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復習計劃

時間:2021-06-11 15:39:43 學習計劃 我要投稿

五年級復習計劃三篇

  篇一:語文五年級第一學期復習計劃

五年級復習計劃三篇

  語文五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復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1、明確復習課的目的。復習課是為了幫助學生系統地整理所學過的知識,使遺忘的內容得以重現,薄弱環節得以鞏固,涵蓋著全部教學內容 。

  2、復習課過程要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愛、進步與成功,會讓他們更有復習的動力。卡耐基說過:“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

  3、復習課要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拓寬學生參與的渠道,調動學生復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復習的興趣。

  4、復習課的主動權要交給學生。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二、復習目標:

  基礎知識:

  1、生字詞:掌握本冊要求學會的170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正確書寫。

  2、詞語:理解常用的詞語并學習運用。主動積累課文中出現的四字詞語和成語正確認讀,正確書寫,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詞語并學習運用。

  3、多音字:結合課文的朗讀,讀準多音字。對課文中帶*的多音字,要重點復習。

  4、句子:語句通順,表達清楚。根據要求寫句子。

  5、讀讀背背:能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古詩詞。熟記積累運用中要求讀讀背背的詞語、名言警句、諺語、歇后語、古詩詞。

  閱讀:

  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鐘不少于300字。

  2、能讀懂程度適合的文章。

  3、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揣摩詞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表達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6、能聯系上下文、生活實際、背景資料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7、能結合閱讀資料,聯系生活實際獨立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8、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習作:

  1、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2、能按一定的順序寫,根據表達需要分段表述。

  3、做到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4、書寫規范、整潔。

  5、40分鐘不少于400字。

  6、養成想清楚再寫和寫后認真修改的習慣。

  三、復習措施:

  一是新理念,即減少頭緒,加強綜合,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運用語言,著力于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是新內容,即依據教科書,并適當向課外拓展,以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為經,以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和語文實踐為緯,組織復習內容。

  三是新教法,即從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出發,從課文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復習,多讀書、多積累,精做題,做好題,舉一反三,掌握規律。

  四、復習方法:

  分類性復習:

  分為:聽寫訓練、基礎知識、積累運用、閱讀、寫作等五部分。

  1、聽寫訓練、基礎知識穿插在每節課中進行復習。

  2、積累運用總結出題型重在平時的練習。

  3、閱讀部分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以從文章的內容來分,也可以從文章的表達方式上分。

  4、作文的分類也很多,可以從寫人、記事、寫景和應用文來分,也可以從命題的形式來分。

  在進行總復習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兩點:

  1、突出重點。從學生的角度看,我們要特別注意差生,多幫助他們一點,從而提高及格率。從整個學習內容來看,閱讀和作文是重點。在閱讀的復習中,詞、句、段的理解是重點。在作文復習中,怎樣把話寫通順,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是重點。從學生學習的'方式來看,探究性的學習是重點。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問題,是探究學習的關鍵。

  2、講練結合。在整個復習階段,教師引導、歸納以練習為主,在一堂課上學生應該有口頭的練習,又有筆頭的練習。

  五、復習課時安排:

  復習時間為1月5日到1月19日 課文內容、基礎知識、積累運用:10課時。

  閱讀:3課時。

  作文:2課時。

  五年級語文復習備課

  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一單元復習

  1、《師恩難忘》

  一、本學期我們要養成讀書做筆記、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讀書做筆記有三種形式:摘抄 、編寫提綱 、寫讀后感 。

  二、填空:

  《師恩難忘》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他通過對小學一年級一位教導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對文中“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句話的理解是: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與懷念之情。也比喻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激起作者對文學的熱愛與向往,最終使作者走上了文學之路。

  三、贊美老師的名言: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四、根據提示寫成語。

  1、形容口才好的成語有: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妙語連珠、出口成章、語驚四座

  2、形容人才學出眾的成語:才高八斗、 學富五車、才華橫溢、滿腹經綸 博古通今

  3、八字成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五、詞語解釋:

  1、娓娓動聽:形容說話婉轉生動,使人愛聽。

  2、身臨其境:親身來到某種境地(體驗感受)。

  3、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勝:勝,勝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帶到了美妙的境地。

  六、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書左丞丈二十二韻》

 。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西漢劉向

  (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 《觀書有感》

  2、陶校長的演講

  一、填字:

  Lian 鍛(煉) 精(練)(連)接簡(練)(煉)鋼

  Ji 立(即) (即)使 (既)然 (及)時奮筆(疾)書

  Li(歷)史日(歷) 鼓(勵)(厲)害激(勵) 再接再(厲)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陶校長”“。 他要求學生每天從身體、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 。健康是生命之本;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2、這是一篇演講稿。演講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演講的主要特點:真實性、鼓動性。

  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并用所填的詞語寫一句話。

  1、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2、每個人(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

  四、陶行知的名言。

  1、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2、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4、我是中國人,我愛中華國。中國現在不得了,將來一定了不得。

  3、古詩三首

  一、讀古詩填空。

  1、《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詩歌記述了(詩人前往山中尋訪隱者而沒有遇到)這件事。通過與童子的問答,體現了隱者(高潔)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之情)。

  2、《所見》是(清)朝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古詩動靜結合,活潑有趣,牧童先是(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是因為他 “(意欲捕鳴蟬)”。我們還從詩中“"(捕鳴蟬)”一詞中可見當時是(夏季)。

