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時間:2024-12-19 17:10:07 林惜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沒準兒會出現一些突發事故,為了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把損失降到最低,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放射事件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精選10篇)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1

  第一部分

  總則

  一、編制目的

  為規范和強化應對突發放射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員工對放射事故應急防范的意識,將放射事故造成的損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的安全,維護正常和諧的放射診療秩序,做到對放射事故早發現,速報告,快處理,建立快速反應機制。

  二、編制依據

  編制參考:

  1、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2、國家突發公共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

  3、國家核應急預案;

  4、職業病防治法;

  5、放射診療管理規定。

  三、應急狀態和適應范圍

  本預案僅適用于放射科在診療過程中發生的醫學應急狀態和事件。

  四、工作原則

  遵循“常備不懈,積極兼容,統一指揮,大力協同,保護公眾,保護環境”的國家核應急工作方針,指導公眾采取正確的放射防護、防病措施,并提供必要的醫學應急保障,向公眾提供醫學心理咨詢,防止或減輕核事故與放射事故對公眾的不良社會心理效應與后果;開展事故狀態下人員受照劑量監測和輻射危害評價。

  第二部分

  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一、應急指揮機構

  在醫院放射事故應急工作領導組的領導之下,我科成立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為科負責人:xxxxx

  副組長:xxxxx

  成員:xxxxx

  主要職責:

  監督檢查放射安全工作,防止放射事故的發生;針對防范措施失效和未落實防范措施的單位提出整改意見;對已發生放射事故的現場進行組織協調,安排救助,并向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通報;負責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放射事故發生和應急救援情況,負責恢復正常秩序,穩定受照人員情緒等方面工作。

  二、日常管理組織

  由放射科的工作人員組成,具體同上。

  三、專業委員會

  由醫院及科室的專業人員共同組成。

  四、應急處理機構

  放射科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xxxx

  成員:xxxxx

  主要職責:

  (1)負責組織應急準備工作,調度人員,指揮其他各應急小組迅速趕赴現場,首先采取措施保護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安全,保護環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態發展;

  (2)對放射事故的現場進行組織協調,安排救助,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好現場,指揮放射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3)迅速、正確判斷事件性質,負責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放射污染事件應急救援情況;

  (4)負責恢復本單位正常秩序。

  第三部分

  應急狀態的監測、預警和報告

  一、監測和預警

  定期自查和監測:

  科室每月對各機器進行一次大檢查,并會按照規定請有關部門對機器進行監測,同時要求工作人員每日開始工作前均要對機器進行常規的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科室負責人。操作機器時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二、報告

  事件報告制度:

  發現或遇到問題時,應首先報告科室負責人,由科室負責人按照事件的性質和輕重逐級上報,程序可參照國家《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國務院令第449號)規定,在2小時內填寫《輻射事故初始報告表》,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和公安部門報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超劑量照射的,還應同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第四部分

  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和終止。

  應急控制措施:

  在射線控制區進出口及其他適當位置,設有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和工作指示燈。一旦有應急事件發生,工作人員應首先關閉射線源,保證患者立即脫離有害射線,并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同時保護自己,減少傷害。工作人員應按照上級要求佩戴劑量監測計。如有事故發生,應立即啟動應急指揮系統,按照應急處理機構的人員和措施進行。

  第五部分

  善后處理:

  1、查找事故原因,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現場進行勘查以及環保安全技術處理,檢測等工作,查找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處理。將事故處理結果及時報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禁止緩報、瞞報、謊報或者漏報輻射事故。

  2、警報解除后總結經驗教訓,制定或修改防范措施,加強日常環境安全管理,杜絕類似事故發生。

  3、由疾病控制中心對有可能受到超劑量照射的人員進行全身受照劑量估算,據此并結合患者的其它臨床癥狀、體征檢查結果,進行放射病的診斷、治療和長期醫學跟蹤觀察。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2

  (一)患者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過敏的藥物,就地搶救,并迅速報告醫生。

  (二)立即平臥,遵醫囑皮下注射腎上腺素1mg,小兒酌減。如癥狀不緩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0.5ml,直至脫離危險期,注意保暖。

