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閱讀原題及答案

時間:2025-04-11 17:35:14 晶敏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青春 閱讀原題及答案

  在各領域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還在為找閱讀答案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春 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青春 閱讀原題及答案

  青春 閱讀原題及答案 1

  《青春》——塞繆爾·厄爾曼

  ①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態;青春不是粉面、紅唇、柔膝,而是堅強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熱的戀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

  ②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茍安。如此銳氣,20歲的后生有之,六旬的.男子則更多見。年歲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

  ③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廢必致靈魂。憂煩、惶恐、喪失自信,定使心靈扭曲,意氣如灰。

  ④無論年屆花甲,抑或二八芳齡,心中皆有生命之歡樂,好奇之沖動,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你我心中都有一臺天線,只要你從天上人間接受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的信號,你就會青春永駐,風華常存。

  ⑤一旦天線落下,銳氣便被冰雪覆蓋,玩世不恭、自暴自棄油然而生,即使年方20,實則垂垂老矣;然而只要樹起天線,捕捉樂觀信號,即使80高齡,行將告別塵寰,你也會覺得年輕依舊,希望永存。

  17.本文第①段中“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態”屬于下列復句的( )項。 (2分)

  A.并列復句 B.假設復句 C.條件復句 D.因果復句

  18.本文中“花甲”是指人六十歲。那么,文化常識中“ 年華”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2分)

  19.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析其表達效果。 (3分)

  20.下列語言特色符合本文的一項是( ) (2分)

  A.樸實無華,不加雕飾 B.委婉含蓄,小巧靜謐

  C.凝練詩化,旋律高亢激越 D.詼諧幽默,口語化

  21.文末是作者對我們的希望,更是對我們的告誡,請寫出你的理解。 (4分)

  答案:

  17. A (2分)

  18. 豆蔻 (2分)

  19.畫線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突出了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等積極因素對青春永駐的重要性。 (意思接近即可)

  20. C (2分)

  21. (4分)

  示例1:文末先從反面述說,人如果心灰意懶,就會玩世不恭,自暴自棄,即使年紀輕輕,也顯得老氣橫秋;然后從正面激勵人們,只要心存美好、積極樂觀,即使耄耋之年,也會覺得得青春依然。示例2:青春屬于心理(心態)永遠年輕的人們。(意思接近即可)

  青春 閱讀原題及答案 2

  ①太平洋戰爭打得正酣之時,麥克阿瑟將軍常常從繁忙中抬起頭,注視著掛在墻上的鏡框,鏡框里是篇文章,名為《青春》。這篇文章一直伴隨著他,也跟著他到了日本。后來,日本人在東京的美軍總部發現了它,《青春》便開始在日本流傳。

  ②一位資深的日本問題觀察家說,在日本實業界,只要有成就者,沒有哪一個不熟知不應用這篇美文的,就連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幾十年來也把《青春》當做他的座右銘。

  ③還有這么一件趣事,足以證明《青春》在日本的魅力。一天,美國影片銷售協會主席羅森菲爾德參加日本實業界的聚會,晚宴之前的談話,他隨意說了一句:“《青春》的作者,便是我的祖父。”在座的各位實業界領袖大為驚訝,其中有一位一邊激動地說,“我一直隨身帶著它呢”,一邊從口袋里掏出了《青春》。

  ④《青春》是怎樣的一篇文章,它怎就這么神奇?我一直尋求著《青春》,最后在Reading(《閱讀》)上找到了它——Youth。我試著作了如下翻譯——

  ⑤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青春應是一種永恒的心態。滿臉紅光,嘴唇紅潤,腿腳靈活,這些并不是青春的全部。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種堅強的意志,是一種想象力的高品位,是感情的充沛飽滿,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

  ⑥青春意味著勇敢戰勝怯懦,青春意味著進取戰勝安逸。年月的輪回就一定導致衰老嗎?要知道呵,老態龍鐘是因為放棄了理想的追求。

  ⑦無情的歲月的流逝,留下了深深的皺紋,而熱忱的喪失,會在深處打下烙印。焦慮、恐懼、自卑,終會使心情沮喪,意志消亡。

  ⑧60歲也罷,16歲也罷,每個人的心田都應保持著不泯的意志,去探索新鮮的事物,去追求人生的`樂趣。我們的心中都應有座無線電臺,只要不斷地接受來自人類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氣和力量,我們就會永葆青春。倘若你收起天線,使自己的心靈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觀厭世的冰凌,即使你年方20,你已垂垂老矣;倘若你已經80高齡,臨于辭世,若豎立天線去收聽樂觀進取的電波,你仍會青春煥發。

