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訓練附答案

時間:2025-02-05 15:02:14 思穎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說閱讀訓練(附答案)

  在各個領域,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說閱讀訓練(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說閱讀訓練(附答案)

  一座叫赫德萊堡的小鎮,這個鎮里的人向來以誠實著稱,鎮里有位德高望重的理查茲先生。一天,一個陌生人背著一只大口袋來到他家,把袋子放在地上說:“請您把它藏好,袋子上系著一張字條,一切都在上面寫著。”說完,陌生人就走了。理查茲忙解下字條,上面寫著:

  我以前是一個奸商,有一回,因破產走投無路,途經貴鎮時,有位好心人給了我二十塊錢。后來我靠那二十塊錢發了大財。我現在想報答那個好心人,可我不知道他是誰,我只記得他曾對我說過的一句話,麻煩您用登報的方式幫我尋找,誰要是說得出那句話的內容,誰就是我的恩人,袋里的金幣就歸他所有。我把寫有那句話的紙條,裝在袋中的一個信封里,一個月以后的星期五請貴鎮的柏杰士牧師在鎮公所進行公證。

  ②看完,理查茲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但這個念頭只在他腦子里一閃面過,最終他還是決定去找本鎮報館的主編柯克斯。第二天,報紙出來了,整個小鎮都轟動了。

  ③這天,郵遞員給理查茲夫婦送來一封信。信上寫著:那個給錢的人是已經去世的固德遜,當時他說的是:“你不是一個壞人,快去悔過自新吧。”理查茲夫婦興奮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④一個月后的星期五終于到了。一大早,鎮公所里坐滿了人,柏杰士牧師拆開袋里的那封信,讀道:“那句話是——你不是一個壞人,快去悔過自新吧。”接著柏杰士告訴大家,他收到十幾封信,每封信上都寫著:“你不是一個壞人,快去悔過自新吧。”接著他開始一封一封念信。這些信里有銀行家賓克頓,報館主編柯克斯,造幣廠老板哈克尼斯等,都是鎮里赫赫有名的人物。人們終于明白,原來這是一場貪財的鬧劇。坐在場子里的理查茲緊張極了,“上帝呀,下一封該輪到我了!”可是,柏杰士在口袋里摸了半天,說“沒有信了。”理查茲夫婦聽到這句話愣住了。

  ⑤柏杰士從錢袋里捧出一把金幣看了看,突然驚訝地說:“上帝啊!這全是鍍黃的鉛餅!這里還有一張字條。”接著,他展開字條,念道:“赫德萊堡公民,其實根本沒有什么二十塊錢和金幣。有一天,我路過你們這里,受到了你們的欺辱。因此我故意設了這個圈套,讓你們鎮里最有名望的人都出丑。”柏杰士不由地低下頭,說:“他贏了,他的那袋假金幣把我們全鎮的人都打敗了!”

  ⑥“不,有一個人他沒有打敗,那就是理查茲先生。”說話的人話音剛落,赫德萊堡的人一起高叫起來:“理查茲萬歲,萬歲理查茲!”理查茲得到了這樣的榮譽后,反而睡不好覺,吃不下飯。一天,柏杰士托人送來一封信。理查茲趕忙關上房門,拆開信一看:

  那一天我是有意救他,你的信我并沒有丟失。我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報答你曾經挽救過我的名譽。我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柏杰士

  ⑦理查茲看完這封信,頓覺天旋地轉,他想,完了,自己的把柄落在了柏杰士的手里。從此,理查茲時刻經受著悔恨和害怕事情敗露的雙重折磨,不久就患病去世了。

  13.請概述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不超過30字,3分)

  14.體會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表達效果。(4分)

  ⑴一個月后的星期五終于到了。

  ⑵柏杰士從錢袋里捧出一把金幣看了看。

  15.閱讀相關語段,回答下面各題。(6分)

  ⑴文章第②段理查茲看完陌生人的字條后,“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你認為他腦子里閃過的“念頭”是什么?

  ⑵文章第⑤段畫線句“他贏了……”,你認為“他”贏在哪里?