  (三)改善缺氧癥狀,給予氧氣吸入,呼吸抑制時應遵醫囑給予人工呼吸,喉頭水腫影響呼吸時,應立即準備氣管插管,必要時配合施行氣管切開。

  (四)迅速建立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必要時建立兩條靜脈通路。遵醫囑應用晶體液、升壓藥維持血壓,應用氨茶堿解除支氣管痙攣,給予呼吸,此外還可給予抗組織胺及皮質激素類藥物。

  (五)發生心臟驟停,立即進行胸外按壓、人工呼吸等心肺復蘇的搶救措施。

  (六)觀察與記錄,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尿量及其他臨床變化,患者未脫離危險前不宜搬動。

  (七)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6h內及時、準確地記錄搶救過程。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3

  一、總則

  1.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輻射事故所致的危害,加強醫院射線裝置的安全監測和控制等管理工作,保障放射診療工作人員、受檢者以及裝置周圍人員的健康安全,避免環境輻射污染,在一旦發生放射診療事件時,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應急響應行動,保護工作人員及公眾及環境的安全,特制定本應急響應預案。

  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xx第7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公安部令20xx第16號《放射事故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xx第46號令《放射診療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xx第6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GBZ98-20xx《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

  2.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在本科涉及射線裝置工作場所內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下,可能發生的造成人員及設備設施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工作。放射危險性的主要表現:當發生意外及人為等原因(如射線裝置失控)時,會發生工作人員或公眾受到意外照射。

  二、放射科放射事件應急小組

  略

  三、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的原則

 。ㄒ唬┭杆賵蟾嬖瓌t;

 。ǘ┲鲃訐尵仍瓌t;

  (三)生命第一的原則;

 。ㄋ模┛茖W施救,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

 。ㄎ澹┍Wo現場,收集證據的原則。

  四、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ㄒ唬┦鹿拾l生后,當事人應立即通知同工作場所的工作人員離開,并及時上報衛生行政部門;

 。ǘ⿷毙〗M召集專業人員,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制定事故處理方案;

 。ㄈ┦鹿侍幚肀仨氃趩挝回撠熑说念I導下,在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和衛生防護人員的參與下進行。未取得防護檢測人員的允許不得進入事故區;

  (四)各種事故處理以后,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討論,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采取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凡嚴重或重大的事故,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五、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流程圖:

  放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流程圖突發事件現場工作人員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突發事件性質,啟動相應應急預案應急工作小組現場處理人員醫務處急診科調查、協調、匯報組織臨床科室協助救治進行突發事件處理提供支援和協調組織救治根據突發事件性質,通知有關部門

  六、事故分級與報告:

  放射突發事件小組全面負責放射事件應急有關工作,并根據放射事件的程度及時報告。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規定,在2小時內上報區環保局、衛生局和公安局。同時在12小時內填寫《放射源事故報告表》報送區環保局、衛生局和公安局。

  七、啟動應急預案:

  由放射突發事件小組統一指揮,工作人員應服從指揮,相互配合,支持。

  現場控制:切斷射線裝置的電源,除了工作人員外,禁止其他人員進出輻射污染區;

  病人救治:對受到輻射傷害的人員進行現場急救,而后轉到指定醫院治療;

  現場保護:配合區公安局、衛生局、環保局進行現場調查;

  接觸隔離:對放射事故造成的影像進行評估和總結,找出原因,為整改提供依據。醫務管理處組織對發生的突發事件的調查和處理。

  通知設備科或相關公司維修人員進行設備維修。

  整改:環保局、衛生局和公安局聯合調查的結論和建議進行整改,杜絕安全隱患,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八、應急響應的終止:

  故障設備維修后,要經過XX市疾病控制中心放射防護專業人員對設備和場所再次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4

  為了加強對放射科醫療質量和安全醫療的管理,防止發生醫療事故和醫療爭議,根據相關的法規、制度,并結合放射科的特點,主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認識放射科工作特點

  1、放射科工作量大,檢查設備和種類多,各類檢查和報告均限時完成,容易忽視檢查和診斷細節,造成不同程度的技術和診斷缺陷,甚至誤漏診。

  2、各種檢查都有其適應癥和禁忌癥,禁忌癥患者易因工作疏忽接受檢查。

  3、各類造影、增強所使用的碘劑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

  4、盡管各類介入診療技術創傷小,也都難以避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

  5、不少放射檢查需要預約進行,有些檢查預約時間較長,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屬的不理解。