  ⑨末了,我們不能忘記作家塞繆爾·厄爾曼,他1840年生于德國,童年移居美國,參加過“南北戰爭”,他是五金制造商,他所熱衷的公益事業在他死后半個多世紀還在繼續,最近,他的一部書在日本的版稅達三萬多美元,后人以他喜愛的方式全部捐給亞拉巴馬州大學作為獎學金基金。有誰能說,這不是青春的光彩、永恒的青春呢?

  問題:

  12、塞繆爾·厄爾曼的《青春》一文被麥克阿瑟、松下幸之助等名人視為座右銘,其“神奇”之處在于(回答不超過30個字):

  13、根據文意,用一句話回答“什么是青春”(35個字以內)?

  14、第⑧段中“若豎立天線去收聽樂觀進取的電波,你仍會青春煥發”一句的含義是什么(不超過30個字)?

  15、下列對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日本一位實業家隨手在口袋里掏出《青春》,說明《青春》這篇神奇的文章在日本非常普及。

  B.塞繆爾·厄爾曼在《青春》一文中闡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哲理:青春的心理年齡并不等于青春的生理年齡,年月的輪回并不一定導致衰老。

  C.塞繆爾·厄爾曼認為:一個人年老后要能保持青春,青年時期一定不能貪圖安逸、喪失熱忱,更不能玩世不恭、悲觀厭世。

  D.塞繆爾·厄爾曼生前熱衷的公益事業在他死后的半個多世紀得以繼續,并被譽為“永恒的青春”,這說明看一個人是否擁有青春,還應該看其對社會是否關注,對人類是否熱愛。

  E.按塞繆爾·厄爾曼的觀點,真正的青春并不僅僅存在于人生16歲至60歲的年齡階段。

  參考答案:

  12.它能激勵人們永遠保持樂觀進取的心態,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這一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綜合⑤⑧兩段內容進行歸納。“進取”“成功”是關鍵詞)

  13.指人生跨越年月輪回,永遠保持意志堅強、感情充沛、樂觀進取的一種心態。(這一題考查的是概括歸納能力。根據⑤⑥兩段內容歸納。)

  14.關心社會生活而不自我封閉,年歲大了也能永葆青春。(這一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句子的理解,可從第⑧段中概括歸納。)

  15.A C (A項“非常普及”不正確;C項不貪圖安逸,不喪失熱忱,不玩世不恭,不悲觀厭世,是保持青春的表現。)

  青春 閱讀原題及答案 3

  ①我是一個喜歡在人家門前徘徊的孩子,無意間看見的小花貓或藍風鈴什么的,都會引逗得我在人家門口默默地望上半天。我的一雙眼睛以外永遠是一扇門,把自己內心世界與外面的大世界隔絕開來,于是心中就總是醞釀著孩提時代的那種清純,于是眼睛就總是貪婪地向門外張望。

  ②從前一直認為那扇門很大,大得連風雨都推不動。那時門里只有爸爸、媽媽、姐姐和玩具熊,一本舊舊的連環畫早就翻爛了;一段關于公主與巫婆的故事早就聽膩了可門卻關得那么嚴,我出不去。只好經常站在窗前,夏天看窗外的白鷺在云里鉆來鉆去,心兒便也插上翅膀飛出大門;冬天在窗花上模仿各種野獸在雪地中的腳印,每一串腳印都跳到了門外懂事的時候,我就試圖接近那扇門,有時間就與它培養感情,跟它說話,給它唱歌,向它做鬼臉兒可是不論我怎樣討好,它都不理我,它離我好遠呵!