  16.德高望重的理查茲最終在“悔恨與害怕”中患病去世,這個不幸的結局給你怎樣的人生啟示?(結合相關的成語、俗語表述,4分)

  參考答案:

  13.(3分,表述完整、語言簡潔、字數符合要求,意對即可)文章講述了一個陌生人用一袋假金幣使小鎮居民出丑的故事。

  14.(4分,每小題2分,意對即可)(1)“終于”一詞體現了小鎮居民渴望早日知道誰將獲得那袋金幣的心理。(2)“捧出”一詞生動貼切地表現了柏杰士對待金幣莊重的舉止和慎重的心理。

  15.(6分,每小題2分,意對即可)(1)“念頭”指理查茲想把那袋金幣占為己有的想法。(指理查茲想偷看紙條內容,從而將金幣占為己有的想法。)(2)陌生人贏在他揭穿了小鎮居民貪婪、虛偽的本性。(讓鎮里最有名望的人都出丑。)

  16.(4分,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個人如果欲壑難填,就會迷失方向,誤入歧途。 做人要表里如一,如果虛有其表,就很容易被人識破真相。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做人就要坦坦蕩蕩,明明白白。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絕不能采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取財富。

  《怎樣讀小說》閱讀原文

  寫一本小說不容易,讀一本小說也不容易。平常人讀小說,往往以為既是“小”說,必無關宏旨,所以就隨便一看,看完了順手一扔,有無心得,全不過問。這個態度,據我看來,是不大對的。小說之所以能夠存在,并不是完全因為它“小”而易讀,可供消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夠存在,正因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別的書籍所能替代的。小說是講人生經驗的。我們讀了小說,才會明白人間,才會知道處身涉世的道理。這一點好處不是別的書籍所能供給我們的。哲學能教咱們“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說說得那么有趣,那么親切,那么動人,因為哲學太板著面孔說話,而小說則生龍活虎的去描寫,使人感到興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覺地發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歷史也寫人間,似乎與小說相同。可是,一般的說,歷史往往缺乏著文藝性,使人念了頭疼;即使含有文藝性,也不能象小說那樣圓滿生動,活龍活現。歷史可以近乎小說,但代替不了小說。世間恐怕只有小說能源源本本、頭頭是道的描畫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義。就是戲劇也沒有這么大的本事,因為戲劇須擺在舞臺上去,而舞臺的限制就往往教劇本不能象小說那樣自由描畫。于此,我們知道了,小說是在書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僅供我們念著“玩”的。

  讀小說,第一能教我們得到益處的,便是小說的文字。世界上雖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偉大小說,但是一般的來說,好的小說大多數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們讀小說時,不應只注意它的內容,也須學習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復雜的心態物態來;看它怎樣用最恰當的文字,把人情物狀一下子形容出來,活生生的立在我們的眼前。況且一部小說,又是有人有景有對話,千狀萬態,包羅萬象,更是使我們心寬眼亮,多見多聞;假若我們細心去讀的話,它簡直就是一部最好的最豐富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們該注意的是小說的內容。要斷定一本小說內容的好壞,頗不容易,因為世間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為小說的材料,實在不容易分別好壞。不過,大概的說,我們可以這樣來決定:關心社會的便好,不關心社會的便壞。這似乎是說,要看作者的態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當作一個社會問題而提出之,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當作一件好玩的事來說。前者的態度嚴肅,關切人生;后者的態度隨便,不關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給我們一些知識,一點教訓,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們消遣,白費了我們的光陰,所以不好。

  一部好的小說,必是真有的說,真值得說;它決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來支持門面。作者要怎樣說,自然有個打算,但是這個打算是想把故事拉得長長的,好多賺幾個錢。所以,我們讀一本小說,絕不該以內容與穿插的驚奇與否而定去取,而是要以作者怎樣處理內容的態度,和怎樣設計去表現,去定好壞。假若我們能這樣去讀小說,則小說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東西,而是對我們的文學修養,與處世的道理,都大有裨益的。

  《怎樣讀小說》閱讀題目

  15.文章中“小說”與“哲學”、“歷史”、“戲劇”相比有哪些優勢?(6分)

  16.文中作者教給我們哪些讀小說的方法?(6分)

  17. 文章第二節說:“小說是在書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僅供我們念著‘玩’的。”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

  《怎樣讀小說》閱讀答案

  15.(6分)與哲學相比,小說有趣、親切、生動;與歷史相比,小說圓滿生動,活龍活現(源源本本,頭頭是道);與戲劇相比,小說能夠自由描畫。(每點2分)

  16.(6分)(1)看小說如何以最少最恰當(精煉準確)的文字表現最豐富的內容。

  (2)看小說的內容是否關心社會、關切人生。

  (3)看作者處理內容的態度和設計的方法(每點2分)

  17.(6分)(1)小說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別的書籍所能替代的。

  (2)小說教給我們人生經驗,讓我們了解社會人生,知道處身涉世的道理。

  (3)讀小說對提高我們的文學修養大有裨益。(每點2分)

  報復

  [法]雨果·克里茲

  寫字臺上的臺燈只照亮書房的一角。彭恩剛從劇場回來,他坐到寫字臺前,伸手拿起電話要通了編輯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慮了一下,關于《蛙女》的劇評,最好還是發下午版,因為我想把它展開一些……別提啦!太不像話了!所以我才打算寫一篇詳細的劇評。上午版你只要留出個小方塊刊登一則簡訊就行了。你記下來吧:‘奧林匹亞劇院:《蛙女》上演,一鍋可笑的大雜燴:一堆無聊的廢話和歇斯底里的無病呻吟。看了簡直要讓你發瘋。詳情請見本報下午版’。你是不是覺得我的措詞還不夠激烈?這樣就行?那好,再見!”