  二、搜集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村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草長鶯飛二月天, 籬落疏疏一徑深, 蓬頭稚子學垂綸,

  拂地楊柳醉春煙。 樹頭花落未成陰側坐莓苔草映身。

  兒童散學歸來早, 兒童急走追黃蝶路人借問遙招手。

  忙趁東風放紙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怕得魚驚不應人。

  三、解釋:

  不知處:不知道在何處。 振:震蕩。 林樾:林中成陰的地方。 樾:樹陰。意欲:心想。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鳴叫著的蟬,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聲歌唱了。(這兩句是因果關系。)

  練習一

  一、“詩中有畫”的古詩:

  《題秋江獨釣圖》(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二、帶有“風”字的古詩。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4、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篇二:五年級復習計劃

  五年級(上)數學組總復習計劃 20XX.12.22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到了期末,為了使學生更系統全面地掌握本冊的知識知識,提高技能,使我們的整理和復習能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展,使復習具有更好的實效,我們五年級老師團結一致,共同商討,制訂了這個復習計劃。

  一、 復習形式、要求及措施

  1、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回憶,整理和思考。在復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主動獲取知識,領悟方法,促進思維。教師要把自己的主導作用真正放在導航之處。可以采用先讓學生自主復習整理,再在練習中發現問題,最后做有針對性的交流和講解的方法。

  2、我們嚴格按照備課組制定的復習計劃認真備好每節復習課,備課時注意幾個問題:①按每課時復習的內容,突出重點,充分運用比較的方法,解決易混的知識難點。②注意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著重進行“雙基”的訓練,分層推進,課堂作業、分層次。并在復習課的同時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出了專項訓練,做到練習少而精.例如見后面) 這樣做使上課與練習相結合,注重練習的有效性注意精選練習作業,不機械式重復,減輕學生負擔。

  3、 復習課要從重視記憶轉向重視思維。改變過去復習課教學只重視知識、結論的記憶,歸納。而我們則要在復習課時重在思維的培養和發展,順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相結合。

  4、 復習方法多樣化。復習課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對象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做到多種教法有機結合,適時、適度、恰到好處,這樣才能花費最少的時間,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5、采取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針對后進生先抓基礎知識,采取課堂引導,課后輔導和補習,盡量提高對基礎題的理解掌握。對優秀生注意培養他們的審題能力,良好的解題習慣,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以發展思維訓練為主。

  6、鼓勵學生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篇三: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復習計劃

  一、復習指導思想:通過總復習,把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計算法則、規律性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等進一步的提高,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的。

  二、復習重難點: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與用方程解應用題。

  三、復習內容:

  1、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2、方程及用方程解應用題。

  3、多邊形的面積計算。

  4、觀察物體。

  5、統計與概率。

  6、數學廣角。

  四、復習要求與做法:

  1、根據教材的重點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加深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復習小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時,先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小數乘除法的意義與整數乘除法的意義有什么聯系和區別。然后著重復習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能夠按照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除法運算。注意出現一些判斷題,檢查學生對所學概念、法則理解得是否正確,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

  3、復習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時,先讓學生回憶一下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以及中括號和小括號的使用,然后著重通過具體題目進行練習。注意提醒學生認真審題,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計算時要認真細致,保證每步正確,可以用簡便方法計算的,要注意隨時使用簡便方法。

  4、復習多邊形面積時,不要只背公式和計算習題,注意引導學生回憶這些公式是怎樣得來的。才能使學生正確無誤的記住和應用這些公式。

  5、復習簡易方程時,要注意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以及一些特殊的寫法。

  6、復習應用題時要注意通過具體的題目,既能按照一般的分析思路進行解答,又能根據題里已知條件間的特殊數量關系選用簡便方法解答。有些題還可以通過改條件、改問題再讓學生解答,培養學生靈活解題的能力。

  五、復習措施

  1、逐單元、有重點進行復習

  采用“看、讀、想、練、說、評”的方法進行復習。看,看課文中有關運算方法、算理的詞句。讀,讀這些詞句,做到對本單元心中有數。想,通過自我反思,自查這個單元有些什么困難,及時提出,解決。練,通過作課本以及練習冊上的有關練習,做到鞏固知識。說,對于練習中有關的算理、數量關系等思維過程說出來,理清思路。評,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加深對題的印象。

  2、抓薄弱環節,進行集中練習

  針對逐單元復習中出現的比較集中的內容,采用多練精講的策略,使學生做到鞏固復習的目的。多練精講中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做綜合試卷,形成綜合處理能力。

  用做綜合試卷的方法,對學生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考驗,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了解學生的不足,采取個別有針對性的復習。

  4、抓住個別落后生,采取一對一的復習。

  抓住落后面較大,在逐一復習和集中復習效果不好的個別學生,采取一對一式的復習。讓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鞏固知識,縮小落后面。

【五年級復習計劃】相關文章:

五年級科學的復習計劃07-14

五年級語文的復習計劃07-13

語文五年級復習計劃04-16

五年級英語復習計劃04-20

五年級上冊復習計劃04-01

五年級的寒假復習計劃04-09

五年級的數學復習計劃04-20

五年級期末復習計劃07-14

五年級英語復習計劃05-09

小學五年級期末的復習計劃07-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新sss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 午夜福利免费区久久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大全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