  ③后來,我可能是長大了,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扇門竟訇然地向我敞開了。我一下子仿佛置身于另一個清新的世界。跑呵跳呵,朋友也多起來,調皮的鳥,溢香的花,青翠的山,幽藍的湖,還有伙伴的友情,對知識的求索,對異性那種神秘而清純的愛慕排山倒海地向我推來。穿越過一段時間的隧道,我終于跨過了這扇既陌生又熟悉的大門。

  ④由小男孩迅速長成個小伙子,這不能不算是大自然對自己的慷慨。那扇絢麗芬芳的五彩門已經被丟在身后了,喜歡在門前徘徊的我,突然像失去了什么,周圍是一片空蒙寂寥,于是便發現了自己的孤獨。總想把甜密和痛苦都揉進夢里,讓一個清麗修長的身影夜夜光著腳熨干我潮濕的情緒:總想把靜謐和騷動都捏進指縫,讓一個綿軟的笑時時瞇著眼流入我荒涼的田野。

  ⑤這就是我所踏上的青春的階梯嗎?這樣的年齡悄悄地來了,這樣的季節悄悄地來了,誰也無法拒絕,誰也無法回避。青春的門應該是屬于詩的,它不僅奔流著執著的血漿,還燃燒著熱情的生命。清晨,我在它的.呼喚中醒來;夜晚,我在它的撫慰中睡去;僅僅是在短暫的瞬間,我便迎來了青春之門,我便告別了青春之門,向人生的又一新領域奮力攀登。僅僅是在短短的路途中,便留下了一生中最多最多的回憶

  ⑥想停下來深情的沉湎一番,怎奈行駛的船卻沒有鐵錨;想回過頭去重溫舊夢,怎標身后早沒有了歸途。因為時間的鐘擺一刻也不曾停頓過,所以使命便賦予我們將在洶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顛簸。

  ⑦生命不是一張永遠旋轉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張永遠不老的容顏。愛情是一個永恒的故事,從冬說到夏,從綠說到黃;步履是一個載著命運的輕舟,由南駛向北,又由近駛向遠你看到那陽光明媚,金色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映在詩詞中的不分明是一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門么?

  ⑧人生就像是小姑娘跳方格格一樣,無論愿不愿,都必須跨過這一扇又一扇莊嚴的大門。

  1、根據語句特點,在第②段橫線上寫一句符合語境的話。(3分)

  2、這篇抒情散文青春之門為題,卻從孩提生活入手,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3分)

  3、作者在抒發自己對青春的體悟時,緊扣迎來和告別兩個階段交替組織材料,抒發情感,結合③④兩段,分析作者在這兩個階段中所抒發的主要感受是什么?(4分)

  4、在第⑦自然段中,作者說青春也不是一張永遠不老的容顏,結合上下文,說說這個比喻的含義和用意。(4分)

  答案:

  1、如:一首催人入夢的童謠早就唱厭了

  2、為下文做鋪墊,為青春之門營造一種神秘氣氛。

  或:寫孩提時對青春的向往和迷惘,能引發讀者對青春之門的認知愿望。(意思對即可)

  3、①突然打開的青春之門向我展現了一個絢麗多彩的清新世界,使我的內心充滿了甜蜜和騷動;②青春如此短暫,當我跨過那扇五彩門以后,感到深深的失落,內心充滿了無奈和孤獨。(以上答案意思對即可)

  4、這個比喻的含義在于,青春是人生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時光,它非常短暫。作者用這個比喻的用意是,告誡青年人要格外珍惜時光,因為它一旦消逝,將永不再現。(意思對即可)

  青春 閱讀原題及答案 4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注釋:

  ①劉辰翁生于南宋末年,宋亡后,隱居不仕。②海上心情,用蘇武牧羊典。《漢書〃蘇武傳》: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中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⑴題曰《春感》,亦詠元宵。

  ⑵鐵馬:指戰馬。陸倕《石闕銘》:鐵馬千群。

  ⑶銀花:花炮,俗稱放花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灑淚兼用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意。

  ⑷愁城:庾信《愁賦》:攻許愁城終不破。詳見姜夔《齊天樂》注⑷(231頁)。

  ⑸指蒙古的流行歌曲,鼓吹雜戲。周邦彥《西河》:酒旗戲鼓甚處市。

  ⑹故國:本意是故都,這里兼說故宮,連下高臺。《武林舊事》卷三:禁中例觀潮于天開圖畫,高臺下瞰,如在指掌。

  ⑺輦下:皇帝輦轂之下,京師的代稱,猶言都下。

  ⑻三句分說:宋亡以后臨安元宵光景,自己避亂山中,宋室漂流海上

  1.詞的上闕運用了哪種表達技巧,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詞句加以分析。(5分)

