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

時間:2022-01-06 09:10:21 演講稿 我要投稿

2022幼兒園關于臘八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幼兒園關于臘八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幼兒園關于臘八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講話的題目是《濃情臘八節》。

  同學們,我國有很多的傳統佳節,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其實就在昨天,我們剛度過有一個很古老的節日———臘八節,大家可能對這個節日不太了解。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農歷12月也叫臘月,臘月初八就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一直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此又被稱為臘八祭。在這一天各地的習俗不同,如華北地區喜愛泡臘八蒜配餃子,陜西愛吃臘八面,我們安徽皖南的臘八豆腐也很獨特美味。、“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始于宋代,在我國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熬制臘八粥的材料豐富,包括八種主料、八種輔料,與臘八粥的“八”字相吻合,象征著生活的吉祥如意。

  相傳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源于佛教。佛祖釋迦牟尼原來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后來出家修道。一次,他因饑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雜糧和野果熬成粥,救活了奄奄一息的他。釋迦牟尼得救后,坐在菩提樹下修行,并在農歷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這一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的僧侶都要舉行誦經活動,并仿效牧羊女煮粥敬佛。這可以說是農歷十二月初八為臘日的一個由來。

  臘八節起源在我國還有另一種說法。元未明初,朱元璋落難,在監牢里受苦時,正值寒冬,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把這鍋雜糧粥美其名曰為臘八粥。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同學們,“臘八節”還是春節即將到來的第一聲訊號,它拉開了春節大戲的序幕。正像童謠中所說的:“小孩小孩你別急,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睆摹芭D八節“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羅置辦年貨,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以良好的.心態、優異的成績迎接合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吧!同時讓我們把對父母、老師的感激和尊敬,把對祖國的祈禱和祝福全都熬制到這碗濃濃的臘八粥里吧!

  我國旗下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臘八節。

  這個節日本來是佛教子弟為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成道而設立的“成道節”,后來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也把“成道節”這種傳統帶到了華夏大地。在這里它被發揚光大,最后成為了北方地區相當重要的節日—“臘八節”。在臘八節時,人們通常會熬制臘八粥或者腌制臘八蒜,我們自然也屬于這些人。但是我們不太愿意做已經做膩了的臘八粥,而決定去做臘八蒜。

  臘八蒜的做法很簡單,只需要“三個一”—一些蒜、一瓶醋和一個罐子即可。我們先挑出幾塊大蒜剝皮放好,再往罐子里倒入適量的醋,最后放入蒜,蓋好蓋子,就可以靜靜地等待它腌制成功了。

  腌制臘八蒜雖然不是很費勁,但是費時間。按照傳統習俗,在臘八節這一天腌制的臘八蒜最早也要在除夕夜啟封,這樣才能品嘗到通體碧綠、口味酸辣的正宗臘八蒜。既然我們在過臘八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就得遵循傳統的習俗,于是我們也決定把蒜一直浸泡在“醋!敝校钡匠σ。

  我覺得等待臘八蒜做好的過程很像一次“磨煉”:這樣漫長的過程相當的考驗人們的耐心,如果你有足夠的意志力克服它的誘惑,那你就能收獲到一盤完美的綠大蒜。如果你被浸泡在醋里的這個“潘多拉”征服了,想立刻打開吃它,那你就只能嘗到半成品。

  最后照例奉送一首詩:“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草煙漠漠柴門里,牛跡重重野水濱。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迎面而來的是陣陣涼爽的輕風,映入眼簾的是銅陵永泉的士兵——威風凜凜的峻山。這次我去了美輪美奐、古色古香的農莊,去那里踏年采風。

  走過一條小徑,就看到了一個蘊含豐富徽派建筑的亭子,穿過這個亭兒,就來到游玩正地。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個掛滿紅燈籠的樹。高高的,紅艷艷的。但不過一會兒,引起我注意的是那陣陣香味,是從一窩擁擠的人群中飄散而來,是臘八粥。我舀了一碗,嘗了一口,甜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好吃。里頭有些米、有栗子,還有各種材料,構成了這美味佳肴。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每逢農歷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的風俗。

  不僅有臘八粥,還有各種各樣的舌尖美食:米粉粑粑,生姜,麻酥糖,年糕……它們都非常美味。

  別被美食饞暈了,這兒可不止這些東西。微波粼粼的小溪前,高大挺拔的樹后,有一排徽派建筑。這兒的建筑,就好似承德的避暑山莊。手拎一袋銅錢,就像穿越到古代。房梁邊的四個角,向上微微翹起,有細數精致的紋理。房頂上,豎起兩個挺拔的角兒,好似展翅欲飛的雄鷹。

  身后黑白相間的磚瓦,映著河面上蕩漾的波紋,真是“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臘八,美好新年的開始!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臘八是粥,更是節,臘八節,是不盡的相思味道。日子,是每年重復的節氣鏈接的,生活,是這節氣中濃濃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涂抹的。多少的牽掛和不舍,回憶和感動,在這思鄉的畫卷里緩緩流動,不息。下面是關于臘八粥的演講稿,歡迎各位閱讀和借鑒。

