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精選12篇)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1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隨著端午節的臨近,商場和超市里堆滿了五顏六色的粽子,這標志著節日的臨近。大街小巷似乎都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粽子香味,已經被人遺忘了。又是端午節了!
父親住院半個月了,這幾天忙忙碌碌,送孩子,去醫院,做飯,幾乎天天如此。如果不是在超市看到各種粽子,我都差點忘了端午的到來。
父親在家的時候,滿屋都是粽子,孩子們在玩著歌,笑著,等著好吃的粽子在火鍋里翻過來端上桌的那一刻。拿起熱氣騰騰的粽子,迫不及待地撕掉包裹在粽子衣里的絲線,剝去美味的保護,蘸上甜甜的糖,小心翼翼地放進嘴里,呼出一股熱氣,閉上眼睛,一路品嘗著從嘴里流下來的濃濃的粽子香味,直到全身都包裹在粽子香味里。真的很漂亮!
我爸總說我手笨,學不會做粽子。我試了很多次,但都沒有達到目的。現在,爸爸不在家,只有媽媽在家。我抓緊時間回家,說我在幫媽媽包粽子。其實我自己也幫不了多少。我拿起竹葉,看著媽媽熟練地蕩秋千。不一會兒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粽子,我擺弄了半天,還是不緊,還是包不住。我媽看不到,及時攔住我,只好坐到一邊看著母親包了。
母親的白發又增多了!這一陣由于父親生病,母親益發的操心,白發愈發多了起來!
如今我家端午節倒是講究不多,無非是包個粽子,家門口插上幾株艾葉而已,完全不如家鄉那樣了。家鄉的端午節端是熱鬧不凡,龍舟、懸掛菖蒲、艾草,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等等不一而足。唉,好久沒有回家鄉了!
看著母親包完粽子,煮在鍋里,才匆匆而去。傍晚時分,砰砰的敲門聲響起,打開門一看,原來是父親,手里提著一兜的.粽子,往家里一放,沒說幾句話就走了,看著那兜粽子,只覺得兩眼發酸,眼淚幾乎奪眶而出,久久無法平靜。
那一個個的粽子,就是濃濃的愛意!濃濃的深情!那一顆顆的米粒、一個個的蜜棗就是一顆顆跳動心,一片片不舍的情啊!
悠悠端午節,濃濃粽香情!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關于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著名詩人、愛國主義的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生活在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楚國雖然被強國包圍的情況下,卻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面對連年戰敗、割讓土地換取和平的局面,統治階級不顧國家的存亡,仍然過著紙迷金醉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對當時的`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因此他主張對國內進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這冒犯了一些老貴族,受到了詆毀攻擊。
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斗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上。
兩千年后的今天,我們提倡屈原熱愛自由與和平的精神,提倡他在危機面前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責任感,在權力面前不屈不饒的精神。
要體會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于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生活在一個繁榮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和睦。在這個繁榮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應該學會愛國,知道自己面前的紅領巾來之不易,學會珍惜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習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住行。
這些是我們父母那一代,甚至是我們祖父母那一代懷持愛國的理念。他們向往幸福安寧的生活,驅散了鴉片戰爭籠罩在中國人民心頭的陰霾,為我們獻出了自己的鮮血。
最后,借用屈原的一句話送給所有的同學們:“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3
各位師生:
大家好!
今年的5月28日是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漁夫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有的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希望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為粽子。
郭沫若評價屈原為"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發明了香草美人傳統。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就是他集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00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為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圣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后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上生活在歲月的長河里,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4
同學們,老師:
大家好!我是xxx。馬上我們迎來的就是端午節,聽到這個節日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但我還是要為大家介紹介紹!