  2. 請簡要分析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三句中抒發的作者思想感情。(6分)

  (3)這首詞寫的是元宵節之感,上片卻說銀花灑淚,這是用了何種修辭?展現了整個城市當時是處于怎樣一種情景之中?(4分)

  (4)詩詞創作有實筆有虛筆,所有回憶的、想象的、概括的、抽象的內容等都是虛筆,這首詞的一大特點就是虛處見意。請具體分析一下末尾三句是如何體現虛處見意,并說一說這樣寫的好處。(4分)

  (5)詞的上闕從哪些方面表現城之愁?(4分)

  參考答案:

  1.通過想象描寫了臨安城元宵節的景象(虛實結合的手法)。(2分)作者隱居家鄉,此時南宋都城已被元軍占領(宋朝被元所滅)。作者想象著都城元宵節的花燈、橫笛、戲鼓,都已蒙上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氣息,不由得流露出濃濃的愁怨,在春愁中傳達著對元統治者的強烈憤激之情。(3分)

  或:樂景襯哀情。(2分)本是春來之際,又逢元宵佳節,有花燈、戲鼓、歌吹,只是如今這一切都籠罩在亡國的哀痛之中。作者內心充滿愁怨,也表達了對入侵者的強烈憤激之情。(3分)

  或:銀花灑淚運用了擬人手法。或:視覺聽覺相結合進行描寫(從這兩個角度回答,最高3分)

  2.(6分)輦下風光指心念故國,然而風光不再,表現亡國之痛(2分); 山中歲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現身在山中、報國無門的憾恨(2分);海上心情則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蘇武牧羊矢志守節之典進一步表明自己守節不仕的志向(2分)。

  (3)這一句將客觀景象擬人化,(1分)使銀燈似有人的形象和感情。形象而強烈地表現出在元軍的鐵馬踐踏之下,本應該是歡樂祥和的元宵佳節,但整個城市卻陷入陰冷森嚴的氣氛之中,廣大人民心情凄慘悲涼。(3分)

  (4)結尾三句作者對具體內容不著一字,只是用虛筆輕輕一點,讓讀者自己想象當年京城的繁華景象,感受作者現在山中的孤寒歲月,體味作者當年堅持于海上的悲壯堅貞之情。(2分)這樣留給讀者想象和體味的空間,更增添了沉郁蒼涼、吞咽悲苦、欲說還休的情致。(2分)

  5、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表現作者的憂愁。視覺方面:鐵馬蒙氈,整個臨安城已處于元軍鐵蹄的蹂躪之下,銀花灑淚,花燈流淚,渲染了全城凄慘陰森的氛圍(2分)。聽覺方面:帶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調的番腔,街頭演出的異族的鼓吹雜戲,一片嘔啞之聲,在忠于故國的南宋遺民聽來根本不能稱為歌聲 (2分)。

  柳梢青(蔡伸)蘭陵王(劉辰翁)寶鼎現(劉辰翁)永遇樂(劉辰翁)摸魚兒(劉辰翁)柳梢青 春感 閱讀答案《柳梢青 · 春感》閱讀答案

  閱讀練習二:

  (1)這首詞題名春感,實際上是因我國一個傳統節日有感而作。寫出這個節日的名稱及詞中暗指這個節日的景物。

  (2)簡要分析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三句的表達效果。

  3.此詞在寫法上采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兩種)?并對這些手法作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元宵節(或上元節);銀花、戲鼓、明月。

  (2)①概括三個詞組的含義:輦下風光指故都臨安的美麗風光;山中歲月指自己隱居故山寂寞而漫長的歲月;海上心情指自己忠貞不改的民族氣節。②寫法特點:三個詞組意象疊加(或:三個名詞性短語并列),對具體內容不著一字,只用抒情之筆虛點。③效果:讀來別具一種沉郁蒼涼、吞咽悲苦、欲說還休之致。