  從他放下話筒的動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緒越來越憤慨。可就在這時,他猛然一驚,附近有人輕輕地咳嗽了一聲。在光線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見有個人坐在皮沙發里。陌生人蓄著白胡須,身披風衣,頭上歪戴一頂禮帽,閃亮的眼睛逼視著評論家。彭恩心里發虛:“你,你……你是誰?”

  陌生人慢慢站起來,從衣兜里伸出右手。彭恩看見一支閃閃發亮的槍。“把手舉起來”那人命令道,彭恩兩手發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樣笑著,“你這條毒蛇,現在總算落到了我的手里。再有5分鐘就是午夜。12點整,嘻嘻嘻……你將變成一具尸體。文亞明,我的寶貝,”白胡子老頭揚起頭,“我親愛的文亞明,5分鐘后你將報仇雪恨。這條毒蛇將永遠閉上它的嘴!啊,你高興嗎,文亞明!?”說著白胡子老頭立刻舉起槍:“別動!”

  “聽我說,”彭恩戰戰兢兢道,“請告訴我,你究竟是誰?……我不明白……我對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槍收起來吧。我們之間肯定有一場誤會。”

  “給我住嘴,你這個殺人兇手!”

  “殺人兇手?你弄錯了。我不是殺人兇手!”

  “那么請問是誰殺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兒子,親愛的文亞明?誰呢,彭恩先生?”

  “我根本不認識你的兒子!你怎么會生出這種想法?”

  “我的兒子叫……文亞明·穆勒!現在你明白了吧?”“文亞明·穆勒……我記得,好像是個演員吧?”

  “曾經是!因為他已經死了,他對著自己的頭開了一槍。而正是你這個無恥的小人毀了他!你在文章里寫過他。‘為助諸君一笑,還有一位文亞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為他的表演,真可堪稱全世界最蹩腳的演員。’你竟敢這樣寫我的兒子!而他,可憐的孩子,去買了一支槍,自殺了。就是這支槍,過一會兒將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渾身亂顫:“聽我說,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遺憾……可我只是盡自己的職責而已。你的兒子真的缺乏才華……你明白嗎?我本人跟你的兒子并沒有仇,可是藝術……”

  “你別再胡謅關于藝術的廢話了!你是殺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頭壓低嗓門,“文亞明出現在我的夢里。他對我說:‘爸爸,拿上槍去找那毒蛇。午夜12點的時候,殺了他替我報仇!否則,我的靈魂將永遠四處飄流,不得安身!”

  “可你不能殺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簡直瘋了!……”

  老頭大聲地嘲笑道:“真叫人惡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膽小鬼!一條罪惡深重的蛆蟲,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優越感哪里去了?你那體面威風哪里去了?現在你已面對死神,沒有了你,人人都會如釋重負。”

  彭恩雙手合十,央求道:“親愛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殺我,至少讓我能最后給我的親人寫幾句訣別的話……并表明我的遺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寬宏大量地答應,“寫吧,你還可以活15秒鐘!”彭恩拿起鉛筆,在紙片上寫了兩三行字……

  午夜的鐘聲響了。

  老頭怪叫一聲,舉起槍摳動扳機。

  硝煙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現在你對文亞明·穆勒的表演才華有了新的看法吧,對不對?看你那個熊樣!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評論別人的時候該會學得謹慎一些了!”

  看著手里拿著鉛筆,滿臉蠟黃的彭恩,文亞明伸手拿過那張紙條。只見上面寫道:

  “親愛的文亞明·穆勒,你不僅是全世界最蹩腳的演員,而且是頭號傻瓜。你戴的假發套大了一號。彭恩。”

  1.小說開頭彭恩打電話的情節,有哪些作用?(4分)

  2.簡析小說結尾的特點和藝術效果。(5分)

  3、.結合對彭恩和文亞明兩個人物形象的分析,談談小說給你的啟示。(8分)

  4、.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小說開篇首句“寫字臺上的臺燈只照亮書房的一角”,這看似不經意的一筆,實則為故事的展開,設置了一個獨特的環境。