  6、放射檢查是整個診療工作的一部分,與其他環節相互影響。其他環節的問題也可能引起對放射檢查的不理解或不滿。

  二、放射科常見的醫療事故爭議

  1、各個窗口的'服務態度。

  2、各類檢查的誤漏診。

  3、未能按限時要求檢查或出報告。

  4、同一病人前后報告不一致。

  5、碘過敏反應。

  6、介入診療的不良反應或并發癥,如:腸穿孔、異位栓塞、栓塞綜合征等。

  三、放射科醫療事故爭議的防范措施

  1、科主任以身作則,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嚴格履行職責,遵守制度,優化工作流程,制定診療方案,對疑難病例及時組織會診。

  2、各專業組長做好本組內各方面的工作,對本組下級醫師做好指導工作,遇到疑難病人及時提請全科討論。

  3、堅持每日早會后。

  4、嚴格技術操作常規,牢固樹立無菌消毒觀念,熟練無菌技術,經常監督、檢查,做到一絲不茍。

  5、密切科室間的協作關系,放射科業務涉及全院各臨床科室,及時與臨床科室做好溝通工作,及時得到我科的一些缺陷,同時積極予以處理。

  6、各類介入月新日異,要及時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同時對各類可能出現的不良反良做好防范措施。

  7、加強放射科教學、科研工作,對低年資醫生加強臨床指導。

  8、對放射科的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管理做到有組織、有制度、有計劃、經常性的檢查督導,隨時發現醫療缺陷和安全隱患并及時整改。

  四、醫療事故爭議發生后,應依照下列程序處理

  1、立即向班組長和科主任匯報,并采取措施保護現場

  a、保管好原始申請單、報告、各類檢查和影像資料。

  b、保存各類介入治療的相關談話記錄、操作記錄。

  c、保存從病人取得的組織,送病理檢查。

  d、尸體移送太平間備驗。

  2、立即口頭向醫患關系辦公室(質控部)匯報,并組織科內討論,48小時內上交書面材料,內容包括:

  a、病員發病情況、檢查、診斷、治療經過。

  b、疾病檢查和診斷依據,有無技術差錯、誤診、漏診、延誤檢查和診斷,診療過程中有無缺陷。

  c、手術適應癥、手術經過、手術方法,有無手術操作失誤。

  d、病情變化后的搶救是否積極、是否請示上級醫生,上級醫生有無提出意見或表示態度,下級醫生是否正確執行上級醫生意見。

  e、科室對此事件的初步結論和處理意見。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5

  (一)護理人員給患者應用藥物前應詢問患者是否有該藥物過敏史,按要求做過敏試驗,凡有過敏史者禁忌做該藥物的`過敏試驗。

  (二)正確實施藥物過敏試驗,過敏試驗藥液的配制、皮內注入劑量及試驗結果判斷都應按要求正確操作,過敏試驗陽性者禁用。

  (三)該藥試驗結果陽性患者或對該藥有過敏史者,禁用此藥。同時在該患者醫囑單、病歷夾上注明過敏藥物名稱,在床頭掛過敏試驗陽性標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

  (四)經藥物過敏試驗后凡接受該藥治療的患者,停用此藥3天以上,應重做過敏試驗,方可再次用藥。

  (五)抗生素類藥物應現用現配,特別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溫下極易分解產生過敏物質,引起過敏反應,還可使藥物效價降低,影響治療效果。

  (六)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做藥物過敏試驗前要警惕過敏反應的發生,治療盤內備腎上腺素1支。

  (七)藥物過敏試驗陰性,第一次注射后觀察20~30min,注意觀察巡視患者有無過敏反應,以防發生遲發過敏反應。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6

  為規范和強化應對突發放射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員工對放射事故應急防范的意識,將放射事故造成的損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的安全,維護正常和諧的放射診療秩序,做到對放射事故早發現、速報告、快處理,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根據上級衛生部門要求,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及《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放射事故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

 。ㄒ唬┏闪⒎派涫鹿蕬惫ぷ黝I導小組醫院成立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本單位法人代表,副組長為分管領導及放射診療科負責人,成員各有關人員組成,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院長

  副組長:副院長

  放射科主任

  成員:設備科負責人、醫務科長、護理部主任

  主要職責:監督檢查放射安全工作,防止放射事故的發生;針對防范措施失效和未落實防范措施的`科組提出整改意見;對已發生放射事故的現場進行組織協調、安排救助、并向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通報;負責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放射事故發生和應急救援情況,負責恢復正常秩序、穩定受照人員情緒等方面的工作。