  3.(1)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表現城之愁。

  視覺方面:鐵馬蒙氈,整個臨安城已處于元軍鐵蹄的蹂躪之下,銀花灑淚,花燈流淚,渲染了全城凄慘陰森的氣氛。聽覺方面:帶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調的番腔,街頭演出的異族的鼓吹雜戲,一片嘔啞之聲,在忠于故國的南宋遺民聽來根本不能稱為歌聲。

  (2)銀花灑淚,春入愁城:擬人。及花燈流淚,春天進到哀愁的城中,渲染了全城凄慘陰森的氣氛。

  (3)高臺月明,輦下風光:虛寫。即想象的、回憶中的故國之景。故都往日的景色,而今天在哪里?抒發了詩人對故國的深切懷念。

  (4)海上心情:借用典故。借蘇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節不移的志向。

  (5)景以引情,情以襯景。下片抒情,抒發對故國的懷念,滿腔的愛國之情何處抒發。

  (以上五個方面的答案,只要能正確回答兩個方面,并能結合詩句正確分析,就給5分)

  【背景】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隱居山中的作名,題名春感,實際上是元宵節有感而作。此詞筆調蒼涼,抒發作者亡國之痛和故國之思的深沉感情,作者劉辰翁曾入文天祥幕府,參加過抗元斗爭,宋亡后多年漂泊,晚年才隱居山中,從事著述。

  【賞析】

  上片寫想象中今年臨安元宵燈節的凄涼情景。開頭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三句,寫元統治下的臨安一片凄涼悲愁的氣氛。鐵馬,指元軍的鐵騎:銀花,指元宵的花燈,愁城,借指臨安。頭一句鐵馬蒙氈,不僅點明整個臨安已經處于元軍鐵蹄的蹂躪之下,而且渲染出一種凄慘陰森,與元宵燈節的喜慶氣氛形成大相徑庭的氛圍。開篇就揭示出了全篇的時代特征。元宵佳節,原是最熱鬧而且最富國泰民安氣氛的,而現實的景象卻將種種承平氣象一掃而光。在元軍的鐵馬踐踏之下,廣大人民心情凄慘悲涼。加之陰冷森嚴氣氛的包圍,竟連往常那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光灑淚了。這一句將客觀景象的主觀化、擬人化,使銀燈似有人的形象和感情。這種想象看似無理,實則入情。銀花灑淚的形象給這座曾經是繁華熱鬧的城市帶來了一種哀傷而肅穆的凄涼氛圍。緊接著,又用春入愁城對上兩句作一形象的概括。愁城一詞,源出攻許愁城終不破。一句,出自庾信《愁賦》,本指人內心深處的憂悶愁思,此時借指充滿哀愁的臨安城。春天不管興亡,依然來到人間,但它所進入的竟是這樣一座鐵馬蒙氈,銀花灑淚,充滿人間的哀愁的愁城!春與愁,自然與人間的`鮮明對照,給人以強烈感受。

  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三句接著寫想象中臨安元宵鼓吹彈唱的情景:橫笛中吹奏出來的不是漢家的故音,而是帶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調的番腔,街頭上演出的也不再是熟悉的故國戲鼓,而是是異族的鼓吹雜戲,一片嘔啞之聲,身為忠于故國的南宋遺民,聽來根本不能稱為歌聲。這幾句對元統治者表現了義憤,感情由前面的悲郁蒼涼轉為激烈高亢,筆勢勁直;激憤直率,可以想見作者其時填膺的義憤。

  下片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這兩句承上啟下,用想故國三字點明上片所寫都是自己對故都臨安的遙想。故國高臺月明化用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詞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情境,表達了作者對故都臨安和南宋故國的深沉懷念和無限眷戀之情。獨坐青燈,指自己在故鄉廬陵山中,獨自面對青燈。故國舊都、高臺宮殿,如今都籠罩在一片慘淡的明月之下,繁華散盡,都已化成無邊的寂寞與悲涼,這本已使人不能忍受。更何況獨又居于寂寞的深山,夜闌人靜,遙想淪亡之故都,不但無力恢復故國,連再見到故都臨安的機會也很難有,苦悶之情那堪禁受啊。熒熒青燈與故國蒼涼明月,相互映照,更顯出情深摯無比凄涼。這兩句文勢由陡急轉為舒緩,而感情則變得更加沉郁。柳梢青(蔡伸)蘭陵王(劉辰翁)寶鼎現(劉辰翁)永遇樂(劉辰翁)摸魚兒(劉辰翁)柳梢青 春感 閱讀答案《柳梢青 · 春感》閱讀答案