端午節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也是六月十二日,端午節也被稱為端陽節,午日節等。
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吧!歸納起來,大概有幾點吧:
1、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詩人,他在這天汩羅江殉國。
2、迎接伍子胥,當時人們把伍子胥視為河神。
3、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她只有十四歲,每日每夜沿江痛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她父親的`尸體。
4、迎濤神,伍子胥含冤死后,化為濤神,后來人們把伍子胥的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江。
在端午節我們會吃粽子,都是用艾葉包的,家人在一起吃,其樂融融,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粽子的品種很多,有蛋黃粽,有肉粽,還有蜜棗粽等。我們還會在端午節這一天劃龍舟,劃龍舟是為了祭祀屈原,曹娥。劃龍舟不是一個人在劃,而是十幾個人一起劃,有一個人在前面擊鼓。龍舟的樣子更是美輪美奐,非常精致,都是用木雕成,雕刻家們都是精雕細琢。我們還會看到街上的婦女都帶著艾虎,人們認為艾虎可以驅邪,小孩子們還會戴著香囊,可以驅避毒蟲。
今天就講到這里了,端午節大家也知道了不少吧,我就不介紹嘍!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最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在節日中,我們一早就起來。忽然我聞到了一陣清香,我跑過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饞死我啦!再看看旁邊的盆里,哇!還有一大盆雪白的鴨蛋和蒜頭看上去真可愛,好想吃呀!媽媽說:“趕快去洗臉刷牙來吃呀。”我洗完后,趕緊圍著桌子坐了下來,爸爸將粽子、鴨蛋、雞蛋、蒜頭端到桌子上。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吃完了早飯。
然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黃鱔、莧菜,我問媽媽為什么要買這些東西呢?媽媽說:“這是端午節的習俗”,我還是不明白只好點點頭,后來,媽媽又帶我去買一些綠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媽媽又用艾草泡水給我洗澡,我問媽媽為什么要用艾草洗澡?媽媽說:“因為這樣蚊子就不叮你了”。媽媽又用剩下來的插在門上,我又問媽媽為什么要把艾草插在門上?媽媽說:“因為這樣蚊子就不會飛到我們家了”。
洗完澡以后,媽媽又告訴我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娃娃節。最后,媽媽又把五顏六色絨線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許多端五節的知識,真開心!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6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認為:傳統文化幾千年不斷,說明它有一定的存在的價值,雖然有糟粕但它都在不斷的淘汰中進行了自我的選擇,能存下來的大部分應該是精華。即使有的不適合了現的環境,但若干年后,隨著環境的變化,它又會重新適應。
而西方的文明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文明,實際上是過去淘汰的文化。現在又適應了新的.環境,于是又變成了我們的,連他們自已也承認是從古文化來的。只不過人不用了,他們又用了。
就如同一些落后地被淘汰的文化風俗一樣,他們已經忘記了,城里的人卻開始熱衷起來,反而成了新的潮流。
這就是文化。
人的文明已經發展到了聰明得人人自衛的地步,聰明得無法管理的地步,而外則還在我們的朝時期。他們恨我們聰明,說我們不范,不法制,實際上要我們都退到古的愚民時期。
也可能文明是要循環的,文化文明已經到了高峰顛峰期,那么也就只有跌下來,重新開始了。
否則無路可走。學洋人文化就是一種解決的方法,但只不過是,沒能什么新意。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7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端午節。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今年,端午節在5月30日。端午節起源于#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是#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傳說是為了紀念著名愛國詩人屈原,也是#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粽子香,廚房香。艾香,充滿了芬芳。桃枝在門內,出門望黃麥。”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關于端午節的說法,生動地反映了端午節在人們心中的習俗和地位。
今天,端午節仍然是#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人心目中非常受歡迎的盛大節日。吃粽子和賽龍舟都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活動。這是#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作為中學生,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并擁有它所代表的#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精神。第一,弘揚屈原的愛國#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精神;二是體現在龍舟比賽中團結進取的'#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精神。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展示。
同時,端午節也是促進家庭紐帶和密切人際關系的機會。鄰居們互相送粽子,和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龍舟賽。這些都是你平時享受不到的。
在此,希#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望大家都能關注端午節,關注這個#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的傳統節日。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提到端午節,不得不說一說粽子,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粽子則是為了不讓河里的魚把屈原給吃了,所以包粽子扔到河里,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一說粽子,那各家包粽子是少不了的,我家就是這樣。
準備幾片竹葉,浸泡過的米,還有一些餡料,這個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了。
準備好后就可以開始了,用竹葉卷出一個角來,接著先放一些米,到一半就差不多了,然后再把什么餡料,或者是醬料放進去,最后再鋪一層米就可以了。
不過這還不夠,包粽子當然是包的了,現在就要把竹葉包起來了,首先把上面的竹葉翻下來,接著捏成一個三角形,把三個角都捏出來后,還有多余的一些竹葉就把這些順時針的翻過來就好了,最面把包好的.粽子蒸一下就大功告成!
做好粽子當然要品嘗了,不然光看著也沒啥意思。將粽子領出來,一陣竹葉的清香散發出來,接著撥開開竹葉就是一層呈黃色的米,一股股糯米的味道,光是看著就流口水,咬下一口來就能看見藏在深處的“寶石”,如果有糖或調料,伴著這些吃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包粽子是如此的簡單,吃起來是如此的美味,如果大家想吃的話可以到我家來吃,在這里祝大家端午快樂!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9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哦耶!”班上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和掌聲。原來端午節就要開始了!