 。ǘ┈F場處置工作組,成員及職責如下:

  組長:副院長

  成員:后勤科長、各科室相關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接到放射事故發生的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首先采取措施保護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安全,保護環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態發展;負責組織應急準備工作,調度人員、設備、物資等,指揮開展工作;負責現場警戒,劃定緊急隔離區,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好現場;負責恢復本單位正常秩序;配合上級相關主管部門(衛生、環保、公安)進行檢測和現場處理等各項工作。

  二、應急處置程序

  本單位一旦發生放射事故,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繼續發生和蔓延而擴大危害范圍,并在第一時間向本單位領導小組報告,同時啟動應急指揮系統,具體程序如下:

  1、迅速報告

  發生事故的單位必須立即將發生事故的性質、時間、地點、科室名稱、聯系人、電話等報告給放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立即將情況向放射事故現場處置工作組匯報,并做好準備。

  2、現場控制

  現場處置小組接到事故發生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首先采取措施保護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安全,保護環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態發展;負責現場警戒,劃定緊急隔離區,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好現場;迅速、正確判斷事件性質,將事故情況報告應急指揮中心。

  3、啟動應急系統

  現場處置工作組接到現場報告后,立即啟動本預案開展工作。

  4、現場報告

  根據現場情況,將事故發生時間、地點、造成事故的核素、核素現有活度、危害程度和范圍及射線裝置的名稱等主要情況報告衛生局、環保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以及上級行政主管部門。

  5、現場處置

  等待相關部門到達現場的同時,采取相應措施,使危害、損失降到最小。若是射線裝置失控導致大劑量X線誤照,應立即進行現場救助,采取措施,以使人員損傷、環境污染降到最小,組織人力將受照人員送往醫院,并同時請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檢測。

  6、查找事故原因

  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現場進行勘查以及環保安全技術處理,檢測等工作,查找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處理。將事故處理結果及時報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7、警報解除

  總結經驗教訓,制定或修改防范措施,加強日常環境安全管理,杜絕類似事故發生。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7

  一、根據國務院《放射同位素與射線裝置防護條例》和衛計委《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加強放射防護安全,為規范和強化應對突發放射事故的應急處理處置能力,提高全院職工對放射事故應急防范的認識,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員與公眾的安全,維護正常和諧的放射診療,做到對放射事故早發現、速報告,快處理,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指定本預案。

  二、放射事件應急處理機構和職責。

 。ㄒ唬┍締挝怀闪⒎派涫鹿蕬碧幚砉ぷ黝I導小組,開展放射事件的'應急處理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責:

  1、定期組織對放射診療場所設備和人員進行放射防護情況進行自查和監測,發現事故隱患及時上報至院辦并落實整改措施。

  2、發生人員受超劑量照射事故,就啟動本預案。

  3、事故發生后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放射事故應急處理。

  4、負責向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告事故情況。

  5、負責放射事故應急處理具體方案的研究確定和組織實施工作。

  6、放射事故中人員受照射時,腰通過個人劑量計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員的受照劑量。

  7、負責迅速安置受照人員就醫,組織控制區內人員的撤離工作,并及時控制事故影響,防止事故的擴大蔓延。

  三、放射事故應急救援應遵循的原則:

  (一)迅速報告原則。

 。ǘ┲鲃訐尵仍瓌t。

 。ㄈ┥谝辉瓌t。

  (四)科學施救,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

 。ㄎ澹┍Wo現場,收集數據的原則。

  四、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ㄒ唬┦鹿拾l生后,當事人應及時通知同工作場所的人員離開,并及時上報衛生行政部門。

 。ǘ⿷碧幚眍I導小組召集專業人員,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制定事故處理方案。

 。ㄈ┦鹿侍幚肀仨氃趩挝回撠熑说念I導下,在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或防護人員的參與下進行,未取得防護檢測人員的允許不得進入事故區。

 。ㄋ模└鞣N事故處理后,必須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討論,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采取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凡嚴重或重大的事故,應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8

  一、放射工作人員的防護

  1、對從事放射線工作的員工進行國家相關的.放射衛生標準與技術規范的培訓,提高放射工作人員對電離輻射防護安全知識。以放射防護最優化為原則,將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達到的最低水平。