  接下來是三個并列的四字句: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輦下風光,指故都臨安的美麗風光。作者所指的風光應是宋亡前臨安城元宵節的繁鬧場景,以及亡國前的升平歲月。山中歲月,指自己隱居山中的寂寞歲月。海上心情,一般都指宋朝一部分愛國志士,在臨安失守后在福建、廣東一帶繼續進行抗元斗爭的事情,以及作者對他們的掛念之情因為這首詞作于歸隱山中的時期,那時離宋室徹底覆亡已不遠了,因此不再存在海上的抗元斗爭。吳熊和說:海上心情,用蘇武在北海矢志守節事。這個理解非常正確,符合詞人思想感情的實際。

  這三句表現的內涵深遠,層層推進,山中歲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輦下風光指自己心之所系:海上心情則是自己志之所向。作者之志向躍然于茲,隱居不仕,甘愿在山中度過悠悠歲月,保持遺民身份,時時掛念故國舊都,這就是他的海上心情即表現了他的民族氣節。因此,以海上心情作結,不僅點出了山中歲月、輦下風光的實質,而且是對全篇思想感情的一個總概括。我們甚至可以說,作者寫此詞的目的正是為了表明自己的這種海上心情。然而,在故國淪亡以后,除了感懷心傷,憤慨填膺之外,再沒有別的行動。這種心情表現了劉辰翁這一類知識分子的特點和弱點。

  從想家落筆,虛中見真意,正是這首詞在藝術表現上一個顯著的特點。詞的上片,全是想象故都元宵節的凄涼景象,詞中的鐵馬、銀花、笛里番腔、街頭戲鼓都不是具體細致也可以說并不是真實情狀的描繪,而是著重于表露主觀感情,如春入愁城這樣的敘寫則更完全是虛空涵蓋。下片則更盡虛涵概括之意,想故國、高臺月明,只表現出故都臨安的宮殿樓臺在淡淡月光照射下的暗影,其中蘊含了作者的種種感慨結尾三句作者只是用虛筆輕輕帶過,而并細細描寫其中的景象和內容,留給讀者想象和體味的空間。這種想象落筆,虛處見意的寫法更有欲說還體之意。全詞節奏明快,更加強了作者的蒼涼悲郁之情。

  青春 閱讀原題及答案 5

  ①他作為教育局的年輕職工,被安排去川西的貧困地區考察。他坐了整整一天一夜的車,其間從大巴轉到小巴,再從小巴轉到馬車。后來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終于來到了另一座大山的山口,這個山口通往的地方就是他要去的村子。

  ②村長已經帶人在那里等他了。村長見到他,連忙上去和他握手,說:陳老師,歡迎您來到我們半托村!

  ③村長引他上了一條去村子的山路,道路上鋪著平平整整的石板。村長指著這路說:這都是同學們為了歡迎您的到來,特意重新翻修的。為了歡迎我,特意把路重修了?村長憨實地說:是啊!我們村子里三年沒有來過老師了。

  ④他,只是一個來考察的老師,孩子們卻為他翻修了整整一條山路。

  ⑤在那條山路上走了很久,到了學校。

  ⑥他進了那破陋的校舍,在那個幾乎廢棄的學校的操場上,他看到孩子們早已經排著隊伍迎接著他,看他進來,全部都敬了禮。他隨著村長來到孩子們的面前,村長大聲地說道:同學們,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新來的陳老師,從明天開始,你們又可以上學了!

