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王叔文傳(節選)》閱讀原文及答案
王叔文者,越州山陰人也。以棋待詔,粗知書,好言理道。德宗令直東宮。太子嘗與侍讀論政道,因言宮市之弊,太子曰:寡人見上,當極言之。諸 生稱贊其美,叔文獨無言。罷坐,太子謂叔文曰:向論宮市,君獨無言何也?叔文曰:皇太子之事上也,視膳問安之外,不合輒預外事。太子謝之曰:茍無先生,安得聞此言?由是重之。密結當代知名之士而欲僥幸速進者,與韋執誼、韓泰、柳宗元、劉禹錫等人,定為死交。
德宗崩,已宣遺詔,時上寢疾久,不復關庶政,深居施簾帷,百官上議,自帷中可其奏。其日,召自右銀臺門,居于翰林,為學士。叔文與吏部郎中韋執誼相善,請用為宰相。
叔文初入翰林,自蘇州司功為起居郎,俄兼充度支、鹽鐵副使,數月,轉尚書戶部侍郎,領使、學士如故。內官俱文珍惡其弄權,乃削去學士之職。制出,叔文大駭。王伾為之論請,乃許三、五日一入翰林,竟削內職。
叔文在省署不復舉其職事引其黨與竊語謀奪內官兵柄乃以故將范希朝統京西北諸鎮行營兵馬使韓泰副之。初,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柄為叔文所奪,中尉乃止諸鎮無以兵馬入。希朝、韓泰已至奉天,諸將不至,乃還。
無幾,叔文母死。前一日,叔文置酒饌于翰林院,宴諸學士及內官李忠言、俱文珍、劉光奇等。中飲,叔文白諸人曰:叔文母疾病,比來盡心戮力為國家事,不避好惡難易者,欲以報圣人之重知也。又曰:羊士諤非毀叔文,欲杖殺之,而韋執誼懦不遂。叔文生平不識劉辟,乃以韋皋意求領三川,辟排門相干,欲執叔文手,豈非兇人耶!叔文已令掃木場,將斬之,韋執誼苦執不可。
叔文未欲立皇太子。順宗既久疾未平,群臣中外請立太子,既而詔下立廣陵王為太子。皇太子監國,貶為渝州司戶,明年誅之。
( 選自《舊唐書王叔文傳》)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德宗令直東宮 直:值班
B.因言宮室之弊 弊:弊端
C.辟排門相干 干:冒犯
D.內官懼文珍惡其弄權 惡:厭惡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王伾為之論請 之二蟲,又何知
B乃削去學士之職 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
C乃以韋皋意求領三川 不然,籍何以至此
D 引其黨羽竊語 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18、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叔文與吏部郎中韋執誼關系很好,就請求韋執誼任命自己做宰相。
B、王叔文因擅長下棋任翰林院待詔,略知詩書,唐德宗時,擔任太子侍讀,深得太子喜歡。
C、王叔文在母親去世前的一天,擺下酒席,宴請諸位學士和宦官李忠言、俱文珍、劉光奇等人,并說自己如此盡心竭力處理國家事務,是想報答皇上的知遇之恩。
D、王叔文本不想為順宗立皇太子,但中央和地方官吏都請求立太子,不久詔書頒下立廣陵王為太子。皇太子代理天子處理國政,把王叔文貶到渝州,第二年就把他殺了。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3分)
叔文在省署不復舉其職事引其黨與竊語謀奪內官兵柄乃以故將范希朝統京西北諸鎮行營兵馬使韓泰副之
20、把下面兩個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密結當代知名之士而欲僥幸速進者,與韋執誼、韓泰、柳宗元、劉禹錫等人,定為死交。(4分)
(2)羊士諤非毀叔文,欲杖殺之,而韋執誼懦不遂。
參考答案:
16. C 解析:求取
17. B 解析:A 第一個之是人稱代詞,代王叔文,第二個是指示代詞,翻譯為這;B項都是副詞,可翻譯為于是,就;C第一個以是介詞,可翻譯為按照,第二個是介詞,翻譯為憑、憑借;第一個其是人稱代詞,代王叔文,第二個其是疑問副詞,翻譯為難道。
18、A 解析:應該是王叔文就請求皇上任命韋執誼為宰相。
19、叔文在省署/不復舉其職事/引其黨與竊語/謀奪內官兵柄/乃以故將范希朝統京西北諸鎮行營兵馬使/韓泰副之(錯一處扣一分,扣完為止)
20、(1)(王叔文)秘密結交想尋機快速升遷的當時知名人士,和韋執誼、韓泰、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結為生死之交。(得分點:補出主語王叔文,得1分,定語后置句得1分,句意2分,共4分)
(2)羊士諤誹謗我,我想用杖刑殺死他,但因韋執誼懦弱而沒成。(得分點:毀,杖,懦)