  2、在從事放射線就業前,對工作人員進行崗前健康體檢。

  3、就業后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每年接受一次健康體檢,如發現異常再增加檢查頻度及檢查項目。

  4、在放射工作人員離崗時,對其進行健康體檢。

  5、體檢對放射工作的適應性意見將由授權的醫學檢查醫師提出。

  6、放射工作人員上班必須佩戴個人劑量監測儀。個人劑量監測儀每季度送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檢測,尊重檢測報告所指出的問題,按要求采取相應措施。

  7、保健科負責管理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檔案,內容包括職業健康檢查報告和個人劑量監測報告等。保健科須及時將報告結果上報放射安全委員會并向相應科室反饋。

  8、全院鉛衣統一編號、登記,每半年一次于放射科行X線透視檢測。

  9、從事放射工作的婦女懷孕不接觸射線。

  二、放射檢查病人防護

  1、放射檢查過程中,不支持家屬陪同。

  2、三個月內的妊娠婦女不進行放射性檢查。

  3、對兒童進行放射檢查時,對其性腺部分適當進行保護。

  三、放射工作環境及設備管理

  1、對新、改、擴建項目必須在項目立項時向衛生監督部門提出申請,并且要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和竣工驗收。

  2、引進新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后,須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3、放射工作場所有電腦防輻射警示標志、工作指示燈清晰。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9

  放射科是醫院內處理放射性物質及其放射性污染的科室,由于其涉及放射性物質,其工作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此,放射科應急預案的制定及流程的規范是非常重要的。

  一、放射科應急預案的制定

  1.1預案的需求

  放射科應急預案的制定,是為了準確快速地應對突發放射事件,迅速控制事態,保障醫院的人員、設備和環境安全。

  1.2預案的編制

  放射科應急預案是由醫院安全辦、放射科、保衛處和物資管理等部門共同編制的。一般情況下,編制預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災害類型:應根據可能發生的放射性事故類型進行分類。

 。2)組織體制:應該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及相互配合的協調機制。

 。3)應急準備:對應急物資、應急裝備、人員培訓、應急演練等進行詳細安排,確保及時有效地響應突發事件。

  (4)應急措施:應該制定包括醫療救治、應急疏散、污染控制、輻射監測等在內的一系列具體措施。

  1.3預案的修訂

  放射科應急預案需要定期進行考核和修訂,以保證預案的有效性和即時性。本著“從未發生過的不代表永遠不會發生”的原則,放射科應急預案不斷地完善與更新,才能保證其及時有效性,提高應對放射性污染事件的能力。

  二、放射科應急處理流程

  對于突發放射事故,放射科應急處理流程如下:

  2.1停止放射源的釋放

  第一時間防止放射源的進一步泄漏,包括停止放射源的進一步操作,關閉從事操作的放射工作者。

  2.2救護傷員

  應立即安排救護車到場,將被照射的人員實行立即送醫救治。同時要保證急診科、放射科等部門盡快進行應急準備和應對工作。

  2.3有序疏散

  對于可能存在放射危險的區域,應立即采取疏散措施,有條不紊地將人員轉移到安全區域,并保證疏散的'秩序。

  2.4污染控制

  對于可能被污染的`物體,必須立即采取遮蓋或移除等措施,以減少污染蔓延。

  2.5輻射監測

  對于可能存在輻射污染的區域,應盡快展開輻射監測工作,及時掌握污染范圍、放射劑量等信息,以便有效把控突發事件。

  2.6輻射源打包和處置

  對于放射源,應立即將其打包封裝、設立標志,并采取相應的處置方式運出放射性區域。此過程應嚴格遵循國家相關規定和技術標準。

  針對放射科這類高危險科室,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及流程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規范化的預案與流程的指導下,才能夠更好的控制事態,保證醫院、職工及周圍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事故帶來的影響。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 10

  一、基本情況

  醫院,是一所于年9月建立的由個人籌資48萬元合伙經營的綜合性非營利性民營醫院,位于城大道號,現有業務用房平方米,職工人,設置病床張。

  放射科設置于醫院綜合業務樓二樓右側,從事放射工作用房三間,共計70平方米,分別設有照射診斷室(40平方米)、工作人員操作室和值班室,F有專業技術人員4人,其中:醫師1人,主管技師1,技士2人;主要設備和設施有:北京萬東frk302—1·200ma·光診斷機1臺(屬于ⅲ類射線裝置),cr1臺,閱片燈箱1個,微機1臺、打印機1臺。