  ⑦孩子們熱烈的掌聲猛地響了起來。只有他,呆呆地看著村長,他拉著村長的手輕聲說:我只是來考察的,并不是來支教的。

  ⑧村長愣了,問道:您不是上級派來支教的嗎?他掏出介紹信遞給村長說:我是來考察的,不是來支教的!村長臉色頓時凝重起來。由于消息的傳達失誤,鄉里把他說成了來支教的老師,讓村里的老老小小都空歡喜了一場。村長沉默了一會,對他說:陳老師,既然您來了,我還是想請您利用考察的這幾天時間,給我們的孩子上幾節課吧,可以嗎?他欣然地答應了。

  ⑨那三天,他就在那個破陋的教室里為孩子們上課,從早上到下午,再到晚上,沒有一個學生離開,孩子們的飯菜都是家長們送來的,為的只是不讓孩子們錯過一點點可以學知識的機會。

  ⑩三天過去了。因為要趕鄉里早上的車,在那個寒冷的凌晨,他就開始打點行囊。村里的大人拉著小孩都來送他,有一個叫格吉的孩子用幼小而有力的肩膀扛起了他的行李。他走在那新修過的石板路上,心里滿是愧疚和憂傷。村長帶著孩子們一直把他送到山口,他從小格吉的手中接過包,然后雙手合掌地對村長說:我只教了三天書,這樣的盛情實在受之有愧啊!

  ⑾A村長用憨實而笨拙的口氣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孩子們送你就是送自己的父親!

  ⑿他的眼眶濕潤了,他獨自打著手電走了,再也不敢回頭。走了很長很長的路時,猛然聽到后面傳來腳步聲,他用手電照去。

  ⒀他猝然一驚,居然是小格吉。他問:格吉,你怎么跟來了?格吉輕聲地說:我只是想送送您。他揮手說:不送了,你回去吧。格吉又說:我還是送送老師吧,因為路上有狼,上次要來的老師就是走到這條路上,遇到了狼,被狼嚇回去了。他的心中猛地一抽,他想起這些年,有很多因為吃不了苦從支教前線退卻下來的老師,他們總是編出那么多虛偽而幼稚的理由,而孩子們居然都信了。他上前去摟住小格吉說:你送完老師,不就要一個人回去了嗎?你就不怕狼嗎?B格吉羞澀地一笑,半天才吞吞吐吐說:怕可是,我們更怕老師不回來了啊!

  ⒁就在那一刻,他的眼眶再一次涌出眼淚,他一把摟住小格吉說:既然你怕,那老師就陪你回村吧!格吉驚喜地問道:老師,您不走了嗎?他含淚微笑著堅定地說:老師不走了!就這樣,他重新踏上了那為他重修的石板路,在那片荒涼的土地上留了下來,支教了整整三年。

  9.小說以石板路上踏過的青春為題有什么作用?(3分)

  10.山里人為了留下他支教,做了哪些努力?請概括回答。(3分)

  11.文中的他是一個怎樣的.教師?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4分)

  12.這篇小說人物語言質樸、感人,請選擇劃線句中最感動你的一句,作簡要賞析。(2分)

  我選( )句,賞析:

  13.讀了本文,你想對山里的同齡人說些什么?(不少于50字)(2分)

  參考答案:

  9.(3分)答案要點:①概括了文章的內容;②突出了小說的主旨;③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10.(3分)為了迎接他,村里的孩子們重修翻修了整整一條山路;村長帶人迎接;孩子們列隊第二次迎接;孩子們三天沒有一人缺課;臨走,全村人一直送到山口;小格吉不怕狼,冒險送老師。(寫出三點即可)

  11.(4分)他是一個善良、熱愛學生、有著極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師。(寫出兩點2分,結合文章分析2分)

  12.(2分)示例:A、通過村長質樸的語言,寫出了村長及孩子們對只上了三天課的老師的極度尊重,感人至深。B、通過對小格吉質樸的語言描寫,更能表現出了小格吉對老師的喜愛,對知識的渴望。

  13.(2分)示例:大山里的朋友,你們好!我要告訴你們:知識改變命運。不論生活學習條件多苦,也不要放棄對知識的渴求。希望你們長大能走出大山,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青春 閱讀原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口技 閱讀原題答案08-15

大師 閱讀原題及答案09-14

打春 閱讀原題答案11-09

原涉傳閱讀題含答案10-16

歐陽修《原弊》閱讀題及答案07-19

壯麗的青春閱讀題答案10-24

原涉,字巨先閱讀題答案及翻譯11-28

原弊閱讀及其答案10-04

原下的日子 閱讀答案10-29

原下的日子的閱讀答案08-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天天看高清国产在线 | 日韩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 | 中文字幕欧美自拍 |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无线码 | 欧美日韩乱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