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督察人生演講稿
篇一:青春在督察事業中閃光演講稿
朋友,你怎樣看待督察人的工作、生活狀態?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樣的狀態,你會用哪一個?你還記得夸父逐日的故事么?當我們在車站之間穿梭,當我們在地塊之間奔波,你有沒有覺得,我們也是一群不斷奔跑的人?自從跨入督察行列,我們的腳步再也沒有停歇,“奔跑”是對這種姿態、狀態和心態的最好形容。奔跑,是我們學習追趕的腳步;奔跑,是我們連續作戰的身影;奔跑,是我們只爭朝夕的工作節奏。
四年來,我們一路奔跑,一路收獲。從“百日行動”到“雙保工程”,從嚴查重大案件到護航土地調控政策,從一次次督察到一場場調研,處處活躍著督察人的身影。在奔跑的過程中,我們成長為保衛耕地紅線的生力軍,以堅持原則、嚴督明察的形象,贏得了地方政府的尊重與認可,顯示出在整個國土資源工作格局中的獨特作用。今年6月,總督察在蘭州例行督察現場說:督察工作“越打越有信心,越打工作越順,越打越有威望,越打越有地位,”這,正是對我們四年奔跑最好的總結和肯定。
在今年2月25日的新聞通氣會上,我們督察人自信地向媒體宣布:在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全國150個縣區,開展了39項例行督察,發現違法違規問題8000多件。這一組組數據和成果,凝聚著全體督察人的心血和汗水。這一組組數據,是同志們一個一個卷宗啃出來的,一個一個現場跑出來的,一個一個日夜熬出來的,一場一場戰役打下來的!其中的艱辛只有督察人自己能夠體會。去年11月,在一次例行督察中,當地連下幾場大雪,氣溫降到了零下10度,天寒地凍,雪厚路滑。但風雪并沒有阻擋督察人的腳步。有一個下午,幾名同事到山上去核查圖斑,車子沿著積雪的盤山公路往上走。上山還不算難,可等核完圖斑下山時,天色已晚,路面全凍成了冰。汽車在冰面上行駛,坡大彎多,一側又是深溝,每前進一步,都異常危險!大家的心繃緊了,司機緊張得淌汗了。那真是一段驚心動魄的路程啊!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他們足足走了三個小時,三個小時啊!當晚上八點,他們的車子平安返回駐地,正在寒風中焦急等待的專員急步迎了上去,緊緊握住了歸來同事的手,那一刻,大家的眼眶濕潤了。不畏艱苦,敢打硬仗,不退縮、不懈怠,不正是我們督察干部的本色嗎?
在奔跑的人生里,有我們默默的堅守,有我們勇敢的擔當,更有多少督察干部家庭默默的支持和付出。我有一個女同事,她有一個七歲的女兒,名叫蘭蘭。女同事剛來督察局的半年,小蘭蘭經常哭,在電話里,“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呀?”“我想你啊,我要媽媽!”說著,哇地就哭起來。如今,她早已習慣一個人靜靜地寫作業,一個人靜靜地安睡。媽媽從5月參加西安例行督察起,就再也沒有停歇,接連去了蘭州、西寧、銀川,整整三個月在家只待過短短6天。小蘭蘭想媽媽了,就打電話,當聽說媽媽正在開會或者加班時,她說一句“媽媽,我不打攪你了”,就把電話輕輕放下了。端午節的時候,仍在蘭州督察的媽媽給女兒打電話,女兒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你今天吃粽子了嗎?”爸爸媽媽都覺得蘭蘭漸漸懂事了。只是有一次,蘭蘭悄悄對爸爸說:“爸爸,我不想長大。”爸爸問為什么,她說,“我小的時候,你和媽媽都陪著我;現在我長大了,媽媽卻總是離開。”女同事是從銀川督察現場匆匆趕來北戴河的,和女兒只相聚了半天。蘭蘭也懂得支持媽媽了,臨來北戴河前,小蘭蘭拖著和她一般大的皮箱來送媽媽,當車子緩緩駛動,小蘭蘭呼喊著媽媽,和汽車一同奔跑起來……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督察干部身上很多、很平常。我們每個人都懷著對家人強烈的愛,可是,緊張的督察生活,讓我們把這份愛埋藏在內心深處。在孩子留戀的目光里,我們又一次出發了。
奔跑,是我們不負重托、為國督察的責任感;奔跑,是我們雷厲風行、永不懈怠的執行力;奔跑,是我們召之即來、敢于攻堅的鐵軍精神。奔跑,也是我們執著的態度、奮進的品格、向上的追求。奔跑吧,戰友們,和我們的青春一起奔跑,和土地督察事業一起奔跑!
