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學經典主題的演講稿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怎么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經典主題的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學經典主題的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華文化》。
天地造化,日月精華,孕育了神州的山河大地;廣土眾民,鐘靈毓秀,創造了燦爛的五千年文化。在悠長的'歷史長河中,名篇佳賦,燦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閃爍著光輝思想和深遠智慧的篇章,這些經典已經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寶藏。
《論語》字字珠璣,教我們如何做謙謙君子;《弟子規》諄諄教誨,教我們學修身齊家;“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告訴我們怎樣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訴我們如何尊老愛幼;“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告訴我們懂得怎樣感恩。一篇篇經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結晶,不僅能讓我們享受閱讀的快樂,還能讓我們悟出做人的道理,從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
經典中包涵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抱負;“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志和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
今天下午,我們學校將要在報告廳舉行豐子愷學校國學月的啟動儀式。同學們,請大家積極響應我們的倡議,積極投身到經典書籍的誦讀活動中來吧!讓我們行動起來,與經典同行,以圣賢為師,誦讀經典美文,塑造金色童年!
謝謝大家!
國學經典主題的演講稿 篇2
青春山大,古風流韻。傳統文化就像一陣春風,吹過這個青春而富有內涵的校園。一個有魅力的校園同樣需要充滿魅力的傳統文化的滋養。了解傳統文化,提高自身修養;弘揚傳統文化,美麗情滿中華!國學,興起于二十世紀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于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于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一百年來一直在討論國學的問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討論?人們為什么會這樣關注?當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落后了,人們認為是傳統文化作怪;當政治獨立、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們開始文化反思;當經濟全球化開始、強勢文化借著現代技術迅速傳播的時候,人們也出現了反思和尋根。百年來的討論說明了什么呢?
北京大學樓宇烈教授認為,所有的國學討論,歸根到底都是東西文化的交流,是在現代化的進程當中思考如何正確對待本國已有的文化傳統,如何建設具有本國、本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國家。
我們發揚傳統精華,發掘我校青年學生的青春活力,向山大“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進軍。當然,更重要的是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為中華文化的復興略進綿薄之力,并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使國學隨青春飛揚!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春風中招展的艷幟為我們帶來的不僅是蓬勃的朝氣,更是新時代青年學子對祖國千年文明的敬重與對傳統精華的承接!捌埲招,日日新”,踏著青春的步伐,呼吸朝露的清爽,讓我們共聚一堂,為我們的文化放歌!
縱橫五千年,瑯瑯晨讀聲。侃侃把古談,風清云高淡。
身負天下志,晨興吟沐澤。執手問古今,無畏青年人!我們是年輕的斗士,是時代的弄潮兒,風尖浪口磨不掉我們的斗志,起起伏伏摔不掉我們的勇氣。以史為鑒,以古為鏡,國學,今天我們誦讀,明天我們傳揚!在晨光中沐浴古典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偉人圣哲的教誨中提升個人素質。小至修身,大至治天下,在這里既有經世致用又有達觀練達,既有平凡人的生活又有圣哲的狡黠思辨,讓你不由得陷入其中欲罷不能。
我們的進步代表和宣揚的文化卻是千年積淀的精華,凝結著睿智的光芒。有生動活潑的生活場景,有慷慨激昂的政治觀點。在晨光熹微中漫步在古人的思維之中,你會發現原來這里別有一番洞天:經世治國之道,至理名言正以一種俯瞰的態度讓你感悟到生命的意義。是放浪形骸之外,還是郁結在冥想中?收獲一種感悟,收獲一種心態。
國學經典主題的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xx級1班的學生梁思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華文化》。
本學期,我們學校將開展“國學潤育”的活動。同學們,你可知道,國學究竟是什么呢?國學,顧名思義,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國學是四書五經,是二十四史,是唐詩宋詞,是紅樓夢和三國,是老莊,是數不盡的古代文獻,我想,對我們而言,國學不單是一門學問,不單單是那些發黃的典籍,散佚的曲譜,破損的壁畫,不單單是中國的一切傳統學術文化的總和,更是我們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是中國文化的態度與精神,是中華民族使命的擔當與傳承,它,就是中國的精神和靈魂……我們中學生學習國學,就是要學習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的民族精神。
所以,同學們,讓我們以最大的熱情走近國學的殿堂吧。