  二、防護設施

 。ㄒ唬┉h境安全防護:照射室墻壁屏蔽厚度為30厘米鋇沙磚混墻。輻射監測點三個,分別是放射操作人員觀察窗、病人出入門和操作人員出入門。放射操作人員操作觀察窗為120080020的鉛玻璃,病人出入門為50毫米不銹鋼鉛門,放射操作人員出入門為木鉛門。

 。ǘ┹椛浞雷o設備:大號鉛衣1件、大號鉛圍脖1條、大號鉛手套1雙、中號鉛眼鏡1架。

 。ㄈ┹椛浔O測設備:oslnlight個人胸章劑量計5個、輻射監測儀1臺。

  三、管理措施

  (一)健全管理組織。醫院高度重視輻射安全防護工作,成立了以醫院法人代表同志為組長、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長同志為副組長、放射科主任和工作人員、同志為成員的“放射性安全防護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醫院內部放射性安全防護管理工作,組織對含射線裝置設備、使用、貯存、應急處理、廢棄物回收,培訓教育放射工作人員,宣傳放射防護知識,監督執行放射診療管理規定,檢查放射機器設備及其場所環境,及時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隱患。

 。ǘ┙⒑屯晟戚椛浞雷o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科線機操作規則》、《北京萬東專用透視機操作規程及維護措施》、《放射科質量控制制度》、《輻射防護制度》、《輻射設備維護維修制度》、《放射科事件報告制度》、《放射科輻射防護和安全保衛制度》、《人員培訓制度》、《放射科人員健康及個人劑量管理制度》、《放射科崗位責任制》、《放射科定期自查和監測制度》、《放射科應急控制和保障措施》等。

 。ㄈ⿷碧幹。為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放射事故,確保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事故和緊急情況造成的影響,避免事故蔓延和擴大,維護正常的醫療工作秩序,制定了《發生放射線事故應急預案》,成立了以院長同志為組長、副院長同志為副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放射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明確了可能發生事故應急處理的職責、組織指揮、工作程序等。

  四、日常管理。

  1、為增強放射工作人員的輻射防護意識,加強放射工作人員從事放射工作專業知識培訓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對放射工作人員采取了多途徑多種形式的培訓,并承諾我院全部放射工作人員參加省、市環保部門舉辦的`輻射安全和防護專業知識培訓。

  2、定期監測輻射防護效果和檢定監測儀器設備,確保監測正常運行。20xx年6月德陽市同佳環境檢測有限公司進行了“醫用光機周圍環境—γ輻射課題率監測”,20xx年7月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對“x、γ環境水平劑量率儀”進行檢定合格,分別報告了監測結果和檢定結果,出具了監測報告和檢定證書。

  3、對放射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一是上崗前健康體檢,上崗后定期體檢。二是工作人員上崗必須佩戴個人胸章劑量計,并定期由藍道爾個人劑量監測室進行檢測。

  4、環境監測,購置安裝輻射監測儀,建立日常監測臺帳。

  在做好前述工作的基礎上,20xx年6月我院向環保部門提出輻射防護驗收和安全許可申報,7月—9月市、縣環保局領導和專家多次親自到我院進行現場檢查和技術指導,提出了整改意見,9月底市環保局《關于醫院射線裝置應用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批復》(環輻[20xx]01號)提出了項目建設中應重點落實的工作。按照市、縣環保局的要求,我院提出了《關于輻射許可證防護措施驗收整改報告》,制定和落實了整改措施,對放射科的各個通道、門進行了改裝,新安裝了門機聯鎖、警示燈、警示牌、受照病人與工作人員隔離通話設備,懸掛和張貼了警示語,購置了輻射監測儀、個人胸章劑量計等,經市、縣環保局領導和專家復查評估驗收,我院輻射防護符合安全要求,xx月9日,市環保局給我院頒發了《輻射安全許可證》。

【放射事件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火災事件應急預案10-30

游泳事件應急預案03-17

踩踏事件應急預案10-28

放射科應急預案05-08

學校環境事件應急預案06-24

校園治安事件應急預案02-13

事件應急預案15篇03-20

擁擠踩踏事件應急預案03-30

防溺水事件應急預案04-0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自拍a人片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国产综合网免费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第三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