參考譯文:
王叔文是越州山陰人。憑棋藝任翰林院待詔,很愛讀書,能明晰地談論治理天下的策略。德宗皇帝命他在東宮任職,太子召他做侍讀,論及政事和宮市的弊病,太子說:我拜見父皇時,將盡情稟告這些見解。在座的人都奉承夸贊,只有叔文默不做聲。談論結束后,太子說:剛才您為什么不說話呢?叔文說:太子侍奉皇帝,不是行視膳問安的禮節不能親近。況且陛下在位很久了,如果小人離間您父子關系,說您收買人心,那您怎樣解釋呢?太子感激地說:不是先生我就聽不到這樣的意見了。從此后很尊重他,東宮的事務都跟他商議。
王叔文心無城府,外表輕浮,于是毫無顧忌地發表意見,說:某某人可以當宰相,某某人可以當將軍,將來請您任用他們。暗中交結天下著名的人物,而那些急于當官的人,都討好巴結他。像韋執宜、陸質、呂溫、李景儉、韓曄、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等都是生死之交,而凌準、程異之又依靠他當了官,進出很詭秘,外面沒有人知道他的底細。勢力強大的藩鎮和軍事統帥,也有的暗中贈送財物,與他交結。
順宗當了皇帝,不能管理朝政,住在深宮,坐在帷帳里,用牛昭容、宦官李忠信在身邊侍候,臣子們稟告政事,順宗在帷帳中批準他們的奏章。王亻丕秘密地告訴黃門官們:陛下一向厚待叔文。立即由蘇州司功參軍升任起居郎、翰林學士。大抵王叔文依靠王亻丕,王亻丕依靠李忠言,忠言依靠昭容,又相互依仗。王亻丕掌管傳達皇帝的命令,王叔文掌管裁決,然后交給中書省,韋執宜起草詔令執行。當時李景儉的父親死了在守喪,呂溫出使吐蕃,只有陸質、韓泰、陳諫、凌準、韓曄、柳宗元、劉禹錫等人帶頭稱頌他們,認為是伊尹、周公、管仲、諸葛亮再世,憤激地說天下沒有人才。王叔文常說:錢糧是國家的根本,掌管這個權,憑此可以收買官吏。于是報告皇帝用杜佑任度支、鹽鐵使,自己擔任杜佑的副職,實際上專擅大權。不多久,升任戶部侍郎。
宦官俱文珍妒忌他的權位,罷免了叔文的翰林學士,詔令宣布后,王叔文吃驚而失望地說:我應該多到這里商議朝政,不這樣就沒有理由進皇宮了。王亻丕又極力向皇帝請求,才允許他三五天到翰林院一次,但沒有恢復原來的職位。
王叔文在臺省中不做自己職分內的事,每天帶著同黨謀劃奪取神策軍,控制國家的要害。于是任命資深望重的將領范希朝為西北諸鎮行營兵馬使,韓泰任司馬,擔任范的副職。在這時,各鎮將領送信給護軍中尉,報告他們將離職守,宦官才明白王叔文等在奪他們的`兵權,大怒說:我們一定會死在他手里。于是命令各鎮將領,千萬不要把兵權交給他人。
范希朝、韓泰到了奉天,各鎮將領都不來,他倆只好回到京城。
王叔文的母親死了,他隱瞞不發喪,在翰林院設酒宴,李忠言、俱文珍都在座,叔文從衣袖里拿出金子送給他倆,趁機揚言:天子剛剛在苑中射兔,騎馬像飛一樣,敢發表異議的斬首!又自己陳述說:母親病重,因為身負國家重任,早晚不能侍奉,現在應當請假處理,應當準假。但以往對朝政全心全意,事務的難易都不回避,以此來報答天子對我的特殊知遇之恩。現在一離開這職位,各種誹謗就會落到我頭上,誰能幫助我呢?
又說:羊士諤誹謗我,我將用杖刑處死他,但因執宜怯懦沒有達到目的。劉辟來京城替韋皋請求治理三川,我平素不認識劉辟,他想上前來握我的手,這不是行刺的兇手嗎?清掃木場準備殺他,但執宜說不行,每次想到放掉這兩個壞家伙,就令人惱恨。又陳述擔任度支使時興利除害是自己的功勞,文珍隨著他的話質問反駁他,叔文無話可答。左右的人暗中說:母親死了,尸體已腐壞,還留在這里想干什么呢?第二天才發喪。韋執誼更加不聽他的話,于是叔文謀求在服喪期未滿時復職,殺掉執誼和不依附自己的人,聽到這消息的人亂紛紛的,很害怕。
廣陵王李純被立為太子,臣子們都很高興,只有叔文面露憂色,誦讀杜甫的諸葛祠詩來自比,嘆息著流下淚來。太子代皇帝處理國政后,王叔文降職為渝州司戶參軍,第二年,被處死。
【《舊唐書王叔文傳節選》閱讀原文及答案】相關文章:
《舊唐書·王忠嗣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6
《舊唐書》的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3-16
《舊唐書》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12-26
節選《舊唐書杜甫傳》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8-31
《舊唐書》閱讀答案和原文翻譯04-08
《舊唐書·羅藝傳(節選)》閱讀練習及答案04-26
《明史(節選)》閱讀原文及答案04-16
《童年(節選)》閱讀原文及答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