  B.陌生老頭的出現,令彭恩心驚發虛,但彭恩通過對方戴的大了一號的假發套,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實身份,及時識破了文亞明拙劣的伎倆。

  C.文中畫線部分從彭恩的視角描寫陌生老頭的外貌,寥寥幾筆,為小說的結局埋下了伏筆,可謂匠心獨運。

  D.小說人物設計巧妙:文亞明假扮成自己的父親報復彭恩,符合其演員的身份,彭恩對文亞明報復的演技加以評價,也符合其劇評家的身份。

  E.小說中的對話描寫貫穿全篇,其中頻繁出現的省略號均生動地表現出人物內心的驚慌和恐懼,收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答案:

  1、①塑造了彭恩尖刻辛辣的劇評作者的形象。

  ②開門見山,營造氛圍,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并推動情節發展。

  ③此時的盛氣凌人與在槍口下懦弱膽小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④首尾呼應,以劇評開始,一劇評結束。

  2、答:情節突轉,類似歐亨利式結尾文章情節結尾時使主人公命運、情節陡然逆轉,突然讓閱讀者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回味無窮,發人深省,久久難以忘懷,并借此深刻地反映主題。

  3、①批評貴在不屈不饒,貴在執著和堅守;

  ②批評需要風骨,需要犀利、批評,但也需要注意批評的藝術和技巧,不能侮辱人格;

  ③演員的成長離不開劇評家,要客觀、理性看待批評;

  ④劇評家和演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還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4、答案:B E 解析:“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實身份,及時識破了文亞明拙劣的伎倆”錯,“均生動地表現出人物內心的驚慌和恐懼”錯。

  錯位

  他是電視臺的一名優秀通訊員。

  夏天的一個傍晚,他接到電話,說一輛轎車,從橋上“跳”到人工湖“沖涼”了。當他趕到事發現場時,120急救車,“嗚哇嗚哇”,從他面前駛過。護堤上圍觀的人群,依然不肯散去。一臺大吊臂,將一輛白色轎車緩緩拎出水面。

  他一邊打開DV,一邊向旁邊的人打聽詳情。得知:車里的人,全被好心人救了上來,沒什么大礙。這就好,這就好。他嘀咕著,站到高處,將DV對著吊車.人群.湖面……

  晚間本地電視新聞,播報了這條片子。但隨后,播音員說:那些救人不留名的“雷鋒”,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然而,現場圍觀群眾和救援人員的財物,嚴重遭遇失竊,折射出我們城市道德文明素質的缺失。

  居然有人趁火打劫.渾水摸魚?真是太可恥了!他有些義憤填膺,摩拳擦掌。決定將這些蟊賊揪出來,將他們的面目.丑行,公布于眾。于是,一連幾天,他貓在房間里,反復回放DV錄像,仔細觀察每一個細節,每一個人的舉動.表情。

  最終,他將目標鎖定在三個“下里巴人”身上。他們無一例外打著赤膊.神情萎頓.眼光迷離,泥鰍似的穿梭在人群里。其中一個,還抱著嬰兒,大概是用來打掩護的。他將三個疑似的賊特寫,放大,印成相片,揣在隨身背包里。

  經過縝密推斷,他認為這三個人,很可能是在現場附近干活的民工。于是,他決定順藤摸瓜。果然,沒費多大周折,他在人工湖對面的一個小飯館,逮到一張熟悉的臉:小眼睛,黑皮膚,蛤蟆嘴,一看就不是好鳥——這人是小飯館老板。

  他走進飯館,要了一碗涼面,借故和老板搭訕,問這問那。

  他突然話鋒一轉:“上星期,這邊發生車禍,你曉得不?”

  “曉得呀,我還去看了的。”

  “我聽說許多人丟了錢包.手機.衣服.你有沒有丟?”

  “大哥,我都不好意思說。那天出事的時候,我這里里外外二三十個客人吃晚飯。最后,一些人不但沒結帳,還順手拿走了不少碗.碟.勺。”

  他眼光咄咄:“那你就墻內損失墻外補?”

  “啥嘛?我本來打算看一眼就回來。誰知道,車里頭女人叫,娃娃哭,就趕快下水撈人吧。”

  他愕然。他思忖片刻,覺得這些人,滿心滿眼都是錢,連做帶偷,滿嘴謊話。于是,不動聲色,拿出抱孩子男人的照片,說認識不?老板一看,說在門口見過,好像在前頭工地上工。他黑著臉,付賬,出門。

  在一垛 兩米高的紅磚墻上,他找到那人。開門見山:“那天車禍你在現場不?”

  “是啊。”

  “丟東西沒?”