青春在督察事業中閃光演講稿
篇二: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青春”,是多么美妙的字眼,然而只有奮斗的青春才是美麗的青春,只有拼搏的青春才是有意義的青春。
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平凡,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太高的學歷,也沒有炫耀的資本。很榮幸,在畢業前夕能夠加入到國土資源系統中來,從實習,到工作。一年多的時間里,從剛上班的新鮮陌生,到現在的遇事不慌,我體會到了一個道理:做事即做人,無論從事的崗位是否平凡,只要擁有一顆不平凡的心,以積極端正的態度,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一定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步一步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來。
對待工作,我們既要敬業,又要專業。敬業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崗位,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情,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專業,是工作順利進行的有力的保障,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不管多么強大的理論,在實際應用中都略顯蒼白,這便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從學習中,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結果、有執行力的人,首先要先做一個負責的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工作負責。
作為負責辦公室工作的人員,要做到上傳下達,執行力對我來說尤為重要,如果工作在我這里脫節,就會造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與此同時,除了每天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會面對許多繁瑣的事情,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更好的服務于每一位同事,讓他們順利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都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提高。
因此,要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之中,做到今天比昨天更努力,明天比今天更出色!
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分局的各項工作,不論是建設用地預審、審批還是地籍資料組件上報,每一天,我們都重復著相同的工作,更多時候,因為工作自身的性質或者是大意而留下的瑕疵,同一項工作會反反復復的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可是我們從未認為工作枯燥乏味而缺乏上進心、得過且過,我們看到的是全局,是整個未來的發展,即使再繁瑣的工作,我們也會認真對待,把握細節,因為細節是全局的精髓。
細節是一種工作態度,不管什么事,忽略了細節,都會給團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或損失。所以說,細節決定成敗。我們看重全局,也更注重細節!
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是窗口性的服務工作,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們的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標準。2013年,我們10個億的土地出讓金收益看似比去年少了一半,但實際工作量卻翻了不止一翻,除去建設用地,來自其他業務口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好比我們的征遷工作,經常會遇到大片土地整理完成,只剩個別的住戶未動遷,這時我們的重點任務就是立即行動,速度第一,速戰速決地將剩下的戶數動遷完。在天北新區核心區拆遷集中攻堅的緊張時期,同事們連續3天蹲守在拆遷戶家做工作,與拆遷戶交心,為群眾著想,最終順利簽下了5個久攻不下的“釘子戶”,確保了整個項目的順利進行。這就是提供的結果,不要借口。
面對困難的工作中出現不良情緒、逃避逃避責任的想法,要加以克服,意識到這是一種痛,而只有經歷這種痛,才能背負起責任,使我們強大,使我們成功。
“溫水煮青蛙”告訴我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所以。我們有很強的憂患意識,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隨時將壓力轉換成前進的動力,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們意識到,光靠一個人的努力遠遠不夠,協調團隊之間的關系,是一切事業順利推進的基礎。作為團隊的一員,我們的命運與團隊的命運緊緊捆綁在一起,只有每個人都能做到“團隊興亡,我的責任”,團隊才能持續不斷地創新和發展、變得更加強大。
在2012年工作的中,我們鎖定了師下達給管委會的目標任務,完成土地收益20億元。面對工作目標,我們沒有消極等待,而是立即行動起來,擬定實施計劃和動作方案,協調各部門、各單位齊心協力去落實,確定了每星期召開土地收益20億元工作協調會,在會議上將項目地塊所涉及的相關內容及存在問題一并解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圓滿地完成了預期目標,向七師和新區提供了滿意的結果。
生命的輝煌,拒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
我們的崗位是平凡的,但是我們的心都是不平凡的,我們為之奮斗的青春更是不平凡的!讓我們從平凡走向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輝煌的明天,是我們每個人努力前進的方向。我們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不平凡的力量,創造非凡的未來!