一進教室就是濃郁的茶香,伴隨著茶香,還有一股淡淡的粽子和葉子的香味。這里的學生渴望嘗試,迫不及待想動手做粽子了。只聽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整個班級便沸騰了。大家立刻行動了起來。
看,有的'人在急切地詢問父母粽子的做法;有的人在創作著自己的花樣粽子。我拿著粽子四處張望著,忽然一個小小的背影映入我的眼簾。他一手拿著粽葉,一手用勺子把白白的糯米和餡料放進剛才搭好的粽葉中,再加一把糯米用線固定好,一個粽子就完成了。他把粽子高高舉起,仔細打量了一番,嘴角微微上揚,眼里露出滿意的神情,似乎捧在手里的不是粽子,而是一個閃閃發光的獎杯。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剛剛放入鍋中的粽子終于出爐了。剛煮好的粽子是淡褐色的,就像一塊誘人的蛋糕,渾身散發迷人的芳香。大家紛紛打開軟糯的粽子開吃。一口咬下去,淡淡的肉香在口腔中回蕩,香軟的糯米就在齒上留香。
活動持續了許久,大家被熱鬧包裹,沉浸在節日的氣氛里。笑聲伴著粽葉的香氣飄在了校園上,快樂在空氣中彌漫,久久不能散去!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是#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節。端午節這天我們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戴上了香香的香袋,有的.劃龍舟,有的舞龍獅,而我們是去農村的哥哥家玩。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在道路兩旁到處是麥子,成熟的麥穗在陣陣微風中跳起舞來,真像金色的海洋,到了哥哥家,我看見很多果樹,有杏樹、李子樹、桃樹等,樹上結滿了果子,沉甸甸的果子把樹枝壓彎了,我真想馬上摘一顆嘗嘗啊!哥哥家還喂養了很多動物,有雞、羊、狗、兔子。參觀完他們家我們就上山了。沿著小路一直走到山溝,我看見幾個山洞很好奇,就跑了進去,里面全是黑暗什么也看不見,我很害怕就跑了出來一直往前走,看見一個很好的洞,它外面有一層里面也有一層,是這里最好的山洞。我問媽媽這是干什么用的?媽媽說:“這是古時候人住的地方,因為那里很窮只有住在山洞里。”
這里有不有趣呀?又趣就來玩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到這天,人們就會吃粽子、賽龍舟。可是,你知道嗎?現在吃粽子可要注意了,棕葉一開始是青綠色的,正常在煮過之后葉子都會呈深綠偏灰黑色或是暗黃色,不會呈青綠色,如仍是青綠色的粽子,可千萬別吃,因為這種棕葉含有大量的銅。
今天早上,爸爸叫我起來吃早飯,我一起來,就問:“有粽子吃嗎?”“沒有,吃稀飯。”我說:“啊,不吃粽子還算是過端午節?”“噢,好吧,我和你媽媽現在去菜市場買,你在家看書等著。”
沒想到爸爸和媽媽一回家,爸爸急忙換了一身迷彩軍裝要出門,我急忙問:“爸爸,你干什么去呀?”,爸爸只說了一句“單位有事”就出門了。
爸爸出門之后,媽媽問我餓不餓,要不要先吃點飯?我說:“現不餓,等爸爸回來之后一起吃吧!”可沒想到一直等到十一點多,爸爸才終于回來,媽媽笑著說:“看來我們今天只要吃兩頓飯了。”然后,媽媽和我就開始端菜上桌,我們一家三口說著笑著一起高高興興的'吃飯了。
吃完飯,我們一起觀看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節目,笑得我肚子都疼了。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12
各位親愛老師,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講話的主題是《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時節千家品粽,萬戶懸囊,人們紛紛掛艾草、賽龍舟、辦詩會。
關于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為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劃著船到江邊,悼念屈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將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呢?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愛國情包入。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每到這天人們便把用五色絲線包裹的粽子投到水中,表達悼念之情。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文明包入。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精神血脈和延續基因。作為新時期的少年兒童,我們要傳承中華文明,并將它發揚光大。
同學們,在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里,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包住所有的感恩與祝福,送給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的#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弘揚傳統文化標語01-30
弘揚傳統文化標語08-22
弘揚傳統文化方案06-06
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08-30
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08-30
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08-30
弘揚傳統文化征文01-26
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02-02
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01-27
弘揚傳統文化的名言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