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王逢原其二閱讀答案

時間:2021-03-31 13:55:42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思王逢原其二閱讀答案

  《思王逢原》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思王逢原其二閱讀答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思王逢原其二閱讀答案

  思王逢原(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紛披,冢上秋風又一吹。

  妙質不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廬山南墮當書案,湓水東來入酒卮。

  陳跡可憐隨手盡,欲歡無復似當時。

  閱讀題

  (1)首聯寫景有哪些作用?(3分)

  (2)請賞析頸聯的妙處。(3分)

  (3)詩中表達了哪些豐富的情感?試作簡要概括。(4分)

  參考答案

  (1)點明時令,營造凄清氛圍,奠定全詩傷感的基調。

  (2)廬山傾倒當書案,湓水入杯作美酒,運用夸張手法,想象奇特,表現友人豪邁的胸襟。

  (3)對友人德才不為世人所知的遺憾;對友人豪放氣質的贊賞;對兩人往昔交游的懷念;對與友人陰陽兩隔的悲傷。

  賞析

  嘉祐五年(1060)秋,王安石的好朋友王令去世一周年。王安石追思往事,悲從中來,寫下了三首極其傷感的哀挽詩,這里選的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詩題是“思”,思的是去世的好友,所以詩直接從墳墓寫起。詩說王令的'墳墓,由于身世蕭條,死后無子,沒有人祭掃,一定是長滿了野草,在肅殺的秋風中,亂紛紛的。王安石當時在汴京,王令墓在常州,因此詩用了一個“想”字,既表示悼念,又說明自己在遠方,不能親自去祭祀墳墓,有以詩代祭的意思。詩把王令墓寫得十分荒涼不堪,正是對王令凄涼一生的深切同情,由此來寄托悲傷。詩接著以凝練的語言寫王令的才能與不為世知的落魄,反證他死后的凄涼不是偶然。心中表示的是不平與憤疾,寫出來卻很平和,表白世上的人不能像匠石深知郢人那樣理解王令,他的才能得不到發揮。王令為人傲岸不羈,不愿交接俗士惡客,詩寫他不為人知,正是為他占身份,如此引出下句“微言唯有故人知”就下得很自然,表白了自己與王令之間感情很深厚。這兩句是以議論而出,意思與“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杜甫《不見》)同調,把情感滲透在議論之中,不見累贅拖沓,是宋人詩中議論下得好的實例。后來陳師道在《何郎中出示黃公草書》中曾化用此贊美黃庭堅云:“妙手不為平世用,高懷猶有故人知。”可見其為名士看重的程度。

  由上聯的“相知”,詩轉入對往事的回憶。王安石擇取了往日在江西與王令相會的一段日子作為代表,說二人讀書飲酒,面對廬山,那高聳的山峰仿佛壓向書桌,滔滔不絕的湓水,似乎流進了酒杯。二人相聚談書飲酒是實事,但詩寫時偏不用實寫,一味夸張,滲透著豪情逸興,氣魄宏壯,語語精煉。出句以一“墮”字、一“當”字寫出山勢,對句又用“入”字形容水流與飲酒的豪情,把自然景物與人的性格融合成一體,后人常常摘出,嘆羨不已。

  勝事不再,故人已矣,詩人的思緒再次拉回,面對現實。他想到自己到目前還是一事無成,前兩年特地草就洋洋萬言的《上皇帝言事書》,未被采納,心中很煩悶,再想找尋像王令一樣的知心朋友,開懷痛飲,脫略形骸,以銷牢愁,是絕對不可能了。從更深一層次,表達了對王令的懷念。

  整首詩寫得感情真摯,有感嘆,有議論,有回憶,層次分明,張弛有道,顯示了王安石高超的寫作技巧。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 | 亚洲国产日韩不卡综合 | 亚洲午夜在线网址网址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1 | 思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