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學習計劃小學4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有新的學習內容,迎來新的挑戰,一定有不少可以計劃的東西吧,該寫學習計劃了哦。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學習計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計劃小學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計劃小學 篇1
一、學習計劃及安排:
1. 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鐘將頭天要背的課文溫習1—2遍,7:00從家出發。
2. 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做好筆記。
3. 認真仔細寫作業,不對答案,認真對待每一門課。
4. 寫完作業后,復習第二天上課的內容。
5. 對于副課每學完一課當天的內容并預習課后,要用心去作自己買的課外習題書,作的時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書,憑借自己所學的去做。如果遇到不會的題,也不能馬上看答案或看書,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時背過。
6. 對于主課:數學、語文、英語,每學完一單元或一課時,要對比計習題的講解部分進行進一步的加深理解和鞏固,并要做練習題,寫時仍不能抄答案,寫完后可交老師批改或對照答案,找出錯誤及時糾正。
7. 遇到不懂得要及時問老師或問同學,弄明白。
8. 每天晚上聽30分鐘英語,訓練自己的聽力。
9. 把所有課程學習鞏固好,達到能考個好初中的成績.
二、學習目標:
1、 每科成績一定要比上學期好。
2、 語文作文閱讀要提高。
3、 自覺能力、自力能力要提高。
4、 音樂爭取優。
5、 一定要聽話,不讓自己留校。
學習計劃小學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二(1)班學生 人,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年多了,已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但拓展能力不強。大多數家長很配合學校教育,而有個別家長不管教孩子,家庭教育缺失。
學生對于探究學科比較有興趣,但探究的能力和水平還比較低,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加強探究方法、信息收集、友好合作等的培養。
1.二年級的小朋友對于探究課很有熱情。
2.有部分學生能夠認真收集學習資料。
3.動手實驗方面和設計實驗方面較為薄弱。
二、指導思想
進一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通過探究學科,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讓學生通過同伴互助和課后自主探究逐步掌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三、學期總目標:
(1)對探究活動有興趣;
(2)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信息并作簡單整理;
(3)能利用感觀,進行有目的的觀察;
(4)能夠在觀察、信息收集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5)能與他人友好合作;
(6)能使用繪畫、語言初步表達和展示探究成果;
(7)經歷簡單實驗過程。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要樹立努力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要摒棄得過且過的思想。要在實踐中、思索。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養,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凈化學生。
2、優化課堂教學,實施創造教育,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學目標的創造性活動。
3、發掘學生思維活動的閃光點,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逐步學會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學習計劃小學 篇3
這個學期我又踏入了一個新的教室,我的年齡又長了一歲,我步入小學最后的一個階段——六年級。
這個學期我對自己又有了新的要求。我對自己的要求如下:
一、在新學期繼續努力學習,將自己的成績進一步提高。
二、在新環境下、在新老師的教導中將自己的不足盡全力改正。
三、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積極參加。
四、在勞動中積極參與,與同學一起將教室打掃干凈。
五、與新同學和睦相處,積極幫助新同學。
六、令自己全面發展,當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學習計劃小學 篇4
一、學校基本情況分析
我校現有xx名學生,xx名教師,
小學學校校本研修計劃。期中幼兒教師x名,另外兩名教師長期呆在家里,不能上班。所以現在xx小學實際教師數量x名,期中領導班子成員3名。所以師資力量依舊很薄弱,教師隊伍的建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師資總量仍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基本需求;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學科分布不盡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緊缺;新老交替任務緊迫等等。根據我校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們制定了學校的校本研修規劃:
二、指導思想
以提高教師實施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通過培訓、教研等活動載體,融“學習——研究——教學”為一體,切實解決教學中的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創建符合校情的研訓特色,進一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工作目標
以師德建設和業務培訓為主,切實提高教師素質,力求建立一支師德高尚、勇于創新、能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的學習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隊伍。具體目標如下:
1、師德教育為首位。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政治思想素質,促使全體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為人師表,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2、苦練教學基本功。學習學科文化知識,促使每位教師都能勝任教學工作,有較強的學科教學基本功,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3、加強教學理論學習。努力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強化課堂實踐研究,不斷優化教師教學行為,結合教師發展的需要,切實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促進,提高教研的質量。
4、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拓展教研途徑,建立教研機制。讓全體教師都成為研修主人,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四、研修形式
在校本教研中,根據教師隊伍自身發展需要、培訓內容的性質,靈活地選擇合適的培訓形式,主要采用以下形式:1、專題講座;2、案例分析;3、個人自主學習;5、課題研究;6、自我反思;7、集體備課;8、集體聽課。
五、研修內容
教研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由教學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技能所組成的教學基本功培訓;二是由以課堂改革為核心,改進和提高教學過程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教學能力培訓;三是由以教—研—訓相結合的教科研能力培訓。
(一)扎實進行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1、教師自主學習。主要學習《新課標》等各種教育理論。
2、舉辦專題講座。根據教師實際需要和學科教學的特點、要求,針對課堂管理、集體備課、創設情境、三維目標落實等課堂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舉辦講座,使教師進一步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能用理論指導教育教學行為,鞏固、拓寬專業知識,不斷豐富和更新學科知識。
(二)重視專題的研究與實踐,提高實際教學效益。
1、開展教學問題研討。通過每周的教研活動發現、總結教師在日常工作與專業成長中所呈現出的狀態進行有效引導。
2、聚集課堂,共促教學相長。堅持聽、評常態課;讓外出觀摩的教師上“臨摹課”等,突出課堂教學行為和案例的研究。
3、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力量。集體備課要從備課的環節突破:由主備人就教材的理解、內容處理、教學流程、教學安排等提出初步的教學建議;組內研討,質疑,同組教師就學情分析、學法指導、內容側重點等集思廣益,研究一條合理、新穎、有創意、可操作的教學思路,通過研討交流,學習他人長處,提高認識,促進教師教學觀念轉變,由“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由重“教”轉變為重“學”,促使集體備課整體水平提高。
六、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健全網絡。
為了更好地推進校本研修工作,學校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教導主任任副組長,其他教師任成員的領導小組。教導處組織落實好教研、培訓的相關工作。
2、突出重點,按需培訓
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圍繞這個重點,聚焦課堂學習方式轉變,以校本研修工作促進學校其它各項工作有序、高效地開展。
3、規范管理,注重實效
校本教研的重心貼近教師實際需要,貼近在課堂改革實施中碰到的問題,注重校本教研的質量,注重發現管理中的問題,并對其結果進行科學公正的評價,努力提升教師教學研究水平。
4、完善制度,加強考核
進一步完善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的各種激勵機制和體質,對規定任務和自主任務完成情況都納入考核范圍,其考核評估、考核結果要與評優、晉級、獎勵等工作相掛鉤。
【【實用】學習計劃小學4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學習計劃小學合集10篇05-11
實用的學習計劃小學合集六篇05-09
【實用】小學生學習計劃4篇05-08
實用的學習計劃小學匯編5篇04-26
實用的學習計劃小學匯總9篇04-04
實用的學習計劃小學模板6篇03-30
【實用】小學學生學習計劃4篇03-28
【實用】小學學生學習計劃四篇05-09
【實用】小學生學習計劃3篇04-12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計劃-學習計劃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