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學習培訓心得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職業衛生學習培訓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職業衛生學習培訓心得1
20xx年職業衛生培訓工作,我們礦持之以恒貫徹落實學習型煤礦,培育學習型員工的精神,牢固樹立“培訓是本礦的長效投入,是發展的后勁,是員工的福利”,推動本礦向更高目標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培訓工作情況
宋家圪臺煤礦在20xx年4月2日至20xx年4月5日4天,利用節后復工復產前,對全礦職工進行了72小時的煤礦安全培訓學習,其中職業衛生培訓16小時,職業衛生培訓時間占整個學習時間的22%,參訓118人次。培訓課程主要集中為以下幾類:
二、培訓內容:
1、職業衛生及職業危害防治知識
2、《職業病防治法》
3、《安全生產法》
4、《塵肺病防治條件》
5、《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防治八條規定》
6、《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
7、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知識
8、急救互救知識
9、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等各項內容
三、培訓工作分析
(一)取得的成績:
1、20xx年度的職業衛生培訓工作與20xx年度相比,從培訓項目數、舉辦培訓課程次數、接受訓練的人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增長。
2、建立制度性培訓體系。以往,煤礦培訓工作缺乏系統性制度,培訓管理幅度和力度很弱,培訓資金無保證,員工培訓意識差,培訓工作開展十分困難。今年煤礦投入大量精力,在總結了以往本礦培訓經驗的基礎上,優化培訓管理流程,完善教育培訓制度。重點加強了培訓需求分析和培訓項目審批流程,在多次征求各單位意見后,全面提升本礦培訓工作的制度化管理。
3、走正規化上課的程序,不遲到、不早退,上、下課點名,發卷考試,評分存檔,建立和完善職工培訓教育的質量保證和效果評價體系。
4、通過今年的培訓考試,使我礦不斷改進培訓方式,積極探索新的培訓模式。為以后的企業文化發展提供了經驗。
四、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培訓工作考核少,造成培訓“參加與不參加一個樣,學好學孬一個樣”的消極局面,導致培訓工作的被動。
2、培訓形式缺乏創新。只是一味的采用“上面講、下面聽”的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學員的興趣,導致學員注意力不集中,影響了培訓效果。
3、原則性不強。不能嚴格執行培訓紀律和有關規定,對違反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能按章辦事,這是導致培訓紀律松懈、秩序較亂的主要原因。
4、在今年所做培訓中我們還不難發現,一部分人員感覺培訓過于頻繁,時間過于長,另外一部分員工則反應得不到相應培訓,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作為致力于學習型組織的企業,首要的培訓任務是要使全員樹立培訓意識,為企業發展和自我發展充電。而培訓層面的不均衡,更是需要明年去大力改善。
5、內部講師授課技巧普遍不高,有待提高,制作課件水平不足,自主研發課程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以上需要改善,進一步規范內部講師管理,提升內部講師授課水平,推行內部講師認證,真正打造一支合格稱職的內訓師隊伍。
五、改進措施及建議
1、法人與礦領導一定要重視培訓效果和質量,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培訓學習工作的開展。
2、認真落實本礦的自我培訓費用,為本礦職工學習培訓提供經濟和物資保障。
3、建立一支富有實踐經驗,熟悉現實情形自己的內部講師團隊,再次,也可以在員工中樹立起學習的榜樣,培養員工的自主學習思想做出良好的表率。在具體措施上,重點加強對管理人員各項培訓的同時,也從制度上明確、選拔優秀管理人員作為企業內部講師。并建立起一套礦內部講師的日常管理、激勵、考核制度。
職業衛生學習培訓心得2
我于20xx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參加了“職業健康監督員”專題業務培訓學習。通過這次職業健康監督員的培訓學習,對職業健康和職業衛生的理解進一步加強,對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當今職業健康現狀里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范圍在逐年擴展,其特點是種類多、范圍廣,且群發性較多,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發展。我國原衛生部頒布的《職業病防治法》中的《職業病目錄》里是10類115種職業病,其范圍過窄,現在的高科技、高技術生產帶來的新的職業性有害因素在逐年增加。
我公司職業人群的主要有害因素以粉塵、化學毒物和某些物理因素(如噪聲)為主。易發生的職業病有塵肺、化學中毒、電磁輻射、職業性皮膚病和噪聲性聽力損傷等。
在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大至包括:
1、化學因素有: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煤塵、石棉塵、有機粉塵等)和有毒物質(如鉛、汞、氯、一氧化碳、苯等)
2、物理因素有:高溫、低溫、高氣壓、低氣壓、異常風速、噪聲、振動、可見光、射頻輻射、紫外線、紅外線等。
另外在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有:工作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工作作息制度不合理;心理性職業緊張;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等等。
所以需要采取以下相應的防護措施:工程防護措施、工作環境監護措施、健康監護措施、個體防護措施和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管理培訓措施等。
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目的是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從而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勞動過程中的職業病防護,其主要手段是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如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健康監護等)及必要的工程技術措施,定期進行環境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和對接觸者的定期體格檢查,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監護,開展職業健康檢查,早期發現職業性疾病損害,早期鑒別和診斷。
健康監護就是應做到崗前檢查、崗中檢查、崗后檢查。上崗就業前的體檢尤為重要,如果有相對的職業性有害因素接觸史就不能夠到相應的崗位入職上崗,這樣有可能引發職業病,會給勞動者造成危害,也會給企業造成負擔。在生產過程中崗中檢查非常重要,要做定期體檢,以保證勞動者在正常的健康狀況下工作,才能創造的效益。
終上所訴,職業健康越來越受到國家相關部門、各企業和勞動者的重視,將職業健康管理工作放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專項管理,就是為了做好現階段職業健康在安全生產中的管理工作。著重體現了職業健康工作的重要性
【職業衛生學習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職業衛生培訓學習總結12-20
職業衛生培訓學習總結4篇12-06
職業衛生培訓心得體會_職業培訓心得模板08-27
職業衛生培訓計劃11-04
職業衛生培訓總結04-14
職業培訓學習心得_職業培訓個人學習體會09-27
職業衛生培訓個人總結04-01
年度職業衛生培訓總結06-11
學習職業道德規范培訓心得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