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成方圓演講稿

發布時間:2017-05-26 編輯:海根 手機版

  荀子在《天問》中講:“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小編收集了無規矩不成方圓演講稿,歡迎閱讀。

  無規矩不成方圓演講稿【一】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有一則寓言故事,名為《河水和河岸》,河水認為河岸限制了自由,一氣之下沖出河岸,涌上原野,吞沒了房舍與莊稼,于是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它自己也由于蒸發和大地吸收而干涸。為什么尋求自由的河水最終又失去自由呢?那是因為他尋求的那種無拘無束的、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希臘哲學家說:“過分的自由,便是殘忍。”過度的自由只會給他人帶來傷害。人人都不遵守交通規則,別人無法正常通行,自己也會陷入困境。只有人人遵守規則,保護規則,才會讓我們共同擁有的一片藍天更加蔚藍,才能保證我們的學習更有序。

  美國西點軍校,正是以一整套詳細的規章制度和懲罰措施來約束學員,以紀律嚴明而聞名于世,一直是政治、軍事人才輩出,她曾有一句名言:“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沒有任何借口”是這一美國人才搖籃二百年來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和言行規范,在它的支撐下,無數人工作沒借口,人生沒借口,失敗沒借口,學習沒借口,從而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規矩是牽制風箏的細線,風箏雖有一定的高度限制,但可以自由的飛翔,安全的降落。如果細線斷了,即使它穿過云層,最終也會摔得遍體鱗傷甚至粉身碎骨。學習需要規矩,成長也需要規矩,但是在我們的身邊,經常會出現這樣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例如,早晨總有同學姍姍來遲;個別教室中垃圾灰塵隨處可見;上課不時悅耳的手機鈴聲響起;教室走廊上總有人起哄打鬧;眼保健操總有個別同學睜只眼閉只眼;大課間也有同學在隊伍中東倒西歪、該唱的不唱、不該講卻講;有的同學課堂內外零食不斷;更有甚者不要校服要他裝,一心沉迷去上網,到處發泄損公物等等。也許有的同學會辯護:“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上課遲到的一聲報告,使沉浸在思考中的思想中斷;課堂上隨意的插話,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隨手一扔的一片廢紙,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了污染;本是無足輕重的小小沖突,卻大打出手,兩敗俱傷。顯而易見這些違反規矩的行為輕則會使同學們文明素質低下,成績下降,重則會使人誤入歧途,影響一生,其后果不堪設想。

  然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并不意味著我們墨守成規,不求創新,相反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只有用“規”和“矩”做出的圖形,才算得上世間最新最美的圖案。

  昨日的規矩,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規矩決定明天的我們。當把外在的規矩漸漸的內化為自己良好習慣時,我們就會自覺的用良好的習慣去對待生活和學習。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十一中人的規矩;讓我們以嶄新的姿態,和著青春的節拍,邁著矯健的步伐,面對生活,面對學習!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無規矩不成方圓演講稿【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荀子在《天問》中講:“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太陽東升西落,月亮陰晴圓缺,無一不是按照自然的法則運行。古人從大地的千姿百態,五顏六色中,得出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真理。古人尚且知道順天而行,我們又豈能逆性而為?

  紀律就是為維護集體利益并保證工作進行而要求成員必須遵守的規章、條文。紀律永遠是一個團隊精神的基礎。對一個組織而言,沒有了紀律,便沒有了一切,只有當一個組織和他的成員都具有了強烈的紀律意識,組織才會朝健康的方向發展,組織成員的素質才會得到相應的提升。一所學校如果有嚴格的紀律作保證,那么就產生良好的校風,為師生創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一個企業只有紀律嚴明,管理嚴格,才能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紀律是企業經營和發展的基本前提。

  培養無數人才的美國西點軍校,素來以紀律嚴格著稱。西點軍校非常注重對學員進行紀律鍛煉。為保障紀律鍛煉的實施,西點有一整套詳細的規章制度和懲罰措施。比如,如果學員違反軍紀軍容,校方通常懲罰他們身著軍裝,肩扛步槍,在校園內的一個院子內正步繞圈走,少則幾個小時,多則幾十個小時。這樣的訓練整整持續一年,紀律觀念由此深深地根植于每個人的大腦中。同時,與之而來的,卻是每個人強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感,這是一些讓人受益終身的精神和品質。