  他苦惱地說:“我婆娘到現在還跟我打架。那天,他給我二百塊錢,讓我帶兒子去買輛嬰兒車。后來,我給娃買了輛舊車。余下的錢,買了洗澡盆.玩具.奶粉,還有一件汗衫穿在身上。回來的路上,有人掉湖里了,我就把娃和東西放岸邊,脫下襯衫,搭車把上,下水救人。好家伙,上來后,我娃被人抱著,車和東西全不見了。我只好打赤膊,抱起娃嘍。”

  他舉起DV將他和他的話拍了下來。那人就頓了頓說:“我現在只能多加班,到下月發工資,再給娃買車。我那個打工的老鄉更倒霉,脫下來的褲子.皮鞋,兜里的手機.現金,全讓人抱跑了。結果,穿個褲衩,光腳在大街上跑……”

  他招招手,請他下來,拿出最后一張照片說:“你說的是他不?”

  “就是他。”

  他問了他的小靈通號,將三個疑似的賊約到小飯館,吩咐老板整幾個菜,喝酒。“和俺們?”三個人臉上寫滿受寵若驚的疑慮。他點頭,說:“我得跟你們鄭重其事的賠個不是……”

  (選自《讀者》2009年第10期,有刪節)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在突發車禍時,很多人圍觀,還有人趁火打劫,渾水摸魚,折射出這些人道德文明素質的缺失。

  B.小飯館的老板雖然救了人,但對自己的損失斤斤計較,儼然一副小商人的嘴臉。

  C.小說題為“錯位”,意為“下里巴人”在災禍面前奮不顧身救助他人卻遭懷疑,表現了作者的不平之氣。

  D.農民工在關鍵時刻勇于救人,而且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精神可貴;但他們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這也是他們遭人懷疑的原因。

  E.作者寫“通訊員”經歷的對農民工“懷疑——調查——愧疚——尊敬”的過程,意在表達農民工值得尊重,社會應尊重農民工的愿望。

  (2)分析下列①②句的作用并解釋③句的含意。(6分)

  ①他是電視臺的一名優秀通訊員。

  ②小眼睛,黑皮膚,蛤蟆嘴,一看就不是好鳥

  ③三個人臉上寫滿受寵若驚的疑慮

  (3)請簡要分析三個“下里巴人”共同的生活特點和性格特征。(6分)

  (4)小說描寫了三個“下里巴人”在轎車“跳”進人工湖后,奮力勇救落水者卻被人們懷疑為蟊賊的故事,最后誤解雖被解除,但仍給人留下深深的思索。請你談一談他們有如此遭遇的原因。(8分)

  參考答案:

  (1)答E給3分答C給2分 答A給1分答B或D不給分。(E.C對小說理解準確。A.“很多群眾圍觀”不能簡單歸入是“道德缺失”,其余正確。所以1分。B.對小商人的評價錯。D.正是作者通過小說要呼吁的問題:我們不能以身份.以貌取人。)

  (2)(6分)

  ① 襯托社會一般人對農民工誤解之深:優秀通訊員尚且如此,一般人就可想而知了。

  ②突出對飯店老板的懷疑。這時的“優秀通訊員”也和常人一樣以貌取人,便于表現主題。

  ③三個人的疑慮,表明他們不太相信電視臺的記者會如此熱情的招待自己,可見他們平時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勞動者; 在突如其來的災禍面前,自告奮勇,挺身而出;事后不求名,不計回報。(每點2分。 意思答對即可。)

  (4)(8分)①城市居民長期以來面對穿著邋遢的農民工往往會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以貌取人。②由于城鄉差別,農民工的社會地位低,生活窘困,長期以來得不到社會應有的理解與尊重,一旦遇到失竊事件,有些人便會懷疑他們,認為他們人窮志短。③有些人素質確實不高,“現場圍觀群眾和救援人員的財物,嚴重遭遇失竊,折射出我們城市道德文明素質的缺失。”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農民工有這種行為的可能性。但無論如何不能以偏概全。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研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6分。

【小說閱讀訓練附答案】相關文章:

小說陳泥鰍閱讀試題訓練(附答案)08-16

小說閱讀訓練及答案06-26

畫眉閱讀訓練附答案11-23

《月夜》閱讀訓練附答案07-21

《秋》閱讀訓練附答案12-17

《觀潮》閱讀訓練附答案05-26

《透明》閱讀訓練附答案06-26

阿來閱讀訓練附答案08-02

《森林》閱讀訓練(附答案)09-0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少妇中文喷潮手机在线 | 拍精品AⅤ国产精品拍在线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 亚洲国产国语自产精品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综合 | 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