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鄭風·風雨》閱讀答案及賞析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 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 南陔、 白華、華黍、由康、崇伍、 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詩經·鄭風·風雨》閱讀答案及賞析 ,歡迎閱讀。
詩經·鄭風·風雨
鞏雨凄凄,雞鳴喈喈①,既見君子②。云胡不夷③?
風雨瀟瀟,雞鳴膠肢④。既見君子,云胡不瘳⑤?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注】①喈喈雞叫的聲音。②君子:丈夫。③夷:通“怡”,喜悅。④膠膠:雞叫聲。 ⑤瘦(ch6u):病愈。
1、賞析詩中的景物描寫。(6分)
2、詩歌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5分)
參考答案
1、詩歌描繪了風雨大作、天色陰沉、伴隨著雞鳴的暗淡、悲涼的景象,運用起興,對“風雨”“雞鳴”的描寫引出了后面人物的活動;渲染了風雨凄迷、陰冷沉郁的氛圍,從而以哀景寫樂情,反襯出女子等到丈夫后的喜悅之情。
2、特點:重章疊唱。
作用:在對風雨的.反復描摹中,深化詩歌中暗淡、凄涼的意境,渲染氣氛,強化喜悅的感情,突出主題。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往復的美,帶給人一種委婉而深長的韻味。
譯文
風雨交加冷凄凄,雞兒尋伴鳴嘰嘰。終于看見君子歸,煩亂心緒怎不息?
風狂雨驟聲瀟瀟,雞兒尋伴聲膠膠。終于看見君子歸,相思之病怎不消?
風雨連連天昏濛,雞兒報曉鳴不停。終于看見君子歸,心里怎能不高興?
賞析
第一章從感覺寒意寫風雨,第二章從聽覺來寫風雨。風雨急驟之貌從何而來,這對于獨處于“小屋靜“之下的盼歸人而言,聽到風雨聲就可明了。風雨瀟瀟,加之雞鳴聲聲不息,擾亂著夜的清靜,擾亂著女人的心境。最后終于在疾風暴雨中的看到丈夫回到了她的身旁,她那積思之病頓時痊愈了。百般相思,千般悵痛,萬般怨恨,剎那間化作輕風流云而逝。第三章,應該是黎明時分了。因為雞叫三遍即天明。全詩三章可以看作雞叫三遍。按古代計時制度,一夜分五更,雞從半夜起叫頭遍,那時是三更時分,雞叫三遍應該是五更時分了。“風雨如晦”,其意即指白天刮風下雨,天色暗得像黑夜一樣。因此這當然是天明的時候了。天明時分,丈夫回來了。這一章視覺、聽覺一齊感受風雨之苦,渴盼之苦。雖然帶進了一身寒氣,但妻子仍然是抑制不住的喜悅躍上眉稍。
【《詩經·鄭風·風雨》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詩經·國風·鄭風·風雨》作品賞析08-31
《詩經·國風·鄭風·子衿》古詩賞析10-09
《詩經》 國風·鄭風·羔裘12-14
詩經鄭風國風全集12-13
《詩經·小雅·采薇》閱讀答案及賞析10-24
詩經的鄭風·有女同車及翻譯12-02
詩經《終風》原文及賞析09-04
詩經:國風·鄭風·褰裳12-14
《詩經·鄭風·子衿》鑒賞03-04
詩經·陳風·月出原文及賞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