責任續寫激情 信念點亮青春
我一直相信,從土地督察機構選擇我們那一天起,我們的個人命運就注定與全新的土地督察制度緊密相連。三年前,當我幸運地成為土地督察機構第一批招考的公務員時,我和大家一樣,內心都對這個嶄新的機構充滿感恩,都對這項朝陽制度滿懷期待。感恩,是因為那場公正的考試給了我們立足社會的一個起點;期待,是因為我們將伴隨土地督察這項年輕的事業共同成長。
帶著初任培訓班上對土地督察制度的粗淺認識,揣著督察隊伍第一批年輕人的自豪,我們邁向了自己的新生活。如果說“嚴、明、勤、廉”最初只是我對督察工作概念化的認識,那么經歷了三年的工作實踐,我終于體味到這四個字背后蘊涵的責任、重托、約束和奉獻。如果說當時曾經醉心于“國務院派駐機構”的炫目光環,三年的冷暖甘苦已使我逐漸讀懂,“國家”二字,永遠只意味著肩負使命的神圣和莊嚴。
三年的奠基之路,我們經受了意志、體能、個人、家庭的重重考驗。從9支小分隊開始,后勤事務千頭萬緒,業務建設從零起步,對外要打出聲威贏得認可,對內要建章立制總結規范。人人都要身兼數職,天天都是快馬加鞭。
面對高強度的密集工作,高標準的嚴格要求,也曾感到很大的心理壓力。經年累月遠離家人,維系親情的只是一串熟悉的號碼,“對不起”就是我們對親人重復最多的一句話。一邊是外人很多的誤解,以為我們位高權重養尊處優,一邊是內心的種種糾結,算不上豐厚的薪水難以應付生活成本的上漲。最初的激情漸漸平復,生活還原了很多現實的困境和無奈。有時候確實會想,舍棄了安穩的生活和溫暖的親情,這樣的犧牲究竟值不值得?其實現實也一直在追問我們,為什么要來督察局?是為了獲得一份養家糊口的體面工作,還是為了心中潛存的一份勇敢擔當的社會責任?
一次例行督察中,我們發現當地政府居然以一塊錢一畝地的優惠作為招商引資的條件。一畝地一塊錢,這足見地方政府追求經濟增長的沖動和對犧牲土地資源的漠視,足見耕地保護的政策怎樣被發展的“硬道理”肆意挑戰!我是土生土長的西北人,我深知在這塊生態脆弱的地區,以犧牲土地資源為代價的片面發展無異于殺雞取卵。這一塊錢一畝地的事實讓我直觀地感受到,自己從事的這份工作會是怎樣的艱難復雜!要站在國家民族的全局視角,代表可持續發展的理性方向,幫助地方轉變沿襲多年的發展模式,是怎樣的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做科學發展觀的布道者,甚至殉道者。作為一個西北人,我更應該承擔一份特殊的責任。
黃埔軍校的校訓寫到“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土地督察事業,代表的同樣是國家民族發展的路徑選擇,這厚重的使命決定了,在個人得失和履行職責之間,我們必須鄭重地作出選擇。
我相信我們當中很多人都在用行動證明自己的選擇。矛盾時,困惑時,我總能從這支優秀的團隊中得到巨大的感召力量。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眼前時常展現出立體的督察工作全景回放,比任何一部3d影片都要真實都要鮮活。百日行動中在西北6個省級機構的初次亮相;雙保工程中敢于碰硬打響西北督察第一槍;例行督察中十幾位同志輾轉各地連續作戰;11月的冰天雪地里督察女兵在崎嶇山路上定格的身影;百村千戶調研時,窯洞門前淳樸農民對我們這些“中央干部”的殷殷期望……一項項任務圓滿完成的背后,也有無數次涌上心頭的苦澀思念,也有遠離熟悉環境的孤單寂寞,也有放棄安逸生活的偶爾失落,也有夢想遭遇現實的彷徨困惑。
但也正是這個團結的集體,在創業時期不分級別同吃同住,形成“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優良傳統;這個戰斗的集體,在復雜環境里開疆拓土,鍛造了 “敢于亮劍”的硬朗作風;這個青春的團隊,視廉潔為生命,以敬業奉獻鑄造了土地督察這塊閃亮的金字招牌;這支精英的團隊,在“為國督察、不辱使命”的共同信念里提純出團結和諧、督察一家親的人文情懷。就是這些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督察人,每年平均6個月在西北廣袤的高寒高海拔區域輾轉奔波,一次次頂烈日冒風雪地外業核查,一次次不眠不休地反復核對再三討論;就是這些平凡普通的督察人,在“逢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承諾里,彰顯西北督察鐵軍克難攻堅甘于奉獻的壯美魂魄!
督察機構披荊斬棘的征程里,我們用無聲地奉獻表達對這份事業的忠誠和熱愛,我們用不為人知的犧牲捍衛這支隊伍的尊嚴和榮耀。面對困難,我們從未退縮,擔當重任,我們永不懈怠。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實施的歷程,就是我們與土地督察機構共同的一部青春日記,我們將用責任和信念,為凝結我們青春色彩的督察事業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奔跑的督察人生演講稿】相關文章:
奔跑吧人生10-25
奔跑人生作文08-15
奔跑人生的作文11-21
用奔跑贏得人生05-21
人生奔跑的名言警句05-26
奔跑的人生詩歌06-22
奔跑的人生-散文04-24
奔跑與人生隨筆10-30
人生需要奔跑作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