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讀書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寫閱讀題就會用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于個人提升。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閱讀答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談讀書的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談讀書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1
、僮x書,一定要讀好書,否則不如不讀。這個世界每天出書何止萬本,一個人的閱讀量在它面前真是滄海一栗。我們沒有義務用寶貴而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些平庸、通俗的文字。英國有這么一個讀書人,他的讀書信條是只讀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復研讀他們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學領域,當他用一年時間研讀了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普魯斯特、喬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就自豪地說:這個世界的文學高峰我總算都攀登過了!
、谧x書要忌雜。( )是一流的好書,( )切忌雜亂無章地讀。好書需要形成系統,需要時間間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
、蹮o數事實說明:讀書不在多,而在于一個“精”字,在于有沒有合理的系統和計劃,你的系統和計劃有沒有良好的.邏輯聯系。
、芘e例說,假如你讀詩,在一段時間可以專門讀一讀唐詩,而在某段時間則可以專門讀李白,在你精讀了李白的代表作品以后,可以寫點讀后感,再看一看有關李白的評論文章,強迫自己在高層次上與世界最杰出的人物對話。
⑤讀書不可強求,應該去讀自己喜歡的、“有緣分”的書。一流的好書,如果讀上去頭疼、腦漲、打瞌睡,硬著頭皮也讀不下去,感到無法接受,那就暫時放下它,不要糟蹋了書,也不要糟蹋了自己。
⑥你要相信,世界一流的知識星座漫天閃爍,總有一個星座是與你有緣的,或者說具有某種“同構關系”。你們的生命信息、審美趣味、接受波段彼此相容、彼此溝通、彼此呼應。在這個“波段”上,你們彼此間能產生最大幅度的共鳴。
、吆芏嗳,包括一些學者、教授,都習慣于做讀書卡片,對此,我有不同看法。就拿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來說,我們應該讀他們的精髓和神韻,而不是把他們孤立地分解成一段段警句。
、辔覀冏x一本好的書就像在觀賞一朵美麗的花,她應該是生長在泥土中隨風搖曳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我們“讀”到的、令人陶醉的應該是她整體的風韻或者一種神韻。如果將這朵花肢解成一片片花瓣,我們還會那么愛她么?這朵花還有什么觀賞價值呢?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讀書不應該依賴做卡片。
1、第①段加點詞“滄海一栗”中的錯別字是 栗 ,正確的寫法是 粟 。
2、請在第②段畫線句的括號內填上一組合適的關聯詞語 。
。 哪怕 )是一流的好書,( 也 )切忌雜亂無章地讀。
或者( 即使)是一流的好書,( 也 )切忌雜亂無章地讀。
3、作者在第④中例舉“如何讀詩”主要是想告訴人們:( D )(選擇最合適的一項)
A、切忌雜亂無章地讀書。
B、好書需要形成系統。
C、讀書不在多,在于一個“精”字。
D、讀書要有存在良好邏輯聯系的系統和計劃。
4、作者主要圍繞四個方面談了自己對“讀書”的看法,分別是哪四個方面?
答:(1)讀書一定要讀好書。
。2)讀書忌雜。
。3)讀書不可強求。
。4)讀書不應該依賴做卡片。
5、請從課外閱讀中舉出一例,談談你對第⑥段加點詞“同構關系”的理解。
答:我向來欽佩那種不憚一切阻礙的勇氣和才智,所以讀《西游記》的時候,特別喜歡孫悟空上天入地,斗妖降魔的故事,故而那部小說,我已讀過三四遍了,《西游記》與我可以說是具有某種“同構關系”。
談讀書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2
、僦袑W課程很多,你自然沒有許多的時間去讀課外書。但是你試著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功夫嗎?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點鐘,你每天至少可以讀三四頁,每月可以讀一百頁,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讀四五本書了。何況你在假期中每天不會只能讀三四頁呢。你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
②世間有許多人【甲】得多。許多人的學問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國有一位文學家、科學家和革命家富蘭克林,幼時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書都是在做工時抽暇讀的。不必遠說,你應該還記得孫中山先生,難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人【乙】些嗎?他生平【丙】到什么地步,沒有一天不偷暇讀幾頁書。你只要看他的《建國方略》和《孫文學說》,你便知道他不僅是一個政治家,而且還是一個學者。不讀書而講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竄頭亂撞,終難成功。這個道理,孫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學說特別重知。
、廴祟悓W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便落伍退后,這固不消說。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你如果沒有一種正當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你不看見現在許多叉麻雀抽鴉片的官僚們、紳商們乃至教員們,不大半由學生出身嗎?你慢些鄙視他們,臨到你來,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你將來抵抗引誘的能力比別人定要大些。這種興趣你現在不能尋出,將來永不會尋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現在已經比不上三五歲的小孩子們那樣好奇,那樣興味淋漓了。你長大一歲,你感覺興味的銳敏力便遲鈍一分。達爾文在《自傳》里曾經說過,他幼時頗好文學和音樂,壯時因為研究生物學,把文學和音樂都丟開了,到老來他再想拿詩歌來消遣,便尋不出趣味來了。興味要在青年時設法培養,過了正當時節,便會萎謝。比方打網球,你在中學時喜歡打,你到老都喜歡打。假如你在中學時代錯過機會,后來要發愿去學,比登天還要難十倍。養成讀書習慣,也是這樣。
20.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1. 根據文意,將下面三個語句分別填入文中【甲】【乙】【丙】處(只填序號)。(3分)
、贌o論忙
、诒饶忝
③還要忙
【甲】處應填:
【乙】處應填:
【丙】處應填:
22.列舉達爾文的例子證明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要舉這個例子?(3分)
答案:
20.答案:人在青少年時期,就要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共2分。共2個要點,每點1分)
21.答案:【甲】② 【乙】③ 【丙】①(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22.答案:興趣的培養越早越好。以達爾文的例子強調讀書的好習慣應該盡早培養。
(共3分。共2問,第一問1分,第二問2分)
談讀書的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3
議論文閱讀《談讀書》選段,按要求回答問題。
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需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做筆記者須記憶力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小題1:請選出對文段分析有錯的一項( )(3分)
A.“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边@句話指出了“粗讀、泛讀、精讀”三種不同讀書方法。
B.文段采用了引用論證、正反對比論證方法,使說理更透徹、更充分、更令人信服。
C.作者運用排比說理,使所說的道理十分顯豁,讀起來富于氣勢,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
D.作者舉了一系列的例子,從正面指出,目的是論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
小題2:以上選段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請從中任選一條作為論點,并試著給它配上一個論據。(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1:略
小題1: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文章沒有運用引用論證的方法。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論點論據一致即可。
【談讀書的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談讀書》節選閱讀練習及答案11-18
《談讀書》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6-11
《談“忍”》閱讀練習及答案06-12
《談漢字》閱讀練習及答案06-11
談讀書閱讀答案02-01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02-03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11-25
談讀書閱讀答案06-09
談讀書閱讀答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