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常態不僅是一種客觀形勢》閱讀附答案

時間:2021-06-12 14:57:48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經濟常態不僅是一種客觀形勢》閱讀附答案

  經濟常態不僅是一種客觀形勢

《經濟常態不僅是一種客觀形勢》閱讀附答案

  經濟常態不僅是一種客觀形勢,而且是一種戰略思維和戰略心態,即以何種主觀意識來判定經濟態勢的正常和合意與否。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社會心理會更具戰略平常心,更傾向于長期理性、公共思維和持久耐心。正在形成中的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是在經歷了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長、規模擴張和GDP競賽,擺脫了中國極度物質貧乏和活力不足的狀況,獲得了巨大成就也產生了一系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現象的經濟發展階段之后,進入了的一個以中高速增長、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素質提升和公平分享為主要特征的新的經濟發展階段。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國家發展將更加體現戰略思維的“平常心態”:長遠眼光、長效目標和長治久安。只有這樣,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我們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中國復興之夢。

  首先,應該具有長期理性。這意味著改變短期理性的急功近利心態,以更長遠的眼光和更寬廣的視野來觀察世界、判斷成效和評價業績。對世界上任何事物和人類成就的價值評估都是以一定的時期或坐標時點為前提的,近期內評價高的業績未必長期價值也很高,甚至可能在未來是負值。相反,今天看似收效低微的努力很可能會功效長久并造福后代。戰略心態決定了戰略眼界的時間定位。如果說,在改革開放前30年,由于貧困落后,我們面對可能“被開除球籍”的壓力,必須“只爭朝夕”地爭取現時現得的成就和獲益。那么,在已獲得了巨大的物質成就后,中國已經有條件以更長遠的眼光來構想未來的經濟新常態時,就可以平下心來,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紀戰略。例如,“一帶一路”戰略,絕非追求一時成效之策,而是以長期理性思維構想出的世紀戰略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道。

  其次,要具有公共思維意識。這意味著需要改變急求小利而不謀大局、重利己而不思利他的狹隘心理。改革是全社會的公共事業,為構建公共制度空間,如果缺乏公共思維而以局部利益來驅動,改革很可能成為狹隘的逐利行為,甚至會成為以操縱“改革”來設租尋租,“有利于我就改,無利于我就抵制”“守權有責,壟斷牟利”的負面行為。所謂改革的“思想障礙”實質上表現為謀改革卻缺乏公共思維,將制度“公共品”據為利益“私人品”等不恰當行為。從本質上說,正確的改革不可能是“經濟人”的產物。一個只有自利行為而沒有公共意識的“經濟人”社會,即使是在邏輯上,也很難完成合意的改革。

  再次,要具有持久耐心。這意味著要克服輕淺浮躁、求快貪大、“栽樹不如搬樹““育人不如借人”的'揠苗助長心態。要認識到,有些發展過程可以加快,適度“壓縮”,但必經的階段難以略過;有些業績可以競速獲取,但必須依靠長期積累才能獲得的成就不能不“慢工細活”。中國前30多年的發展,具有“加速追趕”的性質,主要依賴模仿性創新,確有可能“快魚吃慢魚”“只爭朝夕”。但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增長動力更多依靠全方位的原創性創新,因此就更需要有執著持續和“甘于寂寞”的不懈努力。中國經濟創新驅動力不足的最大障礙,不是缺乏資源和技術源泉,而是缺乏持久的耐心。急功近利、見異思遷,甚至以投機取巧、抄襲取勝為榮,這種心態是技術創新之大敵。如果中國經濟發展要轉向創新驅動,就必須培育創新的耐心和執著。

 。ㄕ幾越痦铡吨袊洕l展新常態研究》有刪改)

  1.下列對“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要想使中國經濟態勢正常與合意,就需要一種正確的戰略思維和戰略心態。

  B.它屬于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這一階段,我們的社會心理應該更加傾向于長期理性、公共思維和持久耐心。

  C.它是在經歷了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后,進入到的一個以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等為主要特征的經濟發展的新階段。

  D.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盡力擺脫中國極度物質貧乏和活力不足的狀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近期內評價高的業績未必長期價值也很高,所以我們要改變短期理性的急功近利的心態,要著眼于長期可持續性發展。

  B.中國基本消除貧困落后壓力之后,已經有條件以更長遠的眼光來構想未來,“一帶一路”就是面向未來的世紀戰略。

  C.所謂改革的“思想障礙”實質上就是一些缺乏公共思維意識的人,想將制度“公共品”據為利益“私人品”,不想改革。

  D.如果一個社會變成了只有自利行為而沒有公共意識的“經濟人”社會,那么僅從邏輯上來說也是很難完成合意的改革的。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要實現復興之夢,就不能只追求現時現得的成就和獲益,不能只追求局部利益,更不能投機取巧。

  B.在第二段中,作者綜合運用了對比、引用、比喻、舉例等多種論證方法,說理嚴謹細致,頗令人信服。

  C.作者認為模仿性創新雖然在中國前30多年的發展中起了很大作用,但現在我們更需要原創性創新等。

  D.本文從長期理性、公共思維意識、持久耐心三個不同角度分層論述了它們在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重要性。

  參考答案:

 。ㄒ唬9分)

  1.D(“就要盡力擺脫”與原文“擺脫了”不符,把已然當未然。)

  2.C(“不想改革”的理解有誤,原文是“謀改革卻缺乏公共思維”。)

  3.B(本段無比喻論證。)

【《經濟常態不僅是一種客觀形勢》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一種經濟狀態成為常態》閱讀答案09-18

閱讀是一種聲音閱讀附答案12-15

經濟新常態是個系統閱讀理解及答案05-27

經濟倫理學閱讀附答案07-13

《快樂是一種能力》閱讀附答案03-22

《折磨是一種賜予》閱讀附答案06-06

《成功是一種感受》閱讀附答案11-09

欣賞是一種善良專題閱讀附答案04-13

《懷念一種聲音》閱讀練習附答案04-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人成人欧美中文字幕 |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 在线亚洲精品字募免费视频 |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视频一区二四三区四区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