走近國學,它將會給我們做人的準則。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道家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周化蝶,那又是何等讓人贊嘆的人物為一、超越生死的境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諸葛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蘇武堅守民族氣節。還有屈原、司馬遷、杜甫、劉禹錫、蘇軾、蒲松齡、曹雪芹、魯迅……許多仁人志士都表現出傲岸的節操,表現出高風亮節。千百年以前,古人就已經告訴我們——淡化自己,包容萬物。不會偏執一己之見,放縱一己之情,就不會陷入世俗的誘惑,不會牽絆于個人的得失,這樣的人能包容萬物,也就享受了人生最大的美好。
無論怎樣發展,現代社會始終是以“德、智、體、美、勞”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德為重,智于其后。所以同學們,當我們追求“個性”的時候,別忘了古仁人告訴我們的做人準則。所以,當我們與同學鬧了別扭,別忘了多想想對方也并非有意為之;當我們在享受父母做的可口飯菜時,別忘了古訓“百善孝為先”;當我們想高聲攀談時,別忘了公共場合本應井然有序,不得喧嘩……
心中有他人,你就會有誠信;心中有祖國,你就會有責任感……泛愛萬物,心系天下,這才是人生真正的`享受。這就是國學傳承給我們的做人準則。
走近國學,它將會教給我們做人的智慧。
《禮記》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弊屛颐靼琢藗人進步和國家發展都離不開創新。 “言寡尤,行寡悔!弊屛颐靼琢苏f話不要多抱怨,做事就能少悔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碑斘覀冏x到圣人也感慨光陰似水時,我們普通人也就更應該加倍珍惜時間了。這些古人的智慧,將會幫助我們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有更高的效率。
走近國學,也就走進了中華所有兒女共同的精神世界。
同學們,一個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文化。當我們千百個同學走近國學,就是千百個國人在嘗試著扭轉長久以來對民族文化的陌生和疏離,就是千百個國人在共同實現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國學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不論大陸,還是香港、澳門、臺灣都擁有同一部歷史,同一種文化,同一種語言,同一種文字。我們的傳統文化是連接華人世界的文化之橋,心靈之橋,血脈之橋。走近國學,也就走進了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世界。
同學們,在快節奏生活中,我們雖不足以精通國學,但卻完全可以用國學來養心。養一顆忠孝之心,養一顆赤誠之心,養一顆大愛之心,養一顆淡然之心,養一顆智慧之心。讓我們多讀讀國學,從古典文化中汲取營養,體味體味中國古人的智慧,也許,你的人生將打開一扇全新的窗。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國學經典主題的演講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同學們,你們是否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感受過李白的豪放;你門是否從“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中讀出了白居易的執著;你們又是否從“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备惺艿綇埲籼搶θ松奶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寶典,誦讀中華經典詩文可以加深我們對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在誦讀中親近中華經典,在親近中接受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
常言道:“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誦讀經典詩文,積累精美的詩詞句段,進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早晚讀的時間,本著“用心誦,慢慢讀,字字清”的原則,大聲地朗誦經典,讓自己在朗朗書聲中積累經典名言,陶冶情操。同時,大家還要做一個有心人,平時在閱讀時遇到的名言經典,可以及時地記錄在專門的本子上,有時間就可以拿出來認真地誦讀,這樣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也可以為我們寫作文提供積累豐厚的素材和深邃的'思想源泉,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誦讀經典的目的在于啟迪同學們心智,培養大家良好的思想品質,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懂得愛國、愛家、愛父母的人生道理。經過一階段的誦讀,雖“滿腹經綸”但只能悶在肚里,或“紙上空談”,誦讀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因此,我們必須要學以致用,用經典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從“幼不學,老何為”的教誨中了解時間的重要性,勤學需趁早;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吶喊中明白生命的價值。其實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要能在經典誦讀中真正理解為人處事的道理,升華自己的思想。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蓖瑢W們,讓我們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用最高亢的聲音誦讀經典,用最昂揚的激情書寫青春,用最執著的信念成長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
【國學經典主題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國學經典主題班會活動方案06-20
大班國學主題活動方案08-08
以國學為主題寫作文02-03
學國學、品國學、悟國學01-28
國學征文:學國學 考國學作文11-24
國學父親節活動主題方案(精選6篇)05-27
全國學生營養日活動主題方案201701-18
關于國學的作文精選-國學12-22
踏著國學的腳步作文-國學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