  臘八粥是我家鄉的一個古老傳統。臘八粥很受歡迎,不僅因為它是一個傳統節日,而且因為它是一種美味。在他們的家鄉,人們煮臘八粥,無論他們貧窮或富有,忙碌或不。

  每年農歷十二月,人們開始準備臘八粥的原料。首先要準備的是各種各樣的大米:糯米是首選,因為它既糯米又香。

  黃米也很好。它是我國北方的特產,是我國最古老的糧食作物之一。比起兩種米飯,我更喜歡黃米飯,因為黃米飯做的粥味道更濃。加入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種豆類,主要是紅豆,它既有營養,色澤又鮮艷。大豆,綠豆就是一切。我最喜歡的是紅棗,其實紅棗早在深秋就開始準備了。

  剛打翻的紅棗在陽光下曬干,直到表皮起皺。聽爺爺說,紅棗越干越甜,因為在陽光下,陽光下,所有的水都跑掉了,只留下糖在里面。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晚收紅棗的其中一家。

  太陽出來后,還去摘壞了的棗子,棗子壞了,就會變苦,很澀的那種。雖然現在超市里也開始賣棗了,可以節省大家力,但是人們還是用傳統的老辦法,因為超市里不僅壞棗居多,而且跟自己種的沒區別甜。

  到今天,人們還會煮臘八粥。第一天煮棗,花生,米飯,小米,綠豆等在鍋里,用文火慢慢煮開。熬起來粘稠、松軟,吃起來不但細膩,而且味道極佳。

  臘八粥,有這樣一個傳說:在一個貧窮的,干燥的地方,在那里,我不知道為什么有瘟疫,在最后一刻的谷物和草筋疲力盡,人們發現一些零碎的糧食成粥,給病人喂,奇跡發生了,那些病人所有的疾病。

  所以人們把這一天寫在農歷十二月初八的日記上,每年慶祝。以期待明年的健康、無病。

  臘八節的臘八粥特別多,家家戶戶都要煮一大鍋,要吃十天,人們不僅要吃臘八粥,更要有那種氛圍,那種歡樂,那種文化,那種家鄉的味道。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嗅著臘梅花的縷縷幽香,聆聽新年的腳步漸漸清晰,向2021揮揮手說聲再見,驀然發現,我們依舊與農歷2022年攜手同行,并且還有一個美麗的節日注視著我們,那就是臘八節。

  臘八節有著悠久的歷史: 和很多傳統節日一樣,臘八節起源于祭祀祈福。據《祀記》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币蚺D祭在十二月舉行,故稱12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后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后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直到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關于臘八節還有一個樸實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兒子不爭氣,媳婦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有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

  人們為了教育后生們,便有了吃 “雜糧粥”的習俗,而此粥經過歲月的洗滌變成了色彩鮮艷的美味粥——臘八粥。

  臘八粥用料多種多樣,沒有固定食材,可根據各地的習慣、各人的愛好和條件而定,凡五谷雜糧均可。我國北方人們常用小米、赤豆、蜜棗、黃豆、米仁、桂圓、蓮子、胡桃、松子煮成。而在南方,人們則喜歡用白果、花生、蓮子、紅棗、板栗等,加上姜桂等調味品,摻在糯米中煮成。

  俗話說“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臘八粥不僅好吃,更折射出了我國古代糧食大豐收的喜人場景。

  “臘八節”是春節即將來臨的的第一聲訊號,它拉開了春節大戲的序幕。正像民謠中所說“老太太你別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從臘八節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羅置辦年貨,迎接新春佳節。

  然而隨著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長,面對世界各種文化的相互激蕩和國內社會生活日益多樣化,臘八節和很多中國傳統節日一樣被大家淡忘。

  同學們,讓我們追溯那些遺忘的歷史和傳說,追溯我們的傳統文化,一起來弘揚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吧!

  2022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臘八節雖然沒有春節、中秋節那么火熱,但是臘八節的傳說卻在民間流傳的有不少,有關臘八節的傳說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就來看看臘八節的傳說之一“佛祖修行”說。

  臘八節的傳說之“佛祖修行”這一傳說講,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傳說佛教的佛祖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兒子,釋迦牟尼心性善良。

  當他身邊的慢慢經歷著生病的痛苦,看著親人一個個地離他而去。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婆羅門的神權統治又相當殘酷,悲憤之下釋迦牟尼舍棄王位,出家修道。

  可是出家修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釋迦牟尼開始修道時并沒有任何收獲,面對心理和生理的雙重折磨,他仍然堅持著。

  后來釋迦牟尼經過六年苦行,終于在臘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而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來佛教教徒們為了紀念他,便將每年的臘月初八訂為“佛祖成道紀念日”,后人也沒有忘記他修行成佛之前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于是就有了這一傳說,“佛祖成道紀念日”經過后人傳承,成為今天的“臘八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2022幼兒園關于臘八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相關文章:

2022關于臘八節的演講稿01-05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通用19篇)01-05

2022臘八節作文12-24

2022幼兒園臘八節總結(精選8篇)01-05

2022社區臘八節活動總結(通用5篇)01-05

2022臘八節主題活動總結(通用15篇)01-05

關于臘八節的溫暖演講稿01-05

校園關于臘八節的演講稿01-05

幼兒園臘八節的教案(通用6篇)01-05

關于臘八節的教案(通用5篇)01-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天堂精品一区在线 | 亚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五月婷六月丁香之综合在线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阿v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精品 亚洲国产性色AⅤ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