個同學之后,經常是沒有問出個所以然來,于是又回到了老辦法——講,針對性難以體現;
4、老師對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抓不住,或雖能抓得住,但引導不得力,不能有效激活學生思維,提升整合不到位,師生互動效果差;
5、學生思維成果的展示較多地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形成完整的、周密的書面形式,不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試能力的提高;
6、輕視對文本的閱讀與感悟,學生的誦讀環節落實不到位,就題論題,等等。
五、備課備考
搞好團隊合作,注重發揮集體智慧
1、備課組從收集資料、命題、研討到主要發言人等各項工作要詳細分工,通力合作。每周至少有兩次的集體備課時間來集中交流。備課組務必做到四個統一:統一講課步調,統一授課內容,統一分析重點,統一練習選題。認真抓好二輪復習的每一個環節,重視教學、教研工作的階段性總結交流,把常規工作落到實處。
2、精心篩選復習資料,既抓好知識檢測,又抓好數據分析。備考中認真把好復習資料的辨別、篩選關,在復習資料的編寫上,力求精煉、典型,能夠舉一反三。
注重策略,著眼于提高效益
二輪復習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是通過專題突破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模擬訓練來提高學生適應高考的能力,正確處理一輪與二輪的銜接,做到夯實基礎與培養能力相結合,掌握規律與克服非智力因素相結合,一步到位與反復鞏固相結合。
鞏固基礎、專題訓練、限時訓練、綜合訓練四者有機結合穿行。鞏固基礎是首要任務,專題訓練是基本形式,限時訓練、綜合訓練是基本手段。即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化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分析、審題等能力,強化知識與能力的遷移整合,以適應高考的要求。
1、強化研究,明確方向。
高度重視考試信息,做到“四研究、四明確”:
一要研究“考試說明”,明確考點的命題范圍,要抓住“綱”,仔細分析考點、試卷結構、分值等的變化,細心揣摩一些措辭的變化,做到“綱舉”“ 目明”,以使自己少走彎路,搶得先機;
二要研究高考題型的發展變化,明確新題型的發展趨勢;
三要研究高考試題與學科能力的關系,明確高考題的能力測試要求;
四是研究學生實際能力,明確學生的實際能力與高考測試能力的差距。平時的測試不一定非要按高考試卷規定的形式,要注意弱項與強項的關系。語言表述是弱項,平時試卷上要有體現,同時要處理好新題與舊題的關系,處理好單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的關系,處理好可遷移與不可遷移知識的關系。
2、注重基礎,培養能力。
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知識能力、思維品質等方面不高,基礎知識薄弱,基本能力低下。針對學生的素質水平,我們把備考的重點首先定位在“狠抓雙基不放松”的原則上。過好基礎知識的積累關,抓好基本能力的培養關。
3、重點突出,形成特色。
堅決貫徹執行“三三四”,提高課堂效益。“三三”是抓基礎,著眼提高能力;抓規律,優化思維品質;抓重點,講求訓練效率。培養學生的三種習慣,即小組討論的習慣、提出問題進行爭論的習慣、善于歸納總結正確表述的習慣。“四”是抓好指導課、講評課、訓練課和寫作課四種課型。
指導課。要求老師做明白人,上明白課。每個考點都要講清考點的定位、考查的方式、解決的方法、注意的問題等。把握三點,即注意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突出重要環節。
訓練課。關鍵是把好選題關,練習和試卷要有很強的診斷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解決好四個難點:一是年年考,但得分率始終不高的題目;二是文言文閱讀,特別是文言翻譯;三是現代文閱讀;四是考點變化的內容。
講評課。講評是二輪復習中極其重要的教學環節,講評前的集體研究和會診又是確保講評質量和整體優化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每次講評要研究會診到位,要做到沒有研究會診不開講。評講要做到針對性,精講典例,并作適度延伸,力求能舉一反三;克服就題論題,不發散,不拓展,不補救的現象。
寫作課。作文訓練分三線進行,即以文體為線,以題型為線,以能力為線。復習過程中,注重材料的積累,建立材料庫,加強儲備,以有備無患;注重加強思維訓練,提高理論修養,提高科學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4、抓好落實,爭取突破。
(1)集體研究名副其實。(2)計劃要細(月計劃周詳案),盡量爭取時間;提高周復習詳案的含金量上下功夫,要突出呈現周詳案的復習內容,做到分工合理、目標明確、時間具體、重點突出、序列分明。(3)堅持閱讀。高考不止,閱讀不止。(4)不放松作文訓練,加強審題指導。(5)重視個別輔導。(6)處理好專題訓練與綜合訓練的關系。(7)培養學生仔細審題,規范練習,精心作答,認真檢查的習慣。(8)明確要求,精做訓練,形成快捷、準確的解題思路和技巧,防止以看代寫,以想代寫,要把“會做”、“做透”作為二輪復習的原則,力求在難度低的試題中少失分,在難度高的試題中多得分,以期全面提高得分率。
六、實施措施
實施原則:要有綜合,要做套題;要抓重點,提高運用知識的各種能力;要針對難點薄弱點,及時查漏補缺,擴大得分點。
查漏補缺,強化提高,培養考試能力
1、要在平日的練習或模擬測試中及時發現知識、能力點上的弱點和缺失,并把它作為復習和訓練的重點加以突破。
2、本輪復習以做適量練習為重點,在練習中復習第一輪所學知識,提高解題能力。練習分兩種,一是圍繞《考試說明》作些專題練習,二是綜合模擬題。
3、本輪復習要注意鍛煉應試心理,提高應試能力和解題的時效性,以便能夠在考場上正常發揮乃至超常發揮自己的水平。
4、對文理科優生每次綜合測試后的答卷進行專題會診,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注重策略,多種方式,訓練答題能力
1、限時25分鐘完成小題專項鞏固。
2、多方搜集資料整合成二輪復習學案進行古詩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方法的指導。
3、采用多種形式,進行作文訓練。
4、每周一套“綜合模擬題”,一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答題能力,二是查缺補漏。
5、利用課下作業,完成以下內容:準確熟練默寫、熟悉知識系統。
【高三語文第二輪復習計劃】相關文章:
高三語文第二輪復習計劃02-20
高三化學第二輪復習計劃03-05
關于高三第二輪復習計劃04-17
高三物理第二輪復習計劃(精選8篇)06-08
高三語文復習計劃01-06
高三語文復習計劃05-08
中學高三數學第二輪復習計劃(通用10篇)05-18
制定高三語文復習計劃11-09
高三語文個人復習計劃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