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打破常規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演講稿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打破常規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生打破常規演講稿1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忙碌的生活中,太多的條規約束了人們的生活,使我們如線上木偶一般,一成不變,最終導致身心俱疲卻碌碌無為。
我坐在窗前奮筆疾書,一只色彩斑斕,翅翼修長的蝴蝶從敞開了一半的窗口飛了進來,在我身邊悠然飛舞。約摸半個多時辰后,不知是蝴蝶厭煩了房間的局限性,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它開始朝著窗口有光亮的方向飛去。可是,蝴蝶一次次地撞在另一邊沒有打開的窗口的玻璃上。它好像有些慌張了,更加努力地朝著同一個方向飛。出口就在旁邊,可蝴蝶卻堅信隔著玻璃的光明就是它的出口,恐怕也是天性使然。
這個無形的牢籠就這樣束縛了它,它所做的只能是徒勞無功地做著無謂的嘗試,直至筋疲力盡。
泰國被譽為“萬象之邦”,當地的訓象人在表演的時候,都只是用繩將大象拴在竹竿上,很多人覺得很難理解,小小的竹竿如何能拴住力大無比的大象?其實很簡單,在大象還很小的時候,就一向被拴在大樹上,小象雖拼盡全力卻仍然無力逃脫。最終,小象最終放棄了努力,并構成一種觀念:繩子是無法掙脫的`。如今小象雖然長大了,卻再也沒有做任何嘗試。
法國科學家約翰·法伯進行過一個聞名的毛毛蟲試驗。他在一個花盆的邊緣擺放了一些毛毛蟲,讓它們首尾相接,圍成一圈,以此同時在離花盆幾英寸以外的地方放了一些它們最愛吃的松針。
由于毛毛蟲天生就有跟隨者的習性,因此它們一只跟著一只,盲目地跟隨著前面的毛毛蟲,繞著花盆一圈圈爬行。這群毛毛蟲就這樣一小時、一天、兩天地兜著圈子,連續幾天后,最終精疲力竭饑餓而死。
人類也有同樣的做法,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心理定式現象,以其相反的則是創造性思維!氨种阕哉洹敝荒軐е隆肮什阶苑狻,打破常規,敢于創新,不要懼怕失敗,對一個人、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都至關重要,不創新,就永遠落后。
法伯在自我的試驗總結里寫的話,也是我最終要說的:在那多毛毛蟲中,哪怕僅有一只與眾不一樣,它就能改變自我的命運。
小學生打破常規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昨天放學后,我飛快地跑回家,一進家門就氣喘吁吁的,可能是我跑得太快了吧!突然覺得嗓子干啞,很想喝水,然后我看見飯桌上有一個蘋果便突發奇想:蘋果怎樣切里面的果核會變一個模樣,我們常規的方法是豎著切蘋果,果核是普通的蘋果樹種子。大家又沒有想過攔腰切下去或者是斜著切蘋果。
今日我們就來試一試斜著切蘋果。首先準備一個蘋果和一把水果刀,我們通常的方法是從頂部切到底部,而此刻要斜著切下去,我驚奇地發現:蘋果里的果核竟然有一顆“三角形”從斜切面看,能清楚的`看得出蘋果核果然像一顆“三角形”。
我見過很多人切蘋果,它們對切蘋果都不生疏,總是循規蹈矩地按照通常的切法,把它們一切兩半,卻從沒有見過還有另一種切法,更沒想到蘋果里還隱藏著“三角形”。第一次這樣切蘋果的,也許是出于無意,也許是出于好奇。是我深有感觸的是,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然有那大的魅力!此刻我把這個秘密告訴大家! 我從這一個小小的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小學生打破常規演講稿3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將一滴墨水滴在一張紙上,分別讓十個大人和十個孩子說說它是什么。十個大人的答案不外乎一個:“這是一滴墨水!倍O碌氖畟孩子看見了,卻爭先恐后地說:“這是一只甲蟲在爬樹!薄斑@是一個圓盤!薄耙惠啋煸诳罩械膱A月!薄⒆觽兊幕卮鸶饔胁灰粯樱鋈艘饬稀
智少愈完,智多愈散。小孩子學知識最自然,最隨心所欲,最歡樂,人為的成分最少,天性最完美。小時候教師經常玩圖片游戲,當他舉起一張畫著月亮的圖片時,我說那是小船。
教師很不認同,跟我講了很多它是月亮的道理。是又怎樣樣,誰說不能是小船?可憐的大人,他們的思維已經禁錮在某個固定模式中。好像正確答案必須經過文字、經驗的推證,必須要有據可查,必須僅有一個。人們心目中的標準,就成了束縛人們盡情揮灑智慧的繩子,成了扼殺小孩子無限遐想的兇器。
誠然,標準讓我們明白怎樣是“過”,怎樣是“不及”,但標準有時卻會束縛住人們的思想,使人們局于一隅。往小說,以往有人覺得在成語故事“杞人憂天”中的杞人是愚笨之人,人們覺得天踏下來是不可能的,于是覺得他可笑、可悲。以此來勸解人不要無事生憂。當他萌發這個想法之后,便有許很多多人來阻止他,來告訴他不用過多的擔心,跟他講了許很多多的'道理。
然而,在我看來,杞人哪里是什么庸人,他是個哲學家。他突破了常規,想到了常人所想不到的東西。亞里士多德告訴我們,赫拉克利特和恩多克勒都認為天是會毀滅的。我們甚至能說,哲學就是從憂天開始的。
然而,有多少人認為他的想法創新、突破常規、是常人所不敢想的偉大嘗試呢?到最終,剛萌發的哲學之芽很快就被人們“天不踏”的標準掩埋,很快就扼殺在搖籃中,并留下不美之名。這種標準會使人錯失很多思考的機會,使教育變得古板生硬。我們學的不是書本,不是教條,是智慧與思想。
然而,往大了說,如果不是古板的標準已經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當達爾文明確提出進化論時,世界上就不會有那多人反對他,認為他以人當牲口;如果不是機械的道理已經成為人們的普遍認識,當英國琴納一時明確提出以牛痘接種能免除天花時,世界上就不會有那多人反對他,提議剝奪他行醫的權利,認為他褻瀆神靈。牛頓的地心吸力學說被質疑,哥白尼因日心說的明確提出遭迫害。
【小學生打破常規演講稿】相關文章:
打破常規思維08-22
打破常規作文03-17
打破常規作文「精選」01-21
打破常規高中作文05-30
關于打破常規的作文08-11
打破常規思維作文01-21
打破常規作文600字07-31
打破常規議論文07-15
議論文《打破常規》08-27
關于打破常規的名言警句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