  我們選擇來到學校學習,就是選擇了一個冶煉自己的熔爐。我們在這座知識的殿堂里學習知識,學習做人。知識的學習有考試來驗證,我們的做人標準用什么來衡量呢?看看我們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對照一下我們的行為,遲到、罵人、抽煙、應付作業、考試作弊、破壞公物、手機泛濫等等,難道我們就是來學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的嗎?誰能指望在烏煙瘴氣的環境里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呢?解決頭發的問題尚且需要校長親自出馬,解決大腦的問題豈不是要由國家總理出面了?

  這并非是紀律出了問題,而是我們的自覺遵守意識出了問題,我們的執行出了問題,我們的思想意識出了問題。脫了軌的火車,早已失去了行駛的意義。紀律似乎是教育最不可愛的一環,卻是所有教育的基礎。紀律所體現的幾乎都是大家不太喜歡甚至厭惡的事情:強迫、服從、制止、壓抑欲望和意志。紀律將“效率原則”置于“享樂原則”之上,為達目標,應當接受各種節制,甚至必須接受節制。紀律總是始于他人的決定,而且應該終于自我的決定,從外部的“紀律”轉為“自律”。

  做一個遵守紀律的中學生,是學習的基礎,是效率提高的保證。如果頭發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還奢談什么大腦的問題?

  謝謝!

  無規矩不成方圓演講稿【三】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六年級的李欣娜,我演講的題目是《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媽媽說過,爸爸說過,老師也說過,可我總是有種似懂非懂的感覺。自從我們學校開展了誦讀《弟子規》活動,我對這句話漸漸地有了真正的理解。我終于深深地懂得了什么是規矩,什么是方圓,什么才是真正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弟子規》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可不是有形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喲。《弟子規》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弟子規》給我們規范了做人的道理,如果我們做到了,我想我們會是一個文明高尚的小朋友。

  就說我吧,我以前學習習慣很不好,又不講衛生,媽媽經常說我,我很不高興。學習弟子規后,我慢慢地改掉了以前的一些壞習慣,媽媽也開心地笑了,夸我懂得了不少規矩。

  弟子規里有一段叫有余力,則學文,這一段中有一個故事。

  內容大致是:魏國有一個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貧苦,整天為生活奔波,但只要一有時間就坐下來學習,所以知識淵博,人們都佩服他,附近的人紛紛前來求教,并問他是如何學習的,董遇告訴他們,學習要得用三種空余時間,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就是要得用這“三余”學習。董遇生活很貧苦,但他專心學習,我們現在生活富裕了,就更應該努力學習。董遇面對重重生活上的困難,他沒有回頭、放棄,我們并沒有遇到困難,如果不專心讀書學習,就辜負了爸爸、媽媽、老師,和親人對我們的期望,所以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按照董遇說的那樣——利用“三余”學習。

  沒有規矩,真的不成方圓,我們將來的路還長著,我們從小就應該人人守規矩,盡責任。行為上守規矩,學習上守規矩,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名文明向上的好孩子。

  相信我們一定能用規和矩畫出真正的方和圓。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本文已影響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誠信演講稿范文2017-07-21
  • 誠實守信的演講稿范文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精彩搶先看New  Top

  • 1
  • 2
  • 3
  • 4 誠信演講稿范文
  • 5 誠實守信的演講稿范文
  • 6
  • 7
  • 8
  • 9
  • 10

最熱文章榜Hot  Top

  • 12017年發聲亮劍表態發言稿精選
  • 22017年最新發聲亮劍表態發言稿
  • 3
  • 4
  • 52017年發聲亮劍表態優秀發言稿
  • 62015關于四強專題教育發言稿
  • 72015鄉鎮黨風廉政建設黨課講稿
  • 8
  • 92017年發聲亮劍表態發言稿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